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读书如何摘抄写作素材?

茶馆闲言


读书主要是吸收其思想、精神,提升自己认识问题的能力。当然,一本书好的思想是需要好的素材、好的语言去表达的。这些好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摘抄下来。一、先要把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主题写出来,它表现了什么、歌颂了什么、赞美了什么,等等。二、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用怎样的结构、怎样的方法,是象征呢、是比喻呢、对比呢,等等。三、选用了什么素材。总的来说,凡是令你眼前一亮的东西,都是好东西,都应该摘抄下来,都是自己应该学的。


老牛扬鞭


读书的时候养成摘抄的习惯,真的非常好。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心中欢喜不已心想这么好的句子我一定能够记得,事实上如果当时没有拿笔记下来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读书目的比较强,就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摘抄的话。那么个人认为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首先建议进行分类摘抄。比如说根据不同的文体,或者说是开头部分或者是结尾部分或者是比较精彩的句子,再比如,有些文章整体结构比较好,可以采取列提纲的方式进行整文结构的摘抄,从而能够记下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框架。总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可以制定好目录,这样在后面需要查找的时候非常的方便。

其次呢,有些精彩的内容比较好但是文字比较多的话,摘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时可以采用直接在书上划线做批注之类的方法,然后可以在相关的书页当中放上一些小书签。当然前提是这些书是自己的哦。

第三、摘抄的时候还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超级喜欢的内容,一般喜欢的内容,觉得还不错的内容,按等级进行划分,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只是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有时候看到一些觉得好的句子也不一定马上就摘抄,回头再看依然觉得这个句子很好的时候再摘抄也不迟哦,这样能够保证摘抄内容的质量。

第四、如果摘抄是为了提升写作能力的话,这个环节一定不可少。作为摘抄的延伸,要将摘抄所得内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那还是要去多写才可以,对喜欢的摘抄内容进行一些仿写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第五、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懈,摘抄也是一样,我们要相信自己读过的书一定会在将来某一个时候达成能力的输出。锲而不舍,方可成事。加油哦~


莫LY


摘抄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古代的宋濂因为家境不好,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借来摘抄,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懂得了摘抄的作用,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用心去做。这是前提,然后才来谈如何摘抄。

1.摘抄自己喜欢的。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觉得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哪些片段好就摘抄下来。一般是语言优美的文字,富有哲理的文字。

2.摘抄要少而精。大段大段的摘抄,一是没有那个时间那个精力,毕竟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二是以后运用也不会大段大段地运用。摘取精华的部分即可。大段的文字有些地方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摘抄要分门别类。开始摘抄的时候可以不分,但最好在旁边注明适合哪一类,比如:形容词,动词,┄┄景物描写类,外貌描写类,┄┄哲理类┄┄好的开头,结尾,等等。也可以分主题(话题),如善良、诚信、奋斗、英雄等,这样便于今后学习运用。

4.摘抄要注明出处。摘抄的时候最好标明是摘自于哪里,作者是谁,便于以后学习的时候进一步查找。

5.摘抄要常翻翻。过了一段时间,对自己摘抄的素材要常常看一看,看一看一是加深印象,储存在大脑,便于写作运用,二是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新的灵感。

摘抄有实录的摘抄,即抄原文原句;有体会式的,即在摘抄的时候写点感悟感想。这两种摘抄都可以用。

祝学习进步!作文越来越棒!


乡村微教育


关于好词好句。

我觉得第一遍读书的时候是摘抄句子的最佳时期,因为第一遍读书的时候你心里的触动会感觉更明显一点。当你读到哪一句话,让你心里有些微微发颤的感觉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这句话抄下来。因为这句话能感动你,也能感动别人。

关于论证案例。

我看书一般都是用平板看的,所以看到有用的例子,就直接节选下来了。当然有时候也会写在纸上,不过这种比较少,一般是看电影的时候。

但是我觉得用手机记录是最方便的,因为手机有语言转文字的功能,自己说一遍加深印象,还不用一个一个的打字。

关于案例论证的整理,我有一些心得:

首先用你在你手机的记录app上,比如onenote,印象笔记之类的。建几个笔记本,分成不同的话题,比如励志类,三观类,友情类等等。

然后把你想要收集的案例,分门别类的放到笔记本里。这要你用的时候,就可以更快速的找到。如果你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有一些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在下面,因为不同的时期,看待同一件事情是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领悟。

词语的收集。

这个事情可以放在读这本书的第二遍做。因为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太注重于别的事情时,会分散你的精力。耽误你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就不容易找到你感动的瞬间。

等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把你觉得惊叹的词语记下来,或者说是你平时不常遇到,但是你觉得用的比较好的词,你平时太熟的就算了。词汇的掌握也是文字能力的关键。


一只松鼠生活家


读书是读者与作者通过书本这个媒介建立联系的一种认知活动。好的阅读能起到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作用。谈到摘抄写作素材,我认为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读写不分家,一般文笔好的人也是阅读量比较大的人。做笔记有两个作用,一是记录想法,加深印象,一是记录重要的内容,以备日后查看。

这里主要介绍两种笔记,一是日常笔记——也叫随时随地法。随时带一个小本子,有想法就把要点记到本子上。不方便打字的,可以把声音录下来回头再整理。

二是读书笔记,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延展法。

摘要法也叫做“把书读薄”的方法;感触法有一种简便的方法,也叫“三栏笔记”:内容、摘要,感悟。感触笔记法的好处是边读边想,时刻保持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质疑;延伸法,比如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报告,一篇书评,甚至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等。

在笔记法中,还要注重笔记的整理和应用,及时将笔记进行归类,要养成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的好习惯。

这里介绍一款可以直接记录来自课程和图书中有用的知识点——印象笔记(一个独立的 APP),

总之,我认为方法是手段,重在落实。所以热爱写作的朋友们,行动起来,相信自己,好的作品定会源源不断地诞生!


