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又有7名患者出院,其中一人捐款5万元给市九院

2月29日上午,东莞又有7名新冠肺炎患者走出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大门,治愈出院。为了表示感谢,一位患者还向市九院捐款5万元。目前,7名出院患者均被送到望牛墩医院医学观察14天。

又有7名患者出院,其中一人捐款5万元给市九院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出院人数63人。市九院院长潘海恩介绍,目前出院人数占总确诊人数的63%,随着治疗经验的不断成熟,以及出院患者带来的信心,接下来会有更多患者痊愈出院。

七旬老人鞠躬

“我给你们鞠个躬,真的太感谢了,没有你们,可能我今天没法站在这里了!”市九院门口,70岁的P奶奶哽咽着感谢东莞医护人员。

她回忆,她住院期间她发烧、胃口不好,医护人员常安慰她,拿水果、牛奶给她补充营养,陪她聊天。

P奶奶为湖北恩施人。1月15日去过武汉市,1月21日到东莞莞城探亲,发病后被确诊。

从市中医院抽调来九院工作的欧健钊医生说,P奶奶年龄大,无儿女在身边,住院期间病情有反复,出现过低烧、肺部病灶增多的情况,很容易发展成危重症。当天下午发现病情后,医生们马上全部集中讨论,因发现及时,P奶奶的病情得到控制,最终痊愈出院。

捐款5万元

Z先生今年63岁,出院时笑容满面,他今年63岁,湖北武汉人,常住东莞东城,1月17日曾自驾前往武汉,返莞后被隔离医学观察,于2月10日核酸检测阳性。

刚回东莞时,Z先生非常焦虑,担心会被感染,确诊入院后,医护人员细心照顾他,使他迅速康复。

前几天,看到新闻上说防护物资告急,他马上决定要出一份力,向市九院捐款5万元,“我没办法出去买防护物资,那就捐赠点费用,希望能帮到医护人员,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市九院表示,已经接到Z先生的捐款,感谢Z先生的善举。

出院患者S先生,今年32岁,湖北咸宁人,常住东莞大朗,1月27日返莞,2月3日出现发热症状,入院隔离治疗后被转入市九院,随后被确诊。

他说,刚入院时心理压力很大,吃抗病毒药物后,出现胃胀、头晕等身体不适,医护人员每天换着方式给自己打气。

此次治愈出院,S先生决定把家安在东莞,今后就成为东莞人,“东莞这座城市很有人情味,让你不得不爱它!这次生病住院,更让我有家的感觉,这里的医护人员就像我的亲人,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又有7名患者出院,其中一人捐款5万元给市九院

【特写】

护士长每天给孩子两个鸡蛋吃

出院患者Q先生的老婆和5岁的小孩都确诊了,他回忆,孩子不肯抽血,所在病区的护士长叶瑞英为了哄他,让家人买奥特曼玩具送过来,考虑孩子要补充营养,护士长就每天给孩子两个鸡蛋。每个细节都让Q先生记在心里。

Q先生,今年39岁,湖北孝感人,常住东莞常平。有湖北旅居史,2月13日转入市九院隔离观察,2月14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目前他老婆和小孩还在住院治疗,“他们在这里,我很放心。”

L女士在出院时,特别找到第五病区的罗汝华护士(桥头医院前来支援的)和陈秀娟护士(清溪医院来支援的)加了微信。“她们给我了很多安慰和鼓励,支撑着我走过来。”

她今年30岁,湖北黄石人,常住东莞横沥。系确诊病例亲属,有密切接触史,2月11日转入市第九人民医院隔离观察,随后被确诊。

L女士说,先是丈夫入院,因病情比较重,曾转去市人民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后转回市九院。期间,她的二孩又被确诊,夫妻俩担心地哭了,其10岁的儿子在隔离观察。

经罗汝华护士的联络沟通,两个小孩每天可拿平板电脑跟L女士视频,“看到孩子平平安安的,我才放心,不然,在病房不能出门,又不知道老公和孩子情况,谁都吃不下睡不着。”L女士说,现在老公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她可以安心出院了。

【声音】

“像医护人员那样照顾我太太,我都不一定做得到”

出院患者中还有一对夫妇,G女士和H先生。

G女士今年30岁,湖北随州人,常住东莞沙田。因密切接触过确诊患者,于2月19日被转入市九院,随后被确诊。

H先生今年37岁,江西上饶人,常住东莞沙田,也因密切接触确诊病例被医学隔离观察,2月22日转入市九院,随后被确诊。

接受采访时,H先生感慨:“我都不一定做得到像医护人员这样照顾太太,他们真的很用心,很贴心。”

全媒体记者 李广 李春燕/文

全媒体记者 陈帆/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