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寶雞高新二小劉芳實踐心得:“五劑”助力線上教學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線上教學走進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作為教育人,三種課拉開了“空中課堂”的幕布:攻堅克難,共同抗“疫”,上好一門必修課;調整心態,理性認知,上好一堂思政課;隔屏對話,變身“主播”,上好一節網絡課。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從一名參與者、實施者,逐漸變成一名學習者、受益者。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線上教學“秘籍”。

寶雞高新二小劉芳實踐心得:“五劑”助力線上教學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花式互動是調和劑

學校延遲開學,我秉承“少、慢、穩、實”的原則組織網上學習活動。精減教學內容,選擇篇幅短小的古詩文,教學方式從單一的看,走向多元化的聽、說、讀、寫、唱。在課前播放勵志歌曲《小娟》、《鍾南山之歌》、《加油,中國》、《大醫無疆》等進行互動,組織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然後再小試牛刀,舉行網絡環境下的班級詩詞大會,評選班級詩詞大賽冠、亞、季軍。課餘,讓學生嘗試給課文配音、錄製吟誦小視頻等體驗活動,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繪製思維導圖,“詩人專欄”動手繪製小報活動,以“疫情”為話題、以“逆行者”為傾訴對象、開展不同文體的“疫情·移情”抗“疫”專刊習作大賽活動。多樣態學習內容及方式,成為師生之間的潤滑劑,讓語文網絡課程成為學生的“新寵”。

信息技術是改良劑

“空中課堂”的開啟,對於一位非信息技術老師來說如臨大敵,難度不小。藉此機會,get一項新技術,無論是發展所需,還是學生所需,都在倒逼教師成長。網課期間,我首先學習並研究mp4格式下的課文配音錄製;其次,藉助錄屏大師下載並剪輯製作短視頻,加上“奢華”的片頭和片尾字幕,感覺自己也成了業餘的製片人;第三,利用手機與電腦合成錄製微課,雖然質量不夠上乘,但是畢竟學會了一項新技能;第四,利用美圖秀秀當中塗擦筆清除試題答案,利用塗鴉筆批閱學生作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新技術的學習運用,可謂催生出“萬枝吐綠”的網絡新世界,也成為傳統課堂的改良劑。‍

深入閱讀是防腐劑

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正是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沉澱,才能把“教學”這件事情做好。堅持閱讀,豐富學識見識,增強專業技能,是教師成長進步的階梯。於書本而言,目光所及之處總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接受心靈的洗禮。我堅持碎片化閱讀,儘量做到整本書閱讀。《美其所美》中王菘舟老師語文教學策略的提供,《語文講習錄》中聽溫儒敏教授揭示語文課程的精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真正的智慧應該反求諸己,即向內求是成長的本源所在。近期,有一位美國留學的博士生讀書畫面刷屏了,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博士,也是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身著藍色上衣,戴著口罩,手捧一本書躺在武漢方艙醫院靜心閱讀,這一幕與周圍刷手機、聊天的病患形成鮮明的對比。無論身處何地,遭遇何種挫折,唯有閱讀可以撫平憂傷,慰籍心靈;閱讀也是防止一個人思想固化、語言僵硬的唯一途徑。‍

資源共享是添加劑

當下,持續深化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局面,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網課啟動不久,各名師工作室的音頻資源、各地市的網上直播視頻資源、各種課件、資料包等圖文資源,各學段、各年級相配套的教學設計及說課稿、名師之路提供的特級教師專題講座等資源層出不窮。面對這些寶貴資源,我們可以採取“學來主義”和“拿來主義”。有的資源好過我們自己的製作,共享之後可以直接使用;有的資源卻可以給我們提供新的路徑,堪稱一本活教材,一學就會,避免走彎路現象。

業餘寫作是催化劑

讀和寫是一對“孿生姐妹”。閱讀是寫作靈感萌生的源頭活水,閱讀是寫作的必要條件,離開了閱讀,寫作的源頭就會乾涸。平時,我們在課堂領地摸爬滾打,在各種“表哥”“表叔”中忙得無法抽離,在學生之間斷著數不清的“官司”,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寫作。此刻,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寫作。醞釀教育也好,精彩語段採擷也好,盤點過去工作中的得與失也好,展望新學年計劃也罷,都可以用筆記錄下來。再者,現在處於讀圖時代,我們平時閱讀以紙質書籍為主,特殊時期,我們藉助電子書籍、各類鏈接能獲取更多資訊,這些資訊在輸入大腦的那一刻,便會有種種條件反射,從而向個人感悟領地“進軍”,強烈的寫作願望湧上心頭,成為加速個人成長的催化劑。‍


相關閱讀:


作者:劉芳(陝西省寶雞市高新第二小學教師)

寶雞高新二小劉芳實踐心得:“五劑”助力線上教學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