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俗話說“十人九痔”,由於人是唯一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所以痔瘡也是人類獨有的。那麼痔瘡的發病因素有哪些呢?來看看我國古代中醫總結的經驗。

中醫學通過總結長期的臨床經驗,認為痔瘡的發病原因,不單純是局部因素,更主要的是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指出:“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說明痔瘡是血管及經脈的病變。以後歷代醫家對痔的病因病機不斷髮展和完善,認為主要與風、溼、燥、熱、氣虛、血虛等因素有關,有的可單獨致病,有的則多種因素並存。在病程中,有的為實證,有的為虛證,有的虛實挾雜,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審證求因”進行全面的分析。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那麼中醫認為痔瘡的發病因素有哪些呢?


1.中醫認為有飲食因素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瘡瘍經驗全書》指出“飲食不節,醉飽無時,恣食肥膩,胡椒辛辣,炙煿醇酒 ,禽獸異物,任情醉飽......乃生五痔。”飲食不節:飲食過多、過飽或食用肥膩炙煿之品,或大量飲酒及食用辣椒、姜、蔥等刺激性食物,容易生溼積熱,溼熱下注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引發痔瘡。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2.中醫認為有便秘因素


《諸病源候論》曰“忍大便不出,久為氣痔。”竇漢卿指出“恣意耽看,久忍大便,逐致陰陽不合,關格壅塞,風熱下衝,乃生五痔。意思是大腸積熱,大便乾結,壓迫、刺激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痔核脫出,引發痔瘡。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3.中醫認為有勞累過度因素


久坐則血脈不行,久行則氣血縱橫,經絡交錯。久坐久行,勞累過度,以及房勞過度,使腸胃受傷,以致濁氣癖血,流注肛門而生痔疾。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4.中醫認為有疾病因素


《備急千金要方》曰“久下不止,多生此病”。久瀉、久痢、久咳,易使氣血虧損,氣虛下陷,而生痔瘡。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5.中醫認為有外邪因素


《金匱要略》指出:“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可見感受寒邪、熱邪均可發生痔疾。古人又指出痔因“皆是溼熱風燥四氣所傷,而熱為最多也”之說。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6.中醫認為有先天因素


《薛氏醫案》中有“痔瘡之症或察受胎毒,或母腹中受熱也”,以及臟腑虛弱,加之外感風溼,內蘊熱毒,而致氣血下墜,結聚於肛門,易生痔瘡。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7.中醫認為有情志因素


中醫很重視七情致病,《薛氏醫案》曰:“喜則傷心,怒則傷肝,喜怒無常,氣血侵入大腸致穀道無出路。”結積成塊,易生便血。房事過度:《諸病源候論》中有“諸痔皆由傷風,房室不慎,醉飽合陰陽,致勞擾血氣,而經脈流溢,滲漏腸間,衝發下部。”《古今醫統大全》也有“忍精不洩而致痔漏”之說。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痔瘡病的成因與身體密切相關,從中醫角度理解痔瘡的患病原因,幫助大家進行身體的調理,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和愉快的心情,減少痔瘡的患病機率,健康每一天。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地址:鄭州市隴海東路51號(隴海東路與城東路交叉口 二里崗)

聯繫電話:0371—66357709、66357710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文中部分圖文內容選自網絡 經綜合編輯整理 如有違規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刪除

審核:白炎軍

從中醫瞭解痔瘡的發病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