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過後,如果你去買房,你會關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

幸福裡APP


買房的時候,關注一下位置,因為這個會涉及到孩子的上學是否方便問題,很多人沒有注意,等到孩子上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住的地方跟學校有很長的路,每天上下學就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關注樓間距

樓間距要是稍微窄一些的話,基本上是看不到陽光的,這樣的生活還是比較可悲的,因為終日不見陽光,還打進去那麼多錢,有的時候是掏空了兩代人的積蓄,這個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些呢?

關注贈送

有的小區買房的時候會送儲藏室或者是閣樓,這些也是要關注一下的,因為這個也是會剩下一大筆錢的,尤其是閣樓,雖然是一定的空間,但是,也是有一定利用空間的,這樣的話,就相當於增加了居住面積。

關注配套

很多小區的配套設施不是很完備,這樣的話,就會失去了很多便利,要是配套的幼兒園或者是遊樂場所,這就是孩子們的玩耍天堂,也是省掉了很多一筆費用,上幼兒園費用也是不少的。

關注綠化和服務

小區的綠化面積多且美觀,說明小區的管理和人文上很上心,一個好的物業管理和服務,可以讓你在此居住省心又放心,這樣的小區當然是值得考慮的,要是價格合適的話,要是太貴,那就算了吧!

關注價格

17年前的疫情之後,房價出現了短期的價格回落,現在,會不會出現類似的事情呢?說不定的。要是可以的話,又是剛需,那就趁機趕緊出手,要不然,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行者無疆83


疫情過後,在買房方面我會更加關注以下方面:

首先,房屋的通風性要好,最好是南北通透的房子。據國家衛健委成員李蘭娟院士表示:冠狀病毒在56度的環境下,差不多30分鐘就會被滅活。理論上在溫度比較低,空氣也比較潮溼,病毒存活的時間,可能有一天。但是實際上的病毒離開人體後,存活的時間,會相對減短一些,在一些溫度較高以及溼度較低的環境下,加上陽光的照射,病毒離開人體後存活的時間在兩分鐘左右。南北通透的房子不只通風性好而且採光也好,屋內的環境也比干燥,病毒會加速消散和死亡。再則遇突發情況需要居家隔離,南北通透的房子視野更加開闊,看到的景色更多,心情更加舒暢。

其次,房屋的整體樓層不要太高。這次疫情又暴露出一個問題就是,當下有部分人的素質不高,向電梯按鍵吐口水,全國這樣的案例有不少,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再加上電梯環境封閉,如果有感染者乘坐過,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非常大。樓層不太高的話,特殊時期可以選擇走樓梯,樓梯一般都有窗戶,陽光和空氣的流動性都很好,病毒不易存活,個人的安全性會高很多。樓層不高的話,人員的密度會較低,人員的流動性也會降低,居住環境會更加健康安全。

最後,小區的物業和公共服務設施要好。有一個好物業,特殊時期才會有作為。出入小區嚴格把關,測體溫和登記,定時對小區公共區域進行消毒等措施,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小區的公共服務這裡主要說醫療衛生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小區有一個好的社區醫院,不僅可以早發現早治療,而且不會因為一些小病還需要去醫院,畢竟醫院可能真的會有感染人員,疫情期間應該儘量減少去大醫院的機會。小區有一個完善的購物商場在居家隔離時就不需要為日常生活消耗發愁了,方便又快捷,不用去大商場還可以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

這就是我對疫情過後買房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夢隨心飛195


疫情過後,如果我要買房,我會怎麼做?

