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佔俄羅斯國土面積四分之三左右的西伯利亞地區,是所有國家都眼饞的一塊土地,因為這片土地蘊藏著極多的自然資源,其中不但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鑽石、有色金屬、稀有金屬,還有著水量豐沛的條條大河和能開拓出無數農場、牧場、林場的遼闊平原、低地、沼澤。試問如此優質的土地,哪個國家不想要呢?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可早有先見之明的俄國人在18世紀前就已經將國旗插在了西伯利亞的最東方,還移民了大量民眾進入蠻荒的西伯利亞發展經濟,遏制了其他國家對西伯利亞的窺探。

但俄國對西伯利亞的征服也不是一直順風順水,也曾在征服的過程中遭遇準噶爾汗國和清帝國的挑戰,但這些對手最終卻都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對西伯利亞領土的要求,退出了競爭,讓俄國人獨佔了廣袤的西伯利亞。

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文章,來一起了解這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歷史吧!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俄國征服西伯利亞各地的具體時間

準噶爾汗國因為與清帝國的戰爭放棄了西伯利亞

俄國人與準噶爾人關於西伯利亞地區的領土衝突問題由來已久,在準噶爾汗國還未建立前就已經出現了。

公元1591年,被俄國征服者擊敗並奪取國家的西伯利亞汗國可汗——庫楚姆汗,為了躲避俄國人的追擊,帶著少量部眾一路向東南方向逃亡,而當庫楚姆汗逃到中亞欽察草原地區時,為了獲得更多民眾和牧場,他與當地的諾蓋人結盟,並與準噶爾部交戰,但是庫楚姆汗不敵準噶爾人,不但被擊敗,還被準噶爾人一路追殺。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強盛的準噶爾汗國

而就是在追殺庫楚姆汗的過程中,準噶爾部將自己的領土擴張到了西伯利亞地區,並與俄國人的領地接壤,此後準噶爾部就與俄國人因利益和領土問題多次交戰,雙方雖然互有勝負,但俄國人的領土擴張速度卻被準噶爾人遏制了下來。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戰爭

當俄國征服者於17世紀下半葉向西伯利亞和遠東大舉進軍之時,也恰是準噶爾人的大發展時期。在中亞地區,崛起的準噶爾人雖然還未建國,但已經開始向四方開戰,擴張著自己的領地,佔領了哈薩克斯坦和蒙古高原等地。在擴張的過程中,準噶爾人無可避免的與俄國產生了更多的矛盾,為了爭奪西伯利亞的領土、鹽礦和當地原住民的貢賦,準噶爾汗國的奠基人巴圖爾洪臺吉發動了多次直接或間接的戰爭攻擊俄國人,並圍困俄國人修建的塔拉、秋明等堡壘。

而與俄國人在西伯利亞曾經遇到的弱小敵人不同,準噶爾汗國的實力強大!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俄國征服者在毆打西伯利亞原住民

準噶爾汗國在最盛時期治下民眾多達百萬,而就算在還未徹底崛起前,準噶爾汗國也有五十多萬人口,光嫡系部隊就有三四萬之眾,若是算上盟友和僕從軍,準噶爾人能拉起一隻超過五萬人的強大軍隊。

並且,準噶爾汗國雖然是一個遊牧民族政權,但其社會結構卻是少見的複合式社會,不光擁有大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也有許多定居進行農耕和工業生產的部眾,能生產出大量優質的鋼鐵武器和先進火器,所以準噶爾人的士兵披甲率和火器裝備率都很高,在戰鬥時還常常會對敵人形成火槍與弓箭的交替射擊,其火力甚猛,故而俄國人在與其交戰時並沒有太多的優勢,不但被多次擊敗,還被準噶爾人佔了許多便宜。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俄國征服者與西伯利亞韃靼人的戰爭

在長期與俄國人的戰爭中,準噶爾人抓到了許多俄國征服者,其中既有哥薩克、毛皮獵人、農民、商人等,也有俄國的流放犯和外國戰俘(俄國喜歡用他國戰俘開拓領土),而這些俄國征服者都擁有著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經驗,為此準噶爾汗國特地建立工廠,然後從這些俄國俘虜的手中學習軍事技術和科技。最終準噶爾人不但學會了如何製作俄式火繩槍,還掌握了製作火炮的技術,大大地提高了工業水平和戰鬥力。

