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每輛車被造出來以及賣出去,要繳多少種稅?對於汽車售價來說,繳納的稅款佔比多少?

臭蛋蛋愛香寶寶


這個題目有2個問題,第1個問題不好準確回答,只能大概說說稅種,第2個問題可以比較準確地推演。

要繳多少稅?

只所以說第1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汽車在製造和銷售環節的稅種不一樣,各個廠商的品牌溢價不一樣,4S店銷售模式不一樣,所以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回答,不過可以將相關的稅種介紹一下。

生產汽車

如果是國產車,包括合資品牌,那麼在廠商將汽車銷售給經銷商時需要繳納的稅種如下:

(1)增值稅

汽車廠商肯定都為一般納稅人,不然也沒有能力生產汽車,所以增值稅的稅率為13%,在實際繳納稅款時,由於廠商可以將購進的原材料等進行抵扣,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負不會是13%,按照前些年網友公佈的增值稅稅負表,一般在3%左右,也就是出廠價為10萬元(不含稅價)的汽車,生產廠商實際繳納的增值稅也就是3000元左右。

(2)消費稅

小汽車屬於消費稅的應稅範圍,需要繳納消費稅,不同排氣量的小汽車稅率不同,從1%~40%不等,如下表所示:

消費稅計算是不含稅價直接乘以稅率,假設排氣量為1.6L的10萬元家用小汽車,在汽車廠商處需要繳納的消費稅=10萬×5%=5000元。汽車廠商繳納這個稅種是沒有抵扣概念的,也就是說它的實際稅負就是稅率。

(3)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這三個稅費是增值稅和消費稅的附加稅費,根據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之和來計算繳納,城建稅為7%、教育附加為3%、地方教育附加為2%,合計為增值稅和消費稅的11%。如上例,需要繳納的稅款=(3000+5000)×11%=880元。

(4)環境保護稅

生產汽車肯定會產生一些汙染,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不過由於生產汽車專業性太強,到底能排放多少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噪聲等,不是環保專家真說不清,因此,涉及的稅款計算也不能準確給出,而且各省在設定限額上也有很大的自主權,不過,僅僅按噪聲這個應稅項目徵收的稅款估計每個月也得幾百萬元。

(5)企業所得稅

汽車廠商的企業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不過由於各廠商盈利水平不一,實際稅負無法得出。按長安汽車2018年年報數據,全年累計銷量2808.1萬輛,毛利率為14.65%,以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在汽車生產銷售方面的企業所得稅稅負不會超過3.5%,一輛10萬元的車可能繳納的企業所得稅=10萬×14.65%×25%=3500元。當然如果整體核算虧損那又是一說,比如今年1季度公告大虧19億~26億,讓人大跌眼鏡。

(6)其它稅種

至於象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一些稅種,由於無法直接分攤到每一車輛上,而且稅額相對佔比較小,就不再估計了。

銷售汽車

銷售汽車主要是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和生產相比,少了個消費稅,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汽車中稅款佔比

無論在汽車廠商和汽車經銷商在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實際繳納的稅款有多少,但絕大多數的稅款都是體現在車價裡,由購車人來負擔的,因此,對一輛排氣量為1.6L、成交價為10萬元(不含稅)的普通小汽車,購車人需要承擔的稅款大致如下所列:


(1)增值稅

按13%的稅率來負擔,10萬×13%=13000元

(2)消費稅

按5%的稅率在廠商徵收的,10萬×5%=5000元

(3)城建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合計按增值稅和消費稅的11%的稅率徵收,(13000+5000)×11%=1980元

這樣在稅制上完全可以轉嫁給購車人的稅款合計=13000+5000+1980=19980元,佔車價的比重=19980÷10萬=19.98%

(4)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等因都屬於直接稅,在稅制上不能算為可轉嫁稅種,這裡就不再計算了,不過按上述計算,購車人也應該為他們貢獻的不會少於5000元。

問題總結

稅無論怎麼設計,最後的負擔者總是消費者,其實不僅是汽車行業,其它行業的稅負無論自行計算是高是低,但是最終到消費者頭上時,負擔的稅收絕對不會少於13%的,因為增值稅的稅率為13%。

