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導言

自私有制產生以來,作為等級壓迫的國家便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是對國家權力的爭奪,美其名曰“禪讓”的堯舜禹,毫不掩飾“家天下”傳承的夏商周相繼粉墨登場。

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政權控制輻射範圍有限,先秦以前的漫長歲月中,中國不得不長期處於以天子,為中心,諸侯各自為政的分裂狀態,歷史的主線皆以爭霸為主,周滅亡商便是點到即止,將商朝舊人降為諸侯,自立為天子。

(周武王)封商紂子祿父殷之餘民。武王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史記·周本紀》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對領土的控制深度與廣度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以秦王嬴政為代表的集權政治最終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同時對於權力的爭奪也開始由國與國之間轉移到了統一之後的政權內部。

過剛易折,秦王朝沒能如嬴政期望那樣“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劉邦統治下的漢接替了秦的基業,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便是劉邦建立的西漢三種政治形態。

在西漢王朝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最高統治權並不是一直由皇權把控,相反大部分時間都遊離於皇權之外,因而對於權力的爭奪,也造就了西漢極具特色的三種政治形態。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參與爭奪權力的勢力,第一是以皇帝為代表的皇權,第二是裂土封疆的諸侯王,第三是群臣領袖丞相或者大司馬,第四是崛起於後宮的外戚。在這四方勢力的爭奪下,最高統治權如同置於天平上一般,時而左傾,時而右傾,只有最為特殊的時刻才會居於平衡。

微妙平衡下的“無為而治”

何為“無為而治”?簡而言之,就是實行小政府主義,能不管的儘量不管,必須要政府管理的也量入為出設置官吏,用最小的力量解決所有問題。其實,話一說開就很明白了,那就是中央政府是缺乏實力的。

劉邦一方面以“提三尺劍而得天下”而自傲,一方面卻也無奈於他僅有那三尺長劍,所以他征戰中可以利用的宗族勢力微乎其微,大量豐沛同鄉被起用,更有甚者,當他“暗度陳倉”平定關中接著西出函谷,直面西楚霸王項羽時,才發現他的實力遠遠不夠,所以不得不依靠豐沛以外的諸大勢力,連身處漢營的韓信都獨立成為齊王,由此竟然為劉邦贏得了一個“知人善任”的美名,當然這是後話。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藉助這些力量,劉邦勉強擊敗大敵項羽,卻也不得不考慮這些有功之臣的封賞。諸侯王已經位極人臣,除了封王當然不可能更多了,於是韓信、彭越、英布七大諸侯王得以自立。七大諸侯已經佔據了大漢的近半領土,劉邦顯然沒有更多土地來獎賞豐沛功臣,於是這群人只能封為侯。

漢初權力金字塔形成,第一為皇帝,第二序列為諸侯王,第三為豐沛徹侯。

劉邦的去世卻令漢朝幾乎陷入了崩潰的邊緣,惠帝劉盈的懦弱和早逝令太后呂雉擔起皇帝的重任,呂氏外戚也由此開始迅速發展,併成長為威脅到劉氏皇族的勢力集團。呂氏之外,劉氏藩王和豐沛軍功集團雖然處於弱勢,但實力猶存,諸呂沒有一擊制勝的把握,漢政權進入了微妙的平衡狀態。

呂雉雖然稱制卻也不得不扯起劉盈及其兒子前後少帝為幌子進行統治,對以齊王為代表的皇族和王陵陳平為代表的豐沛集團也無能為力。雖然呂雉死後,諸呂被迅速平定,但是在呂雉長達十幾年的統治下,皇族和豐沛集團也空前虛弱,因此被迎立的代王劉恆被延續了這種平衡。

西漢的這種微妙平衡在我國曆史上都是極其少見的,皇權、相權、諸侯王,無論哪一方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沒有能力消滅政敵,因此造就了以無為著名的“文景之治”。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還存在過一段更奇葩的,近似於平衡的時期,漢武帝的託孤大臣霍光在昭宣時期獲得了幾乎等同於皇帝的權力,甚至前無古人地廢絀了皇帝,但是他本身卻沒有攫取政權的行為,而接任的宣帝也罕見地保持了對霍光的尊重,沒有剝奪霍光的任何權勢,由於二人的謹慎相處也迎來了西漢另一個平衡時期——“孝宣中興”。

巍巍皇權下的開拓

西漢初期的平衡沒能一直保持下去,權力的天平很快便傾斜,漢武帝時期是西漢少有的權力集中於皇帝時期。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權力迴歸之所以會出現在漢武帝時,是有幾個天時之處。

首先,開國初年的幾大異姓諸侯王在劉邦的圍追堵截下被消滅殆盡。

第二,景帝時期,由吳王劉濞率先起事的“七國之亂”失敗,不僅沒有令同姓諸侯坐大,反而實力嚴重受損,中央從此收回了諸侯王對地方的管理大權。

第三,從劉邦時期的對外和親與持續三代的無為而治,導致了文臣武將中未能再出現一呼百應的首領人物。

第四,權傾三朝的竇太后去世,為劉徹收回皇權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

這所有的一切都為劉徹收回大權提供了便利,而劉徹又是通過那些手段收回的呢?