而在戰爭中,準噶爾部不但自己與俄國交戰,為了減少自己的戰爭損失,準噶爾人還經常資助西伯利亞的原住民們,比如運輸兵器給葉尼塞河流域的吉爾吉斯人和布里亞特人,讓其反抗俄國人的統治,並攻打那些改信東正教的原住民。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布里亞特人與俄國人

但準噶爾人因為缺少重火力和攻城器械的緣故沒有在俄國人修建的堡壘上佔到太多的便宜,也沒能搶下多少的土地,雙方打打談談,此後直到噶爾丹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前,俄國和準噶爾人之間還維持著這種緊張的狀態。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準噶爾軍隊與敵人作戰

但噶爾丹稱汗後,準噶爾汗國和俄國的關係出現了轉變,立志重現蒙古帝國光輝的噶爾丹將對手從俄國轉變為了東方的清帝國和自己的蒙古人同胞,他先是改變了對俄國人的敵視態度,然後主動緩解了與俄國的關係,後來為了從俄國人手中獲得先進火器和軍事支持,更是主動遣使與俄國殖民政府聯繫,放棄了一些西伯利亞地區的領土,並承諾以後不在對俄國人發動戰爭:

“我們卡爾梅克人和臺吉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發動對沙皇陛下的戰爭,我們沒有必要保護我們已經遷往陛下那邊去的捷列烏特人”。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韃靼人對俄國村莊的襲擊

噶爾丹的合作態度,讓俄國殖民政府非常高興,他們一邊賣給噶爾丹許多武器和貨物,一邊吞下了準噶爾汗國主動放棄的西伯利亞領地,還曾派遣少量軍隊幫助準噶爾人作戰。

俄國人以為自己終於能讓準噶爾汗國臣服,並佔領準噶爾汗國在西伯利亞的全部領土,但其實噶爾丹與俄國人的合作只是權宜之計,噶爾丹只是放棄了那些鞭長莫及的領土,而不想真正臣服俄國或是放棄更多利益和領土,甚至他背地裡還不斷資助更多西伯利亞原住民反抗俄國在當地的統治。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布里亞特人

但是後來因為準噶爾汗國在與清朝的戰爭中接連遭受重大失敗,噶爾丹不得不讓出自己在西伯利亞的更多土地和利益,並斷了對西伯利亞原住民們的資助,如此沒了資助的西伯利亞諸民族要麼投降了俄國,要麼離開西伯利亞,前往伊犁投奔準噶爾汗國,使俄國人最終征服了葉尼塞河流域。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葉尼塞河流域

而為了獲取俄國更多的軍事幫助,噶爾丹在1689年還故作大方的將不屬於自己的雅克薩地區贈送給了俄國,並對俄國使者說道:

“阿爾巴津(即雅克薩地區)地區原本是蒙古的,不是清朝皇帝的,統轄蒙古人和這個地區的是他——博碩克圖汗,倘若沙皇陛下有意在這裡重建城堡,博碩克圖汗願意將這片土地讓給陛下”。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準噶爾騎兵

但因為俄國人不想直接挑戰強大的清帝國,所以沒有上鉤,也沒有對噶爾丹提供更多的軍事幫助,只是抓住清帝國與準噶爾汗國作戰的特殊時機,以提供軍事協助為要挾,迫使清政府和準噶爾汗國對俄國做出領土讓步,最終分別從清政府和準噶爾汗國手中拿到了許多原先有主權爭議的西伯利亞土地。

但其實當時的俄國人在西伯利亞部署的軍隊數量很少,不過數千人而已,而且還都分散在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根本沒能力改變雙方的戰局,只不過清政府和準噶爾汗國不知道事實真相,白白讓俄國人訛詐了大片土地。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清政府因為短視放棄了西伯利亞

清朝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可能征服西伯利亞的朝代,但最終卻因為統治者的短視而將西伯利亞讓給了俄國。