首先我們算一筆賬:以我所在的湖南邵陽為例,市區買一套150平的樓房,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價5000元/平(毛胚房)計算,需要75萬元,裝修按2000元/平計算,需要30萬元,兩項合計105萬元。

用這105萬到農村買地蓋房,購買一畝地大約需要15萬左右(根據土地情況而定),地基處理大約5萬元左右,蓋一棟佔地面積150平米的兩層樓房,建築面積300平米,按目前的材料和人工成本850元/平計算,需要25萬左右,裝修按1000元/平計算,需要30萬,院落、園林綠化、道路硬化預算在15到20萬左右,總成本約95萬。

同樣的錢,在城市買房和在農村買地建房的區別在於:城市買房無須自己操心,給錢就可以入住,甚至可以按揭購房,但購買150平的房,實際使用面積能有140幾平就算不錯了,房屋質量如何,只有開發商知道。在農村買地建房,花同樣的甚至更少的錢,卻可以擁有一個一畝面積的院落,獨門獨戶,有自己的小花園、菜地和車庫,房屋使用面積是城市購房的一倍,而且材料都是自己親自把關,房子質量自己心裡有底。

再看安全和抗風險能力。毋容置疑,這次新冠肺炎疫居家隔離,充分顯示了農村居民的優越性,和城市居民相比,農村居民更有安全感,活動空間更大,身心更健康。從自然災害的抗風險能力來看,農村的獨門獨院,在遭遇地震、火災、水水災、暴風雨雪等自然災害時,由於農村房屬於獨門獨院,且房屋低矮,可以及時採取措施自救,而城市居民住的都是樓房,幾十幾百人共一個電梯、樓梯,一旦樓道被堵塞,就只能被動等待外援。

最後說說居住環境和便利性。現在的農村環境已經遠遠超過了城市居住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經過近些年的集中整治與改造,農村真的實現了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的目標。在便利性方面,全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水通電通網絡。除醫療衛生、教育、購物、娛樂、出行等資源農村比城市稍差之外,其他方面農村都比城市強。

我的答案是:疫情過後,賣掉在城裡的房子,去鄉下購買地基,自己建房。


寶慶山人有話


如題, 此次疫情過後,去買房的話,最主要關注的是交通地理位置了,優先選擇靠近醫院的房源,從這一個月來看,如果一個區域不幸爆發了大規模的傳染性疾病,此地區的醫療資源必定會產生擠兌,就醫需求不斷增加,一旦有需求,如果有一個靠近醫院的房子就很方便了,可以比其他人更快的到達醫院,更節約排隊的時間,能更快的接受治療。

參考此次疫情某城市的情況,即使一個城市的醫療資源條件相對比較豐富,但是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就醫需求,也是很難應對的,在這種情況下,現在後到,就顯得很重要了。

即使不考慮疫情這種小概率的事件,靠近醫院,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在需要時幾分鐘就到的路程,有的時候,就能撿回一條命。

有人說,我要選擇學區房,是的,學區房很好,但是,要考慮到現在義務教育已經全覆蓋了,在城市裡的房子,基本都有學區覆蓋,而且現在交通便利,不存在什麼上學的困難,有的時候,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家庭的培養,而不能迷信什麼名校的教育,再不濟,家庭寬裕的話,可以給孩子請家教,上培訓班,這也能一定程度上彌補所謂名校的差距。

況且,有的時候,學區是會變的,可能過個一兩年,某個學校的學區覆蓋範圍就變,這種誰也說不好,但是醫院不會變,一旦建成,附近的居民就可以長久的享受到紅利了

醫療和教育,是我選擇房子時要考慮的最大因素,如果在教育有選擇的情況下,我願意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買單。

以上是我的個人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快樂的金金


先回答問題:買什麼房和疫情沒有什麼太大關係。除非你是奔著撿漏去的,如果你是這個想法,那你的原則就只有一個,越便宜越好。

買房子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呢?我根據我理解的,只按升值和經濟考量,按由重要到比較重要,還去列舉如下:

房子第一要素,地段

地段是決定房子成交價及未來升值空間的最重要的因素。已經被貼上好地段的房子,一般都比較貴,除非你資金量比較大,或者用於投資普通剛需是很難“高攀”得上的。那剛去是不是就不考慮地段呢?不對,反而更要考慮。你要結合交通、配套和未來發展趨勢三個方面去考慮地段。在同等價位上我比較推薦優先選擇交通何必要配套的地段。

