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期间孩子居家学习效率不高,自主性差怎么办?

回首三千


这个假期一拖再拖,

学校纷纷开启了网课模式,

有不少学生开始怀念学校生活,

在家待的无聊烦闷;

也有不少学生适应不了网课学习,

没有氛围,学不进去;

还有不少同学面临中高考,

考试日子越来越近,

如何保证功课不落下?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大致可以分6个核心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渴望和需求,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从行为发生的核心因素着手,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内心世界,改进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下几个案例,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一、孩子除了上网课,不知道该怎么学?

案例1

宁宁早早就把寒假作业完成了,打算自己主动学习,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每天除了上网课,就是吃喝、睡觉,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心里很没劲。

【建议】

思考未来有时机,自主学习快乐多

这次疫情的发展,相信孩子们也看到了各行各业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作为。比如:政府、新闻媒体、医疗、科研、企业、民间团体等,这些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击疫情。家长不妨给孩子出道题这些专业和行业带给自己的思考和启发是什么?

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懵懂的想法,可以让他利用这段时间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或者看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或者做些手工、厨艺,也许从中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合理制定计划巧

先思考这段时间的学习目标,把它具体细化出来,安排好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时间安排,并且请孩子按照所制定的具体安排去执行,每天晚上进行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和自我督促。

善用身边资源

假期延长,各个公共文化平台推出了免费在线课程,小文也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同步课堂、课外读物,可以充分借助这些课程,开拓视野,整合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该怎么治?

案例2

小刚已经居家十几天了。刚开始还想着学习,可才坚持了几天,小刚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子产品上,刷手机、玩游戏。小刚内心很愧疚,但又控制不住自己。

建议

【建议】

电子产品双刃剑,合理应用才是理

帮助孩子培养自控能力

尝试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比如家长可以这样说:你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你可以补充一句:如果你能说到做到,我可以多加一分钟,你觉得如何?记得附加一句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如果孩子央求说再玩一会儿,你也应该坚决,并明确能够守约才可以获得加一分钟。

关注电子产品的学习功能

电子产品上有很多帮助学习和促成长的软件,家长要建议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软件上。但要切记不要长时间忘我的使用。软件植入广告的时候,不妨闭眼或者眺望远方。任务完成的时候,做些室内运动或者吃些东西调剂。还有很多学习网站值得去体验一下,比如慕课、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平台等等。

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

很多中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出于在家感到孤独感。借此全家在家之际,正是亲子沟通的良机。我们也可以发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话题,让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比如召开家庭会议、做一些亲子游戏、一起做家务、共读一本书等等。

三、孩子面临中高考,感觉紧张又不知从何学起?

案例3

小明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因为一个人在家学习,没有学校学习的氛围。高三复习阶段,知识点繁多,习题冗杂,不知从何学起,眼看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小明越来越焦虑。

【建议】

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作息饮食规律

保持镇定心态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会让孩子的一天张弛有度,节奏有序,做事和思绪稳定;关于疫情,提醒孩子慎择信息,明辨是非。可以设置关注疫情的时间,而且只从正式渠道了解疫情的进展。

制订学习计划

学会时间管理

建议孩子制订切实、可行、效的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整体水平。利用空中课堂网路在线课等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局提倡的停课不停学。比如,最近某学校的高三学生一日家庭作息时间表,和学校的作息没有任何不同。

遵循认知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可以帮孩子找到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学习弱势学科,累积一段时间需要换一门学科换换脑,此外提醒孩子及时复习,在每天睡觉之前,总结一天的学习效果和成果,巩固一天的学习成果。

四、对着屏幕学习,如何更投入?

案例4

初二的小远最近开始上网课,但他总是觉得隔着屏幕学不进去,看到同学们发弹幕感觉很新鲜,时不时就想走神,完全感觉不到在校学习的那种氛围。对此,他感到很苦恼,开始怀念在学校听课的日子......

【建议】

用好线上工具,建立生生师生互动

不懂及时提问

切勿堆积问题

线上学习最大的难点就是及时反馈,当场释疑。学校里的学习是集体学习,而在家里只有学生一个人,更需要独立思考。通过网络学习,老师的监督指导会有很大的削弱。建议学生在家学习时,建立和老师以及同学的良好沟通,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别让问题堆积。另外,主动和老师交流学习进程,对学生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细化每日时间表

量化鼓励自主学

与真实课堂相比,网上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网课的资源可以重复使用,也有助于学生嚼碎知识点,慢慢消化,掌握得更透彻。建议学生制定好每天上课、复习、做作业的时间,列好时间表,上完一节课打一个勾,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以督促自己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学会自我约束

准确评估状态

线上学习绝不是学过就算,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的学生看完网课就干其他事情了,但有的学生会进行课后温习,做题巩固,自我评估学习的效果,这样一来,收获肯定有所不同。建议学生上完网课别急着去玩,通过老师或者自己找来的练习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精准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攻克不足,提升自我。

5、孩子整天无所事事感到烦闷无聊,怎么办?

案例5

自从过年遇到疫情开始,浩浩就开启疯狂玩耍模式:睡懒觉吃早午饭看新闻、陪家里老人聊聊天下午看看书晚上打打游戏上上分夜深了再找几部好剧刷一刷,每天如此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钱感觉到无聊烦闷了,怎么办呢?

建议

生活作息有规律,全家活动趣味多

生活规律作息好

在最长寒假面前,如果一味放任自我、昼夜颠倒,不仅无益身心,更会得不偿失。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自己制定一份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持规律合理的作息,是应对焦虑和无聊的良方。

课内学业不能放

休息好之后,孩子们不能松懈学习,尤其是对即将面临中考高考的同学们来说。考生家长监督孩子跟随学校即将开始的网络教学,也可以帮他私人定制自己的寒假学习计划,让孩子保持一定的学习状态。

课外拓展不能忘

孩子学累了,可以让他把爱看的书、纪录片、豆瓣高分电影等拿出来好好品味,劳逸结合、增长见闻两不误。还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上海市教委发布推荐的在家锻炼方式,也可以下载KeepApp,持之以恒进行练习。

全家游戏欢乐多

随着科技与电子产业的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很多适合全家一起完成的游戏都可以投屏到电视上,不妨和孩子来一场亲子挑战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传统又不乏新意的室内游戏值得尝试

6、孩子对未来产生思考但不知如何行动,怎么引导?

案例6

看着新闻和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小王热血沸腾,立志大学一定要报考医学院当医生救治病人。可再看看眼前的作业,小王就歇菜了,作业和习题都攻克不下了,未来之路在哪里呢?

【建议】

根据自我特点,进行生涯规划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让孩子想一想自己以后想上什么样的学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目标需要怎样的积累;理想的职业要怎样的学科优势,孩子目前可以为这个目标做些什么样的努力。

分析人生榜样的生命故事

家长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人物纪录片或者人物传记,绘制他的生命线,探索人生榜样的成长经历。

眼前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多跟孩子讲讲钟南山院士等人的抗疫事迹。这一场战争出现了无数逆行者,他们的平均年龄高达79岁。钟南山,84岁,不仅拉响了警报,还奔赴武汉前线。黄锡璆,79岁,设计了火神山医院,让中国又创造了一大奇迹。李兰娟,73岁,带队抵达武汉说,我没考虑什么时候回来。正因为有逆行者冲在前线,我们才能安心守在后方。告诉孩子,别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成长。学习,是现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我们才能真正报效祖国。

上面这些案例,

如果您的孩子恰巧也正在经历,

不妨让他照着建议内容,

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

践行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