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西南政法大学为什么会衰落?

饕餮视听


多出至少三点不一样的分析,可能是全网最客观、最全面的观点之一。前半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后半部分按照逻辑顺序分析。

好汉不提当年勇

曾经的西南政法大学非常优秀,是“五院四系”之一。“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法制发展与法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五院”在今天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在今天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的“西政系”掌管最高法五大巡回法庭。据公开资料显示,最高法六个巡回法庭庭长除了第一巡回法庭庭长刘贵祥外,其他五人都有西政的从学经历。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也是西南政法大学78级校友。西政在政法大学中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

成渝高教水平持平

重大和川大在近代都是国立综合性大学,实力相当,重大由于抗战时期得到扶持和支援,实力可能略强。在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就成渝两座城市来看,川大和重大同样六个院系。川大法学院全部调入西政,师范学院和农学院部分调入西师和西农(现西南大学),川大其余院系大部分成为成都的川农、川师、成科、成理、西财等大学,最后川大仍然剩下文理两大学院。

而重庆大学的文、理、医三个学院全部调入川大,商学院全部调入西财,工学院中部分调入成科(现川大)、成理,法学院全部调入西政,最后重大只剩五个专业,半个学院。在院系调整中,重庆得到成都1+0.5+0.5=2个院系,成都得到重庆1+1+1+1+0.5=4.5个院系。因此可以负责任的说,重庆有少部分高教资源来自四川,四川有相当大一部分高教资源来自重庆,特别是川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95所全国重点大学中,重庆仍占到四所:即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西南农业学院。同期成都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四所:四川大学、四川医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数量上渝蓉持平,学科专业上各有千秋。

四川大学文理齐全,有综合性优势,但重庆大学的机械、采矿、电气、计算机专业特色突出,工科排名全国列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军事电子方向的专业实验室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由于多年积淀,在国内专业建筑院校中也有独占鳌头之势;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有世界级声誉,而西南政法学院在中国则有“法学界黄埔”美誉。

缺乏省府关怀错失211

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区8个县并入重庆市,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此时的重庆突然获得经济方面省级的权限,四川特别是成都非常清醒的意识到,重庆未来不久大概率会直辖,省府已经开始有所作为,在资金、政策等领域大力扶持成都及周边的高校,而重庆高校鲜有重视。

西政只是重庆高校衰落的缩影。211项目既是科教实力评选,也是政治的博弈。有省府大力举荐的成都五所院校成功入围211项目,有川大、成电、西财、西交、川农。而重庆高校缺乏省政府的关心举荐,初期只有重庆大学一所院校入围,重建并入重大才勉强进入211,而西农、西师合并在2005年才勉强进入211,西政没能进入211,重庆整体情况何其惨淡?短短十年左右差距如此之大?

护校运动错失985

上个世纪末和新世纪初进行的院校合并潮中,西南政法大学拒绝并入重庆大学,全校师生误判高校发展的形势爆发护校运动,彻底错失211和依托重庆大学成为985的机会。重庆也丧失一所省部共建的政法大学,丧失一所类似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这样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超级综合性大学。

从此,划归重庆地方管理的西南政法大学,丧失一大批来自中央的财政拨款和有利政策资源,逐渐衰落。


上面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的有关西政衰落的原因,下面从逻辑上来分析。

学科单一。

根本原因,政法类大学科目门类太过于单一,资金、政策、项目、生源、师资等大学必要的资源非常难获取,很难形成科教和生产结合,很难实现”产”和“教”的良性循环,在高校资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也才在2005年评上211,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目前为止也没评上211。我们把目光投向全国和世界,也只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南财经大学等,而且是将商业、经贸等结合的社科综合性大学。

地域限制。

工商业特别是重工业发达的直辖市重庆,缺乏适用文化、教育、法律、外交等政法类就业发展的机会。不像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有强大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做后盾,机会面相全国和全世界,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很难获取。近些年,这种地域差异带来的差距越来越大。

政治博弈。

由于重庆成为计划单列市,省府有所顾虑,而大力扶持省内高校,不只西政,重庆所有高校都被冷落。西政211项目评选的落选,不单单是西政的问题,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实际上,重庆所有高校都有一定衰落,高校衰落是政治博弈的结果之一。

