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国民也侮辱了大数据

摘要:有些地方,防治病毒没贡献什么经验,折腾人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本领一流。有些地方,防治出现了漏洞,不是去有针对性地头痛医头,而是头痛医脚,并且,医的还是别人健康的脚,是不是很荒唐?这是我看了某些地方新一波折腾湖北人、过激防控之举的感受,他们网上喊着湖北加油,现实中却干着“逢鄂必拒”的缺德事儿,让很多湖北人既背负着被歧视的精神负担,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国民也侮辱了大数据


 曹林|文


有些地方,防治病毒没贡献什么经验,折腾人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本领一流。有些地方,防治出现了漏洞,不是去有针对性地头痛医头,而是头痛医脚,并且,医的还是别人健康的脚,是不是很荒唐?这是我看了某些地方新一波折腾湖北人、过激防控之举的感受,他们网上喊着湖北加油,现实中却干着“逢鄂必拒”的缺德事儿,让很多湖北人既背负着被歧视的精神负担,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说:多位湖北籍网民发帖称,自己过去几个月没回过老家,但因为“身份证是42开头”,社区、基层干部就以“大数据报告”为依据,要求强制集中隔离;有长租企业突然通知湖北籍租客,密码锁已被冻结;还有企业大量解雇湖北籍员工。记者说,他有亲戚在深圳机场和其他湖北籍乘客一起被限制登机,即使相关证件能证明她近三个月一直待在香港,航空公司仍不放行;有个朋友自驾返程上班,中部某省高速公路工作人员查身份证时发现车上有湖北籍人员,立刻将他们劝返……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国民也侮辱了大数据

好一个“大数据报告”,估计大数据理念的创造者得哭了。本来是造福公众的技术创新,却被某些人当成了折腾人的工具,变成地域歧视的帮凶,这不是对大数据的侮辱吗?滥用和误用之外,也是对大数据的偷换。大数据本意是利用数据对人群进行精准识别,防止人工判断中的粗放、粗糙和粗暴。什么叫大数据?比如杭州的健康码管理,用数据对出行进行精细管理,近期有没有去过武汉,在哪些地方停留过,是不是在传染接触范围内,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的使用、交通工具的乘坐信息、电子支付情况等等,进行精准判断。


如果真用好了大数据,岂会拿身份证42开头这种粗放的信息作为一刀切的身份识别基础。湖北人怎么了?中国这么大,地区间流动这么频繁,春节前很多地方交通通道就关闭了,根本回不了湖北,或者仅仅出生地是湖北。42开头会传染病毒吗?还讲不讲基本的道理和常识。可怕的是,这不仅是对湖北人的伤害,侵犯了他们种种正当权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流动和生活成本,还给地方防控留下了巨大的漏洞:紧紧盯防42开头,可身份、地域、工作对很多人是分离的,不少去过武汉却根本不是42开头,没有真正的大数据作为防控基础,这种身份绑架式的粗放、低级、原始管控手段,折腾百姓,贻害无穷。


户籍是户籍,人是人,那段时间有没去过湖北,大数据还显示不出来吗,病毒能通过身份证号传播吗?喊了这么多年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城市,投了这么多钱,到了关键时候,某些地方被打回原形。没有起码的大数据品质,只有大爷式淫威。不管合不合科学,也不管有没有用,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手段去防控,不求真正有用、有效,但求让领导觉得“严厉”。这些地方所谓“不惜代价防控”,不是自己付出管理成本,而是把别人正当权益当成“代价”,牺牲别人,用粗暴的方式掩盖自身在大数据上的低能和无知。


不仅侮辱了大数据,也违反了法律的要求,侮辱了法律。疫情应急管理状态,也应该在法律框架内,依法防控。无论是一级响应,还是二级响应,哪条法律赋予了地方或社区可以像这样以身份证号开头或地域身份对人进行限制的?无论是应急法,还是传染病防治法,都没有这样的授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看,拿身份证开头42作为排查和防控方式,也是违法的。这个条例对身份证的使用场景进行了限定,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其身份,有关单位不得扣留或者要求作为抵押。这之外,并没有对公共部门授权。某些地方在商场查身份证,拒湖北人入内,完全是违法的。


防控刚开始时,那一波对湖北人武汉人的歧视,可能是出于本能恐慌。防控到了今天,竟然还出现“逢鄂必拒”的情况,甚至演变成一种敌意,这也是对依法防控的侮辱。有些地方,缺乏对教训进行精准总结的本事,其实这一波在某些地方的反弹,跟身份证42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既有防控管理没有落实到位。监狱疫情突然爆发,是湖北人干的?聚集性疫情不断,是湖北人干的?管理出了漏洞,不去堵漏洞,不去问责渎职者,而是嫁祸于“对湖北人管得不够”,将矛盾转嫁到湖北人身上,拿“严管湖北人”营造防控幻觉。反正这时候好像“越过激越显得自己很重视”,身份证42开头的就遭殃了。


此风不可涨,必须刹住,别助长这些人“我这么卖力地防控、即使错了也只是方式问题”“不会被追究”的违法自负。武汉人湖北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身份证42开头本应是关怀的对象,而不是被歧视的符号。大数据真正用起来,而不是用伪数据作恶,愚昧粗暴的懒政、乱防、瞎搞行为,应被依法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