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宜宾法院战“疫”故事

四川新闻网宜宾2月26日讯 (李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宜宾法院人秉承和发扬抗战文化精神,也不甘示弱,立即吹响抗击疫情冲锋号,共同抗击疫情。在这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背后宜宾法院人便开展了一场“战疫行动”。

“我这点事情算不上啥”

——四川省翠屏区人民法院彭屏

“疫情面前,我要当好疫情防控的“护航员”、“先头兵”、“小喇叭”。现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期,守护好全院干警的健康和安全就是我的职责。”此时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翠屏区法院第三党支部支委委员、综合办主任彭屏。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法院不打烊、审判不停转”,彭屏顾不上节假日休息,也顾不上和妻儿团聚,更顾不上当前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不知道多少个白天和黑夜,义务反顾,无怨无悔,加班加点的在办公室埋头苦干,门岗也总是会看到他一大早到单位最后一个光灯走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拟定,《关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及相关事项的通告》要及时发布……,”一大堆要忙要急的文稿等着他一个个拿下。“幸好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的方案,通知,及时调整诉讼服务措施,告知注意事项,你真是我们的 “护航员”。

为杜绝病毒传播,彭屏亲力亲为安排好疫情防控期间分时分餐就餐工作,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不管是在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门岗、餐厅等地安全检查、清扫消毒、体温检测、群众劝导等处处都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争当着防疫一线“先头兵”。

为及时采写疫情期间信息,彭屏坚持深入到立案、庭审、调解、执行一线,不辞辛苦与法官和工作人员一道感受防疫一线的审判工作,而后不管回到单位多晚还是自己有多累,都会把捕捉到新闻信息及时撰写,及时发个相关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有回报”。20余篇信息先后被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法院网、川报观察、四川新闻网、宜宾日报等媒体采用20余条,累计阅读点击达50000余人次,成为同事口中的宣传“小喇叭”。

“你累吗?休息一下吧!”“我不累!比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那些英雄和那些义无反顾的逆行天使们,我做到这点事情算不上啥。”彭屏笑着说。

看似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但意义却不同,彭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誓言。

“党员应当冲锋在前面”

——四川省叙州区人民法院志愿服务队

在疫情防控一线,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他们始终与人民肩并肩、心连心。

“我要加入服务队……”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时刻,四川省叙州区人民法院24名党员自愿组成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排查、卡点体温测量、疫情宣传、心理辅导等服务。第一党支部书记、综合办公室主任李乐,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坚守,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防控、排查、物资、宣传……全院所有数据都在这里汇总,她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效精准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六党支部的年轻党员吴金桃,他也是叙州区法院派驻泥南镇杨家村的优秀驻村扶贫干部,作为此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当叙州区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紧缺时,吴金桃同志克服家中孩子年幼,妻子离家较远的困难,主动申请加入疫情战斗一线中。商州法庭干警在元宵佳节之际,积极响应商州镇政府的号召,在商州镇主干道卡点上执勤检查,他们克服商州镇低温、熬夜等重重困难,唯一的愿望只是“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他们仅仅是四川省叙州区人民法院干警的缩影,他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把方便留给群众,困难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安全留给群众,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筑起了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的血肉长城。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记四川省江安县人民法院黄蔚蓝

在紧迫的疫情抗击战下,为保障上班后各项工作顺利运行,江安县人民法院办公室黄蔚蓝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用兢兢业业的奉献和实实在在的担当交上了一份“共产党员”的合格答卷。

黄蔚蓝的丈夫是江安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年前,夫妻俩就已经买好了回广西的车票,要和检查出宫颈癌前病变的婆婆一起过春节。知道疫情传播的消息后,夫妻俩便义务反顾决定退了车票留了下来。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黄蔚蓝尽其所能揽下了办公室大部分工作,除了电话办公外,她也总是奔赴在第一线,穿梭往返于县内各个或能筹措到物资的地点。

一大早,黄蔚蓝安顿好自己四岁的儿子便匆匆赶到办公室。在办公室统计数据报表,在微信工作群里提示做好防控工作,要向相关部门报告干警动态,还要到各个地点联系、接收防疫物资,卫生检查,办公区域消毒……一天时间对她而言太短暂了。

“终于把物资准备齐了!办公区域挨个进行了消毒!”黄蔚蓝大大的松了一口气。2月3日,干警正式上班,一切工作顺利进行。

面对同事的投来的点赞,黄蔚蓝只说了一句:“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黄蔚蓝面对凶猛的病毒,全力以赴,履职尽责,自觉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蔚蓝处处流露着心系疫情的责任和担当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誓言。

“我请求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四川省筠连县人民法院古静

她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不是公安民警,不是社区工作者,但是却同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守护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她是疫情防控突击队成员,是冲锋在防“疫”一线的四川省筠连县人民法院干警古静。

走廊传来一声洪亮的声音。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我是党员,理应给大家做个表率。本职工作我会处理好,实在不行就加班完成。”见古静如此坚持,部门负责人也只好同意她去。

于是,古静就这样来到了筠连县筠连镇河西社区。

早上7:50,古静比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远远看见一位大姐走来。

“我想去法院咨询点事情。”“正好我在法院工作,您告诉我……”。在值守的同时,古静不忘宣传工作,对法院便民利民举措进行了现场宣传。

入户排查、登记进出人员车辆信息、劝离串门访客,下班后汇总上报当天值守情况,这就是目前她的工作。

古静即是排查员,又是资料汇总上报员;既是宣传员,又是消毒员;既是道路卡点执勤员,又是后勤保障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

除此之外,她还尽力为小区居民服务,帮助老年人提菜、倒垃圾等等。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古静不过是筠连县法院抗“疫”一线上的一员,在他们身后,有默默的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辛劳和汗水全院干警,他们用坚守,用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让法徽在防控“疫”线闪耀,为打赢这场全民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没什么,这是应该的”

——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钟敦臣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一场战争的获胜至关重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钟敦臣,勇于担当、迅速行动,为全院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

春节期间,但钟敦臣就没有闲过。他更多的是在担心“严峻的疫情形势,口罩脱销,防护用品紧缺,全院一百多名干警节后上班时怎么办?后勤保障该怎么办?上班后如何科学防范、防控……”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正月初三,他跑了多家医药公司、药房,几乎一致的挂起了“缺货”提示。电话打了若干个,然而得到的答案大都是“缺货”,有的只有少量几个。听说某某公司可以预定,两三天就可以到,毫不犹豫定了1000个,付了款,他松了口气,以为这下终于稳妥了!等待了两天,他想这批货应该到了吧,该催一下了,电话打过去,卖家告知,这批1000个口罩发不了货,不能定期送到。眼看就要上班了,同志们没有口罩这可怎么办?他急得团团转……

无论多难一定要想到办法!

物资买到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他却没有停下来,依旧为物资储备、物品分发、为各种方案制定、责任落实、为后勤服务保障……四处奔走、忙碌着。

同志们纷纷赞叹他“事无巨细,处处为大家考虑”。

面对同志们的赞叹,但他却回答道“没什么,这是应该的”一句朴实的“任何一位同志都会这样做”,钟敦臣就选择了放弃休息,毫无怨言奔赴岗位,默默付出,展现出奉献担当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