形势误判。

因为护校运动,错失和重庆大学合并成为211和985的机会,学校由省部共建下放重庆地方管理,资金、政策、生源、师资等大大受限,再加上管理和决策失误,最后形成衰落的恶性循环。

降维竞争。

西政能在七八十年代在政法领域一枝独秀的根本原因,是西政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当时的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政法学院、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贵州大学法律系、云南大学法律系等。很明显西政由众多综合性大学的政法院系合并而来,归根结底,西政是掏空了这些知名大学而形成的相对优势。

但是从七八十年代开始,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开始逐步恢复重建政法院系,西政一枝独秀的地位彻底丧失。再加上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大学靠名牌大学这个平台,会有资金、政策、生源、师资等巨大优势,西政衰落已经是必然。

资源流失。

上述提到的问题,如在资金、生源、师资、政策方面缺乏优势,必然导致优秀教师跳槽出走,不仅很难复制西政78级的辉煌历史,而且现有的资源也会一定程度上流失,再加上管理和决策上的失误,颓势已经势不可挡。

时代趋势。

在西政繁荣的七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才刚开始不久的时期,理工、经贸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才刚开始打开,需求不明显。进入九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的高潮时期,理工、经贸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大开,而人文社科特别是政法领域的人才需求大大压缩,只有人文社科而没有理工、经贸类专业的高校,都受到一定冲击,不仅仅是西政。

总之,西政衰落,是学科单一、地域限制、政治博弈、形势误判、降维竞争、时代趋势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如果说最重要的因素,那一定是形势误判。

如果重庆大学合并西政,重庆将会拥有一所类似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超级综合性大学。

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必然全力扶持,壮大重庆大学的同时继续壮大西政(重庆大学法学院)。同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的资金、政策、生源、师资等优势,再大的劣势都会一定程度上补齐,重庆也会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晴若之初


西南政法大学在以前可是相当厉害的,国内的政法大学、法学院基本上不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对手,可是最近十几年来西南政法大学正在慢慢的走向衰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曾经的辉煌

西政当年影响力惊人,80年代的西政毕业生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法学人才,这些人才遍布公检法和律师界,西政因此有“法学半壁”之称,为我国法治进程贡献巨大。也因为西政的影响力,西政学子内心多了一些读书人的傲气。

护校风波

当初国家施行了合并办学的政策,从而使得全国很多高校出现了合并热潮,重庆大学本来是想合并西南政法大学的,但是当时的西南政法大学很傲气,觉得自己在政法领域很厉害,重庆大学配不上自己,从而拒绝被合并,最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校风波,这场风波惊动了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这三大部委不得不派人平息这场风波,虽然后来西南政法大学最终保持了独立办学,但是其厄运也开始慢慢的降临。

错失985、211、双一流

首先是西南政法大学拒绝被合并到重庆大学,也因为其自身学科单一性导致其没有实力进入211工程大学;也因为其没有被合并到重庆大学而错失了后来的985评选,重庆大学合并了重庆建筑大学最终顺利进入985工程建设序列;一直到最近几年兴起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还是没有西南政法大学的名字,好像西南政法大学因为当年的护校运动,突然间被打入“冷宫”一样,让它失去了985、211、双一流的政策支持。

虽然如今的西南政法大学家底还在,但是因为其不是985、211、双一流,也让很多学子很纠结,这使得西南政法大学慢慢的在生源方面出现问题。

下放

护校风波后的一年内,西南政法大学被“下放”,也就是其本来属于部委直管,现在属于重庆市直管,这样的一个最直观的影响是得到的政策支持资金减少了很多,对一所高校来说这样的下放有点儿釜底抽薪。

钱的问题

因为措施985、211、双一流,也因为被下放到重庆市管理,西南政法大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出现了钱的问题,因为没钱学校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建设校园,教师工资水平得不到提高,时间长的话对学校的师资稳定性影响还是很大的。现在电话、网络那么发达,西南政法大学的老师肯定有很多其它院校的同僚,通过互相打听了解到去其它高校的薪水要比在西南政法大学高很多,肯定会有一些教授会产生思想上的动摇的,这也是为什么西南政法大学那么多老教授去其它高校的原因。

