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復工記丨江干當好企業“貼心人”讓服務高效落到急需處

復工記丨江干當好企業“貼心人”讓服務高效落到急需處

江干向沿街小鋪商家發放防疫控疫“藍皮書”

“疫情發生以來,江乾區政府各部門為保障轄區內企業安全有序復工,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幫扶工作,我公司也得到了區政府各部門和杭州錢塘智慧城管委會大力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近日,杭州市江乾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寄信人是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這封信是為了感謝江干為企業快速復工付出的努力——開闢綠色通道變更營業執照,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復工,辦理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幫助企業挽回了300多萬元的外貿損失。

以深化“三服務”為主線,江乾區全力以赴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復工促產,將服務更加高效地落到企業的急需處,當好城市安全的“守護者”和企業發展的“貼心人”。截至2月24日16時,杭州市級平臺累計申報並核准江乾區復工企業26888家,復工企業佔全區企業87.1%,其中規上(限上)企業復工1184家,佔全區規上(限上)企業的91.7%。

复工记丨江干当好企业“贴心人”让服务高效落到急需处

杭州東站實行“身份證+亮健康碼-出站檢票”工作法,確保旅客快速通過。

技防人防 一個不少

標準化防疫不留盲區

“溫馨提示:為了您到站後快速通行,請您主動申領杭州健康碼,出站時主動出示身份證和健康碼……”最近,每位到杭州東站的旅客手機上都會收到這樣一條短信。為了應對復工潮,江乾區主動與三大電訊運營商對接合作,提前向旅客發送健康填報通知短信。

不僅如此,江乾區還通過杭州移動引入先進的“5G熱成像智能測溫”,只要旅客進入火車東站的檢測區域,紅外線攝像頭就會自動識別採集目標,通過精準比對測溫,一旦有人的體溫超過告警溫度閾值,設備就會提醒工作人員對其進行進一步檢查。與此同時,火車東站還投入使用5G防疫巡邏機器人、基站數據應用等一大波先進設施,實現人員的快進快出。

車站用上了“黑科技”,小區用上了健康碼。為了推動全域全員申領健康碼,江干精確繪製小區健康碼三色管控圖,讓健康碼落地有了具體的操作細則。截至目前,145個社區(村)全部實行“健康碼+通行證+測溫”,39.5萬餘名群眾憑碼進出小區,9家農貿市場實現全員綠碼可溯,餐飲單位復工人員亮碼打卡100%。

在“技防”同時,江干還全覆蓋實現“人防”。在錢江新城的93幢樓宇,四季青街道指定每幢樓宇每層樓明確一家“放心企業”,由該企業派出一名員工擔任“疫情防控樓層監督員”,檢查樓層企業是否每日兩次及以上清潔消毒公共區域,是否設置了臨時隔離點且標識清楚等內容。從2月22日開始,江乾區城管局還成立一支5000餘人的“綠袖章”隊伍,深入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卡口開展志願勸導,引導企業、商鋪和居民群眾科學防疫。

標準化成為江干疫情防控探索的新方向。在閘弄口街道,按照杭州市“八類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管理的相關規定,街道重新組織淺顯易懂的文字,從防控責任、員工健康碼管理、臨時獨立房間等方面,細化成操作性強的“藍皮書”指導手冊,確保一線保安、保潔人員、沿街店鋪商家等群體對防疫信息掌握到位。

全覆蓋走訪

暖心服務,精準推進復工復產

“謝謝你們,正愁有錢也沒地方買口罩,想不到政府趕在復工前,給我們送上門了,為江干‘中轉池’點贊!”2月14日,杭州緯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南光收到了“店小二”們加急速遞的口罩、測溫槍等防疫物資。

為了保障人才企業能在第一時間復工,江乾區委組織部緊急籌措15000只口罩、2500升消毒液、100把測溫槍,迅速建立防疫物資“中轉池”,通過“槓桿撬動、快速流轉、循環配用”,幫助更多人才企業安全復工。除了建立防疫物資儲備池外,江干還因需制宜面向轄區企業,提供製作健康二維碼、配送中醫藥禮包、提供健康復工套餐等定製服務。

在不斷優化溫情服務的同時,江干精準建立“1+X”暖心政策體系,制定出臺《關於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助力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包括《區市場監管局暖企惠民12條》《稅務局杭州稅務23條》《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補助政策執行細則》等8個優惠政策。

复工记丨江干当好企业“贴心人”让服务高效落到急需处

江乾區城管局還成立一支5000餘人的“綠袖章”隊伍,走上街頭開展志願勸導

“這些政策都切實解決了企業因疫情導致的實際困難,比如,在全力保障企業用工上,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小微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在減免企業房租上,對承租區屬國有經營性用房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收2個月房租等。”江乾區發改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江乾區還第一時間構建區四套班子領導掛帥、重點經濟部門牽頭負責、35個相關部門參與的“1+1+N”立體式組織架構,推動7個組團全覆蓋走訪2483家重點骨幹企業,充分運用“三服務”等機制,高質量精準推進復工復產。

破難解困

資金保障搶先抓早

這幾天,杭州市文暉農貿市場負責人沈文華分外高興,他收到了106萬元的補助資金。包括沈文華在內,江乾區最新撥付的1688萬元補助資金,在撥付流程上實現了“當天受理、當天審核、當天撥付”。

為解決企業因資金導致的“復工不復產”,江乾區設立了由區財政、金融辦等部門組成的區政策兌現辦公室,藉助線上多部門聯審,大大縮短款項審批週期,確保撥款以最快速度到達企業手中。

為了全力破解企業貸款難題,江乾區專門設立5000萬元政策性轉貸專項資金,第一時間出臺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通過財政資金和社會募集資金,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轉貸服務。“我們還鼓勵擔保機構減免企業融資擔保服務費,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對因疫情影響面臨還款困難的企業不抽貸、斷貸、壓貸,最大限度讓企業感受真情實意。”江乾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累計完成應急融資授信超20億元;“杭州E融”“浙江省金融服務平臺”等在線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不見面”融資服務;浙江慶漁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300萬元在線融資申請時間,僅用1個小時就獲得批覆……江乾區聚焦優勢,積極激活市場融資春水,充分發揮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區資源集聚優勢,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建立應急物資生產資金需求快速響應機制,成功協調撮合一批銀企融資需求。

截至目前,江乾區已累計為小微企業提供授信超100億元,其中50%以上的授信額度為無抵押貸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