早在俄國人到達遠東之前,還處於努爾哈赤、皇太極等領袖領導,並未建立清政府的滿族人為了與朝鮮和明朝作戰,就多次越過黑龍江和外興安嶺,憑藉與西伯利亞諸民族的特殊關係,徵召被泛稱為“野人女真”的西伯利亞東北部原住民補充自己匱乏的人口和兵員,這種不斷地“抽血”行為使得東北亞地區的原住民人口大為減少。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東北亞地區的原住民

等到清政府建立後,清朝統治者將自己統治中心定在了中原地區,對西伯利亞並不瞭解,也不重視,在他們眼裡,山海關以北的地方都算是苦寒之地,過了黑龍江往北就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根本沒有太多值得一提的東西,所以短視的統治者收縮了防線,並且出於保護“龍興之地”和維護自己統治的目的,大規模的將許多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原住民遷移到境內或是關內,將大片西伯利亞領土擱置或是放棄,給俄國人征服當地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東北亞地區的女真騎射手

要知道在努爾哈赤剛崛起的時候,與後金政權敵對的海西女真諸部落,就能聚集起一支三四萬人的軍隊作戰,若無清政府對當地的持續“抽血”,在遠東地區部署不過千人的俄國人很難從這麼多戰士手中奪下土地。

但當俄國人來到東北亞後,雖然發現當地半遊牧、半漁獵的原住民非常勇猛,武器也比較先進,不是西部那些實力弱小的西伯利亞民族們所能比擬的,可最終俄國人還是輕易地征服了人口稀少的當地人。一些拒絕臣服的原住民則向清朝請求內附,遷移到了黑龍江流域,將祖地丟給了一直覬覦遠東廣袤、富饒領土的俄國人。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東北亞地區的原住民

此時清政府才猛然驚醒,連忙派兵征討,但最終清政府只拿回了少量土地,而因為對西伯利亞地理環境的不瞭解,清政府不但將外興安嶺以北的土地讓給了俄國,連一些可與俄國商議的領土也丟給了俄國人。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清帝國與俄國征服者的戰爭

原本清政府計劃以發源貝加爾湖地區的勒拿河為國界線與俄國商定領土,勒拿河以西歸俄國,以東歸清朝。若是這樣,那麼清政府就能佔下東西伯利亞地區,但事與願,歷史沒有如果,清政府因為考慮到與準噶爾汗國的戰爭和俄國對準噶爾人的軍事幫助,最終在俄國人的反對下放棄了這條國界線,雙方轉而以外興安嶺山脈為國界線。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圖中的黑色實線就是勒拿河

西伯利亞的主要河流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而雙方在以外興安嶺為國界線簽訂條約時,俄國人趁清政府對西伯利亞地理環境的不瞭解和疏忽又佔了清朝一個大便宜,俄國特意選用了外興安嶺中東西走向的斯塔諾夫山脈為界,而不是鄂霍次克海沿岸南北走向的朱格朱爾山脈,清政府的這一疏忽和短視,就丟掉了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土地和堪察加半島,在東西伯利亞地區只部署了幾百士兵的俄國人出乎意料地“戰勝”了強大的清帝國,為清政府在西伯利亞的領土擴張畫上了句號。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俄國往西伯利亞移民

教訓

俄國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絕不是一帆風順,但是因為準噶爾汗國和清帝國的短視和對北方領土的低需求,俄國政府把握住了時機,最終俄國哥沙克、毛皮獵人和商人、移民付出了難以置信的努力、犧牲和艱苦勞動為代價後,沙皇“擊敗”了準噶爾汗國和清帝國,成為全西伯利亞領土的統治者和保護者,而這段征服歷史在俄國成為一個怎樣的國家,以及如何走到今天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俄羅斯沙皇國在18世紀的領土面積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已成過往,但我們在對俄國人征服西伯利亞的速度和所獲利益感到震驚時,也不要忘記清政府對西伯利亞的長期短視。

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中,俄國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短視紛紛選擇了放棄

18世紀清帝國疆域圖

參考文獻:

《征服西伯利亞》[俄]M.N.齊保魯哈 著

《俄羅斯史》[英]傑弗裡·霍斯金 著

《俄人東侵史》[中]黎孤島 著

《西伯利亞民族簡史》[中]侯育成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