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秦孝公為何選擇法治治國?而不是帝道,王道?

資深人士說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首先:先了解帝王道與法家的區別。帝王道歸根結底是人治,是憑著帝王的個人魅力及領導能力來統率群臣,管理國家,注重的是人。碰上賢明君主,則國盛民安;反之,一旦出現昏庸無道的君主,則國家危矣。既不能安朝堂,又不能開疆拓土指天下,反而被列國窺視覬覦,合縱伐之。所以,一切的人治手段,中心是圍繞著人來建立,而這人就是君王。要求的是,既能恩威臣民,又能縱橫列國,風雲天下。

而法家的中心是法,不是人。國家圍繞著法律行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不論親族王族或是平民百姓。一切的依據就是法律。法律的健全就能保證國家人民皆依法行事,循規蹈矩,不敢逾越法的鴻溝。這樣就把“人”給剝離出來。既便是碰上無道君主也不至於國家亂套崩蹋,陷入混亂。所以,法家的中心是圍繞著法律來建立,和人無關。只要是犯了法,不避親族顯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律依法治罪。

其次,孝公任政時,國貧民弱,再也不是春秋秦穆公時,與列國相抗衡的大國。己逐漸淪為被列國欺凌壓迫的小國,割地求款,忍氣吞聲,委屈求全。國內現狀也不太好,壯丁減少,老弱居多,田地荒蕪,貿易停滯。整個的秦國是內憂外患,民眾疾苦,哀怨遍及。面對如此窘境,孝公第一要務就是以最短時間強國富國。顯然法治更適合當前的國情,所謂的帝道也好,王道也罷,畢竟是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孝公等不起,秦國也等不起,唯有法治,才能在短時期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所以商鞅在進行改革時,第一批頒佈的法令就是鼓勵農桑,獎勵開墾。圍繞著全國土地實行頒發一系列的政策,獎賞機制。國家的強盛與否就是民生,百姓餓不著,凍不著,才能保證所有的運轉。很顯然,這些法令政策的執行與延續,只有法治才能做到。事實也證明,孝公的眼光是長遠的,秦國自從實施了“商法”,歷經孝公,惠王,武王,昭王及後來一統的始皇,國家的經濟財富是一代比一代強,越來越富有。這也為贏政劍指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有,秦國的政治環境,也逼的孝公只有走法治這條路。在孝公之前,國內就經歷了幾代王位風波,各方勢力犬牙交錯。看似平靜的湖面,實則是暗藏洶湧,激流澎湃。地主階級的利益權力相爭,又或農民為了生存,與地主們的鬥爭,當然,這些還是基本的。最厲害的在於,朝廷中派系相鬥,及士族與贏氏家族的權力角逐,這才是最嚴重的。而對於剛即位的孝公來說,既沒戰功,又無威望,還得不到各士族的支持。在這樣一個四面楚歌的境況下,實現心中的強國夢,真謂是難於上青天。而面對重重險阻,孝公是如履薄冰,堅定邁出改革的步伐。在進行大方向的甄選判斷時,肯定的選擇了法治這條路道。

只有法治,才能遏止士族的爭鬥;只有法治才能公平的處理國民的矛盾;也只有法治,才能維護當前的王位統治。

總而言之,對於剛接手秦國的孝公來講,面對列國的挑釁欺壓,國內的動盪不堪。在細心的斟酌之下,不移的堅定法治,真是難能可貴。而這一國策大方向的選擇,也讓秦國在以後的改革上,民生逐個富庶,國庫逐漸富裕,兵力逐步強大。多年的蝸居一方,也使秦國有了東出的夢想。在整個戰國階段,沒有孝公慧目獨到的眼光,沒有孝公矢志不渝的堅定變法,也就不會有後面所有的一切一切。

法治這一方針就沒缺陷嗎?當然有!法治最大的優點在於,人人面前平等,不避權貴,也不避王族。只要是犯法,就要受到處罰。典型的代表有贏虔,孝公的哥哥!被施以劓刑,也就是割鼻子。還有太子贏駟觸法,同樣沒逃脫制裁。不足的地方在於,為達到新法的快速實施,在刑法的處罰上過於殘暴嚴峻。情法一體變成了只有法,而無情。這只是一家之言罷了。絕沒有批判歷史的權力。或許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有無情的,嚴峻的法律,才能讓國民更好的遵紀守法,各司其責,各盡人力。或許無情的法律,也是對民眾最大的有情。自古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讓人人都講規矩,知法,懂法才是最大的情誼。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史記商君列傳中:商鞅與秦孝公總共是談了4次話。對於如何治理國家,商鞅共提出了4種方案。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為:帝道,王道,霸道以及強國之術!

