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啊~”,小李正看電視,突然聽見洗手間傳出一聲驚叫,“又摔倒了?”他趕忙衝進去,果然,老媽端盆水去沖廁所,腳底一滑就摔倒了。小李責怪她連水都省,老媽白了他一眼沒說話。看老媽慢慢站起來,活動還行,小李稍微鬆了口氣。而在2個月前,老媽就因為一個屁股蹲,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這才剛見好。

小李的媽媽67歲,糖尿病已經15年了,這幾年有併發症的苗頭,視力不太好,經常腳涼腳麻。雖然胰島素一天打40多個單位,二甲雙胍也一直在吃,血糖依然是在12、13mmol/L左右波動,去醫院也不頻繁,就這麼一直拖著。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摔倒


2個月連續摔倒2次,這讓小李開始重視老人的安全問題,他想了很多措施:把衛生間鋪上大面積的防滑墊?馬桶旁邊安裝扶手?把拖鞋換成防滑的?還要注意一些堅硬的邊角,洗手檯的邊角有點堅硬、尖銳,可以買防撞條粘上。不過她總會摔倒,是因為眼神兒不好?還是糖尿病沒管好呢?

小李上網查了資料,發現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確實是導致老人容易摔倒的原因之一,但文章裡講的其他問題母親也有,看來人老了各種問題確實就多了。

跌倒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3個因素要注意

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有3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跌倒。而跌倒後導致的髖骨骨折,3個月死亡率為20%,死因常為長期臥床所致的肺部感染等併發症。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

哪些原因可以導致老年人這麼容易跌倒,甚至導致致命的後果呢?

1、衰老本身導致:

衰老是全方位的身體功能下降,會導致視覺、聽力功能下降、肌肉含量減少、骨骼退化、平衡能力下降等。越是平時缺乏鍛鍊的人,老了以後越容易跌倒。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2、藥物導致:

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一些藥物,比如鎮靜類的、精神類的、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有些藥物會引起頭昏等不良反應,也是跌倒的原因。

3、疾病導致:

很多疾病影響人的精神狀況,可導致跌倒,包括阿爾茲海默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導致的低血糖昏迷等等。

阿爾茲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會導致反應能力、認知能力、平衡能力下降,所以增加了跌倒的風險。

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會讓腿腳的感覺出現問題,走路就像踩棉花一樣不穩當。而如果有了糖尿病足病,腳對觸碰、溫度的感覺也減弱了,還可能出現足部變形(拇外翻、夏柯氏足等)、疼痛,肯定會影響走路。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老人的各種疾病會引起摔倒


案例中小李的母親因為存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感覺本身不敏感,加上衛生間比較溼滑,所以會跌倒。

以下是<strong>老年人常見跌倒危險因素調查表,您也可以測一下,存在的因素越多,跌倒的可能性就越大。下面紅色✔是小李媽媽的情況。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老年人常見跌倒危險因素調查表


預防跌倒是長壽的前提,希望你能做到這幾條

1、肌肉訓練不可少

不要把健身當作是與老年人無關的事情,可以說這是我們一輩子的修行和功課,必須做的。如果你還覺得老了只適合遛彎、打太極,那你看看最近刷屏的85歲的鐘南山院士,滿身肌肉,不知道你有何感想呢?如果你覺得鍾院士是個例,不妨再給你看看另外一位疾控專家、73歲的王隴德院士的照片。

循序漸進地開始做一些蹲起、舉礦泉水瓶、拉彈力帶等運動,有助於延緩老年人肌肉的流失,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平衡性,從而不容易摔倒。希望你也能擁有85歲掛帥的鐘院士的體魄!每天晚上也可以加入糖尿病管理團隊一起運動打卡。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看,85歲的鐘南山院士


2、飲食均衡要做到

(1)老年人對於優質蛋白質的需要量不比年輕人少,很多人因為三高的緣故誤以為要“少吃肉”,甚至純素,很多老年人也沒有吃雞蛋、喝牛奶的習慣,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快、身體鬆鬆垮垮。事實上,只要腎臟沒問題,肉蛋奶就要跟上,不要一味追求清淡。

(2)可以適當補鈣,但鈣片不是吃了就會吸收的。建議每天露出1/4的體表面積,曬太陽30分鐘。在疫情期間可以趁中午開窗,挽起袖子,坐在窗前享受一下正午的陽光。隔著玻璃曬太陽效果不好,玻璃會阻擋大部分的紫外線,而生成活性維生素D,需要的就是紫外線。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老人也要多曬太陽


3、優化用藥

如果你手中的藥物種類非常多,建議疫情之後去醫院看怎樣優化用藥,有些醫院藥劑科提供優化用藥服務,還是免費的。有時糖友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等健康問題,可能會開20多種藥,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大管家(藥劑師)幫你權衡用藥安全和合理搭配了。

最後,視力好也不容易跌倒,老年糖尿病病友保護眼睛可以做3件事

1. 不要用20來塊錢的老花鏡湊合,度數不一定合適。眼花的程度也會隨著年紀增長有變化,所以每年最好去驗個光,選擇合適的眼鏡

2. 糖友應該每年檢查眼底,預防糖尿病眼病

。有腎病的病友更要注意每年查眼底,糖尿病眼病和腎病都屬於微血管病變,經常共同存在。

3. 在國外比較流行的眼球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球營養,增強眼部肌肉力量,建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1) 眨眼睛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眨眼睛

2) 轉換焦點(眼球跟隨手指)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轉換焦點(眼球跟隨手指)

3) 想象看彈球(眼球上下動,頭不動)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想象看彈球(眼球上下動,頭不動)

4) 想象看乒乓(眼球左右動)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想象看乒乓(眼球左右動)

5) 雙眼“畫”圓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雙眼“畫”圓

6) 搓熱雙手,敷眼睛(用手心)

案例:67歲老人2個月跌倒2次,是糖尿病沒控制好導致的嗎?

搓熱雙手,敷眼睛(用手心)






本文作者:糖友網前主編,糖醫會客室主持人 徐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