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少教師反映當下學生越來越難管,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管理手段,對此你怎麼看?

佩弦教育


確實,學生越來越難管,家長和老師又苦於無有效管教手段。這個問題越來越嚴峻,在“三味”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在家長和老師的眼裡,只有孩子的考試成績。

不可否認,家長和老師這種教育觀念,既有歷史根源,又極具現實意義,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

一、多數家長往往將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定性為“沒出息”的人。

特別是對農村家長來說,孩子學習成績差時,家庭條件好的,或許會不遺餘力地給孩子上各種補習班,成績提高了,當然高興,勁頭更足;如果不能取得預想效果,也只好放棄。家庭條件不好的,一切只能寄希望於學校或孩子本人,能改變當然好,若無改變跡象,也只好放棄。

事實上,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被家長“放棄"後,往往不僅僅是放棄孩子的學習,而是對孩子的教育。

“三味"見多了這樣的情況:孩子上學小時,比較聽話,成績也不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勁頭很足,甚至還喜歡在親戚朋友間顯擺。但進入初中後,因種種原因,孩子不學習成績下降了,隨之思想行為上也變“壞"了。如果在經過無數教育後,仍無好轉,基本上就是聽之任之。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上表現得有心無力。既然孩子學習成績差,又無心向學,那麼,對孩子的管教基本就是一種形式,甚至完全放棄管教。

這樣的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難管。


二、學生成績一旦很差,又無心向學,那麼,在老師的眼裡就是“差生",教育基本就只有“管"而沒有“教"了。

長期以來,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教學成績的評價依據主要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如果學生成績不好,教師往往會將這些學生當成教學成績的“拖累者",從而,讓他們得不到應有的人格關愛和尊重。

比如一些農村普通初中,七年級新生分班時,拿到新生名冊,班主任及老師最為關心的就是學生小升初成績怎樣。學生尚未報到,便對成績前幾名和倒數幾名的學生投入極大關注力,“好生"和“差生"的概念就已定性。

一個功利性過強的老師,眼裡往往只有學生分數。在長期實際教學上,形成了一個定勢:對“好生”的注意力在學習上,對“差生"的注意力,全在紀律上。

所謂“差生",本來學習基礎就相對薄弱,行為習慣相對較差,如果教師不僅不能在學習上重點關注,反而總以有色鏡看他們,甚至習慣放大他們的缺點,過於苛刻,那麼,這些"差生"也會從骨子裡將自己當成一無是處的“差生",破罐破摔了!



三、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比教師更具連貫性優勢,家長應承擔起主要責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孩子教育的成功或失敗,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長期過程的結果。做為父母,自孩子出生起,就伴隨著孩子不斷成長,不僅對孩子的影響這持久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長期的。

可教師就不具備父母這個客觀優勢:

1、教師調換頻繁,不可能保持對孩子教育的連貫性。任何老師做不到對某個孩子實施一個長期的教育方案。簡單講,一個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這個過程,老師會變換很多,可父母卻是不變的。因此,父母必須堅持一個長期的教育理念、方法及方案,以不變應萬變!承擔起對孩子教育的主責。

2、教師對“差生"的轉化教育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舉例說明:一個初中老師,對一名小學學習基礎就很差,行為習慣又不好的孩子,在三年初中時間裡要將他轉化為“優生"真的很難!一方面,基礎不可能短期夯實;另一方面,教師不能只教你一個孩子。

3、現在提倡"減負"以及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老師也不可能對學生採取過嚴管教措施。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三味"提醒和建議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切忌將希望完全寄託在學校和老師身上,父母的職責更關鍵。

四、孩子越來越難管,根源在於“這些孩子還要不要學?究竟應學些什麼?”的問題,我們考慮得太欠缺。

對現在大多數父母或教師而言,孩子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一旦孩子沒這個實力和希望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學不學隨他吧,老師管住他別吵事就行。"而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如此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講,就只剩下被學校、被老師“管"了,與坐牢沒什麼區別。而孩子天性愛玩耍愛吵鬧,又怎能真正管得住?