從這4次二人對話過程中秦孝公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其效果為什麼會選擇法治治國(原文中叫強國之術)

第1次商鞅提出了以帝道治國,秦孝公聽睡著了。

第2次商鞅提出了以王道治國,秦孝公還是不滿意,並責備了引薦人景監。

第3次商鞅提出了以霸道治國,秦孝公對商鞅很友好,雖然沒有任用他,但有了和商鞅進一步深談的願望。

第4次商鞅提出的強國之術,秦孝公與商鞅非常投機,兩個人一連談了好幾天,最終決定了任用商鞅變法。



今天我們依舊說三個問題:

1.帝道,王道,霸道這三種治國方式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2.商鞅所說的強國之術(也我們所說的法治治國)為什麼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可?

3.商鞅變法的精髓到底在哪?

第一個問題:帝道治國,王道治國,霸道治國的含義。

帝道治國:就是上古時期時,堯舜禹湯的治理方式。簡單一點說,就是領導者以自己的德行來服眾,以德服人。讓自己的德行感化百姓,全靠百姓自覺。

王道治國:就是周朝周文王,周武王時期以禮治國(或者說叫仁政治國)用各種道理各種禮儀來限制人們的一言一行。

霸道治國:是參考春秋五霸時的治國方式,核心就是尊王攘夷。比如說秦國強大了,對於其他不服氣的國家,秦國就會打著周朝王室的旗號,聯合其他國家來一起揍這個不服氣的國家。

這三種治國方式是先後順序,從靠領導人的德行感化百姓,一切全靠百姓自覺的帝道治國,發展到周文王周武王時期,靠禮儀來限制百姓一言一行的王道之國,再發展到春秋五霸時期的不服就拉著一幫小弟一起揍他霸道治國,

思想道德水平是在滑坡的,但對國家的掌控力是在增強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秦孝公否定了帝道王道霸道這三種治國方式?商鞅所說的強國之術到底是什麼?

在上一段中所提出的帝道,王道,霸道治國這三種方式均被秦孝公所否定,

理由很現實:秦孝公接手的秦國已經是積貧積弱,內部混亂,外有強敵。他要考慮的第1個問題就是國家如何生存下去。

所以所謂的以德服人的帝道治國不符合秦國的實際情況,而以仁政治國的王道治國更不符合全國的實際情況。以尊王攘夷為主要表現的霸道治國,首先這個國家要很強盛。秦國那時候窮的叮叮噹噹,霸道治國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這三種治國方式都被秦孝公否定。最後商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的的強國之術,這才打動了秦孝公。



第三個問題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的的商鞅變法,其精髓到底在哪?

戰國末期各國都在變法,為什麼只有商鞅的變法更徹底更有效?是什麼樣的變法能讓秦國在短短的20年間由積貧積弱變成了強國?

我總結了商鞅變法中的三條精髓:

第一條:法無貴賤,刑無等級。(法令一出,無論出身,唯法是從,改變了過去刑不上大夫的局面)

第二條:法已定矣,以善言害法,故法立而不革(這說的是法令一旦制定,就要保持穩定性,不因為好的建議而去輕易的修改法律,形成法令的穩定性)

第三條:利出一孔(就是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耕戰,除了耕田和作戰這兩種方式可以獲得利祿賞賜之外,秦國不能有任何其他方式發家)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公,商鞅變法中的核心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要維持穩定性,獎勵耕戰。

這幾條核心,讓秦國在短短的20年之內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請注意富國強兵這個詞不是國富民強。因為在商鞅變法中還有一條隱藏著的意思就是:弱民(這也是秦朝短命而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再次不詳述)。


少校柳下惠


如何治理國家,講究的是方法。戰國時期的秦國弱小,秦孝公在位期間任用衛鞅為大良造,進行了一次徹底性的變法,建立20級軍功制度,而後一直到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一直沒有改。

正是因為衛鞅(也就是商鞅)的變法才使秦國強大起來,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嬴駟才有資本稱王。

秦孝公選擇了商鞅、以法治理國家,才有了嬴駟的稱王,嬴政的稱皇帝。

所以,法治使秦國強大,秦國也使法治聞名天下。而所謂的王道、帝道只是國家強大了才有資本選擇的對待世界的方法


向天空


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秦孝公變法時期背景來說。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在此之前,秦國已經經歷“六代亂政”,國內舊貴族霸佔土地,民間私鬥成風,內憂外患,局勢動盪,強敵魏國趁機奪取秦國河西地區,外交上東方諸國漠視秦國,“諸侯卑秦”,秦孝公以恢復穆公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發佈求賢令,吸引山東士子入秦,變法圖強。

其次,我們介紹一下何為帝道?何為王道?