管理层矛盾

另外学校的管理层在前些年表现出了内部不团结的迹象,这样的内耗肯定也会让一些老师感觉心寒,也就有了另谋高就的想法。

后记

虽然当初的高校合并潮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西南政法大学当初拒绝合并的做法其实是很愚蠢没有长远眼光的,也许如今的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层心理面会产生一点儿后悔心理,但愿西南政法大学将来能发展的更好,恢复往日的辉煌。


饕餮视听


西政无疑是一所优秀的政法类高校,但是那是在20~30年前前国内普遍为专科类高校的时代背景下,如今确实已没落。类似的还有华东政法。西政不愿和重大合并,错失985,显得过于高傲,结果是双输。华西那么牛逼都能和川大合并,西政又为啥不能。华西即使合并了现今也依然名满天下。 再说了,西政纵然在政法界的有黄埔军校之说,但更多是历史机遇使然,其真实实力并未达到独步天下的地步。实际上中国政法和华东政法的底蕴和师资肯定要强于西政的。很多人不知道政法类高校在文革期间几乎都停办了,西政是77年复办的,复招时间最早,而北京政法(后来以其为基础筹办了中国政法)和华东政法都是79年才开始招生,也就是说西政的学生要早2年毕业!!谁都知道77/78级的毕业生在中国占尽了先机,这也是政法类高官半壁江山出自于西政的缘由,这给西政带来了巨大的优越感。所以,西政不应该太孤芳自赏,还是要认清潮流,面对现实走对路。


88双城记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国内很多的大学故事都很精彩,各个悲欢离合,生生死死,但是苦情牌打的比较好的院校不到,其中一个是河南大学,一个是西南政法大学,可惜西南政法大学是一边哭惨,一边又是走回头路,开历史倒车。所以说西南政法大学作为国内著名的的政法大学,一直在云端,从未占地气,一直以为自己还是高高在上,分不清历史趋势,所以能有今日之困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西南政法大学历史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刘/伯/承为创始人兼首任校长),后来历经西南政法学院,在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唯一的政法类重点大学,目前是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西南政法大学虽然当时是全国重点大学,但是实力却是一般,没有首批博士点,在1993年时候才刚获得博士点。目前拥有

  • 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 学校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一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国内著名的五院四系中,培养法学人才最多的一个高校就是西南政法大学, 前后共计53位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毕业于西政毕业生。人数仅次于北大和人大,有60多位省部级校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共有18位西政校友。

西南政法大学最辉煌

1971年,当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了很多院校的命运,当时决定,所有政法学院一律撤销,北京政法西南政法都在名单之列,西政中几个资深老教授不服气,一直给四川省,公安部,最高院,写信请求保留,这就是第一次西南政法大学的护校行动,最后高院通知西南政法三不动,最终得以保留全身,而其他政法院校包括北京政法学院等均为撤销,来个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到了1978年,其他政法学院刚刚恢复办学,而西南政法人身皆在,提前恢复办学,作为作为司法部唯一院校入选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司法系统唯一一个全国重点大学,而西南政法大学的老冤家,北京政法却刚刚恢复办学,几乎一穷二白,啥都没有,

这是西南政法最辉煌的时候,所以大量考生踊跃报考西南政法大学,1978年恢复高考,全国4所大学招生法学人才,西南政法一个学校比其他三个总和都多,这也是为何西南政法大学这三十年人才涌现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西南政法大学但是也是属于照顾进国家重点大学,本身实力不强,在1978年没有获得首批博士点,然后后几批次都没有获得,在1993年时才获得了法学博士点,这也是西南政法实力的体现。

可以说西南政法和北京政法彼此一个在天上,另一个肯定在地上,两个就是玩跷跷板。

西南政法大学和北京政法大学斗法

西南政法大学能1978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第一靠照顾,第二靠运气。第三不靠实力。因为国内另外一个死对头北京政法学院实力比西南政法大学要强,早在1960年就入选64所全国重点大学,比西南政法大学厉害的多。


但是北京政法学院在/文/革/期间停止办学,而西南政法大学却没有被拆分,借此发展迅速,1978年时候北京政法刚刚恢复办学,各方面不具备成为重点大学的条件,所以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的帽子被西南政法大学摘取,但是实力一直比较弱。1981年中国政法补充进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政法和西南政法都没有首批博士点,西南政法大学在1993年才拿到法学博士点。

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211工程。司法部两所院校:西安政法和北京政法,谁能进呢?