“三味"個人認為,再差的學生,再“厭學"的學生,也是有“好學"的本性的。

在父母和老師眼裡,他們“厭學",不過是討厭家長和老師強迫他們學習的知識而已,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多麼想學習他們自己想學的東西。

“三味"曾教過一個初中“差生",他學習成績很差,也不想學習,經常性違反校紀班規。他曾對我說,在學校的日子很難熬。我問他在學校最想最喜歡幹什麼,他說最喜歡打籃球。其實,我也很清楚,對他而言,考上高中實在太難。讓他努力學習,我都說不出口。針對他的實際,我又與他父母聯繫並取得父母的支持,讓體育老師破格將他收進學校籃球隊。我只對他提出一個要求:既然進了籃球隊,就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隊員。他說他肯定會!

我和家長決定這樣做,不望他在籃球上有何建樹,只希望他幹上自己喜歡的事後,別再給老師和家長惹麻煩!

為此,國家提出實行素質教育。但家長和老師偏偏只看重分數和升學,卻看不到孩子的個性與特長。



觀點小結: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不是沒有有效管理手段,而是家長和老師不願真正從孩子的內心需求出發,採取有效管教措施。如果我們家長和老師,對這些孩子的教育目標,不再定位在分數上、升學上,而將教育目標定位在提高孩子的生存技能上,孩子必定會樂意接受教育。這點,做起來也許很難,但這確實是最有效的方法,不願做,也得試著去做。因為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三味聊教育


現在的學生碰不得,罵不得,那個小嬌貴和脆弱啊,聽說一次作業不做,上課還睡覺的,被老師拉去走廊訓話,結果回家說手上被老師拉的時候拉的紅掉了,有點痛了。家長也是二話不說,立刻去報了警察,第二天找校長讓老師對小孩賠禮道歉。在我們那個年代,小孩估計回家還要自己挨頓胖揍來的,保護的太多,孩子對老師根本沒敬畏,以後的道路對小孩子是極其不好的,老師也越教越累,越來越不管,而且社會負面信息又這麼多,老師每天就在那裡燒香那些頑皮的小孩課間別摔了,別打架。反正以前正常的事情,放在現在,都是老師倒黴,責任。


小餅王子


現在的學生的確越來越難管,原因如下:

1、學生的變化

我是70後,我的童年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當然我的父輩們更苦。而且,那時候信息比較閉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單純。所以,我在上學的時候,同學們都還比較聽老師的話,那會兒的家長絕大多數也會支持老師的工作。在看現在的學生,從小衣食無憂,生長在信息社會,個性本就強,思維方式非常靈活,如果從小在家長身邊缺乏有效的約束,上學後一定是難以管理!

2、家長的變化

我上學時,剛剛改革開放,那會兒的家長們基本上都在公家單位上班,工資差異不大,沒有太多的攀比心理,每天都有時間管教子女。而且那時獨生子女少,家長們都很嚴厲,每天因學習問題被打得哇哇叫的孩子不在少數。現在呢,迫於生活壓力,家長們都忙於掙錢,少有時間管孩子,家長都管不了學校老師焉能管耶?

3、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

教師的變化和壓力就不提了,討論的太多了,但我見過的老師絕大多數還是很好的。至於我國的應試教育的優劣以及給學生帶來的管理問題也不用討論。

僅從理論上討論一下培養學生的理想方案來探討一下。

比如說幼教階段,人生最重要的行為習慣培養階段,沒有之一。俗話說三歲看到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都是說這一階段的。這一階段幼教機構和家庭各要擔當一半的職責,遺憾的是,現在沒有人去重視這一階段的教育,或者就是讓幼小的孩子去學大量的東西。而且,幼教機構教師的素質和數量也遠不能滿足優質教育的需要。一個幼教老師可以同時培養好10個孩子,如果將來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可以成為優秀人才,那麼這位老師已經是相當牛了。但現在,一般都是一位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忙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心思管?

