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企业利润黑洞 VS 阿米巴经营

企业利润黑洞 VS 阿米巴经营

企业利润黑洞 VS 阿米巴经营

目前,中国众多的制造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由于市场日趋激烈,绝大多数行业进入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超出35%的产能无法消化,企业无利可图,这样追求数量型增长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赚不到钱,除此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一追求业绩增长,忽视利润增长


众多的制造企业负责人,往往非常在意有多少规模,多少技术设备,多少产能、多少销量,可是了解到利润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时,却连连摇头,原来连3%的利润都没有,甚至到了亏损的边缘。


某家纺企业想请濮存昕做品牌代言,并在央视投放品牌形象广告。给该企业老板算一笔账,代言费和广告费、宣传物料的费用至少800万,而该企业的产品是中低端产品,利润只有 3%不到,假如通过明星代言宣传,在现有1.5亿基础上销量增长一倍,只增加了450万利润,投入与产出相差350万,不但不能改变现在低利润的困境,还要倒赔300多万,这样的生意明显不合算。


可国内就是有一些企业,抱着对销量的无限追求,大肆广告投入,结果资金链都被打断,偃旗息鼓。这种只看节节攀升的销量,不关注利润的做法往往做得很大,最后却轰然倒下……


二服务带走利润


许多企业的优质服务仅仅是一个幌子,一旦打电话找到服务人员,他们马上答复不清楚、不知道,这事情和我没关系,尤其是在酒店餐饮行业尤为严重。笔者有一次出差,晚上住在某知名的商务连锁酒店,打开笔记本上网,网速很慢,打电话给前台,前台的答复是不知道,你找工程部吧,工程部电话根本没人接,商务酒店不商务,这样的酒店换了你,下次还会去吗?


一些企业的员工可能是缺少相应的培训和督导,有的员工甚至认为做服务工作是低人一等的工作,这样的心态和观念,导致企业大量的客户因服务不周而流失,营业额和利润下滑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员工敷衍了事吃掉利润


员工作风拖沓,精神不振,这在许多国企和民营企业中看到。比如浙江义乌某著名袜业企业由于不忠实企业文化和团队的建设,每个部门的员工互相扯皮,办事效率非常低,该公司还与员工签订了十年的劳动合同,这个看似不错的合同,还增加了几个附加条件:一旦中途辞职,三年内不准从事织针行业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追究法律责任。


于是一些员工也就养成了和稀泥的作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经销商打电话要求补货,没人管,招商的业务员不愿意出去跑业务,因为许多该报的住宿差旅费迟迟不给报,虽然该企业在行业内处在龙头,因为这样的原因,大量的加盟商流失,山东等地部分区域市场已经拱手相让给后起之秀。老板忙于上市圈钱、搞房地产,可能也不太在乎这些损失。


但是这样管理不善,内耗造成的损失将波及到市场与合作伙伴,带来的影响将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障碍。


四产品缺陷放弃利润


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但是却忽略了一些容易察觉的细节。如某著名果汁饮料,推出的各类果汁占据着超市货架最好的位置,但是PET包装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特征,瓶盖非常难打开,尤其是一种10%的橙汁饮料,瓶口很大,但是瓶盖却要费很大劲才能打开,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把果汁溅在衣服上,笔者购买该品牌果汁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购买其他品牌却很少出现,可能还不是个别现象,当然笔者是很少再买这个品牌的饮料了,不知道有这样的经历的消费者有多少?


如果是小孩子喝这样的饮料会有什么感受?不知道该品牌的员工和经销商喝不喝自己生产销售的果汁?


对饮料的快销品,因为产品包装的问题导致复购率降低,给消费者带来了麻烦,带来的损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食品饮料中屡见不鲜,某某奶茶、某某乌龙茶、某某牛奶品质和包装下滑速度和销量上升成正比。如果有合适的替代品,这些品牌的忠实消费群会不会转换品牌呢?


五随意发动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


市场经济发动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是司空见惯的商业行为,但是不少企业把战术的行为演变成日常的行为,长期的进行广告轰炸、价格跳水,一旦广告播出频次稍微减少一些,终端的货就出现滞销,一旦促销期结束,马上售点几个月门可罗雀。


于是继续上述行为,带动销量的提升,企业陷入到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圈子里无法自拔,每次看到财务报表那些居高不下的广告费和销售费用,以及那越来越少的利润,甚至亏损无所适从,中国整个彩电的利润总额还不及索尼彩电的利润额。


浙江某生产服装著称的小镇,几乎把所有港澳台的明星都请了一遍,作为品牌的代言人,可是这些服装品牌,却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企业陷入到了盲目的攀比和模仿跟随中,迷失了方向,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天天疲于奔命,陷入到同质化的红海竞争中,这样还能坚持多久呢?


六库存积压,吞噬利润


许多企业销售和利润状况都不错,但因为产品有明显的淡旺季,带来大量的库存,如空调、羽绒服、毛毯、家纺、冷饮,消化不掉的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无法投入到再生产中,这样盈利实际上只是帐面上,为了消化库存,不惜代价折扣甩卖,既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积压商品无法消化,如某羽绒服企业虽然销售额高达二十多亿,常年库存也有四五个亿,搞反季节促销,效果有限,成为侵吞利润的黑洞。产需之间、产品本身是否适销对路,都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


面对库存,盘活资金,什么促销活动都出现了,送飞机,送别墅,甚至送美女结婚,企业将库存压力转移给经销商,经销商又低价甩货转移给消费者,由此品牌的价值和美誉度受到影响,消费者也持币观望,等着打折再买,企业不断推出更高端、更新的产品刺激消费,很快就被淘汰变成积压品,这样的情况天天在持续上演。


解决办法

企业需要构建这样的会计系统


凡此种种,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金融寒冬到来之际,更是雪上加霜,企业面临空前的考验和煎熬,无厚实的积累过冬,如何挺过寒冬,企业根本核心是盈利,追求其他都是本末倒置,现在是思考我们该如何提升盈利的核心问题了……


这一切源头都来自于经营者不能充分掌握企业发展现状,没有一个一个合理的报表把这些用数据化体现出来。企业需要一门针对发展现状而制定的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分为三类: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经营会计。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经营会计,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经营会计?