稀缺配套,比如學位

好學位就有好價格,這個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除了學位,大型公園、大型綜合商超都有可能加速你房產的升值。

小區及戶型

其實小區和戶型才是保證你生活舒適最主要的因素。如果你是自住型或者唯一一套房,我建議你將此條件提高。

理論上小區越大,其提供的設施服務越好。如果小區採用的是人車分離,這就太棒了。

至於戶型,如果家裡人口多,建議你選擇大客廳。如果是小兩口,我建議你選擇大臥房。

有房的時候多看一下房子,是否有大量被浪費的空間,比如房子內的走廊太長,有好幾個小陽臺。畢竟這些面積都是自己花錢買的,能省就省。


三月4670


疫情過後,勢必會迎來樓市爆火一波流。

首先,災難面前,太無能為力。疫災期間發生了很多“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的悲劇…而且出不了門,或者沒物資,存著錢意義也變得十分有限。很多人會有不如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想法,再加上家裡蹲關了一兩個月了關瘋了,所以疫災過後,報復性消費肯定會瘋長,並將刺激樓市爆火;

二是疫災防治期間,很多人無家可歸。能有個窩窩著,無論買的還是租的,總比在地下室,橋洞裡,路基下住著幸福太多。即便貸款買房,只要能買到房,做房奴也心甘情願…所以樓室的剛需大增,毫無疑問。

關注點來講:

一,肯定還是性價比。工薪階層買房,是為了有個住處,性價比是第一要素。

所以郊區,開發區的樓盤交易量會大增,加上現在城市都在修地鐵,輕軌,交通狀況的改善日新月異,郊區房價相對較低,勢必大受廣大工薪階層的青睞。

二,是帶學位的。

疫災過後,養兒防老,以及對天災人禍的恐慌,對孤獨孤單寂寞冷的害怕,加上何以解憂唯有生育的隔離期的刺激,人們生兒育女的興趣與需求將大增。出生率會明顯上升,因此買房時對學位房的考慮,自然也就提上日程了。

三,是配套設施,尤其是醫療和商超等相關設施,是硬核需求。

四:物業管理服務。

前些天武漢大嫂的個人rap秀,火遍全網,很大原因,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業服務質量的需求,與優質物業服務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這個也是剛需。

疫災防控期間,很多小區服務很人性化,很暖心,比如物業給小區居民免費發放口罩的,發大米的,發白菜的等等,著實讓人感動…同時也曝出了不少趁火打劫不負責任的物業,讓人寒心…

最後,願大家都能少有所教,中有所居,老有所養。

願疫災早日消散,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金壺羽士


很高興能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以下是我結合自身想法給您的回答,希望給到您一點啟發和幫助。
 
一、如果買房是剛需:
1. 不差錢就買吧:工作和收入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並有一定存款的話,我會堅定不移的買房,因為改善住房條件是根本需要。特別是一線城市,住房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早晚都要買房,只要經濟壓力沒那麼大就果斷的買房吧,不要去在意疫情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堅決的買房。


2. 差錢的話就看看唄:工作和收入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就算有一定的存款,我還會觀望一下,畢竟還要生存。疫情對餐飲、旅遊、服務等等行業衝擊很大,有很多行業都面臨著發不出工資的情況,這種情況再買房,還要還貸款,肯定壓力很大,別把自己逼得無路可走。
二、如果買房是投資:
不管錢多錢少,我都會觀望一下,因為疫情對後續經濟的影響還不明朗,這種情況下貿然投資買房,風險會比較大。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謝謝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a4cd65541954ec7b1edec0e554009b6\

曉明叔叔


一場瘟疫,百業受災。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抗擊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疫情過後,我們在買房子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我個人覺得要注意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是通過這次發生疫情的教訓,容積多的小區人員多,防疫方面隱患多。

二是小區樓距要大點的,這樣小區道路、綠化、房屋內採光效果好。

三是樓層應選擇六層以上十層以下,下層室內潮溼採光效果差,十層以上消防隱患大些,如遇緊急情況不利於逃生自救。

四是房子的陽臺要選擇向陽的一面,儘量大一點,有利於家人的健康。

五是離超市、學校、幼兒園、醫院近的樓盤,這樣住進來日常生活便利!