撰文:左刀三爺 好就關注一下,不好就拍磚!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


左刀三爺聊財稅


看多了幼稚的問答,我們下面來一個專業點的回答吧。

每輛車被造出來以及賣出去的過程,具體來說可以分為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

生產環節

汽車生產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

假設以一款售價為9.6萬元、1.6升排氣量以下的某品牌轎車為例。出廠價在8.6萬元左右,生產環節扣除成本後,有40%的利潤空間,生產成本為出廠價的一半。

汽車生產企業通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增值稅稅率為13%,就其增值部分,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為2236元(86000×0.5×0.4×0.13),大約佔售價的2.33%。

此外,還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其稅率為25%,按其利潤所得計算,要繳納4300元所得稅(86000×0.5×0.4×0.25),大約佔售價的4.48%。

還需要繳納消費稅,按從價定率徵收,1.6升以下排量轎車稅率算作5%,應繳納消費稅4300元,同樣佔售價的4.48%。

銷售環節

銷售商要繳納增值稅、所得稅。

銷售商一般實行的是指導價和返點銷售。指導價是根據進貨渠道、運費、庫存量多少、倉儲費以及離生產廠家遠近等多項指標決定其銷售價格。

如,1.6升以下排量該品牌轎車,售價定為9.6萬元,每輛車最多為5000元的利潤和生產廠家的銷售返點利潤,應繳納增值稅為850元(5000×0.17)大約佔售價0.89%,應繳納所得稅為1250元(5000×0.25)大約佔售價1.30%。

同時,購車消費者大概需要繳納5%的車輛購置稅,即扣除進項稅後作為繳納車購稅的計稅價格,要繳納4100元的車購稅,佔售價的4.27%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於汽車售價來說,繳納的稅款佔比為:

2.33%+4.48%+4.48%+0.89%+1.30%+4.27%=17.75%。


沉默的磚家



一輛車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基本都要繳稅,稅種稅率也是不盡相同。我們不妨就以10萬元的汽車為例,來簡單嘮嘮這個問題~~
對於消費者來說,一般只用繳納兩種稅


,17%的增值稅和10%的購置稅,增值稅是含在車款裡的,由廠家代收代繳,購置稅則是由消費者在上牌之前自行繳納,一般都是去國稅局繳納~~


對於汽車生產廠家來說,需要繳納消費稅,雖然叫消費稅,但是主要針對生產端,目的在於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一般10萬元的車子,排量在1.5L左右,1.5L以下(含1.5L)消費稅稅率3%,1.5L以上就是5%,這也是為什麼廠家會宣傳1.5T為黃金動力的原因了,畢竟一輛車少2%的消費稅也不算多,可是汽車大多都會過萬臺,那麼省下的2%那可就不得了了,畢竟是商人,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是每個車企都要考慮的問題~~
然後,汽車上路,還要交納車船稅,這個倒是不多,一年幾百塊錢~~


當然,如果車子是進口的,那麼還要繳納關稅,這個都是直接含在車價裡的~~
也就是說一臺10萬元的車子光稅

都要3萬以上,這還不算生產過程中的其他稅種,比如說進口零件也要繳稅,還有地方政府徵收的其他稅種,比如說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算下來差不多佔到車價的40%~~

也就是說扣除稅費,10萬元的車子,可能價值就是五六萬~~


啟名星


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車價中50%是稅收,油價中49%是稅收,高速公路一般按照0.5元/公里收取。中國是稅負最低的國家,沒有之一


最膩害的地獄火導彈


談這種話題純屬閒的沒事幹了,所有的說不都是從買車人身上扣出來了嗎?還討論個毛線


手機用戶5971555810


這就是禁摩限摩的一個原因之一吧!


我要新聞啊


以前說中國會多,現在說稅多


姜躍波


我只關心稅去哪了?


寄居蟹的小巢


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不好回答。


許大米95


汽涉及到的每一個零件,都是要被重複繳納稅的,最後汽車出廠還要繳稅,買車的時候繼續繳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