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的庄稼谁来种?

智慧农业醉清风


现在在农村种地的确实都是一些70后80后,很多90后和00后都不在村里种地,很多人也不会种地了。那确实存在一个问题,70后和90后老去的时候土地谁来种呢!

其实据我了解并不是说村里就没有90后和00后种地,只是说比较少而已。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熟悉的一个人90后,就一直扎根在农村,承包了很多土地,对于一些年龄大种不了的土地他都会承包过来,承包土地之后他去学习育苗技术,培育一些果树苗木。现在在村里也生活的很好。

还有一种就是对于无法耕种的土地进行集中管理专业种植。举个例子是肥城市泉圣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试点。对于没有耕种意愿的农户,将土地以入股的方式参加到村里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流转来之后会根据经验统一耕种,专业管理。农户并不参与土地耕种和管理。据我了解现在已经有1400多亩地在村里管理了。

其实当人们耕地的意愿降低的时候必,须有一种新的模式来保证耕地的种植。促进土地流转给种植技术好,资金实力强,年轻有冲劲的人来种植。





乡村调查


杞人忧天了,我是70后,我以前也不愿意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土地有超乎寻常的兴趣,70、80后老了还有90、00后,生生不息,再说以后传统的耕作模式也颠覆了,需要人力的很少,都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国家和市场会调控,不会让耕地闲置撂荒的。举个例子来说我老家这里二十年前还是小四轮耕种,一家夫妻二人劳累一年耕作二三十亩旱地非常吃力,现在机械代耕两三家互助种植上千亩地都很轻松,一年在田间劳作不超过50天,且产量较为稳定。之前每当本地农耕人口流散多了导致耕地无人耕种的时候,本地政府就联络外地的种植户来承包耕种,根本没用撂荒的情况出现,近几年耕地更是抢手,地租都被炒起来很多,哪有无人种植的情况出现了。


秋水长天1974


最近,有农村网友提出自己的忧虑,现在80后、90后、00后全都进城了,10年后农村的庄稼究竟靠谁来耕种?

对此,农业专家也有同感,现在农村里种地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十年以后他们会逐渐老去,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既不愿种地,也不愿意搞养殖,预计传统意义上的种地人十年后就会断档。

实际上,中国人若都不愿意种地,粮食全依赖进口,那是不行的。我国的年产量在5.9万亿斤,而全世界流通的商品粮总共才3万斤左右,就算全卖给了中国也不够,更何况不要说粮食全靠进口,哪怕粮食有30%靠进口,也会被别人趁机卡着脖子。

所以,中国的粮食问题归根结蒂还是要靠自己,主粮自给率要达到95%。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10年后农村没有人种庄稼,届时各家各户都把土地集中起来,搞股份制公司了。

未来农村肯定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公司,农民要么成为企业一员,要么在每年有分红的情况下,进城打工。也就是说,从之前的广种薄收的小农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美国就是靠现代化农业,只有3%的农业人口,养活了97%的美国人民,甚至剩余的粮食还能出口。

此外,要说中国的90后、00后们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那也是不正确的,年轻人喜欢创新,喜欢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现在很多农村有80后、90后的年轻农民承包土地做草莓种植,另外还有人承包土地种桑树养蚕,更有一些人承包土地种葡萄、种桃树等等。

年轻人往往通过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更专业的生产、更多元化的种植。

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农村人口养猪是十几头,几十头的养殖。以后,新一代农民养殖家畜的更加高效。将会成立更加专业化的家畜养殖场,投喂抗病能力更佳、营养成份更高、促进生长能力更强的优质饲料。

而规模化、科学化养殖之后,将来中国农村的家畜的疫情都能被有效控制。养殖场的抗风险能力将更加强大。未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也会像现在美国的农产品一样便宜。

10年后中国农村的庄稼由谁来种?这个问题既是大的机遇,又有棘手难题。所谓难题就是将来50、60后的种田人都要老去了,土地将无人耕种,而且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真不能靠国际市场解决。