凡萌读书育儿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是说读书要边读边做一些记录。自古以来,中外的文人学者就非常重视做摘录工作,摘录多了自己素材也多了,语文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无形中得到提高。

那么摘录应该怎么做才是有用呢?摘抄的方法还是有不少的,不同方式适用不同的书籍,可以依照形式做改变!


1、批注式的摘录

为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有时候会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所以在读这些自己选的课外读物时,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总结、建议,或者是放入书签、夹纸条等,特别是对于书中的重点词句,以及重要内容用圈、点、线等标记勾画出来,这是一种最简易的做法。


2、心得式的摘录

自己在读书之后,必定会有一些知识收获和认知感悟,这个时候要赶紧写下来,这就是平日我们写得最多的读书心得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摘录,主要用自己的语言为主,在文中适当引用原文为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脉络式的摘录

把名言、谚语、佳句、事实、结论或一节一段,经过选择,准角地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然后把一篇文章的内容要点,按照段落层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出来,形成一类知识的体系。通过归纳知识脉络,可以把握全文内容,提炼出中心主题。这种摘录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也可以利用原文中的句子。格式上宜分行排列,标写序码时要注意层次、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4、便签式的摘录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便签上。再把便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便签的袋子里,平日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自己背得滚瓜烂熟、记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自己训练和提升记忆,如此强化记忆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众所周知,最好的读书方法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所以边读书边动笔做摘录,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记忆的,掌握书中的出现的重要内容。


猿小力


1、如果你阅读的是纸质书,那么一定要准备一支笔,随时对有感触,能让自己产生思考的段落划上波浪线,并且在旁边写下当时的想法。

在有想法的那一页做上标签,方便自己下次阅读查询。

2、如果是用电纸书或者干脆用手机、PAD阅读,那么也很方便,只需拍照或复制文字分享到自己的云笔记,并且在笔记中记录下心得。

你还可以充分利用云笔记的优势,给这个素材添上标签和标题,方便自己日后整理使用。

同理,即便是阅读纸质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现在手机都带有自动识别文字的功能。还是那句话,怎么用得顺手就怎么来。

别以为完成这一步就大功告成了,到了这一步,万里长征才走了一半。

接下来要给自己定一个规矩,每周选定某一天作为素材整理日,将这些素材分门别类放在专门的文件夹中。

如果只是收集而不是整理,那么这些素材对你来说毫无用处,之前的一切努力也都变成了无用功。

你可以在云笔记中添加诸如“幽默素材、爱情故事、名人名言”这样的分类,只要便于自己理解,能够快速想起查找就行,没有统一的要求。

接下来的功课在于每一天,你需要利用碎片时间,去浏览自己积累的素材。这样的好处在于加深印象,并且再次唤醒自己的思考。

当你想到2-3个想要探讨的话题,再结合其它相关的素材,一篇文章的内容就浮现在眼前了。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一系列琐碎的内容用一条中心思想串联起来,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列出梗概就成了文章的提纲。

最后奋笔疾书写出来,一篇文章就成了,新手只要试一次,相信就会有收获。


一月女生


读书笔记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在你的笔记本上。因为当你手写一遍的时候,比你在电子产品上记录的记忆更深。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个人建议是准备几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做好分类。这个分类是怎么分的呢?就是根据你写作的主题来分的。比如分人物类、成长类、自律、情感、名言语录等等多个主题。

然后当你在书中看到有关这方面的素材,你就可以把这些填充到这个相关主题笔记本上。

我之前也是用笔记本记录的,但是我是在外地租的房子,书也多,本子也多,感觉很不方便。

所以我现在开始在网上记录,我现在主要是用印象笔记,也是按照上面那个方法,把笔记本分为读书、写作、摘录等相关主题,然后遇到与之相关的素材就会添加进去,同时也可以把这条笔记标上标签,印象笔记里可以贴标签,所以当你之后需要这个素材的时候,直接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了。

这是我的摘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泽的书影笔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才会“磨”出好文章。

一、广泛阅读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并有目的摘录,通过不断记忆理解化为己用。

知识的积累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博采百花才能酿出好蜜,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才会写出文彩飞扬,内容不空洞且处处真知灼见,处处字字珠玑让人读后印象深刻的好文章。在大量的阅读中摘录一些引起自己共鸣的名言名句,一些好文采的段落,或者一些有价值的事例数据等,抄了之后要经常拿出来背诵加强记忆以便在写作时能够随时从大脑输出,为自己所用。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二、阅读后坚持写读书笔记便于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辩的阅读只会让人精神疲倦,学过的知识如水流鸭背,读过则忘,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阅读后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加深知识积累,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许多,可以写读后感,通过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结合实际写看后的心得体会,或者绘制主题,内容清晰的树状的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方法。

总之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只有不断的汲取,才会有所输出。




人淡如菊心静如水


读书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不仅可以强化我们的记忆,还能让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顺手拈来,使用一些有用的素材库。

有的人喜欢手抄笔记。用专业的读书笔记记录本来写。练字的同时也能梳理自己的思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过程。

但是手抄笔记有一个弊端,就是不太方便检索。速度也比较慢。

因此做电子笔记的优点就显现出来。可以用有道云,思维导图,幕布等APP程序来做读书笔记。

把有用的素材进行分类的整理。

设置不同的标签,比如,名家名言,景色描写,人物外貌描写。

或者分为婚姻,爱情,亲子等领域。

这样写不同题材文章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用到之前看到过的金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