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江西應對疫情穩定農業農村經濟增長十八項措施

一、千方百計保供給

1.穩定糧食生產。督促各地應對疫情做好復工預案,搶抓工期,全面完成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提前謀劃對接,籌備好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開展工廠化育秧;加強政策引導和技術服務,切實解決好農田耕地拋荒問題,確保早稻面積穩定在1800萬畝以上,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穩定。

2.恢復生豬生產。深入推進生豬復產增養、種豬複種擴種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尤其是在禁養區調整、林地養豬、環評承諾製備案制、融資信貸等方面,著力推進政策落地落細。堅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帶小,加快大型養殖項目建設,指導中小養殖場戶加快恢復生產,儘快實現生豬有序復產、增養成功。

3.抓好蔬菜生產。積極組織各地主要蔬菜生產企業充分利用現有的蔬菜設施,擴大蔬菜生產,增加蔬菜產量。科學調整種植蔬菜的種類和品種,大力發展“短、平、快”的品種,抓好當季時令蔬菜、速生菜尤其是葉類蔬菜的生產供應。

4.擴大家禽養殖。全力抓好家禽生產,協調發改、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解決禽類流通上市問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幫助種禽企業保存種源,確保種禽生產不出現大的波動。

5.促進漁業發展。積極組織水產品流通強並具有一定儲備能力的企業(營銷組織、合作社、大戶)同轄區內的農產品(水產品)交易市場對接,及時把水產品輸入市場;摸清各漁業經營主體現有水產品存量、日供量以及疫情期間水產品市場需求量,定期做好日上市量的供應安排,確保供應有序;動員轄區內的各批發市場經營戶等加大貨源儲備,保障消費需求;積極幫助水產品基地開展春季漁業生產,增強後續水產品供給能力。

6.暢通流通渠道。協調落實農產品車輛通行證核發,保障農業生產資料運輸暢通,確保農產品出得了產地、送得到超市、入得了社區,杜絕因畜牧生產車輛攔截影響正常生產和屠宰場關閉的現象。協助維護農產品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等行為。

7.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落實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屬地責任,探索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力度,進一步擴大抽檢範圍和數量,力爭市縣檢測機構“雙認證”達50%以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想方設法穩增長

8.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及時掌握瞭解各地農業企業情況,並積極協助解決企業生產、物流、銷售等環節面臨的突出難題,著力打通復工復產“最後一公里”。充分利用專項再貸款政策,梳理一批涉及“菜籃子”“米袋子”產品生產的農業企業名單,及時推薦給發改、金融等部門,爭取更多農業企業列入疫情防控重點企業融資白名單,享受再貸款利率優惠。

9.穩定休閒農業發展。充分挖掘鄉村特色資源,推介一批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吸引更多的城鎮居民到鄉村休閒觀光,帶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早謀劃、提前佈局,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省級田園綜合體及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休閒農業精品園區(農莊),推動休閒農業快速發展。

10.完善農業政策保障。堅持把重要農產品保障作為財政支持的優先保障領域,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財政投入與農產品保障供應目標任務相適應。繼續完善稻穀最低收購價、產糧(油)大縣獎勵、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重點謀劃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做實做細建設規劃和項目認證儲備,拓寬渠道爭取投資,推動項目庫建設儘快落實落地。

11.創新開展招商引資。充分利用贛服通、政務網、公眾號等平臺,積極開展不見面招商,高頻次高精度大範圍推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對成熟且有簽約意向的項目,加強網上對接、洽談力度,確保儘快簽約。對已簽約項目,全力做好項目的立項、開工、投產全過程服務,確保項目儘快落地。

三、對標目標補短板

12.加快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鮮活農產品主產區和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為重點,通過以獎代補、農機補貼、貸款貼息、財政惠農信貸通等措施,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建設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和產地預冷、分揀包裝、倉儲保鮮等設施。

13.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緊扣三年整治行動目標,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結合“七改三網”村莊整治建設任務,持續提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汙水治理、農村改廁及糞汙管控等工作水平,到2020年底一類縣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率達到90%以上,二類縣實現90%左右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的目標任務。建立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培育一批美麗宜居示範縣、打造一批示範帶、建設一批示範村莊和農戶庭院。

14.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緊盯非洲豬瘟防控,抓好監測排查、消毒滅源、泔水管控等關鍵防控措施落實,組織開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動。緊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迅速開展重點地區監測排查和消毒滅源,認真組織實施強制免疫,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加強值班值守,嚴格查證驗物,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

15.保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按時完成長江流域江西段、鄱陽湖等重點水域禁捕退捕任務,做好船網回收、漁政執法、轉業幫扶、社保兜底等工作。實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行動,加強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建設田間畜禽糞汙貯存利用設施,支持糞肥就地就近運輸和施用。深入開展農藥化肥減量行動,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穩步推進農用地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利用。

四、多措並舉促增收

16.搞好產銷銜接。加強預警監測,及時收集農產品面積、產量、庫存等情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貨源、協調調運,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貿對接;及時向街道、居委會和社區反饋直銷信息,掌握相關區域的需求信息採集,協調聯繫直供事宜;大力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城鄉商品要素流動,增加農民生產收入。

17.穩定農民工就業。主動加強與省外企業溝通對接,確保農民工有序分批返城就業。開展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增加當地就業崗位,引導農民就地就業,增加農民就業收入。

18.抓好農業產業扶貧。對標對錶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採取有效措施,從嚴從實抓好整改落實。舉一反三,全面系統梳理農業扶貧產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高產業扶貧質量和成效,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支撐。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