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關於秦孝公和商鞅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元驀


戰國是一個精彩紛呈,群星閃耀的時代。這個時代裡有張儀、蘇秦等人縱橫捭闔於列國王庭之上;也有儒家、墨家、道家等流派論戰于思想的盛宴之中;還有春申、孟嘗、信陵、平原等公子的養士風流;更有白起、李牧、廉頗等在沙場上的生死存亡。這一時期,天下的能人志士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他們既為名也為利,更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


在眾多的國君與士的故事裡,我個人覺得秦孝公與商鞅是那個時代的最佳”CP”。這兩位大神在性格上有著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偏執”,秦孝公偏執於對商鞅的支持,商鞅偏執於自己的變法將秦國一改到底。這兩位時代的弄潮兒“偏偏得正”,最終使得秦國脫胎換骨,由西陲的弱國一躍而成虎狼之秦。


孝公與商鞅的故事還得從一道詔令說起,秦孝公即位第一年發佈了一道求賢令,其原文下:


“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這段求賢令分三層意義來解讀,第一層意思是秦孝公回憶了秦穆公時代秦國的輝煌,這一回憶是為了告訴天下士人秦國有稱霸的先例,秦國本身的客觀條件不差。第二層意思是秦國因為國君和人才等人為原因導致了衰敗,目前秦國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急時刻。第三層意思是表明秦孝公求強求治之決心,並向天下能夠強秦者開出天價薪資待遇。


整段求賢令讀下來,最吸引我的是“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這兩句,這八個字就說明了一切。作為一國之君,秦孝公直面事實,以一種超低姿態來說出自己內心的苦悶和羞恥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羞恥感越強求強的決心也就越大。即便過了兩千多年,我們現在讀起求賢令,秦孝公那種誠意十足,虛懷若谷,一心求強的氣息撲面而來。


此時身在魏國但始終未被魏王重用的商鞅也看到了這篇《求賢令》,於是他積極響應秦孝公的號召離魏入秦。在宦官景監的引見下,商鞅第一次見到了秦孝公。《史記》明確記載了這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況: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你他媽的從哪裡找來這樣一個坑貨,這樣的坑貨能強秦?)”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這對戰國最佳“CP”的第一次見面,既沒有一見如故更沒有如魚得水,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失敗。


失敗一次沒關係,五天後偏執的商鞅繼續走景監的關係,於是在景監的安排下這對“CP”又見面了。具體情況請看《史記》原文:後五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請復見鞅。”第二次見面,雖然孝公這次沒那麼惱火了但是仍然不滿意,景監又被國君給罵了,生氣的景監只好再罵一次“商坑君”。


雖然商鞅已經連坑兩次景監了,但商鞅並沒有打算放過他,還是死皮賴臉的求景監再安排一次。戰國時代的人有時候真的很可愛,商鞅專門坑景監一個人,景監居然也願意一直被坑。已經上了賊船的景監沒辦法只好再安排了,於是商鞅第三次與孝公見面。還是來看看《史記》原文的記載:“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這一次的見面效果比前三次好多了,但是孝公還是沒有啟用商鞅,與此同時商鞅也沒有再去坑景監了。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孝公經過前三次與商鞅見面,某天突然覺得商鞅應該是個人才。於是,孝公主動向景監提出要見商鞅。


孝公與商鞅的第四次會面具體情況如《史記》原文:“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景監看到這種狀況,事後問商鞅是如何“忽悠”住國君的。商鞅答道: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不要跟我扯“三皇五帝、王道聖君”的事情,我只要求在短時間內迅速強大。)”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


這最後一次會面非常成功,商鞅把孝公同樣擁有的偏執基因給激發了出來,國君對商鞅只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在短時間內富國強兵,稱霸諸侯。終孝公一生,他只對商鞅也只提出了這一個要求。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孝公打算重用商鞅主持變法,並且貫穿始終地對商鞅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支持。


通過馬拉松式的四次面試後,雖然秦孝公已經打算啟用商鞅來變法強國。但是當時秦國舊貴族勢力依然強大,況且商鞅的那套變法改革是完全未經實踐檢驗的陌生理論。孝公也是“恐天下議己”,於是孝公為了打消眾人的疑慮,也為變法做宣傳,安排了一場王庭大辯論。這場辯論的正方是改革派的商鞅,反方是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裁判是秦孝公本人。此番舌戰堪稱千古絕辯,實在是精彩絕倫,我現將原文粘貼如下:


