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課堂上,正在進行“<strong>什麼是柴、什麼是廢柴”的討論。

老師:“柴能發光嗎?”

學生:“柴不能發光。”

老師點燃一塊柴,說:“柴不是發光了嗎?”

學生:“那是你點燃了它。”

老師:“其實,每一塊柴都有光,它還沒有發光,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去點燃它。同樣,每一個人都有‘光’,他還沒有展現光華,也是因為還沒有點亮他心靈的火花。”

<strong>每塊柴都具備了發光發熱的潛能,只不過有的柴沒有點燃而已。有的柴終其一生,做著一塊沒有點著的柴,最後變成了廢柴爛進了地裡。

這些年,以“廢柴”為主角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比如美國的《廢柴聯盟》,日本的《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中國的《廢柴兄弟》,以及各大小說網站上的“廢柴流”小說。主角都是人們口中的“廢柴”,只不過有些“廢柴”逆襲了,有些直到故事的結尾也仍然是廢柴。

最近有部日劇《我的事情說來話長》是19年10月開播的,該劇講述了31歲的“廢柴男”岸邊滿年過三十還依靠母親生活,因為姐姐家房子裝修一家人搬來住後,他不得不嘗試自立的故事。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廢柴、啃老、家裡蹲:先理性分析這些現象

《我的事說來話長》男主阿滿25歲時打好幾份工,終於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館。創業失敗後他便成了家裡蹲,死宅生涯持續了整整6年,這期間就是靠著為老媽跑腿、加油剩下的零錢過日子,做著偶爾幫人遛狗或棒球指導員的零工,啃老啃得理直氣壯,阿滿變成了一般人眼中的廢柴男。

其實,阿滿擁有出色的銷售才能,他和姐姐討價還價幾乎都能佔上風。明明他說的就是歪理,但是就會讓人不由自主地贊同。母親勸阿滿工作,他說:“我有可以不用工作的才能,我家就在東京,不用特意獨立出去生活。”

在我們現實的社會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這樣的“啃老”現象,我們先理性地分析一下這個現象,或者說是導致這個現象的外部因素:

1、就業難、消費高,但年輕人對於生活質量比較看重

太太的一個親戚小鐘,畢業一年,學歷一般,工作經驗又少,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工作換來換去,就成了“啃老族”。應屆畢業生暫時找不到工作、待業在家的情況;就屬於啃老族中的“無奈型”選手。確實,現在這個社會,就業難、房價高、消費高,這些因素一起促使了“啃老族”數量的上升。

“大城市90後財務狀況”的採訪傳遍網絡,採訪對象基本都是年薪10W+的90後,他們的工資都不算低,但是基本都攢不下錢,甚至還有欠債。他們的觀點是吃喝玩樂花的很平均。沒法省,省了生活質量就下滑了。所以不改變消費方式,無論高薪底薪便很容易進入“啃老”模式。

2、月光族變月欠族,被過度消費綁架的年輕人苦不堪言

2019《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月光族”變“月欠族” 過度消費造就年輕“負翁”》,文章中提到,一二線城市的一些年輕白領正受困於自身的經濟負債問題。

過度消費的反義詞,是量入為出。很多年輕人的消費超出自己的收入,這就是過度消費。在還沒有自主收入之前,我們買什麼東西都要經過父母的同意,能不能消費也不是光靠自己能決定的。

但當我們步入社會開始工作,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主宰經濟大權的時候,我們就像被解放了一樣,看見喜歡的就買。<strong>我們的消費標準開始變得不是出於“必要”,甚至不是“需要”,而只是出於“想要”。

3、不是活不下去,只是不想活得“太接地氣”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若你是北漂租一間主臥,每月租金+水電+網費+其他,約3000元;一日三餐、水果零食50-80,一個月2000元;每個月通勤成本,公交、地鐵及偶爾打車,400。旅遊、出行、買衣服、聚餐、看電影、人情往來…平均2000元,合計7000元。

