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股市暴!躁!了

市场太牛!完全走出牛市的感觉。客观来讲,这波反弹有些过热了,似乎疫情根本没来过一样。03年非典时期经验表明,疫情虽然对于市场的冲击是暂时的情绪影响,而不是趋势性的。所以必定会修复,但就目前来看,在疫情还没有明确稳定,在对经济和行业的冲击有多大影响的未知情况下,这轮反弹为啥这么强?

股市暴!躁!了

思来想去,我认为主要还是市场情绪推动的,只不过情绪仍在不断的发散和递进,可以由几点去佐证。


『01、数据真空期,流动性宽松』

疫情压抑了生产和需求,企业盈利的基本面必然受损,这也是在预期之内的。但在货币、信用政策双宽松的驱使下,流动性宽松更有利于权益资产的表现,可能是本轮上涨的主要动力。在宏观数据、企业盈利数据真空期,市场更倾向于博弈流动性宽松以及疫情趋势边际改善背景下的结构性交易机会。


『02、内外资推动,一大批基金即将来袭』


节后“抄底”资金净流入明显,伴随疫情发展缓解呈现趋势上升。 在复工延后、逆周期调节 政策尚未发力的情况下,超发的宏观流动性暂时无法很快进入实体经济,于是形成了过剩的微观流动性,资金没地儿去就搞点儿基金吧,比如前几天陈光明的基金认购超1200亿创出历史新高。爆款基金至少能表现出市场热度较高,但爆款基金并不是市场见顶的充分条件,不过爆款基金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正在接近阶段性的高点。未来爆款基金还会涌现,将逐步代替股票账户入市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主要手段。

天风证券统计了1 月份,接近 1000 的公募基金发行,这些基金在 2 月份的建仓,推动了科技股 的上涨。未来还有大量的科技类 ETF 将发行,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涌入科技板块。

股市暴!躁!了


『03、估值到底有没有天花板?』


科技涨了这么多了还会再涨吗?去年核心资产大放异彩,市场担心白马股的估值会不会太高了?去年四季度开始创业板开始接力高歌猛进,科技股大面积躁动,很多核心标的PB飙到了10倍20倍,PE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券商仍在不竭余力的去吹,就在大家还在探讨估值高不高的时候,龙头于是又涨了50%。“别TM分析了,再分析就没上车机会了。”春节后市场首日暴跌,科技股也难逃厄运,不过科技股第二天第三天开始都出现了迅速修复,核心标的继续新高。关于估值天花板的认知逐渐被打破,可能科技股真的没有顶?刀哥认为,不是没有顶,只是行情走到现在人们不愿意相信有顶了。

股市暴!躁!了

关于估值,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估值会影响后续收益率的幅度,也就是未来赔率的大小,以及胜率的高低。估值高了可以更高、低了也可以更低,股价不随估值的高低而改变趋势,并不是充分条件,估值一定要配合趋势的“拐点”去使用,但如果股价拐点出现,低估值的品种有涨幅更大更快,高估值的品种跌幅也可能更大,就目前来看拐点还没出现,几个核心标的可以当做先行指标来看,一旦它们的业绩被证伪,风险可能会发散,但如何精确的判断出“拐点”还不是个容易事儿,往往都是后视镜才能真正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