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 商鞅 ,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辯論結束後,秦孝公宣佈商鞅獲勝,並授予實權總負責秦國變法之事。商鞅接過君主的授權,迅速開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變法改革。他以大無畏的精神,無視一切反對,手持變法利劍,人擋殺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如果說變法之前的秦國已經是重病纏身的話,那麼偏執的商鞅給出的治療方法就是“猛藥治重症”。


我們先來看看商鞅開出的第一張藥方(第一次改革):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從以上《史記》原文中可以看出,商鞅對秦國改革的涉及面非常廣,非常深。包括了生活習俗、社會等級制度、農業生產、軍功爵制等。簡單點來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編織了一張全民監督網。讓普通百姓相互監督、檢舉、連坐以確保改革時期的社會穩定;二、鼓勵分家。挖掘勞動力促進小農經濟發展,增加國家賦稅收入;三、建立軍功授爵制。鼓勵全民參軍爭功,貴族無軍功不再受爵。這一舉措打破了貴族對爵位的壟斷,讓平民有大量機會受爵,從而讓秦國軍隊戰鬥力迅速提高。


商鞅這一劑猛藥下去,重病的秦國馬上就開始有不良反應了。先是,秦國百姓每天都有很多人去首都上訪表達對變法的不滿。後來,太子也對新法不滿,於是以身試法。但不要忘了,商鞅是個偏執的人,他的思路是既然猛藥有不良反應,那就說明藥的劑量還不夠。於是商鞅表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他先將議論的百姓放一邊,直接揮劍劈向以太子為首的勢力。《史記》原文:“將法太子。太子(有可能未成年),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秦獻公之子,秦孝公之兄弟),黥(在臉上刺字以示羞辱)其師公孫賈。


秦國的百姓和其他貴族看到商鞅這波操作後立即變乖,《史記》原文:“明日,秦人皆趨令”。當商鞅的法令行之十年後,秦國已經大變樣。《史記》原文:“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這個時候秦國的百姓也嚐到了變法的甜頭,於是當初那波上訪反對變法的人,現在跑來國都表示支持變法。偏執的商鞅本來就要懲罰當年那些反對者,沒想到這次他們主動送上門了,於是商鞅果斷採取措施: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偏執與刻薄寡恩盡顯)


經過商鞅第一波治療後,秦國由重病纏身迅速恢復成了健康狀態。但是這也僅僅是讓秦國恢復了元氣而已,離秦孝公的富國強兵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為了兌現當年商鞅許下的諾言,為了保證法家理想的實現,商鞅繼續將改革向縱深推進,於是開始了第二次變法。


這一次商鞅開出的藥方更加猛烈: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而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鬥桶權衡丈尺。以上是《史記》的原文。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這一次改革涉及範圍、層面比前一次更大,改革的力度更加徹底深邃。總結起來說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用法律的形式強制分家,禁止大家制。這一措施是將勞動力的挖掘發揮到極致。在第一次變法中,如果不分家就只是加倍收稅。加倍增稅只能將中產以下無法承擔稅收的家庭分離出去,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完全交得起賦稅,從而還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因此這次改革斷絕了貴族用錢贖買的路子,讓分家制度落實得毫無例外和妥協;二、統一度量衡,頒佈統一標準。在當時的秦國不同的地方度量衡標準不一樣,這就給政府的稅務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減少行政成本這次改革就強推了統一標準;三、深化調整土地政策。重新丈量土地登記在冊,把貴族們閒散的土地收回,使政府完全掌握全國土地數量,併合理分配手中土地,從而使得軍功受爵賜田制度發揮的作用更大;四、調整行政區劃,將郡縣制推而廣之。這一措施進一步將地方權力向中央收縮,使得秦國中央集權再度加強。


這第二劑猛藥下去後,秦國脫胎換骨,國富兵強終成虎狼之秦。舉國上下都積極配合國家的“農耕”與“軍戰”的戰略目標。秦國經過國醫商鞅之手,由弱轉強虎視山東。秦強的外在表現有兩點:其一、外交層面,不得與諸侯會盟的被動局面被打破。山東六國以及周天子對秦國刮目相看。《史記》記載:“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秦國再也不是那個“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的西陲弱小了;其二、軍事層面,改革後的秦國軍事實力劇增,連連獲勝。元裡之戰,秦軍斬首七千,奪取魏國少良。安邑之戰,秦軍長途奔襲成功佔領安邑。河西之戰,秦軍俘獲魏軍主將公子卬,大敗魏國軍隊。


