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朋友说,手动挡汽车可以跳挡换挡,可行吗?对车有伤害吗?

笨刨


手动挡汽车跳着换挡,分为越级减挡和越级加挡,我们正常情况下行驶是不赞同越级加挡的,但是可以越级进行减挡,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手动挡汽车的档位,手动挡汽车档位有五挡加倒挡或者六挡加倒挡,档位都是逐级增加,合适的速度才能挂入适合的档位。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手动挡汽车越级加挡是不许可的呢?

一,我们在驾校的时候

教练教我们的换挡方式都是起步挂一挡,20公里挂二挡,30公里挂三挡,40公里挂四挡,50公里挂五挡,教练没有教那个学员一挡直接挂三挡,三挡直接挂五挡,或者一挡直接挂四挡吧,100%的教练都不会这样教。从驾校学车开始我们就没有学过越级加挡这一操作,可见越级加挡是不可许的。



二,我们平时驾驶汽车的时候

很多老司机,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我相信很多老司机都越级加挡这样操作过,新手司机肯定是不敢这样操作的,一档起步,一脚大油门,换到三挡或四挡,其实我以前以这样操作过,但是必须控制好离合,速度,适当加油,其实这样操作速度根本就不能提高多少,相反,如果控制不好,对变速箱损害很大,很可能会出现熄火,本来漂亮的越级加挡,要是熄火了就尴尬了。我们都知道变速箱每一个档位的齿比都不一样,长期这样越级加挡,对汽车变速箱肯定有损害。



那么越级减挡为什么又是可以的呢?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越级减挡的情况,你120公里的速度,发动机转速应该有3000转以上,档位应该在五挡,(有些六挡车就不说了)越级减挡首先你得踩刹车减速,同时踩离合,挂入空挡,主要是保持发动机转速和汽车轮胎的转速要一致,速度降到该档位速度的时候踩离合挂入,这时要适当加油,要做到降挡补油才能更平顺。

【总结】手动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好是不要跳着加挡,档位都是按顺序设计的,自然有设计的道理,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越级加挡有很大的风险,要是汽车突然熄火了那就不好了!


没事来玩水


可以的,只要车速上去了,就可以


农村锅锅u


对于老司机而言,手动挡车虽然比自动挡车拥有更多的驾驶乐趣,但手动挡车在驾驶过程中有很多步骤也确实显得有些繁琐,比如升档或者降档。我们在驾校学习的时候,教官一般都会告诉我们这些小白,起步用1挡,速度到10后用2挡,速度到20后升3挡,到30升4挡,到40升5挡,减速时则是反向以此类推。



那么对于学车小白来说,似乎手动挡的升档和降档只能依次进行,不能跳跃进行,那么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首先壹车热评需要更正的一些知识点是,教官所教的速度10挂2挡,速度20挂3挡的这种做法,只适合你去考驾照时这样做。因为那些教练车换挡时的速度基本就是这样的,但如果你在现实中如果还死板的按照这个逻辑换挡的话,那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比如标致车的手册上写得2挡车速是25-40,哈弗H6的手册上写得2挡车速有的是25,有的是35等等,因为每款车型它的发动机工作效率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中我们不能照搬驾校所教你的知识,至于什么时候该换挡,车主最好仔细读一下自己的汽车操作说明书。


当然,壹车热评依旧坚持认为按照转速来换挡,是较为科学的一种做法,这可以让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达到最佳,不过至于自己的爱车是达到多少转速才可以换挡,还是那句话,看自己的汽车操作手册。

汽车的变速箱在各个挡位时,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动力输出,主要还是因为每个挡位之间的主从动齿轮比在改变所导致的。从变速箱的工作和结构角度来说,只要车主当前的车速或者转速能够满足某个挡位的要求,那么我们是可以进行跳档操作的,这对变速箱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伤。


比如我们可以1挡起步后猛踩油门,在速度起来后踩离合,在转速回落到换挡区间后,直接挂上满足当前车速的3挡或者4挡,这做跳档升档的做法比较适合那些想要进行快速起步的车主。之所以需要踩住离合让转速降到换挡区间,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身发生顿挫。

我们除了可以进行跳档升档操作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跳档减档。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我们需要超车时,发动机在从5挡降到3挡后,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扭矩输出,发动机的爆发力也会陡然增加,这可以让我们很迅速的完成快速超车动作。

虽然手动挡车可以进行跳档操作,但壹车热评并不建议广大车友采用这种方式去开手动挡,除非你是真正技术很好的老司机。因为跳档换挡从文字描述上看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当车速或者转速与挡位匹配后,将档把推入对应挡位就可以了。但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进行跳档换挡操作时,往往都需要配合做一个“换挡补油”的动作,尤其是在进行跳档减档时更是如此。



什么是换挡补油?

