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Etsy增長強勁,賣家卻苦不堪言?

作為手工製品的銷售平臺,Etsy所面對的只是一個小眾市場,不過這個平臺仍不乏增長潛力。在2019年第四季度,Etsy繼續大放異彩,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5%,達到2.699億美元,這意味著淨收入為3130萬美元,超過了此前分析師的預估。

Etsy強勁的增長,歸功於其在銷售上的轉變。該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以幫助賣家與亞馬遜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競爭,比如去年推出訂單價格超過35美元可免運費的政策,鼓勵買家在購物車中完成高價商品的交易。

Etsy增長強勁,賣家卻苦不堪言?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雖然免運費政策為平臺帶來了高單價訂單以及更高的重複購買率,但對賣家而言,就不得不面對成本急劇上升的問題。前段時間,Etsy就一直在推動賣家提供免運費服務,這在競爭激烈的零售環境中已經成為一種賭注,尤其是對小企業而言,他們為應對壓力,要麼選擇提高價格,要麼默默承受多出的成本。當然,Etsy也給予了相應的回饋,就是對那些免運費的賣家,平臺將在其搜索結果中提供更高的排名。因此賣家爭先恐後地這麼做,到去年年底,Etsy上近一半的訂單都是免運費交付的。

然而沒想到剛割完肉的賣家,又要面臨新的成本問題。

為吸引新客戶,Etsy近日表示,將要求賣家為Instagram、Facebook、Pinterest 和其他平臺上的廣告付費,這在平臺的270萬賣家中又引起了轟動,他們意識到廣告和免運費的好處,但同時也對不斷上升的成本和逐漸減少的業務控制感到無奈。“這太令人沮喪了。”自2015年以來在Etsy網站銷售手工箔片的Kim Baldwin說道,“Etsy已經完全控制了我的生意,以及我的錢怎麼花,然而我對此無能為力。”

Etsy增長強勁,賣家卻苦不堪言?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2015年,正是Etsy上市的那一年,自此以後就一直面臨著投資者要求其提高盈利能力的壓力。去年,該平臺淨利潤增長了24%,但其業務增長最快的部分是從賣家那裡收取的費用。而在最近一個季度,來自賣家服務的收入增長了65%,現在幾乎佔到其總業務的三分之一。

那麼Etsy最新推出的這個廣告計劃,對賣家來說又意味著什麼?有點類似於CPC模式,Etsy代表賣家在網上推廣廣告,並支付前期費用,如果有人點擊了這個廣告,並最終在30天內購買了產品,Etsy將向賣家收取費用。

這對Etsy和賣家很有可能是雙贏的,但問題就在於這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所有賣家都得參加這個項目,只有小部分賣家可以選擇退出。尤其是該公司最大的銷售商,那些這12個月內銷售額達到1萬美元的公司都必須參與進來。他們將為每筆交易支付12%的費用,規模較小的賣家則更慘,將面臨15%的費用,這還不包括Etsy的交易和支付處理費用。

“這對於Etsy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同樣被要求參與廣告計劃的平臺賣家RJ Laskin表示,“如果最終他們幫我們找到了買家,我們很可能無法從這筆交易中獲利,只能寄希望於那個買家會回來,只有留住買家才有盈利的可能。”

Etsy增長強勁,賣家卻苦不堪言?

對此,Etsy則表示,很多賣家不願意在不知道能吸引多少新顧客的情況下為廣告付費,平臺這一舉措正好可以為賣家降低廣告投放的風險。“我們相信,一旦Offsite 廣告推出,銷售商將看到這一強大的新營銷工具的好處。”該公司首席執行官Josh Silverman說道。

然而,賣家正在找到更多方法來解決這些不斷上漲的成本問題。比如獨立站的運用,銷售文具的賣家Ugne Nikitinaite在這種情況下提高了其產品價格,以支付運輸成本和平臺的增加費用,但同時她也開始把顧客介紹到自建網站上,在那裡她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提供商品,因為沒有中間人從中抽取利潤。目前,自建網站佔據了她銷售額的大部分。

這對平臺來說,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客戶在流失,賣家也在不斷流失。像對於那些銷售利潤較小、個性化產品的賣家來說,在這個平臺上運營已經變得太昂貴。無論如何,強迫賣方為某些甚至不想要的東西付費對平臺的長遠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