但又是有机遇,将来中国农村土地如果能实行集约化管理,由当地年轻人来搞现代化农业,或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或搞大规模的家畜养殖基地,那中国的农业将逐步进入现代化。虽然未来种地和养殖的人越来越少,但广大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提高,这也是我们值得期待的。





天天做好事连培胜


问题问的非常好,特别值得深思。我是70后的农村人对于种植庄稼来说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吧!仔细想想我们爷辈们和父辈们都是从背朝黄土面朝天里走过来的,他们的不易教育了我们也要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把农活干下去。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活被机械化所代替。比如现在收麦子有收麦机、收玉米有收割机、收花生大豆红薯等全部都是机械化了,根本就不是从前做什么都要用双手摸索了,我们的父母真是最受罪的一辈人,他们一辈子硬生生的用身体支撑了一个家和一片蓝天。我们太多的农村人都有同感吧!

现在的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正如您所说:"农村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几十年后的农村究竟会怎样也离不开我们这代人的辛勤培养。拿现在的农村来看,慢慢的农村的农场越来越多,包地户也越来越多。农村人慢慢的把地都集中租赁给了农场主种植,这也许就是所说的集体农场吧!一个大的农场现在一切都是现代化的种植农作物什么的根本就不需要多少人,一般也就只需要几个人就足够了。所以从此可以看出农场干农活节约了许多的劳动力,但节约劳动力的同时同样降低了成本更加提高了利润。我们70、80后慢慢的做起农活种植庄稼也越来越少了,因为机械化减轻了压力方便了我们。

特别是国家考虑的更加完美,现在国家也正在推行土地流转,为的就是能够形成新型的农村土地种植模式。我们相信我们国家的农业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也一样会象发达国家那样一切都会实现现代化,能够更好的使用大型机器种植收割实现高科技的。所以我们在培养教育下一代时也不要太过忧思,让他们也懂得种庄稼的常识和重要性。只要我们做好榜样当我们既然老去我相信我们的90后、00后也一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高科技现代化会过的更好的。

常言说:"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相信祖国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富强!。





婷晴儿


现在这个社会,不要说00后,很多70、80后都不愿种地了,他们宁愿出去务工,也不愿呆在家里种那一亩三分地,因为如果单靠种地这点收入,可以说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发家致富了。

现在国家对农业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种粮大户,对他们给予补助和奖励。就拿我们这边得农村来说,很多农民把自己的田地租给种了种粮大户,收取租金,这样一来,那些不想种田的农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田地被荒,自己可以放心的外出务工,也可以帮那些中粮大户打点小工,搞点副业,一年的收入算下来比种那几亩地强多了。

就拿我们江西这边农村来说,基本在进行土地稻田整改,修水渠,修机耕道,修马路,稻田实行园林化,目的就是为了水稻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工劳动力,农民老百姓页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大事,国家再这方面政策肯定越来越好,农民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吉安伟伟


我觉得这是农村土地改革关键问题,也是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农村的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还有的根本不知道怎么种地,现如今种地投入高回报低,这就是所有农民不愿意种地的根本原因,

那么以后土地到底由谁来种植,随着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国家正在对农村土地整治 整合便于规模化管理成片土地,国家还推出了对农村种植土地各项扶持保护补贴,

将来农村土地将由以下三类人种植

1、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植大户等,这一类种植群体也是国家扶持发展的主要群体,无论是补贴政策扶持国家将会倾斜于这一群体。

2、涉农企业在农业改革发展上起到了带头作用,近些年国家也是一直大力推进涉农企业发展,带动农村就业,推动农村居民实现脱贫致富,

3、农村合作社,农民把土地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农村合作社,在年终还能享受到农村合作社的分红,通过农村合作社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带动农村就业发展。