對皇權能夠造成威脅的不外乎就是前文提及的其餘三方,而劉徹也針對性地通過常規手段不斷削弱反對勢力。

首先是弱化版的諸侯王,劉徹採納主父偃的策略,推行

推恩令,從而和平地使“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地方政權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

然後是外戚,北方匈奴被擊破後,衛青霍去病等人被棄之不用,“巫蠱之禍”更是將外戚衛氏與李廣利李氏一族連根拔起。為了防範自己死後外戚會再度崛起,劉徹立子殺母,將繼承人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賜死。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丞相作為前朝首領,劉徹則是用不斷更換丞相人選,虛其位,弱其勢的策略,終劉徹一朝,竟然出現了十三位丞相,而且大多數人或免或殺,以至於到了劉徹任命丞相時,丞相痛哭流涕不願就職的局面。

初,賀引拜為丞相,不受印綬,頓首涕泣,曰:“臣本邊鄙,以鞍馬騎射為官,材誠不任宰相。”上與左右見賀悲哀,感動下泣,曰:“扶起丞相。”賀不肯起,上乃起雲,賀不得已拜。——《漢書》

在收回丞相權力的同時,劉徹徵召大量儒生作為自己的智囊團出謀劃策,減輕對前朝的依賴,因此政令常常出自內朝,原本只是普通侍家的“尚書”作用開始突顯,內朝建立,外朝逐漸淪為處理一般性事務的機構,重大事務均由皇帝親自定奪。

正是基於巍巍皇權的強大,漢武帝才有能力四處征伐建立漢王朝的赫赫威名,也為自己掙得了武之諡號。

西漢掘墓者——旁落的君權

以上兩種狀態對於國家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無為而治下百姓所受壓迫非常小,而皇權當道時,又能利用手中權力為國開拓進取。但是世事無常,在兩百多年的時間中,大部分權力是屬於第三種狀態,即大權旁落。

旁落的大權一般會傾向於前朝百官之首的丞相或者大司馬和寵冠後宮的外戚手中,而這兩種勢力又會出現交替融合的現象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丞相的起源相當久遠,早在商周時期,伊尹周公就以相和宰輔佐君王,秦時正式設置丞相職務。“漢承秦制”之下,西漢沿襲了秦的三公九卿制度,蕭何從劉邦被封為漢王時,就已經是漢國的丞相,當劉邦率軍在關東與項羽鏖戰時,正是蕭何在後方為他籌措兵馬糧草,可以這麼說,在當時的情境下,對於蜀地漢中來說,劉邦更像是一位“虛君”,而蕭何則是實至名歸的領袖,可見丞相的權力之大。

但是由於皇帝對丞相的忌憚之心,所以丞相一直未能侵奪皇權,皇權真正的威脅來自於漢武帝設置的大司馬以及他的託孤之舉,霍光在漢武帝臨終時被封為大司馬領尚書事。

從霍光開始,大司馬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昭帝年幼,霍光、上官桀、金日蟬三人受命輔政,金日蟬由於為匈奴人不便過多參與朝政,更因其於昭帝元年便早早離世,而互為親家的上官桀則以霍光為首。

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嫁給昭帝,被封為皇后,昭帝死後,霍光迎立了昌邑王劉賀為帝,上官氏便成為漢室輩分尊崇的皇太后,這個只有十四五歲的皇太后,不得不萬事聽從於霍光。因此霍光也就有實力做出了旁人想都不敢想的壯舉——廢帝。

昌邑王徵即位,淫亂,大將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謀欲廢王更立。議已定,使大司農田延年報(楊)敞。敞驚懼,不知所言,徒唯唯而已。——《漢書》

如果霍光的專權還有宣帝來矯正的話,那麼元帝之後的外戚勢力就可以說是壓垮西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成帝時期,外戚王氏兄弟五人被同日封侯,人稱“五侯”,並且按次序擔任大司馬把持朝政。由於成帝母親王政君的存在,哀帝、元帝外戚相繼被王氏擊垮,王莽接過了叔父輩的權杖,最終篡權改國號為新,也宣告了漢王朝的終結。

大漢王朝:從劉邦到王莽來看漢室的興衰


結言

西漢作為中國第一個長時間統治的大一統王朝,其發展歷程註定會引發後世統治者的關注,因為在之後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沒有跳出漢時曾出現的怪圈,諸如藩王作亂、權臣當道、外戚篡權,後宮亂政(漢成帝時,趙飛燕姐妹直接導致了成帝絕嗣),甚至統治中出現的細小問題都如同一轍。所以西漢的三種不同的政治形態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