211之争

当时实力可以说都差不多,人脉方面西南政法大学可能略微占优,但是北京政法大学作为老牌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各方面是不比西南政法差的,只是刚恢复办学时间不长,

当时规定司法部只有一个名额,所以两个学校是龙争虎斗,

为了满足211大学标准,西南政法也不停的扩充。和北京政法斗的不亦乐乎。最后司法部来个和稀泥,北京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都不让进211,说要进一块进,要不进都不进。

自持后,西南政法进入下坡路。

合并之争

1999年时候,传出重庆市有益撮合教育部直属的重庆大学,和司法部直属的西南政法大学合并,冲击985,西南政法大为不满,又护校了,闹得满城风雨,全国都知道。惹恼了公安部,司法部,重庆市,因此买下了祸根。

很快,传出消息,西南政法大学下放重庆市管理,西南政法大学赶紧去北京活动,希望其他部委收留,当时国家大形势是各个部委均不允许办大学,所以最终没留下。而北京政法划归教育部管理,自持命运大不同了。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进入211工程,而西南政法大学连消息都没收到。

2017年学科评估,西南政法大学法学获得了A级学科,实力还是很厉害的


老铁们,看到这里,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主要还是属于单一的大学,且地处西南,同时在05.06年和重庆大学合并事件中,抵触情绪大,导致后期支持不够,不属于985和211,整体发展受限制。

西政应该和重大合并的,现在中政和华东政法,人民大学地处发达地区,且人才聚集,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对比下,西政必然落后,但是西政还沉浸在过往的辉煌中,有点不思进取,看不到很多综合大学法学科目的崛起。即便是同处重庆的重大,也在加大支持法学学科建设,重大和川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资金雄厚,又是985和211,长远看发展是西政这种受到专业局限性的大学所不能比的。

比如,你在西政,都是听的法学专业课,但是在重大,川大这样的大学,你学法学专业,也可以听到物理学,建筑学,数学,管理学,工程学,机械学等课程和讲座,又比如招聘找工作,律所可能愿意去西政招聘,但是如果大的公司不仅仅招聘法律人才,更愿意去综合性大学,因为专业人才足够多,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四川护法在线法律咨询


西南政法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我国重庆市,是我国政法类高校中非常顶尖的一所大学,我国最有名气的“五院四系”(指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中,就有西南政法大学的身影,可以说,西南政法大学在我国政法类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无人撼动。

我们都知道当年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南开大学三所高校迁址之后合并建立的西南联合大学,这所高校被誉为当时的“学府北辰”,在那样的一个艰难时期,依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性人才和精英。西南政法大学也被誉为我国法学教育领域的“西南联合大学”,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西南政法大学(当时还叫西南政法学院)曾经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将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政法学院、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以及贵州大学法律系、云南大学法律系等相关法律院系进行合并,建立了西南政法学院。在这之后,已经建立起来的西南政法学院还将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这种将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建校的方式,奠定了西南政法学院在我国政法类院校中的顶尖实力,1995年,西南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为什么说这所大学“衰落”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重点高校陆续评定,西南政法学院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司法部的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一所重点大学。这个实力水平,在很多人看来,无论如何都能随便进入现在的985、211工程院校,然而尴尬的是,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既不是985工程院校,也不是211工程院校,更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说其“衰落”的声音便层出不穷。

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是我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这类学校被业内称之为“小211院校”,也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惜的是,我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双一流”的名单中没有这所高校。

曾经政法类院校中的佼佼者,为何逐渐“衰落”了下来?