小學中學請對號入座,就不討論了,一句話,現在的學生教師管不過來,除非是特別有問題的時候,才會簡單說說……

4、社會問題

現在的社會事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影響非常不好。社會文明程度整體不進步,想單獨搞好教育,門都沒有。

5、立法問題

學校老師在對待學生時,有何管理權限?關鍵是細節有沒有具體規定?是否合適?在尺度範圍內出了問題是否承擔責任等等。

……

這個話題過於沉重,不想再寫了,請見諒!


做一隻自由自在的飛鳥


每個學校都有難管的班級或學生,我上五年級時大概是67年,我們班是全校最搗蛋的,哪個老師都不願意帶!後來給我們班排來了個矮小的女班主任,她一進教室,沒有說話,只用眼神望著我們。我們班一下就安靜了 ,目光都投向了她!用什麼語言來形容她呢!就好像一位天使撞擊了我們的心靈,她的眼神裡,我們看到了愛,看到了信任,也看到了嚴厲!就是這位老師扭轉了我們班頑劣的狀況!使我們真正地感受到這就是人類靈魂的塑造師!所以我要說,對症下藥才能拯救一個人。


手機用戶53596926036


我是農村小學班主任,我經歷過幾起這樣的事情:有的學生在低年級時,在學校犯錯誤,撒謊,老師找到家長,家長不但不加強教育還包庇,幫著掩蓋,甚至不讓老師管。但到了高年級時,家長就會主動找到學校,要求老師嚴格管教她的孩子,因為她現在已經管不住了。試想一下,一個被慣壞的孩子,家長管不住,難道他會聽老師的話嗎?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理主要原因在家長方面,家長不捨得管,也不捨得讓老師管,老師當然也不敢管這樣的學生,誰沒事找事呢?

當家長不配合時老師怎麼管?一個變相體罰的帽子就會扣到你頭上。何為變相體罰?誰也解釋不了。一旦家長找到學校,學校的做法一般都是以犧牲老師來安撫家長!作為老師,能怎麼做?把戒尺還給老師,老師敢用嗎?誰來為老師買單?連一年級小學生都知道老師不敢體罰學生,師道尊嚴何來?


沙裡鯝


我是老師,我認為不是學生難管理,而是管理的方法不對路,老師教學生還因材施教呢,管理學生也應該是因人而異吧。

先分析一下哪些學生難以管理。一是家庭父母離異的,孩子疏於管理;二是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孩子被託給爺爺奶奶,而爺爺奶奶也疏於管理的;三是智力稍差,而又無所事事的;四是智力正常,但整天遊手好閒,拉幫結派,無事生非的;五是智力稍好,一聽就明白,做題基本無差錯,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而又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學生。總之各種各樣的學生都有,不服管理的學生大有人在。

怎麼才能對症下藥,管理這樣那樣的學生,這確實需要老師下點功夫,找到良方,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措施或者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

耐心是教育學生最好的方法之一,我認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老師發現了學生不該做的事而做了,著急上火,對學生披頭蓋臉,狠狠批評了一番,老師什麼心情,我們且不說,學生什麼心情,如果在辦公室還好,人少,在教室裡好嗎。當著那麼多的學生,讓受批評的學生是不是很沒面子,尤其調皮搗蛋,屢教不改的學生。學生也是好面子的人,不論其做的對錯。所以當著很多的學生批評他肯定不太合適,應該是課下,或去辦公室私聊,分析原因,找到癥結,對症下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話說開,講清楚,孰是孰非,孰輕孰重,真正的讓學生明白了,學生才會心服口服,最終使其改正。

當然,老師的耐心也是不斷培養的,與教學一樣,耐心的對學生說服教育才是根本。

不知對否,歡迎評論,感謝。


人教版英語


“不少老師反映當下學生越來越難管,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管理手段”,筆者認為這個說法非常準確,如實地反映了當下教育的現狀,尤其是某些“刀槍不入”的女生更難管,學校教育對她們已經到了束手無策的地步!


