02.27 【战“疫”人物】刘晓兰:为抗“疫”发声 为战“疫”加油


2020年的春节,一场肆虐的疫情,打破了往常祥和的生活。当看到武汉疫情日趋严重,有人内心焦灼;当看到驰援的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不怕风险而勇往直前,有人无比敬佩;当看到逆行的奉献者,坚定值守在各个卡口而风餐露宿,有人由衷赞叹。身为元宝山诵读协会会长的刘晓兰老师,深为自己不能驰援武汉,不能出门值守而遗憾,但她想到了宝山诵读协会的使命,想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于是,她组织宝山诵读协会的200多会员,以及胜蓝教育的100多名高年级的学生声援武汉、声援大中华。

刘晓兰,是一位从事了四十多年语言教育的工作者,多年的职业生涯,让她对自己的母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热爱,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2018年2月,她创办了元宝山诵读协会,使她更有机会引领身边的朋友、学生们去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战“疫”人物】刘晓兰:为抗“疫”发声 为战“疫”加油

心系疫情防控的刘晓兰,正月初五就开始组织诵读协会的骨干力量,积极参加区文联语言艺术家协会策划的声援活动,通过隔空录音组合的方式,迅速完成了的集体朗诵《我相信》,并通过《活力元宝山》、《沃土欢歌》等公众平台,推向全社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倡导起“为大爱发声”的活动,成为首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声援者。

正月初六起,刘老师意识到疫情发展事态日趋严重,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地奔赴抗疫前线的值守前沿,引导市民听从政府的号召安心居家防疫,刘老师带领诵读协会的会员朋友和胜蓝教育高年级的学生,推出了为期半个月的美文同诵活动,围绕“为武汉加油、为大中华祈福”的活动主题,本着“留守是英雄,逆行是英雄,奉献是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歌颂、值得我们点赞”的原则,组织诵读了《致敬所有留守和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爱的桥梁》、《2020,我们相信武汉一定是浪漫的》、《致逆行者》、《志愿者,我为你点赞》、《凝聚就是力量》等多篇作品,掀起了居家抗疫“为大爱发声”的声援热潮,受到会员和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

真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面对这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全民战役,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感动,她发动会员为真情行文。会员们创作的快板《齐心抗疫你我他》、《抗疫之絮》等作品深受网民的喜欢,分别被制成音频或视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内广泛转播,起到了接地气的宣传普及效果。由崔友老师创作、刘晓兰朗诵的《志愿者,我为你点赞》被赤峰广播电台《抗击疫情·为爱发声》栏目采用。由刘晓兰创作并朗诵的《我们是逆行的交运人》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近期,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时刻,刘晓兰想到了人们久居家中、足不出户的煎熬,于是带领诵读协会的骨干会员依托《宝山诵读者》微信公众号,开展了主题为《幸福家园亲情在》的散文朗诵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会员朋友的响应,一天之内就征得了《我爱的城市》、《那年、那月》、《记忆中的那双手》、《老饭盒》等好文数篇,由本土作家崔友创作、史宵丽朗诵、李顺梅演唱的《我爱的城市》,当日点击率达到了2600多。有听众留言道“在聆听中,方知这场疫情之后,我们是多么眷恋自己生活过的热土呀!”还有的听众说:“感谢元宝山诵读协会的活动策划,听着这些美文美诵,我们仿佛沐浴着一缕缕阳光,立即驱散了内心的阴霾。”

【战“疫”人物】刘晓兰:为抗“疫”发声 为战“疫”加油

看着每天忙忙碌碌年过花甲的刘晓兰,会员和家人们心疼地劝她少做事多休息,但她却快乐地说:“‘为真情行文,为大爱发声’是一种享受,做了多年的语言教育工作,我对自己的母语有一份挚爱,这份挚爱已成为我的情怀,我的使命。大难当前,我没有理由停下来,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我是中国人。”(黄凌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