一所高校的发展,不但与高校自己的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更与时代因素、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地方经济支撑等密不可分,而这一切正是造成西南政法大逐渐衰落的原因。笔者今天给大家梳理了一下西南政法大学是如何从巅峰走向“衰落”。

在特殊历史时期,西南政法大学曾一度停办,但学校的“护校运动”使其得以保存,这也被称为西南政法大学第一次“护校运动”。我们都知道,在2000年左右,全国很多高校合并到一起(最主要的是一些985院校的合并),西南政法大学本来是要合并到重庆大学,但最终因为第二次“护校运动”而作罢。在这之后,西南政法大学虽然得以保存下来,但错失了进入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机会,从此一蹶不振。

其实大家翻开西南政法大学的发展史就会发现,这所高校本来可以成为211院校甚至是985院校,但现在却并未出现在这类高校中,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也没有进入我国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仅仅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很多人报考的目标往往是重点大学,而所谓的重点大学就是985、211工程院校(现在也一般称“双一流”院校),错失985、211工程的西南政法大学,在生源上自然比较吃亏,相信这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然,西南政法大学的实力依然是不用质疑的,在校友会统计的各类高校综合排行榜中,西南政法大学位列我国政法类高校中的第二名,其法学专业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更是拿到了A档的学科评估结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获得同样的学科评估结果,对于众多想报考政法类高校的同学来说,这所大学依然是非常值得报考的好大学。

我是大学视野,以上就是我对西南政法大学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大学视野


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题主是已经默认西南政法大学在衰落,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传统的法学强校——五院四系。

一、

“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法制发展与法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五院”在今天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在今天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二、再来看看近几年法学专业的排名,这份排名来自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校的实力是发展变化的,以上的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这个排名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在以上排名中,靠前的学校基本还是集中在“五院四系”中,中国人民大学稍微领先于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一,不过实话说,其实他们是不相上下的。“五院四系”中的“四系”,都进了前十名,其实不仅是论法学实力,就算是综合实力,这四所大学也算得上是我国的顶尖大学,他们都是985大学,近些年这四所大学的实力基本变化不大。

如果要说是实力变化,其实还是集中在“五院”中,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校都落选双一流。仔细分析来看无外乎三大原因:

1、学校本身非211,对学生吸引力下降。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学生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都是985/211优先,甚至很多企业在选人的时候都是非985/211勿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宁愿选择一些211大学的法学专业,也不会选择西政这样一些传统法学强校。

2、地域原因,五院中受地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了,其他学校要么有985/211护体,要么有北京上海笼罩,重庆和西安作为两个相对地域比较一般的院校,在生源吸引力以及经费支持上都不如其他学校,这也是西政和西法大慢慢衰退的原因之一。

3、第三个原因主要来自于“法学新贵”院校的崛起,原本一些学校法学比较一般,但是由于其本身综合实力较强,法学近些年发展也极其迅速。比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近些年来法学建设都有了非常迅速的建设。

三、建议

最后综合来说,虽然西政没有数年前的辉煌,但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五院四系”都是我国法学界的中流砥柱,是它们,为社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法学人才。只要你的就业领域在法律圈,不会有一个人因为你是非211而轻视你,相反大多数律所等单位对于西政或者说传统五院四系的学生还是非常重视的。如果你还没有高考,分数就在西政附近,并且将来决定了要走法律这条路,我个人认为西政还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zzk


孙成高考志愿专家


只有真正进入法律圈,你才知道西政有多牛。相比78级79级,确实有所衰落,但教育部学科评估,西政法学专业是重庆所有院校的所有学科中唯一获得A级的学科,在外省的招生分数更是很高,比一本线高60-80分(文科)。西政之所以被一些评论说的什么衰落啊乱七八糟的,主要是西政在重庆招生分数低,仅此而已。


用户4411329716965


合并给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建设一所依托重邮新兴未来机器人(包括智能通信,智能计算机)代替人工的法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研究综合大学,定名为中国法电大学。机器人判案,公平公正公开,绝不会循私枉法,贪脏王法,学校一定会异军突起,震惊世界,成为一所牛逼轰轰的大学!


和协


法学综合A类,确实没办法跟78、79年比。但是综合实力还是前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