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近兩年,農村興起“返鄉潮”。

在城市打拼久了,聽說搞農業很賺錢,很多人開始返鄉風風火火的開始搞了。

為何會興起這種風潮呢?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這幾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致富,先修路,現在農村的路四通八達,可以通向任何一個村子或農戶家。水、電、通訊等也都解決了,基礎設施基本到位。

土地,搞農業是離不開的。這兩年農業土地政策也非常人性化,任何人都可以投資,通過流轉的形勢獲得經營權。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開幹。

養豬、養雞、養鴨、養羊,搞規模化養殖,包山頭,種果樹,搞大棚,種烤煙,形式非常的多。動輒投資幾十上百萬。當然大部分款項都是貸的。

結果怎麼樣呢?

有人賠,有人賺。當然聽到更多的是賠的聲音。王老闆,投資兩千萬養豬,慘敗跑路;李老闆,投資上百萬種烤煙,血本無歸;張老闆,投資百十萬養鴨子,一塊錢一隻處理,還死了一大批……

奇怪,為什麼都賠了?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這些慘敗的案例都有以下共同特點。

規模經營。

當然搞規模經營本身沒有錯,而且可能是未來的方向。但問題是盲目擴張。

為什麼說是盲目?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對農業未必是。這些人在外打拼多年,膽量大,敢投資。這一點是他們的優勢,問題是農業並非純粹的商業,有著本身的一些自然規律。常年在外,對農業已經陌生了,犯了錯誤並不覺察。

規模和風險是成正比的,規模越大風險越大。為什麼在村裡的農民很少搞規模經營,因為他們知道其中的門道。

當然並不是說規模經營不好,只是要循序漸進,不可盲目冒進。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市場銷路

搞農業,搞項目,最先應該想到的就是銷路,沒有銷路一切都是空的。

而且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農業生產需要一定的生產週期,等落地開花的時候,市場還是不是原來的行情,這些都需要考慮。

很多人最後都是敗在市場,敗在銷路。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市場行情決定著價格,價跌了會賠。同樣沒有銷路同樣也陪,菜爛在地裡沒人要,滯銷。

為何搞農業“十投九賠”?業內人士給出三個原因,看完就明白

急功近利

這一點很好理解,搞項目就是為了賺錢,而且為了賺快錢。所以在項目選擇上大多選了見效快,週期短的。比如養豬養雞等養殖業,一年就可以見效,回收資金快。

但同樣這些行業風險也高。而種植業卻做的人少,因為見效慢,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的週期。但是這些行業風險小,市場穩定,不愁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