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哪有什麼供應狂魔,爭分奪秒的普通人創造出了中國速度

哪有什麼供應狂魔,爭分奪秒的普通人創造出了中國速度


11天,8129臺圖形工作站,16000多臺顯示器,送到了包括湖北武漢、黑龍江伊春和新疆巴音郭楞在內的20多個城市、數千位老師的手中。


1月28日,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學教育機構,教培行業巨頭好未來集團宣佈,公司把員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延期上班、在家辦公是必然的選擇。面對疫情,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宣佈將線下課全部轉為線上。為保障老師在家的上課效果,好未來緊急採購了8000臺工作站和16000臺顯示器,寄送到全國20多個城市,數千位老師手裡,全面保障“停課不停學”。


這意味著,必須在2月底之前確保將大部分電腦送到每位老師的手中,留給老師們足夠的安裝和調試時間。


聯想華北大客戶政教團隊的王芳,在2月5日接到了好未來集團採購線上直播教學設備的需求。看到好未來的需求量和對時間的要求時,王芳心裡頓時一緊:“換作往常,用半個月時間準備近萬臺設備,困難不算大。”但現在是特殊時期,王芳心裡有些打鼓,10多天內準備好這麼多設備,保障全國範圍的送達和正常使用,著實有些困難。


但王芳還是拿下了業務。她的身後,站著全球的供應鏈團隊,最頂尖的計算機制造車間和24小時待命的物流團隊。


第一道考驗:確保備料


第一道考驗是如何在春節假期,突破物流限制,在工廠開工前保證物料到位,讓工廠能開足馬力快速出產。


任務交給了採購、計劃和物流、關務團隊。8129套設備所需的顯卡、CPU和主板,需要在2月10日前送到聯想深圳廠。


全球化供應鏈的優勢展現無疑,經過綜合評估,採購、計劃和物流和關務團隊高效協同,調動資源,從供應商追料,到墨西哥工廠調撥,再到港倉轉儲,一氣呵成,正常工作需要10天,這次只用了一半的時間。


Inbound物流團隊負責確保了和工廠配套的四家主要物流商同步首批覆工,同時密切跟進多點物料運輸和上料效率,力保產線順利投產。


2月10日工廠開工之際,全部部件到位,為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哪有什麼供應狂魔,爭分奪秒的普通人創造出了中國速度


第二道考驗:安全復工


第二道考驗就是如何在疫情期間安全復工。


拿到物料之後的聯想深圳廠,通過與政府的反覆溝通,確保了安全開工的每一個環節,聯想深圳廠成為深圳市2月10日首批覆工的工廠。


為了確保訂單準時完成,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深圳廠制定了白班和夜班兩個生產班次,輪流生產。訂單交付和執行團隊根據客戶的需求和配送時效,制定了詳細的每個班次投產計劃。


三天之內,完成了100%的生產任務。


第三道考驗:加速物流


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第三道考驗已經展開:如何確保在物流並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將8000多臺電腦和16000個顯示器送往全國各地,甚至是武漢地區的老師手中。


2月5日接到項目需求後,物流運營團隊和物流採購團隊就開始緊密配合制定非常時期的物流保障方案。面對各地疫情防控的情況不一,物流資源特別緊缺,對客戶的20多城市的所有交付線路準備了多套方案,同時分別對主機、顯示器、選件以及客戶希望代發的配套選件等不同的場景,進行細化方案確認,最終形成了一套鐵路公路快遞相結合的直送和幹配模式方案。


2月11日,第一批設備生產完畢。一場賽跑開始了。


從貨物產出到倉後立即進行卸貨入庫和過單發貨,運輸配送的同事一直在逐單跟進在途情況:


一些地區因管制貨運車輛無法下高速,團隊想出了在高速服務站由當地多輛短駁車與幹線貨車門對門轉運靈活方式直到按時順利交到客戶手上;


一些地區,設備運送在路上的時候,得知客戶收貨地址因疫情封鎖,通過客戶緊急溝通後臨時改地址,圓滿達成按時客戶交付。


哪有什麼供應狂魔,爭分奪秒的普通人創造出了中國速度


險象環生,但最終都在聯想物流手上迎刃而解,最終實現了聯想部分全部設備在成功交付。


第四道考驗:特殊打包服務


第四道考驗是,怎麼為武漢地區的老師提供特殊的打包物流服務。


好未來集團要求,聯想在武漢地區的配送,需要協調其他5個廠商的手寫板,連接線等設備一起運送,並且必須送到被隔離在不同小區的老師手中。


2月11日,聯想物流深圳倉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物流團隊將武漢地區512位老師,每位老師需要配備的11個商品齊套打包。


武漢地區512個老師的地址遍佈湖北省和全國鄉鎮村莊,物流團隊協同IT通宵梳理和錄入系統實現按老師地址的配送面單,確保精準配送和時效。


哪有什麼供應狂魔,爭分奪秒的普通人創造出了中國速度


好未來集團負責人表示,“在全日制中小學推遲開學的情況下,我們希望最大程度通過線上教育的方式幫助學生停課不停學,聯想提供的高性能工作站和高效的服務支持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一共43位聯想人參與了這個項目,但真正為這個項目而奉獻的,遠不止他們。


那些毅然選擇在深圳廠復工第一時間回到崗位的工人,那些在深圳倉通宵加班打包產品的員工,那些為了客戶的一個地址變更打了不下10個電話的人,他們都是這個11天創造物流奇蹟的堅實支撐。


哪有什麼供應鏈狂魔,物流大咖,每一個奇蹟的背後,都是實實在在地為客戶著想的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