筆者所帶的初二(10)班,就有這麼樣的三個女生,讓所有任課老師都只能選擇視而不見、無可奈何。她們三人結成小團伙,課堂上比著誰更肆無忌憚: 老師夾槍帶棒、含沙射影地指桑罵槐,對她們來說就是臉不紅、心不跳、毫無感覺,依然我行我素;直接面對她們,她們則指責老師是跟她們過不去、專門挑事,並且當眾挑戰老師,“有種,你就碰我一下試試?姑奶奶這就去跳樓,弄不死你”!對上這這種“一切都無所謂”的學生,不知道哪位教育專家能夠站出來走上兩步,指點一二,該如何管教啊?


在當下的中小學學校,特別是縣城及鄉村學校裡,要求上進、愛學習的學生依然是多數,但是也架不住少數無法無天孩子的惹是生非。除了少數幾個重點班,學習風氣、班級紀律還可圈可點之外;其他平行班裡,每個班級裡都有幾個、十幾個、乃至幾十個不求上進、不愛學習的孩子。這還不是重點,關鍵是他們帶頭破壞課堂紀律: 要麼睡大覺,對老師的講課和管教置之不理;要麼左顧右盼,對前後左右的學生搗亂,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要麼幾個壞孩子聚在一起,肆無忌憚地大聲喧譁、高談闊論。上課老師的一切說教,屁用都不起,他們就是囂張地用眼斜睨著你,一副你能、你敢怎麼著我的架勢,老師還真沒法怎麼著他們!


當下的某些學生真的很難管,說服教育已經失去了效用。主要原因,筆者覺得有四點: 1、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當,導致孩子嬌縱恣肆、貪圖享受、不學無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2、現在的孩子善於拿起法律武器來“維權”了,動輒就直接威脅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成了他們的口頭禪,老師真的是“老虎吃刺蝟,無處下嘴”;3、有些學生學會了“刁公嚇婆”,動不動就拿“死亡”相威逼,別管真的假的,萬一真的了呢?這讓老師怎麼去管?4、最怕遇到不通情理的家長,一點屁事,孩子就會添油加醋地去給家長哭訴,胡說八道地講老師是如何如何地欺負他( 她)了,某些生猛的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地就敢把老師痛揍一頓,事後再道歉,丟人現眼的可是老師!


綜上所述,筆者覺得當下的教育,老師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認真負責、敢於管理,涉嫌“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面臨受處分、被勒索、丟飯碗,甚至生命威脅;明哲保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違背師德,社會、學校、家長都不會滿意。因而,強烈呼籲國家儘早修改或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老師一個明確管理學生的法律界定和標準,別再讓老師左右為難了!


自在人生wub


這種情況確實成為當下中國教育的基本現狀。學生越來越難管,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學校的紀律制度沒有敬畏感,缺乏自覺遵守的意識;對教師的教育權威沒有認可度,缺乏服從和虛心接受的覺悟;對違紀違規行為沒有足夠的識別能力,存在盲從和隨眾的錯誤行為。

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現在過度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實際上無形中束縛了教師管教學生的手腳。加上現在家長的維權意識高度膨脹,就算是正當的管教下,只要學生有所訴求,基本就會揮起板子打在教師身上。這進一步加大了教師對於管教的敬畏。讓本該承擔教育職責的教師,淪為了實實在在的弱者。而學生和家長成了實實在在的強者。試問,讓一個弱者去管理強者,這不是滑稽好笑麼?

