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俗语: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是何意?涨知识了

俗话说,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当人生到了这三个阶段,就意味着晚年的到来。人老了,有很多事情就不能再做了,强行为之的话,反而会酿出许多悲剧。农村俗语就总结出了这三个年龄段的人哪些事情不能做,那就是“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

俗语: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是何意?涨知识了


具体都是什么意思呢?六十不借债的意思是,当你六十岁以后,就不要再向别人借钱了。这话怎么说的呢?难道六十岁的人就不再需要用钱了吗?不是这样的,而是过去农村人均寿命都短,六十岁以后随时可能升天。

一旦人死了,债主要债就会很困难,而且农村人善良淳朴,一般情况下不会忍心找一个已经去世的人或者他的儿女要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六十不借债”的说法,也就是说,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只要你过了六十岁,就不要再去向别人借钱了,这样于人于己都方便。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再出现了,因为现代人寿命普遍都很长,六十岁只是幸福晚年生活的开始,基本上不存在随时升天的情况。

那么,什么是“七十不留夜”呢?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的农村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脑子也不好使了,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的状态。这样的老人如果来到你家作客,你可能出于好心,夜里留宿于家中,一旦夜里出事,你可怎么办呢?

俗语: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是何意?涨知识了


这里所说的出事,从小的方面来说,是老人患急病,需要送到医院诊治。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突然死在你的家中,你要承担后果。所以绝对不能留七十岁的老人在家里过夜,太晚了,自己弄辆车,哪怕大风大雨,也要把老人送回家中。

“八十不出门”那就应该更好理解了,农村八十岁的老人不同于城市,属于高风险的人群。可能晚上脱下鞋子上床睡觉,第二天就起不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还让一个八十岁的农村老人出门,那就是对他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旦在路上出点什么事情,你怎么办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对于八十岁的农村老人来说,他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出门,可以坐在廊檐下晒晒太阳,在院子里喂喂鸡,又或者抱抱小孙子,宁静祥和。

总之,“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形象地说出了过去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当然这种生活状态只代表从前,现在新农村已经大大改变了。六十岁的人可以下去干活,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可以进养老院,养老院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俗语: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是何意?涨知识了


通过新农村近年来的建设发展,老人的晚年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所以当我们现在再读到这句俗语时,能够明显感觉到,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旧时代,而那个旧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