六是選擇離大山遠點的樓盤,以防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發生。

七是儘量選擇在離城市公園近的地方,這裡綠樹成蔭空氣好,有利家人的活動和休閒了。

其它的方面都是次要的了,這我個人的購房想法,也許不夠全面。


歲月如歌61660751


1、城區高齡二手房還能不能買。以往,大城市的“老破小”是二手房的寵兒,總價低、配套全,去哪兒都方便,轉手快。當然,“老破小”居住的舒適度極低也是大家公認的,但是很多人覺得,物業不給力又如何?房子建築與戶型差一點又如何?總體來看,還是配套和地段資源更重要,居住體驗講究一點也無妨。

等到今天,大家才發現,物業和房子設計的問題,不僅僅是影響居住舒適度,而且影響安全與健康。2月10日,香港將第十二例確診新冠病人所住樓棟各層同一戶型的34家住戶全部緊急疏散,並安排住進檢疫中心觀察。因為擔心這些住戶被感染,因為經驗證明,病毒會通過下水道、地漏、通風口、排風道等傳播。事實上,第十二例確診病人與此前確證的一例病人,住在同一棟樓的同一戶型,一個在3樓,一個在13樓。經驗來自於2003年的非典淘大花園案例。當年非典期間,就是因為淘大花園某棟樓的某個住戶的患病親人來訪,因腹瀉借用洗手間,然後病毒通過汙水渠、地漏、通風天井等渠道,致使同樓棟160人左右感染。最終,整個淘大花園共321人感染,42人死亡。最後調查顯示,罪魁禍首是大樓的汙水處理系統。病毒藏身於汙水中,通過感染者的糞便進入汙水管道,再通過其他住戶乾涸已久的地漏進入衛生間,附著在毛巾、地毯以及各種浴室設備的表面,最終引發人體感染,構成了“糞便傳播”的全鏈條;此外,病毒通過衛生間窗戶進入天井當中,隨著快速上下流動的氣體進入其他住戶的家中,也是非常大的感染源之一。
這個案例之後,各城市的建築設計都以南北通透的板樓為主,塔樓幾乎絕跡。但是北京80年代的老破小,卻大部分是這樣的樓。我目前租住的就是這樣的老破小,宅家的這段時間,每天到飯點,都能聞到上下左右的鄰居飯菜油煙味兒,擔驚受怕;幸好本棟樓沒有發現新冠案例,否則真的是要連夜“大逃亡”了。非典時我還在讀高中,直到今年的新冠疫情才讓我認識到了建築設計和戶型設計不僅事關居住舒適度,還直接關係到身體健康。2020年春天給我最大的教訓就是,以後租房或買房,萬萬不能選這樣的房子。
2、城區奇葩戶型的價值大滑坡從2018年開始,北京出現了一個比較奇葩的現象,在北京二三四環的黃金位置,出現了一批奇葩戶型;這批奇葩戶型水準讓整個市場的產品能力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這些戶型都出在新項目、大開發商手裡;更奇葩的是,這些奇葩戶型都不便宜,從5.4萬/㎡到7萬多一平米,都有;更更奇葩的是,這些不便宜的奇葩戶型都賣掉了,而且挺搶手。比如說西城天鑄的槍把戶型,比如說國風長安的東西向躍層。我在《城區“新奇小”:有沒有價值,是不是餡餅》一文中就係統討論過這類奇葩戶型的價值,當初從居住舒適性對房產價值的影響層面進行討論,可惜的是大家並不重視,畢竟,那時候,已經十幾年都沒有發生這樣的“大家集體宅在家裡”的事情了。尤其是北京這樣的城市,對於每個家庭住主臥的人而言,房子就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東西通透也好、刀把戶型也好,只要出門上班方便,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今天,新冠疫情把這批人“困”在家裡接近一個月,他們這些住主臥的人,將會體驗到那些住老人房的家庭成員的痛苦。南北不通透、通風采光差、客廳小且沒有充分採光……等等,讓這個家無法長時間待、無法舒適地待著。我還是那個觀點,