帝道是指效仿堯舜禹湯治國,以無為理論治理天下,以身作則,垂拱而治,以自身德行教導百姓,簡單來說,全靠自覺。

王道是指儒家提出的仁義治天下,“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主張施政須依仁而行,大體分為兩部分,一是清明的社會風氣,二是完善的倫理道德體系,說白點就是以道德倫理約束百姓,請求統治者愛民親民,依禮而行。

秦孝公果斷拒絕了這兩種治國主張,原因很明顯,也很現實,當時的秦國,貧弱不堪,內有舊貴族把持朝政,外有宿敵虎視眈眈,國家亟需的不是帝道王道這種空談理想的主張,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的強國之術。

最後,商鞅的強國主張為何受到了秦孝公的採納?

其一,廢井田,開阡陌,實現土地國傢俬有;

其二,改革賦稅制,使農按田畝、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納稅;

其三,改革爵位制度,實行耕戰體系;

其四,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使全國治權一統,如臂使指;

其五,移風易俗,糾正老秦國民陋習;

其中,商鞅作為法家代表中法治派的代表人物,主張法治治國,“法無貴賤,刑無等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要維護法律的公正平等性,也要保持法律的穩定性,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法治根基,秦國逐步富強起來,縱橫捭闔,東出掃滅六國。


大秦左庶長


秦孝公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才君主,21歲繼位,年少有為,勵精圖治。當時的秦國位置偏僻,地廣人稀,國力衰弱,受到中原六雄齊、楚、燕、趙、魏、韓等各諸侯的歧視,沒有資格參加以上各國的盟會。秦孝公從此立志以恢復春秋五霸時秦穆公的霸業為己任,力求通過以恩德佈施天下,扶貧濟困,發展生產,獎勵耕戰,論功行賞,在全國頒佈招賢納士。

商鞅本是衛國人,得知秦孝公的求賢令,與李悝投奔齊國。商鞅以帝道、王道、霸道之術獻策於秦孝公。以自身高尚的品質作為示範,以德服人,讓百姓高度自律,充分發揮,此為帝道。以德為政,禮儀治國,內聖外王,此為王道。重刑懲罰,依仗自己的強勢,以武力兼併弱小的國家,進而攻打六雄之國,此為霸道。

面對這三種治世之術,秦孝公根本聽不進去,毫無興趣。因為戰國時期的爭霸天下更為激列,禮崩樂壞。帝道與王道的政治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秦國的實力有限,也不可能對外征戰而擴大疆域。

當商鞅談到富國強兵,法治治國,變法強國之策略,引起了秦孝公的高度關注。他與商鞅進行了幾天的深切交談,暢所欲言,共商國是。秦孝公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站在時代的最前沿,順應歷史的潮流,作出英明的決策,併力排眾議,接受商鞅變法,在全國拉開了變法的序幕。

商鞅變法制定各行各業嚴格的禮制法規,加大刑罰的懲治力度,激勵和發展農業生產,削減貴族和官吏的特權,實行統一的稅租,獎勵耕戰,抑制商業,並出臺各種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商鞅變法的巨大成功,秦國日益強大,收復河西失地,遷都咸陽。老百姓的休養生息,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社會和諧穩定,國泰民安,路不拾遺,山中無賊,秦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輝煌盛世。秦孝公的威望和影響日益高漲,各國前來結盟,秦孝公加入盟會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秦孝公遠見卓識,明察秋毫,為秦國的強大和發展,實現統一天下的千秋大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朱八戒CC


衛鞅遊說秦孝公三次,第一次以道家學說治國,第二次以儒家學說治國(王道),第三次以法家學說治國(霸道),最終秦孝公選擇了法家學說治國。戰國時代是一個鐵血大爭的時代,不是一個和平的時代,小國圖存,大國求強,每一個國家都在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奮鬥。大國攻滅小國,不可計數;大國被瓜分取代,不計其數。生存成為諸侯國的第一要務,禮儀、道德退居二線;畢竟國都亡了,禮儀、道德做給誰看?