戰國是一個風雲際會,自由征伐的時代,各方能人志士在這個舞臺上極盡其能地表演。商鞅在這個舞臺上展現了他的雄才大略與經天緯地,作為法家的優秀弟子,他在戰國的政治舞臺上將法家帶到了唯我獨尊的地位。秦國也由此傲視群雄,成為戰國最強。不誇張地說,商鞅變法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打下了深厚的基石。


公元338年,秦孝公去世了,這位甘為人後的國君看著已經成為戰國至強的秦國,心滿意足地走了。秦孝公一生最精彩之處在於他重用商鞅並且信任無比,始終如一,甚至可以說他幾乎把君主實權都讓渡給了商鞅。他為了強秦,甘願退到權力的二線,甘願成為“虛君”,甘願默默地站在商鞅的背後。正因如此,商鞅才能夠將內心的變法鴻篇轉換為手中改革之利劍,從而斬斷舊貴族的利益鏈條,將秦國之舊疾一掃而空。秦孝公與商鞅絕對是一段千古君臣佳話。


商鞅變法能夠成功的關鍵在於秦孝公無條件地支持。在秦孝公看來,只要能讓秦國強盛他什麼都可以犧牲,權力可以放,親情可以棄,名聲可以丟,他的強秦決心與志向大過任何一位秦君。在我看來,秦孝公在秦國的歷史地位比肩於嬴政,其他君主皆在其下。秦孝公是一位偉大的君主。他是虛懷若谷,一心求強的賢君;他是用人不疑,持之以恆的明君。他更是秦國由弱轉強,終成虎狼之秦的聖君。


孝公一去,商鞅也時日無多了。公元337秦惠文王嬴駟繼位,他就是當年被商鞅變法之利劍懲罰過的那個太子。坦誠地講,當年太子犯法,商鞅只懲罰了太子的老師而沒有懲罰其本人,可以算得上是網開一面。但是秦惠文王並沒有感恩,也沒有站在秦國國君的高度來思考商鞅的歷史地位,他在保守派的壓力下毅然選擇車裂商鞅,並滅商君之家。


關於商君之死,古往今來討論極多,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讀罷《史記 商君列傳》,默然良久。風雨雲臺曰:黃泉之下,景監引商君再見孝公。孝公曰:“秦國負卿,嬴駟負卿。”商君謝曰:“臣不負君上,足矣!”


風雨雲臺


周孝王時期,秦王先祖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從此就在西邊幫助西周抵禦西戎。到了西周末期,周王室的權力和地位已經漸漸變弱,他們甚至是依靠著秦人來對抗西戎的侵擾。如果沒有秦國,西戎一路東進,西周也就不復存在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並且擁有一塊封地。雖然還是在西部邊陲,但是總比沒有好吧!


  秦國靠著這塊地,發家致富。各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領土,互相開戰,很多小的諸侯國就此消失。剛開始的時候,秦國很弱小,但是由於秦國地處最西邊,交通、農業、經濟等等都不發達,還要時刻受到外部蠻夷的侵擾,沒有大國來打它的主意。秦國的歷任君主,都在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富強秦國,讓秦國變成和強國比肩的大國。當然,不止秦國這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其他國家同樣沒有落後,都在尋求圖強的辦法。魏國實行了變法之後,變得強大起來。把秦國打個半死,秦國也想效仿魏國,實行變法。秦獻公時期,秦人就已經在探索改革變法的途徑了。後來秦孝公繼位,他秦國人自己想辦法,這是行不通的,要藉助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的力量,讓秦國強大起來。於是,秦孝公發佈了消息,秦國需要很多有才能的人,希望大家來秦國實現抱負。若是誰的治國之策被採納了,那就封他做大官,還給他土地和財寶。