奇葩戶型最終將沒有市場,未來的95後、00後必定比我們這一代更注重居住品質,你的城區核心地段奇葩戶型轉手時,肯定會跑輸大市。這一切,與疫情無關,突發的疫情,只是讓我們這一代人提前認識到而已。3、客廳尺度、南向面寬、層高。具體到戶型細節層面,我的親身體驗是,一個房子的客廳尺度、南向面寬非常重要。在春節前一個月,我父母搬進了新居,這個新居南北通透,客廳採光面接近5米。疫情期間,雖然一家六口人無法出門,但是聚在沙發上看電視、聊天,或者去陽臺曬曬太陽,大家的狀態都很不錯,除了覺得無聊,卻也不憋悶。我回想了一下父母的舊居,純南向小三居,客廳只有一個南向小窗戶通風采光。不要說日常父母長時間居住,就是我春節回家的幾天,也常常感到無所適從——待在客廳憋悶、不舒服,待在臥室又一個人無聊。所以,一套南北通透、南向採光面寬大、客廳尺度大的房子,真的是可以提升家庭生活幸福度的,它讓家人可以舒服地聚集在同一個空間裡。你買房的初衷,不也是如此嗎?所謂一家人,不就是在空間和情感上的相互依存嗎?
4、低密、勻質化社區和園林。如果你的預算較高,建議多多關注社區是否低密、是否勻質化、園林是否OK。這些也是影響居住舒適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低密有園林,你宅在家裡的時候,還有個遛娃遛彎的所在,即使站在房間裡向外看,心胸也感覺開闊一點。而社區的勻質化,則決定了你鄰居的質素,是否與你相當。中國人看重“門當戶對”,不僅是嫁娶方面,在交友和鄰居方面,也是一樣的。
5、物業管理和封閉社區。物業管理自不必說,今年的疫情將會是一次大浪淘沙,往常以自家物業為驕傲的房企和項目,今年來了一次集體檢閱。大家可以網上搜索一下,基本哪些物業貨真價實,哪些物業不靠譜,就都有數了。封閉社區,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從2015年開始,北京開始推進“開放社區”,彼時還著實鬧騰了一陣子;但是鬧騰歸鬧騰,政府還是很強勢的,再加上一大波媒體強調開放社區的好處,讓“開放社區”勉強成為買房人必須接受的事實。然而今天,因為疫情的影響,社區又必須“封閉”管理,真正是前功盡棄。可以想見,今年,買房人對於封閉社區的訴求,會更強烈。這一次疫情,讓中國人意識到了居住舒適度的重要性,已經住宅不屬實的痛苦。或許今年過後,甚至是疫情過後,那些起早貪黑賺房貸的人們又會忘記這些痛苦,依然在地段和配套面前,忽略產品的價值。但是,很快這些人就會被打臉。我相信,更講究品質的95後,必然不會接手這些低舒適度和安全度的房子;越來越發展的城市和完善的軌道交通,也給講究品質的人充分的選擇。


足球小子555


我來認真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你去買房,你會關注那些方面?我想,這個買房,至少得劃分一下是剛需還是改善。

如果是剛需,那其他回答裡談到的,什麼優質地段、什麼低密度住宅,那都是剛需夠不著的。既然夠不著,分析的價值就不大。
如果是改善,優質地段、低密度那都是標配,也無須多言。更多的,應該是環境、功能配置、健康指數這些。

好,下面分開來回答。

首先講疫情過後,剛需買房,會關注哪些方面呢?

