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們讀過最冷清淒涼的詩是哪首?

wiuyo


《長相思·山一程》清朝·納蘭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唐朝詩、宋朝詞、元朝曲,明清小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

不是說詩句唐之後沒人寫了,只不過在沒有那一個時代,詩中聖仙人魔俱全,神仙打架的情況了。

同樣的,宋詞在宋朝到達頂峰,後人寫出竇娥冤,鏡花緣,金瓶梅,紅樓夢這樣的傳世鉅作,但是寫詞能流傳到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程度的太少。

我們看看這首詞

上闋寫的是路途遙遠,榆關指的應該是山海關。咱們現在山海關到北京動車兩個多小時,好像是挺近的。

在我小時候還是綠皮小火車,要開一天的時間。

更不用說納蘭容若他們要騎馬走路,確實艱難。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愈遠,到了夜晚人們在曠野上搭起帳篷,“千帳”內燃起油燈,夜深不滅。

既見出皇家氣派,又反襯出“斯人獨憔悴”的淒涼的意境。

下闋開始,風一更,雪一更。描寫了當時的天氣,榆關,也就是現在的秦皇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

但是,風大,真大!一年四季三季風不停的刮,只有大小之分,沒有不刮的可能。納蘭兄來的時候肯定是冬天了,風最大的時候。,給詞加上一層悵悒、鬱結的色彩,

“夢不成”三字則更添了孤寂落寞的氣氛

寒冷的天氣,呆在帳篷裡聽著呼嘯的風聲思念家鄉。


束髮


悟空你好,題主好。

我是聿遠,文化領域原創作者。期待您的關注。很高興回答你發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題主的問題是;你們讀過最冷清淒涼淒涼的詩是那首?

我的回答是最冷清淒涼的詩是李清照的聲聲慢。沒有之一。在這個問題上拒絕探討。

李清照,老百姓眼中最有名的古代才女,文學家眼中中國古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學術界第一個將詞提升至理論高度的詞論家。除此外,她還是金石學家,散文家、博弈高手、名門閨秀、失節婦人,這些都曾是她人生中的某一個標籤,有的被人稱道,有的被人詬病,有的已有定論,有的則存在爭議。無論如何,以李清照留存下來的全部作品來看,她的個人成就足以匹敵中國古代所有知識女性的總和。

千年之前,一場靖康之難將她的人生劈成了兩半。

童年的李清照是幸福的,優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聰慧的天智。一個無憂無慮的歡快的小女孩。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也曾和丈夫有過美好甜蜜的新婚生活。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更有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一個幸福的,聰惠的,嬌㸃的小女孩,小婦人躍然紙上。

好夢從來不長遠,皇帝被擄,金兵南下,父親獲罪,南下逃亡,丈夫病死,耗盡家財收集的心愛金石在逃亡中消散失落,顛沛流離中誤託非人 ,為了擺脫‘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張汝舟的控制,因此她寧願與張汝舟鬧得魚死網破也不肯受精神的奴役。名譽上受到很大傷害。再後來國土淪喪,遠離故鄉,孤身獨影,人老珠黃 ,生活困難這一切給我們的詩人巨大打擊。

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以及再嫁匪人、離異繫獄的災難,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並未消沉,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之後,把眼光投到對國家大事的關注上。紹興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籤書樞密院事韓肖胄和工部尚書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滿懷激情地作古詩、律詩各一首為二公送行。詩中有“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之句,表達了反擊侵略、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充滿了關念故國的情懷。

在金華期間,李清照還曾作《武陵春》詞,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詩,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其“江山留與後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公元1132年,是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丈夫4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八歲。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後,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境況極為淒涼,一連串的打擊使作者嚐盡了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悲嗆之心,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千古不滅的冷清與淒涼。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前無古人的連用7組疊詞,將她的淒涼心境寫到了極致,也奠定了全文悲傷的感情基調。

山河破碎,國恨家愁溢滿了心間;再加上年事已高,青春不在,此時她的愁比起南渡以前,已然是放大了幾十倍。

乍暖還寒其實不是詩人交代季節。背景,而是交代時局背景。在戰亂中一個孤身一人,年老體衰的老婦人如何將息。

令她難以將息的又豈止天氣原因呢?更多的應該是她內心無可言說的愁苦。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淡酒不解愁,更抵禦不了不斷傳來金兵入侵的消息。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在她愁苦絕望之時,看到南歸的北雁,她的心中更加悲傷愁苦了。

雁過是對故土的懷念,此時的她身處江南,而大雁是從被金人強佔的北方飛來的。

自從南渡後,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北方的那片土地,見到北雁,自然就勾起她的愁思。

北雁尚能南飛,可是她卻再也回不去故鄉了。

她和丈夫分隔兩地時曾鴻雁傳書,“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時丈夫已不在人世,再見兩人心中的信使,心中無限悲痛。

人世間最傷痛的追憶莫過於物在人亡。物是人非了。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三句以菊花的憔悴來襯托她的憔悴,是穿越一千年的自憐自嘆。

詩人的《醉花陰》裡也曾提到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彼時的她雖然同樣和丈夫分離,心中愁苦,但是尚有心情賞花飲酒,因為她知道遠方的丈夫一切安好。

而現在有的只是無邊的冷清和孤獨寂寞淒涼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用老婦人的口吻非常直白,將詩人度時如年的淒涼寫到了極致。

怎生得黑。四個字從時間,空間寫盡冷清淒涼。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兩句唯美到了極點,卻也同樣愁苦到了極點。