就是我们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后,不要急着松开离合踏板,先有右脚踩下油门踏板,在把转速提到需要换挡的对应转速区间后,再挂上相应档位,送掉离合踏板,完成换挡动作。

我们在进行跳档减档的时候,行驶时的挡位转速只是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当我们踩下离合器踏板的时候转速会迅速回落。此时如果我们在采用跳档降档操作时,不进行降档补油就换挡的话,车身会很容易发生一定的顿挫,而且如果操作不当的话,这个顿挫感可能还会较为强烈。


可能有人会觉得车身顿挫无非就是车子抖两下而已,在踩下油门转速起来后顿挫感自然就会消失。没错,只要转速提升的快,车身的顿挫感的确会消失的比较快,但如果车主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在跳档降档时车身出现较大顿挫,这不仅会给变速箱带来冲击伤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前驱车轮出现打滑、抱死等极端车身失控的状况。

所以我们在进行跳档降档时,一定要进行降档补油操作,否则运气不好的话,危险就会随时降临。


综上所述,在开手动挡车时,我们可以进行跳档换挡操作,但需要记住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车速或者转速一定要达到相应的区间范围才可以。如果车主觉得自己技术不好,或者不懂如何操作的话,那就还是老老实实地进行依次换挡操作吧。


壹车热评


跳着换挡也叫越档换挡,每个档位都有对应得车速,如果将油门、离合、车速配合得当是完全可以跳着换挡的,这就需要娴熟的驾驶技能,新手不建议使用,原因很简单,对变速箱的磨损很大,严重时会出现打齿,更会有顿挫感,下面说说加减档的跳档方法。


加档跳档,一定要保证发动机的转速,比如从1档直接切入3档时,必须把1档速度提到最高,发动机转速提到2000以上,这样才能满足3档的档位要求,有的司机在平路或者下坡路起步时直接用2档,之后切入3档提速补油上5档,或者切入4档提速补油上5档。

减档跳档也是一样,选择的档位也要配合车速,比如现在使用的是5档,车速在80公里,想切入3档,那么就要踩刹车减速,当车速符合3档速度时在进行切档。
换挡牢记“加档先加速,减档先减速”,操纵变速杆要做到准确、快速。以上内容属个人观点,祝大家平安出行,安全回家。


安全始于足下


手动挡百分百可以跳着换挡啊!

这个还用问?虽然我的回答文字少,不会被推荐但可以很确定的跟你说:可以。

本人驾龄4年,学汽车专业理论3年,实习一年。一共有8年经验告诉你的。

我的第一台车是五菱宏光S手动挡,第二台是铃木北斗星手动挡,3年多了我天天都是跳着换挡的,不管是加档还是减档都是经常会跳着换。换挡不看档位的,主要看车速和转速的。比如6档60公里,需要超车,我都是哄油门上转速,挂4档直接超车的。平日里北斗星也是经常5换3档超车,超车后车速上来了,前面平坦又直接换回5档,温柔驾驶。

开车注意安全,不要超速哦。

还有就是正常使用的话,很少需要跳档,直接减一档或者加一档就可以了。平日里5档80公里,前面有车,刹车降到30公里,那直接挂到3档加油跑就可以了。需要超车只需降低一档直接超车就可以了,或者车速到直接加油超车。





动漫小草


先来分享一个菜鸟司机的真实经历。我是2011年拿到驾照,一直没有开车,不喜欢。后来开了一年,觉得还行,起码不用风吹日晒。刚开始换挡就是一挡一挡升,然后再一挡一挡降。特别规矩,当然也特别麻烦。

后来咨询了一下老司机,原来不用必须这样,可以跳挡。所以现在就是固定的挡位,比如在引线上开到五挡了,到拐弯处就直接降到三挡。比如该往学校的辅路行驶了,就由四挡换到二挡。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怎么换挡,都要车速符合要求再换,跳挡没事儿。


一朵紫竹梅


2000年有辆五菱小货车 ,油门拉线断了拉风门开200公里回家,离合器坏了就不用离合器开,反正车子熟悉了,不踩离合挂二挡缓启,然后转速和档位匹配时就换挡,毫无顿挫。至于题主说的跳档,更是家常便饭。只要是早期学了大货证开小车的,基本都懂,以前学证时间很长,学的东西也多。


王不留行35758336


我来分享一下我学车的经历,科三路练候熟悉加减档时就跳了挡,在行车电脑上显示2↑实际这个时候是在一挡,我就以为是在2挡上就升到了3挡,当时是在一个下坡路,不知是速度匹配的好还是离合放的好竟然没有出现抖动和熄火。只是教练说了我一下。之后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加减挡是可以跳的,不过只限那些老司机。如果是新手就尽量不要去那样做了。有可能会影响到变速器。


唐关


我以前从没开过小车,摩托车倒是开了二十多年,去年买了辆N手车在家当工具车拉点重物,虽然刚开始摸小车可也知道速度与档位之比,只要速度可以了档位可以任意跳,一档到三档,三档到五档都可以,下坡快到坡底平路时可直接从低档跳到最高档,上坡冲坡冲到车速慢下来时可以直接从最高档跳到最低档,下技时一档一档的加档好像没什么,但上坺时你一档一档的减档肯定要趴窝了!这个应该是老司机所说的:抢档:吧!


恋花蝶87


我不明白汽车,我理解换档就是要改变变速箱内齿轮位子使之增加或减少转速的过程。

我坐车时经常听到司机换档有"打齿"现象,这种情况就该是转换过程中动齿没到位时发生的"磕碰"产生的声响。也就是说跳档是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还是别听别人瞎白话,真要是齿轮打坏了你自己还花钱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