其實就拿吃飯來說,花3塊錢自己做是一頓;8塊錢的快餐是一頓;20塊錢的外賣也是一頓。生活是怎麼樣都可以繼續的,只是大家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可以合租,吃的儘量自己做,化妝品、衣服少買;出門步行、戶外活動選免費的。這樣堅持下來,<strong>很多“啃老族”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而是不願意“接地氣”的活著。

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畢業後過得很拮据,父母願意讓我“啃老”,該啃嗎?辯論結果:認為該啃老的正方獲勝。如果辯題是“畢業後生活拮据,父母願意提供幫助,你該不該接受父母的幫助?”相信大部分人會在感情上選擇接受。畢業後,很多年輕人暫時和父母住在一起,或是在異地工作初期由父母贊助一些,或是買房時父母資助,或是找工作時依託父母的關係資源等等,是在現實條件下的,有一定合理性的選擇。

以上的分析,我只是想說明一點:<strong>啃老、廢柴是有一定的外部原因的,但並不是說啃老、廢柴是應該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個非典型的典型“廢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這個現象。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有些“廢材”看似無慾無求,實則活的很清醒

《我的事說來話長》中,其實男主阿滿一直對咖啡特別有研究,他曾熱情滿滿地開過一個咖啡店,店裡的一切從品味到質量都要求上乘,他希望要和會喝咖啡的人一起經營一家理想中的咖啡店。在店倒閉後,他依然把所有的店中工具堆滿了家裡的一間房子,可姐姐一家的入住讓他不得不做出賣掉這些的選擇。<strong>阿滿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是不是真的要抱殘守缺的混日子,阿滿決心要改變,嘗試自立。

我們要想到,有些人,這種狀態只是一個過渡狀態。<strong>或許,他們只是花更長的時間在思考自己的未來,人生是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阿滿製作咖啡的手藝也並沒有因為“家裡蹲”而落下,心中那把柴火一直等著被燃起,只是機會未到。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還記得去年創造50億票房神話的電影《哪吒》嗎?它的成功樹立了國產動漫全新的製作標杆。80後導演餃子就曾做過一段接近4年的“啃老族”,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靠著母親那1000塊錢的退休金,生活上非常拮据,每天僅僅去吃超市特價菜,不買新衣服,其中700元要用來還按揭,母子倆每月生活費只剩300元。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再來說說著名大導演李安,他出名之前曾經閒置在家整整7年,他雖沒有啃父母的,啃的是“老婆”。李安在美國長達7年沒工作,只能靠身為藥物研究員的妻子養家餬口。許多親戚朋友看不過去,對李安的妻子說:“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不都為了現實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嗎?”李安過意不去,偷偷學電腦找工作。被老婆發現了,大罵:“學電腦的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

<strong>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現在。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在歲月中破繭成蝶,你要相信,有一天你將破蛹而出,成長得比人們期待的還要美麗,但這個過程會很痛,會很辛苦。

如果我們要“化蛹為蝶”,<strong>首先,我們要做一個前提準備工作,重新認知行動與執行的力量。

脫離“廢柴”狀態的思想準備:改變對行動的認知

《高效能人士的執行4原則》:真正影響你執行力的,其實是你的日常事務。

<strong>做事的執行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執行力差的人,總是習慣羨慕和嫉妒別人的生活,把別人的成功歸於運氣。但殘酷的事實卻是:他們只會抱怨,從來不會為現狀做出改變,一副柴廢的形象。

1、真正認知“習慣性拖延”

計劃很豐滿,執行很骨感,很多時候拖延就是逃避問題和懶惰。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廢柴們喜歡放大眼前困難,懶得思考動腦,望而卻步,抱著能過一天是一天進行現實逃避。隨之而來,會陷入愈加懶惰、消極、懊悔過去和幻想未來的陷阱中。

2、真正認知“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strong>“三分鐘熱度”的人不過是從來沒有體驗到堅持做一件事成功後帶來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因為堅持的過程總是枯燥又充滿挫折的。