豫東小伙儿


交叉更替,就像割韭菜一样,新老交替,老人走了换新人,日月轮回,千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从遥远的古代到现代文明,我们一直这样轮番耕作,我们的土地永远不会荒芜,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我们一直倡导发展农业,振兴工业,所以农业是我们的基础产业,种地永远不会消失。

从古至今农业就是我们的基础产业,农业为本的发展理念,国家在农业上也是大手笔,不断加大农业补贴,种地有补助,看病有医保,孩子上学不要钱,现在的农业更好,到处都是刷卡出水的机井,浇地方便,老百姓绝对舒坦。

种一亩麦子补贴125元,取消所以的苛捐杂税,所以现在的老百姓种地也有利润了,大家也热衷于种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就立足家乡,发展农业生产,家里种10亩地一年也有万儿八千的收入,平时打打零工生活无忧,所以现在的农民家家有存款,生活幸福。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种地,这个不是问题,以后土地会扭转,越来越多的农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以后的农民坐等收租就行了,一亩地多少钱,按年返还,这就是以后的农业,不会种地不要紧,以后农民坐等钱。

未来农业就是某些人的工作,以后的农民彻底解放出来,外出打工,家里收承包费,外面打工挣钱,等于是两种收入,所以以后的农民会更幸福。


大海传媒


科技进步带了社会的进步,让很多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走向了第二第三产业,但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一直也没有放松,用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和支持农民种地。比如退耕还林政策,种粮补贴政策,产业化项目扶持政策,农村合作社扶持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等等,对不适合耕种的坡地由耕地转化成林地,对适合耕种的平地和缓坡地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部分地区实行集中流转,集约化经营。因为国家大力扶持,加之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依赖,使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发展一直保持欣欣向荣的局面,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供给一直保持稳定,没有造成短缺与恐慌。

为了进一步落实城乡一体化,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民更好的享受到国家的改革红利,国家最近几年又推出了一系列照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优惠政策,如“生态移民”、“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等措施,将大量农村人口移民搬迁到城镇去居住,为了鼓励农民对农村土地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施了土地确权制度,为下一步土地流转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70、80后老去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地区将实行规模种植、规模养殖,一大批旅游观光农业、滴水灌溉的现代化农业、美丽的农场、农庄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人们在城市厌倦了高楼林立、人声鼎弗、车水马龙,周末都跑到农村来度假、休闲,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在城市打拼累了的游子,会选择回到风光旖旎的家乡来颐养天年。城市与农村变得没有距离,只是我们的一个选择。那时候就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贫富差距不再那么大,农民不再仇富,富人不再嫌弃农民,社会更加和谐,人们走起路来都满怀自信,脸上洋溢幸福的光芒,见面都是“你好,要去哪里开心?”,而不再问“你吃饭了吗?”。

木兰设想,仅供参考。谢谢大家的阅读。


木兰创业记


我是个五0后,真的这问题不好说!种田的辛苦,真一言难尽!六七十年代,年青人泡在汗水里,耕,耘,锄,割,集体生活,有苦有乐!割麦子,弯下腰就十几米,直腰看看,前面拉下十几米了,只好忍着酸痛再割!少男少女,挑筐田间施肥,你弄平衡了刚上肩,铲肥的又猛不丁的加了一铲,那红肿的肩头又钻心的猛疼!秋天交公粮,装口袋的累,那个上垛的更累!冬天弹棉花,瑟瑟的寒风直冲人面,守着棉花堆却透骨的寒!女孩的脸黑里透着红,多少粉能遮白了?可土地,粮食,那是全民的事,总得有人种呀!现在可好,进口粮食,那外国人的粮食不是地里长的?有没有农民呀!享受是舒服点,但这一日三攴总得操心吧!都怕出力出汗,都要脸白貌美,将来的人总不能喝风咽沫,都不种地,美其名日:不会!真不知道人类该咋办!-




春华4150


70零后80后他们根本就没有几个会种地的,不用再往后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