點點滴滴的雨不是落在梧桐葉上,而是敲打著她的心靈。

而這“細雨”象徵著綿綿不盡國仇家恨,遍地戰亂,流離失所,風刀霜劍對於詩人持續不斷的折磨。

詩人的哀愁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是詩人的爆發,控死。

通觀全篇,寫淒涼,寫冷清,寫寂寞,句句寫“愁”,卻不著一“愁”字,字字渲染,層層遞進。就是為了烘托最後一個字,愁字。

詩人以一個老婦人的口吻,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怎生一個愁字了得 。

千年前的愁,滾動在我們的心上。

就像梁啟超先生所言“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嚥下。


聿遠


《鷓鴣天·重過閶門》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何事同去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最近有部電影《只有雲知道》。女主人知道自己得了絕症。沒有擔心自己,反而擔心男主人以後的生活—半道丟下的那個人苦啊。

詹宏志和王宣一舉案齊眉。王宣一去世之後詹宏志複製了宣一宴。光食材就預訂了數月。然後按照記憶一道一道複製出來。

唯粥可溫,唯燈火可親。而今,熟知你口味和禁忌的,一個眼神就能會意的,永遠走了。何處話淒涼?


投之以木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初讀這首詞,不說的話你一定想不到這是東坡先生的手筆。這是那個意氣風發,揮毫潑墨,看淡天下文人墨客,寫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東坡先生嗎?這首詞寫得十分真摯感人,深情款款,也間接證明了蘇東坡的實力,他可不是隻有豪放大氣的詞才寫得好,婉轉深痛的詞,一樣被他寫得精彩萬分。

王弗十六歲就就嫁給了十八歲的東坡,並生下了東坡的第一個兒子蘇邁。她端莊賢惠,孝順父母,而且十分聰明機敏。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蘇東坡與王弗成婚,時年蘇東坡18歲,王弗16歲。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東坡進士及第(時年21歲);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王弗時年27歲、蘇東坡29歲);

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東坡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蘇東坡調往密州任知州。

“十年生死兩茫茫”,公元1075年,正是蘇東坡先妻亡故十年。東坡先生想念他故去十年的愛妻了,我們似乎看到深夜夢中驚醒,披衣站在窗前,淚眼婆娑,遠望家鄉的東坡先生了。

我們再一次一起讀一讀這首不朽之詞吧!

你我生死相隔,茫茫然已是十年,但我無法釋懷,無法忘卻。你埋葬在了那遙遙的千里之外,讓我對你的思念苦楚,該到何處去訴衷腸。哎,你知道嗎,你現在見到我,一定認不出我了,我已是滿面滄桑,兩鬢如霜。

你知道嗎?昨天晚上我竟然在夢裡回到我們家鄉的老宅,遠遠的我看見你坐在窗前,正梳妝打扮呢。我來到你的身邊,我們相視的那一刻,心中的千言萬語,竟然不知如何說起,只有相擁在一起,默默的流著眼淚。哎……我每每斷腸般的相思之苦,是我心裡揮不去的,月夜下,滿是青松樹影的,山岡之上的那座孤墳……






小易很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離思五首》

這三首詩都分別表達了詩人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是蘇東坡先生在亡妻去世十年悼念時作的。由悼念亡妻之情然後自傷,接著寫入夢境,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在裡面

第二首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盧氏所作,“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更是借用了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故事(也是悲情的),更增添了作者對妻子的思念之情,詞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其中有懷念、追悔、惆悵與慨嘆。

第三首是元稹為悼念韋叢而作,既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之情,又表達了對妻子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悲壯但卻不是很低沉。

這三首詩都各有各的妙處,都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既悲壯卻又不乏一種悽美之感,我還是最喜歡蘇軾的那一首,那一首歌頌的不只思念,更是一種忠貞之情······

請問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輕瑤


我讀過不少描寫冷清淒涼的詩句,像李清照的“悽悽慘慘慼戚”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還是陸游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都是比較淒涼令人感傷的詩句,可是我還是喜歡《紅樓夢》中,曹雪芹借黛玉之手所寫的那首《秋窗風雨夕》!這首詩一直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風雨交加的不眠之夜。通過秋天的夜晚,秋天的景物形象的描繪,強烈地抒發了林黛玉孤獨、寂寞、優愁的思想和感情,反映出封建正統勢力給她造成的沉重精神壓力,以及她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也無力進行鬥爭和反抗的苦悶心理狀態。

詩的情調是哀怨的、低沉的。它表達了林黛玉這個封建正統的叛逆者,被封建制度束縛;無法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的哀怨心情。和她在封建勢力的壓抑下,曲折艱苦的成長曆程。

這篇詩的思想內容及其抒情方式,悲觀厭世的情緒,都是我們現代人不可取的,我們可以從中吸取它的歷史認識。感嘆她的詩意和情懷。讓我們來鑑賞一下這首《秋窗風雨夕》吧!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續;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淚燭。

淚燭搖搖蔥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一條野鳥


我覺得很淒涼的是清代顧貞觀所作的《金縷曲·我亦飄零久》一詞。

原文是: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我亦飄零久。”一句便道出了多少漂泊異鄉的悲哀,而“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更是表達出作者因毫無成就而愧對師友的悲涼之情。最後,作者還勸友人以自己為誡,少做詩詞,留存精力,以期能多活時日,將來還能相見共訴離愁。



陌上花Kai


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兩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明月耀眾星


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幽州臺即是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乃燕昭王當時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的。

詩人登上薊北樓,樓依舊,而感嘆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卻不知所在。

這首短詩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傷春悲秋,為賦新詞強說愁,它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孤寂鬱悶的心情。

念這首詩,我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彷彿面前就是北方秋風蕭瑟的樓臺,其上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





陌上一抹塵


李清照的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淒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不認當年舊同鄉。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採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麼能說的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