有一部電影《人生遙控器》,男主意外獲得了個萬能遙控器,人生開了掛變得高效。他用快進功能,跳過了堵車,洗澡,和老婆爭吵等對他來說非常無聊的生活日常。但同時,他也錯過了很多美好的事情。不記得女兒的頭髮長了,不記得兒子看的什麼動畫片,就連家裡的寵物狗什麼時候死了都不知道。邁克終於感到了後悔,但卻已經來不及了。他卻只注重結果,而忘了其中的過程。心愛的人離開了自己,兒女的成長他也沒有參與,甚至,他還錯過了父親的逝世。

3、真正認知“自我設限”

<strong>“廢柴、啃老、家裡蹲”的重要自我心理原因是,進行了自我設限,然後逃避現實。

拉羅什富科說,平庸的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懂的東西。他們經常這樣說:我想做A,但是我怕做不到,因為B,C,D,E種原因。他們還沒去做之前,就先否定自己,並給自己找了一堆不付出努力的理由。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幫你阻擋任務失敗帶來的挫敗感,暫時維護你的自我價值感,但是卻剝奪了你“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機會。所有的平庸與低成就都是自我設限的結果。

當這種自我設限形成了,就會逃避現實。所謂逃避現實,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白日夢患者,其主要特徵為:

  • 經常做白日夢
  • 喜歡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生活
  • 沉迷遊戲或是魔幻小說常現實生活。
  • 覺得現實世界很殘酷
  • 無法面對不確定環境

<strong>知道了“廢柴”的根源所在,是否要提高我們的執行力?執行力是門技術活,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則和工具,做好規劃,並及時反饋調整如何在日常事務的糾纏中去執行最重要的戰略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自立自強,用行動告別"廢柴":樹立自信、加強執行

一、3步效能法:樹立自信

心理學研究表明:年輕人居家年限與自我效能呈顯著負相關。通俗地講:年輕人住在父母家的時間越久,自我效能越低。自我效能與綜合能力、自信心、自尊感、成就緊密相關。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20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它是一種相信自己在某種情境下能夠充分表現的信念,你在一件事情上會投入多大精力、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難時會堅持多久,並不是取決於你的實際能力,而取決於你的自我效能感,也可以說是取決於你相信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

1、改變歸因方式,轉移到容易改變的因素上

比如工作沒做好,被老闆狠批一頓時很容易變得消極。這種內部穩定的歸因,往往讓我們感覺為力,強化無助感。消極的預期,也會降低我們對於自身能力的評價,影響自我效能感。

如果我們把問題歸因到:我花費的精力相對較少,辦砸了很正常,那我們就會不斷改進不足,而不是質疑自己應對問題的能力。當然,<strong>我們需要認知這種思考方式和“鴕鳥思維”的區別,這種思維是,我做歸做,想歸想。而鴕鳥思維是,我想過了就等於做過了。

2、列舉閃光點,肯定自己

很多人問題解決的自我效能感比較低,將目光集中在自己缺失的部分,關注不足消評估自己,選擇性地忽略了值得肯定的地方。我們可以這樣做:

  • 列出自己的10個閃光點,比如:我擅長溝通、口才很好、容易和人交朋友.......
  • 列舉一個在弱項上的突破,比如:我比較膽小,但是我上次勇敢進行了蹦極......
  • 把在其他類似項目上的自我效能感遷移到需要突破的領域,比如:把在運動上的自我效能轉移到學習上,也可以把學習上的自我效能轉移到工作上。

從而增強自己完成任務的信心。

3、 逐步靠近目標,增加成功體驗

<strong>成功經歷能夠提升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來源。如果我們對達成某個目標實在缺乏信心,不如把總目標分解為可以達成的子目標,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逐步積累自我效能感。

我以前做房產工作的時候,手下最好的一個銷售員是很內向的人,但是他克服了羞怯,對產品的特性爛熟於心,在一次次的演練中,他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成功體驗,最終不再懷疑自己完成目標的能力,最終成長為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

二、運用4大執行力,提高執行

《高效能人士的執行4原則》提出:想要排除阻力和干擾,變得卓有成效,需要掌握執行力的4個原則。聚焦最重要目標、關注引領性指標、堅持激勵性記分表、建立規律問責制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1、聚焦最重要目標:要事第一,全神貫注