 很多人聽了這個消息,都慕名來到秦國,可是很多人達不到要求。秦孝公正在發愁之際,他的寵臣景監的府上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個不速之客是衛國人,名字叫做衛鞅,是從衛國到秦國來從政的,他聽說了秦國需要人才,就趕緊過來了。景監是秦孝公的臣子,做過副將,秦孝公十分賞識景監。景監的府上突然來了位衛鞅,還說自己是來求見秦孝公的,景監自然要問一問是什!麼事。衛鞅說了自己有一個讓秦國變強的辦法,景監說,“既然你有辦法,不如先說給我聽一聽,若是我覺得可行,就帶你去見秦孝公。若是我這關都過不了,那就見不到秦孝公。”衛鞅心裡也很著急,就給景監講了自己的變法之道,景監聽得入迷,彷彿眼前就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般。他知道這個衛鞅的確是有才能的人,於是進宮的時候,他就對秦孝公說了今天發生的事情,景監向秦孝公舉薦了衛鞅,他說衛鞅一定不會讓秦孝公失望的。鞅第二天面見秦孝公,秦孝公讓他講講到底是什麼辦法。衛鞅淡定的講起了曾經的五帝是如何興起的這類的歷史故事,秦孝公是君王好伐,這樣的故事,他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衛鞅像個老夫子般,講了許久,秦孝公都快要睡著了。等到衛鞅講完了,秦孝公忍著脾氣沒有發火,說衛鞅不是自己的菜,讓他走了可是衛鞅出宮後卻再一次找到景監,這一次,他還是讓景監帶自己去見秦孝公。景監本來就因為昨天的事有火發不出,但是看著衛鞅一副落寞的樣子,不忍拒絕,就對秦孝公說,再給他一次機會。秦孝公大發脾氣,說:“你上次就給我推薦了,他根本就是個迂腐呆滯之徒!”五日後,秦孝公還是召見了衛鞅,衛鞅這次講的是三王之道,本來秦孝公還存有一絲希望,這下什麼都不說了,直接轟走。衛鞅不死心,又第三次求景監帶自己進宮見秦孝公,景監心軟答應了,這次衛鞅講的是五霸興起的歷史,向孝公講述富國強兵之術,說明變法革新的重要性。這次講的強國,復興之道,秦孝公越聽越有興趣,兩人談了幾天,孝公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擻,興致勃勃,遂以商鞅之道變法改革。那麼用什麼關係來比喻秦孝公和商鞅呢?我認為他們兩是一對“政治夫妻”。秦孝公是丈夫,衛鞅是他的妻子,或許我們看作為“續妻”更為形象,因為他還有一個兒子。

初入秦時:孝公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妻子”剛開始是看不上,經過長改為欣賞不以。確實是他家所急缺的“賢妻良母”。應該是敬重和利用的心態。從前面我們說過的變法之辨中,論證過如果變法不利可能就得推罪於商鞅。所以說是利用的關係。法之初時:因新法這“乳子”和“續妻”商鞅關係進一步緊密(太子犯法),對很多事情都同心同德對待。但又因還有一個兒子,怕這“後媽”得勢之後會吃虧。同時又開始防備“續妻”!法大成之時:經過多年的生活,“續妻”任勞任怨,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小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後。對商鞅更多是依懶!封其為大良造,那就是裡外的主都交給他作了,生命最後時刻:“愛情”早已經變為“親情”,已其為最親的人之一。很難割捨,所以做出了要傳位於商鞅的想法。因為他知道早在年輕時候的導演事件為商鞅埋好災根。然而人之將死其心也善。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兒子贏駟,“兒子”秦法,“妻子”商鞅。他想要的是全部保全。最佳的設想是自己傳位給商鞅,商鞅傳位給贏駟。商鞅沒理由災害新法。從商鞅處接過國君位置的贏駟,因感恩商鞅也就不會傷害新法。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總是殘酷的。這設想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商鞅的不幸是註定的。所以我想臨終時候的孝公可能會對著金馬最佳導演獎的獎盃一陣苦笑,如果能重來我一定不拍這場戲!


HMSVICTORY


孝公受父親所託領導了秦國,秦國國力疲憊不堪,孝公為了振興秦國,深知的有能擔當的大才來治理國家才能完成所願。商鞅心懷抱負急需有識才之人來施展所學,這樣一個王和一個有才華的走到了一起,在秦國的土地上,兩個人共同實現同一個目標,強秦的夢想。在共同的目標下,商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孝公強大政治支持下,逐步在秦國推行,十幾年的奮鬥變為了現實,商鞅也取得了個人的巨大成功,這是共同合作的成功,但哪是事業的合作,君臣關係任然是他們之間最主要。


宏dIscuz


孝公和鞅的出現,是中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君對權臣的信任,在後來的時代也沒法超越。有孝公的發奮圖強,才有鞅才幹發揮,君臣無自私的合作使大秦從被滅亡的懸崖邊上拉回來成就千古帝業。正如大秦帝國中一句話:公如青山,我如松柏。他們的關係超乎親人,君臣。千古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