只有讓教師在學生面前真正成為強者,教師的管教才會有力度有效果。否則,當學生不是忌憚違紀而是教師忌憚管教時;當學生不是敬畏校紀校規,而是教師敬畏管教時,真的只會是,學生越來越難管,教師的管教越來越無效。


老黃新觀察


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現象,必須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因才施教,因人而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作為教師,用昨天看到一位友友所言緊盯百分之五優秀生,督促百分二十的潛力生,管好百分之十的老實生,放棄一半賴學生。

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下大力氣去管理那三五個調皮搗蛋,腦如頑石的賴學生,力沒少出,氣沒少受,最終不還是業績平平。與其這樣,不如突出重點,有一個亮點,那也是作為老師的光輝。

本人的孩子,在一個非重點中學的非重點班就讀初中。當時那座學校從八個同年級班中選出一個重點班,排號為初三九班。我的孩子因幾分之差沒有被選進去。

當年,國家舉行全國初中生數理化聯賽,先由各學校選拔,然後參加市裡比賽,最後去省城參加國賽。我兒子通過層層選拔,最終在他就學的學校所派出的六人代表中(其他5人全是九班重點生),是唯一一個獲得全國初中物理聯賽一等獎的學生。而他的班主任,也是他的物理老師由此而感到光榮。

現在的學生的確難以管理,一個個小皇帝,在家眾星拱月般的被人伺候著,哪裡受得了氣?作為老師面對的可不是學生,而是一個個少爺小姐。遇到明理家長,一切都還好說,遇到糊塗家長,千錯萬錯都是老師的錯。作為老師,你又能咋的。(2019/05/27)


吉祥如意



當下學生越來越難管已成事實,說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管理手段,我認為說法嚴重了。

學生難管的禍因分析:
在於家長純把孩子當成私有利益看待、寵愛和保護,一點沒有國家大局觀念、民族利益觀念,導致孩子的人生理想、價值觀嚴重缺失,一點沒事責任擔當。於是自私、狹隘、報復、自以為是佔據上風。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家長一味想的都是讓孩子什麼都好,一味做的什麼都依從孩子的喜好。生怕孩子餓了冷了缺了、窮了苦了累了。什麼讀書苦啊作業累啊也信以為真,任由孩子貪玩;什麼老師打罵啊同學欺負啊不分青分皂白就給孩子掌腰;什麼孩子不想的不願的就以為孩子是對的,就順從孩子。……久而久之,“以我為主”、“以我為王”的狂妄之心由然而生。於是盲動、惰性、逆反舉動養成。在家孩子是爺輩、家長是孫輩的倫常換位;在校學生是長官、老師是下屬、同學是僕從的世位顛倒;在外老子為大別人為小的邪念形成。這樣下去還得了嗎?當然不能!


管理手段要嚴、要強、要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約束豈能規範!孩子雖是家裡人,但也是學校人、社會人,更是國家人!家裡沒有嚴家教,必出敗家子;學校沒有嚴管教,必出搗蛋鬼;社會不能嚴管束,必出禍亂者!


學校對嚴重違規犯紀的學生,經反覆耐心教育不聽反常的,要不惜採取重罰措施,罰久站、罰蹲馬步、罰跑操場、罰掃衛生、罰抄寫罰做作業;打罵同學惹事生非的,要及時公開賠禮道歉做保證,仍不改者視其情況予以喝斥、訓誡、勒令、告之雙方家長面對面處理;對公然頂撞老師、辱罵老師、甚至加害老師的,必須嚴正對待,決不姑息:公開賠禮道歉保證,披露示眾,自扇嘴巴,跪悔,告之家長處辦!如家長在事實證據面前還一味偏袒孩子,馬上將該生推向其家長,表示不管、管不了、家長自教自管。



神聖的學堂不能被歪風吹亂,神聖的課堂不能被小丑搗亂,神聖的教師不能被虛偽嚇壞!為維護正義、公道、真理,教師要捨得一身剮,休管閒言碎語如紙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