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南海“撑企”又“撑业”,推动产业链整体复工复产!

当前,南海区复工复产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月27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省重点项目复工率均达100%,市重点项目复工率达98.41%。

在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同时,推动全行业的正常运转、保障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顺畅也至关重要。

2月27日,南海区委常委伍志强召集区内铝型材、机械装备、纺织等7个行业协会,13个中小型企业开展座谈,搜集行业共性问题,探讨如何应对疫情影响,解决企业难题。

南海区将围绕“心、物、人、钱、链”五个方面服务企业,全力以赴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聚焦产业链,破解行业难题

南海区企业基数大,各类市场主体超过30万户,工业企业近6万家,全区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1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强。当前,支柱行业产能已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

南海“撑企”又“撑业”,推动产业链整体复工复产!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产能逐步恢复

广东坚美铝业集团自2月18日正式复工,争取月底达到90%的复工率。华昌、伟业、广亚等南海铝材企业,企业员工返岗率也在逐步提升,产能恢复到七成以上。一汽-大众、本田零部件、爱信精机、捷贝等相关的整车制造、汽配行业,企业自动化水平高,防疫压力相对较小,也均处于产能恢复阶段。

座谈会上,协会、企业代表提出了防疫物资采购、员工薪资、招工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保障企业的防疫物资,是近期南海区稳企的一个重点。此前,南海区已经在“佛山南海通(战疫版)”小程序开通口罩申购渠道,截至2月27日,申购企业近1.7万家,累计申购口罩超168万个,已通过走访派送、安排物流公司配送等配售企业超1.3万家,配售口罩超130万个。

伍志强表示,除了为企业提供口罩申购渠道外,南海区也为以生产口罩的厂家提供办理新增生产资质的绿色通道,组织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产能,在可预见的短时间内,将有效缓解口罩短缺问题。“我们也将支持企业家、协会建立共享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平台。”

纺织、内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多的关注资金问题。部分企业预计3月底才可以恢复产能,一方面存在订单流失情况,另一方面员工薪资的发放也成问题。

在座谈中,部分代表提出了建议。例如内衣协会提出,针对国际订单,可以通过区域联盟搭建监测平台或与公信监测平台牵线搭桥,出具权威认证,打消采购商对产品的疑虑。

伍志强表示,关于工资问题,南海稳企15条明确“实施灵活用工政策”,允许企业综合调剂使用年度内的休息日和法定年节假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希望企业和员工彼此相互理解,共度时艰。

“心、物、人、钱、链”,织密服务网

近期,南海区不断召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商协会开展会议,进行经济形势研判,铺开暖春行动,希望能够制定针对性措施。当前,南海区围绕“心、物、人、钱、链”,即信心、物资、员工、资金、供应链五个方面,密织服务网络,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南海近期先后出台了稳企15条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0条政策意见,并抓紧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以此来坚定企业的信心。区级企业暖春调研行动正在开展,截至2月27日,28个企业暖春行动小组分头行动,走访企业120家,收集近118家企业意见建议,其中涉企复工复产共性问题6项,企业特殊问题建议16条,当场解决企业问题和逐步解决问题80多条。

针对工人返岗率不高的问题,南海区给予企业包车交通补贴,鼓励企业以包车、拼车方式组织员工返岗,同时优化交通网络,解决返程难题。目前区内有4家跨省运输企业可接送省内外员工返岗,约800辆车,共组织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的农民工返岗包车101车次,2155人次。在控制各类交通工具客座率的前提下,南海区逐步恢复省市客运班车,区人社部门积极加入到省人社厅包专列接员工到广东的行列,每晚都到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接回务工人员。

针对企业提出的供应链受阻的问题,南海区积极推动产业链整体复工复产。狮山、里水等镇街,产业集群效应较好,可以解决产业链整体复工问题。针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区外的情况,南海区积极协助企业出具各类证明,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推动上下游企业尽快复工。

值得关注的是,“撑企”不仅是政府行为,行业协会、企业也抱团行动。此前,南海区机械装备行业协会收到相关企业上线30条生产线、需要“调配安装调试工人”的请求后,迅速组建了“口罩机械组装支援群”, 两个小时内协调调配接近25名安装调试技术人员陆续前往支援,展现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南商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