经营会计是现代经营的中枢。与为了将企业的业绩以及财务状况正确地报告给外界的财务会计性质不同,经营会计是以支持企业提高效益而创立的系统经营量化工具。正确地把握企业活动的真实情况,对于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会计资料不能够简单、真实地传达现在的经营状态,对于经营者就没有多少帮助。

经营会计系统

会计是经营的罗盘,会计处理须有益于经营,事业部(SBU)分权体制与会计决算制度表里一体,是松下电器经久不衰的经营秘诀,如果会计处理紊乱,即会招来经营的紊乱。

—— 松下幸之助


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出差,我都第一时间看每个部门的《经营会计报表》。透过销售额和费用的内容,就可以像看故事一样明白那个部门的实际经营状态,经营上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

—— 稻盛和夫

>>>>让数据成为“经营的指南针”


为了能够让“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经营者也能够很容易理解报表中数字的意义,由此掌握经营的实际状况和问题。那么,就必须改造会计资料,使其成为简单、易懂、易用的经营工具。


>>>>

一目了然掌握“经营真实状况”


不需要专业财务知识,透过简单的《经营会计报表》,就能经营的实际情况看清、看透、看系统,直接促进经营。企业应及早建立一目了然、反映经营情况而且能够彻底贯彻经营者意志的会计系统,并依托这样的系统展开经营,实现企业的健全成长。如果把经营比喻为操纵飞机,会计资料就相当于驾驶舱飞行仪表中的数字。仪表必须把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飞机高度、速度、姿势、方向等全部正确及时地告诉经营者——机长。那么,经营会计是如何做到的呢?

企业利润黑洞 VS 阿米巴经营


>>>>

经营会计(BACS)体系的系统构造


我们可以依托经营会计BACS体系来构建企业的“系统经营体制”。经营会计体系是如何在企业中发挥功效呢?

经营会计(BACS)体系作用十分广泛

系统化实施企业“自我诊断”。应对现有市场战略的展开,按照合理化和高效化的目的对现有的经营组织体制进行调整,达成“策略”和“体制”的匹配,避免“组织体制薄弱”或“机构设置臃肿”。

【建构合目的、合理、高效地系统经营组织体制】


引进“经营会计制度”:建立事业部SBU、部门、产品、工序等类别的“独立核算”和“量化分权”制度,经营管理者们根据各自的立场,通过会计数据及时地把握经营活动的实际状态,自主地进行经营决策的制度。

【经营会计体系是全员统一思维方式和经营语言的工具】


独立核算制度:以经营组织中的一个活动组织者作为核算单位,对其损益(P/L)、资产负载(B/S)和现金流(C/F)在事前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把握,并通过事后决算,并对其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的制度。

【明确责、权、利、人才能力,为员工创造实现自我、贡献企业的活动舞台】


实现“量化分权”,释放人才潜能:把企业经营TOP-Leader(最高责任者)所持有经营权的一部分,制度性地委让给部下(下级组织责任者),规避授权风险的同时实现“培养人才”。同时,令经营者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真正授权和分责,充分发挥员工个性和能力,以实现自我】


统计和监查制度:是统一数据归集的提供责任、归集的程序和方法。

【确保数据的真实、确切、时效及责任性】


量化策定经营计划: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业态、规模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年度经营计划的策定及指导,以中期经营计划为前提,通过量化的计划和方法,策定本部门的年度利益计划、经营计划并实施。

【达成“企业经营计划”的整体认同,统一全员目标】


组织业绩管理导入及运用指导:

以年度•月度计划为基础,对各SBU、各部门的业绩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开展经营差异分析和考察,制定实施正确的经营对策,实现T/S-IPDCA经营改善循环,确保实现年度经营计划和利润目标。

【及时把握问题,明确对策,快速改善,达成目标】


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经营,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收益组织”

通过业绩评价制度、绩效考核的导入及其运用的指导。对各SBU、各部门的组织经营实态进行客观评价,对组织能力及人才能力实现客观评价,实现组织、个人能力的循环改善。通过业绩评价的结果,实现员工的奖惩、晋升、福利等相应的组织、人事制度的衔接。

【客观评价组织及个人能力、实现人才培育及人才运用规划,兑现利益】


企业应及早建立一目了然(看清/看透/看系统)、反映经营情况而且能够彻底贯彻经营者意志的会计系统,并依托这样的系统展开经营,实现企业的健全成长。


经营会计的国内应用威力

>>>>

经营企业需要


掌握经营会计的构造原理、构造方法,及经营会计的活用原理及方法,编制出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各组织单元《经营会计报表》,一目了然掌握经营实际状况;


学会如何利用经营会计进行独立核算,构建企业各阿米巴单元的独立核算系统,将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看清、看透、看系统;


学会如何利用经营会计进行组织绩效分析,建立客观组织绩效评价及改善系统,真正实现对员工能力、绩效贡献的客观评价;


传授如何策定本企业的定量经营计划,学会构建企业定量计划系统;


传授如何依托经营会计构建量化分权体系的思路,化解授权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