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治療參與率95.38% 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廣州樣本

治疗参与率95.38%  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的广州样本

2月29日,廣州市“中西醫協同”治療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新聞通氣會。

2月29日上午,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疫情相關工作進展,並重點介紹了疫情防控中的“中西醫協同”相關項目進展。發佈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廣州市共確診新冠病例346例,中醫藥參與治療了330例,參與率為95.38%。廣州市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參與率在全國城市中排名靠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月19日最新發布的全國新冠肺炎試行第六版診療方案中將大批中成藥和部分中藥湯劑納入推薦名單,而目前中醫藥在多省份新冠肺炎患者醫治中的使用率達到了90%以上。在新冠肺炎治療特效藥還未面世的情況下,支持治療藥物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問題成為患者用藥選擇的重要標準,“中西醫協同”的思路亦被官方文件反覆提及。

全市調動2600餘家藥店開展中藥配送

廣州市衛健委中醫藥管理處處長陳宇斐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去年11月15日廣州市衛健委啟動了中醫“治未病”服務建設項目,疫情發生後依託該體系開展疫情的群防群控工作。據稱,目前全市2600多家零售藥店可以提供為市民代煎配送中藥預防湯。

此前,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啟動新冠肺炎技術攻關,研製出了“肺炎1號方”(透解去瘟顆粒)並在短時間內獲得了省藥監局批准於全省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中臨床使用。廣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工作專家組組長、廣州醫藥大學校長王新華表示,“肺炎1號方”能夠明顯改善輕症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有減少重症型肺炎發生的趨勢。

王新華同時表示,廣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連花清瘟顆粒、六神丸等中成藥體外有抑制新冠病毒作用及抗炎作用,目前廣州醫藥大學正與香雪製藥合作啟動開展中醫藥預防方劑用於社區隔離人群的干預效果研究。

臨床治療方面,陳宇斐介紹從1月20日起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將中醫病房改造成隔離收治病區,由中醫師和西醫師共同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診治,同時建立了中醫會診制度進行中西醫協同治療。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也將中醫藥治療納入臨床。

“中西醫協同”思路明確

2月19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新冠肺炎試行第六版診療方案,其中喜炎平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熱血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及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等一批中成藥被推薦。

此外,第六版試行診療方案還明確,在臨床治療期間確診病例可以使用清肺排毒湯。

由於新冠肺炎是由新型病毒引起,在病理學、病原學、流行病學上表現出了新的特點,目前針對新冠肺炎治療的特效藥物還未研發出來,且研發週期漫長。而患者接受的主要是臨床支持性、針對症狀的療法,因此支持治療藥物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問題成為患者用藥選擇的重要標準。基於中成藥在臨床治療中顯現出的效果,目前診療方案中“中西醫協同”思路明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到,此次被選入使用的中成藥均為上市時間較久藥物,經歷了多年的數據積累及安全性驗證。例如連花清瘟膠囊上市多年,上市後經歷了多個研究團隊的對比觀察實驗,且被研究證明對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療效顯著。此外,被上海納入新冠肺炎治療的荊銀顆粒,最早於上世紀90年代初投入市場,至今已有近30年曆史。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陳凱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在中醫理論中屬於溫病時疫,是外感急性熱病,幾千年來中醫藥專家提出了許多有關溫病的理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所用方劑和成藥有兩方面功效:一是全身性的調理作用,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緩解臟器功能損傷,讓患者以較快速度恢復健康。二是一些治療溫病的中藥含有清熱解毒成分,本身對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時有待深入研究。

據《湖北日報》報道,湖北省定點救治醫院確診患者中醫藥使用率達80%以上,其中42家定點醫院的中醫藥使用率是96.4%。此外,不僅僅是湖北,山東、四川、河南等多個省份新冠肺炎患者中醫藥的治療率均在90%及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