並不是說日常事務就不重要,你依然要把80%的精力花在維持日常事務的運轉上。這個目標是在週而復始的日常事務之外,值得你集中所有精力去完成的事情。執行始於專注,<strong>一個人想要做的越多,最終能完成的就越少。

案例:阿莫自媒體寫作副業的起步

阿莫是我最近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工作上一直不太順心,進入了某種頹廢狀態,3個月前,想想自己以前的作文還是不錯的,決定開始自己的自媒體寫作事業。

當阿莫開始寫作副業的時候,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一個事情上:<strong>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這是個“吃飯家伙”。只有聚焦最重要的事情上,他才能發現這個能力的很多細節和內涵,比如說:標題能力、素材能力、邏輯能力等等。具備了這種識別能力,阿莫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自媒體寫作能力。

2、關注引領性指標:分解目標,落實行動

指標通常有兩個:滯後性指標和引領性指標。滯後性指標告訴你是否達到了目標,也就是向後檢查,而而引領性指標正是發揮槓桿作用的關鍵,是引領往前走。

<strong>引領性指標有兩種:階段成果指標,重要行為指標。階段成果指標是關於每週或每月達成什麼成果的指標,而重要行為指標是指那些跟蹤行為習慣的指標。

案例:阿莫自媒體寫作副業的開局

阿莫在形成初步的自媒體寫作能力後,制定了以下開局階段的引領性指標:

  • 最重要目標:拿到平臺的相關論證
  • 階段性成果指標:1個月寫出10篇高質量的圖文文章
  • 重要行為指標:每日堅持至少寫作4小時以上

3、堅持激勵性記分表:記分衡量,一目瞭然

目的是確保隨時獲知自己的成績,知道自己是領先還是落後。那麼,如何建立激勵性記分表?

  • 選定主題:趨勢圖、速度表、現場圖等。可在記分表上添加標誌等元素,從而提高自己的投入程度。
  • 設計記分表:展示引領性指標和滯後性指標,能一眼看出自己是領先還是落後。
  • 保持更新:避免重要目標湮沒在繁重的日常事務工作中。

案例:阿莫寫作副業的持續

阿莫用檯曆作為自己的激勵性積分表。每寫完一篇文章,就在臺歷的相應日期上畫一個紅色五角星。每天完成4小時的相關寫作事務,就在臺歷的相應日期上畫一個鉤。這樣,阿莫就避免重要目標湮沒在日常事務工作中。

4、建立規律問責制:實時跟進,貫徹始終

這是執行力真正發生的環節,有規律地問責自己。這包括:

問責:計劃完成情況;

回顧記分表:吸取經驗教訓;

計劃:清除障礙,制訂新計劃。

案例:阿莫寫作副業的更新與回顧

春節將至,阿莫對這3個月的寫作副業也進行了回顧:

首先,阿莫認為,最值得肯定是,通過寫作副業,不僅有一定的副業收入,而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好多了,天天有目標、日日有行動、不斷知識輸入、持續寫作輸出。

其次,在一些關鍵性的指標上,比如平臺論證等關鍵性指標,完成得比較好。但文章的閱讀量卻不盡理想。

最後,對自己下一步需要改進的重點進行了確定,如何將文章的深度和易讀性結合得比較好,<strong>阿莫覺得這其中的關鍵是“深入淺出”這4個字,只有加深自己的理解,內化以後,才能以易讀的方式表達出來。阿莫決定下一個階段目標是,根據自己的領域,進行專題學習和研究。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重塑自信、加強執行,和“我是廢柴”說再見

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

貧民窟走出的明星,“無聊的人生,我才不想要”的日本著名電影導演、演員北野武,拍過一部引起轟動的勵志廣告,鼓勵現在動不動就喪裡喪氣的年輕人:

“聽好年輕人,

變為成功大人的方式?

要是知道的話,我早就做了。

只有一次的人生,

拿出幹勁來啊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