在戰國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拳頭硬才是正道,小國寡民的道家只會淪為魚肉,彬彬有禮而弱不禁風的儒家只會淪為熊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實力足夠強大,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法家以富國強兵為宗旨,怎樣能富國就怎樣做,如何能強兵就如何做,法家的目的不是求生存,而是成為實力最強大的存在。

秦孝公窮人一個,飯都沒有吃的,衣都沒有穿的,還光著腳走路,因此他追求的不是道德高遠,不是禮儀昌盛,而是國富兵強。秦孝公希望國民吃得飽、穿得暖、能穿著鞋子走路,外面的財狼虎豹來了,還可以狠狠痛擊之。當窮人當久了,秦孝公自然知道”窮則思變“的道理,秦國的王道從秦穆公開始,推行了幾百年了,也沒有強大,再不變就要亡國了。

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在魏國呆了三十餘年,深知魏國是如何強大起來的,而秦獻公推行的新政跟魏國的變法也頗有幾分相似。因此秦孝公深知道家不可為,儒家不可用,唯有用法家才可以變弱秦為強秦。衛鞅給秦孝公講帝道、王道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當講到霸道時,秦孝公才喜悅接受。


大秦鐵鷹劍士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一說秦氏),《越絕書》作平王,《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選擇法治而不是帝術王道,主要原因是當時秦國處在存亡之間而作出的明智選擇。

春秋時期諸侯間的連年戰爭,到戰國時期,一百多個諸侯國只剩下了二十多個,其中又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這幾個大國為了實現富國強兵,以便在兼併戰爭中爭得霸權地位,紛紛開始了各自的政治變革運動。這其中,又數秦國的政治改革最為成功。在戰國七雄中,秦原本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被稱為西戎。“六國卑秦,不與之盟”,就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答理秦國。在秦獻公當政之前,秦國頻繁更換君主,君臣之間明爭暗鬥,朝政腐敗,國勢日衰,士無鬥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幾乎同時,中原大國晉國被卿大夫韓氏、趙氏、魏氏三家所瓜分,韓、趙、魏形成“三晉”,勢力極其強盛,三晉中的魏國乘機奪取了秦國河西的土地。面對三晉咄咄逼人的氣勢,秦國前途暗淡。

在外憂內患的壓力下,秦國也開始尋找改革以圖強的發展道路。秦獻公即位後,面對秦國的衰敗落後,大膽地將其在魏國所學得的政治經驗用於秦國,秦得以迅速停止下滑的頹勢。公元前361年,秦獻公去世,他的兒子渠梁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孝公。孝公即位時年僅21歲。秦孝公即位之後,看到秦國外受強鄰的欺壓,內有貴族的專橫,感到無比悲憤,決心奮發圖強,改變國家的落後面貌。他向全國頒佈招賢令說:“現在秦國內憂外患,各諸侯國也都看不起秦國,恥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賓客和群臣中有誰能獻出高明的計策,使秦國強盛起來,我將讓他做高官,分封給他土地。”

在秦孝公招賢令的感召下,當時在魏國得不到重用的商鞅“聞是令下”,西入秦國求見孝公,(商鞅姓公孫,名鞅,大約生於公元前390年,因為是衛國人,也稱衛鞅。後來受封於商,號為商君,所以又稱為商鞅)。商鞅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於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Z過客K


與秦孝公執政同一時代,東方諸國有齊威王、楚宣王、魏惠王、韓懿侯、趙成侯等,他們或少年有為,或勵精圖治,當時的東方六國,即戰國七雄已經形成。

而秦國此時受到歧視。楚國、韓國跟秦國接壤,魏國還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之地。所以說,六國這時候已經非常強盛,他們有點欺負秦國。

《資治通鑑》記載,秦孝公頒佈“求賢令”說:“皆以夷翟遇秦,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

秦孝公以前幾代,秦國政治上不穩定,有內亂,幾代國君享年不永,有的在政治上又很荒唐等。

秦國面臨內憂外患,秦孝公是想恢復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時代的霸業。商鞅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秦國。

最初,商鞅跟秦孝公談帝道、談王道,秦孝公不感興趣。談法治,談富國強兵。才是秦孝公感興趣的地方。


閒將西話


法家的法治理論是方法論,可以為不同的世界觀服務。王道、霸道,是世界觀,是以什麼目的征服和統治世界的問題,而如何實現目的,都必須有一套方法論指導如何做,法家理論就是這種方法論。很多人對法家存在誤解,以為它就是愚民什麼的,其實它的核心指導理論就是這麼三點:與時俱進、法今不法古、恆主張變法。這幾個基本點歸結起來,就是為當今需要服務,你要什麼,他們設法給你實現,辦法不限於古人經驗,而是創新,故稱變法,至於這麼做是否符合價值觀、道德倫理,不理會。故法家諸人,君主要王道也好,霸道也好,都能搬出一套話語術去說動,宣稱按照他們說的做,就能達到目的。法家人物並非僅存在於先秦時代,後世所在多有,諸葛亮、王安石等名人就是典型的法家人物,腐儒不懂,亂說是儒家而已,自己不懂法家理論,連諸葛亮和王安石的言行是典型的法家言行都不知道,卻去品評法家如何這般不是。


TonyDeng


因為那時秦國很小!人口也少!地方卻盜匪遍地!實行變法!助於民生!有法度有章程!國家穩定!民福國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