一、戶型。

這裡不談什麼南北通透、動靜分離,這跟疫情半毛錢關係沒有,本來就是必要條件之一。主要講三個重點:客廳、收納空間、獨立空間。

1、客廳。根據一項在疫情期間開展的,共有5000多人的問卷調查顯示:客廳不再只是一個看電視的地方。跟孩子一起畫畫、搭樂高、運動,自己能夠做瑜伽、玩電競,家裡人能夠一起打撲克、下棋等等,成為主流之外新的對於客廳空間的要求。而這就意味著,客廳的開間得稍微大一點。對於剛需的話,客廳開間最好能達到最低3.8米。

2、另收納空間。很多人第一次發現,待家裡1個月,家裡變得亂糟糟的。這個沒地方掛,那個沒地方收,東西不是放在茶几上,就是電視機櫃上,要不就是沙發上,總之一團亂。對收納空間的要求,一下子到達一個頂峰。比如進門玄關收納、餐廳收納、客廳收納、臥室收納、還有陽臺櫃等等。

3、獨立空間。雖然對於剛需而言,獨立空間要求略高了一點,但還是要有的。比如有些人更期待有個轉角的陽臺,可以曬曬太陽,又不至於一抬頭就是晾曬的衣服。比如榻榻米的多功能小空間,既可以日常辦公當書房用,也可以做影音室、家庭娛樂室等。

二、基礎配套

對於剛需而言,好學區、好地段、好配套那都是比較不太可能的。因此,基礎的生活配套就顯得非常重要。

有個朋友,買了一個比較偏地方的剛需。買的時候零商業配套,開發商號稱會有1個10萬方的大型購物中心在旁邊。但幾年過去了,也沒有任何動靜。疫情期間,下樓買袋鹽都買不到,買菜還得全副武裝去鄉下菜場買(因為該樓盤已經是鄉鎮轄區了)。所以非常非常的不方便。一定要有最基礎的商業配套,在200米距離之內。

至於其他的什麼社區景觀、物業服務,只要不是超大牌開發商的物業,都差不多。


其次再講,對於改善買房,會關注哪些方面呢?

一樣的,地段、商業配套、學區這些都是改善的標配而已,不需要多言。

一、還是戶型。

很簡單,哪怕樓下就是公園,就是商場,你也不可能整天去,天天去。室內才是待最多的地方。

戶型,能寬敞一點就寬敞一點,採光面能大一點就大一點。這樣保證基礎的舒適度。

其次,功能區可以設計的豐富一點。比如西餐檯,這次疫情很多人學會了做麵包,但也發現了中式廚房的劣勢,有個西餐檯就好得多。比如客廳裝投影,裝影院級功放,一下子家庭影院的效果出來了。

然後就是臥室。明衛、步入式衣帽間、梳妝檯,這些都要有。

二、居住環境

改善的目的,多半就是終極置業了。既然戶型挑得足夠合適,那周邊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活水系、公園、綠化帶、健身場所這些,最好都能一一享有。其次,像很多高端居住的,還會考慮私人會所、附近一些運動場、體育公園等,既能呼吸新鮮健康的空氣,還可以想什麼時候運動健身都可以。

三、物業

之所以放在最後說,是因為高端住宅的物業一般都不會差到哪去。而在疫情下,無論物業好壞,該做的消毒衛生工作,也差別不到哪去。

好物業與普通物業、差物業的最大差別,主要是這三點。1,更多是確保人員進出的嚴格性,確保業主私密和安全;2,確保社區的整個保養和修繕及時、到位,讓社區公共空間、景觀空間這些,日久彌新;3,確保社區的物業管理先進性,比如外賣寄存、快遞收取寄存、垃圾清運、垃圾桶電梯消毒頻率等等。這些才是好壞物業的核心差別,像打掃衛生、社區日常保安這些,差別並不會特別大的。

四、公建配套

以前買高端住宅,喜歡買什麼CBD、CLD、商場附近等等。這裡筆者要說,這些都是選修課而已,公建配套、淨菜市場這些才是必修課。

比如三甲醫院、社區醫療點、行政服務中心、銀行、淨菜市場、生鮮超市,這些控制在3公里以內比較合適。也不要太近,也不是天天上趕子要去的地方。只是一旦發生緊急、突發等,可以應對的比較即時。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