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饶宗颐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其书法绘画水平在中国当代处于什么地位?

青山磊落


饶宗颐先生堪称一代宗师!

饶宗颐先生照片

饶宗颐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已故饶宗颐先生,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钟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书画作品欣赏

他自叙自髫龄习书的历程,从唐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入手,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识碑,浸淫至深。至于甲骨、金文、简帛及两京碑碣,皆摄取其意。故不论篆隶楷草,皆能于古人笔意之上发展。他对前人书画艺术的高度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使他的书法能够写出各种不同形象,但却又能保持强烈个人面目,包括把古代一些不是书法家所写的字,变成他自己面目的古文字书法

饶宗颐书法作品欣赏

饶宗颐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饶宗颐擅长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自成风格。

饶宗颐人物画作品欣赏

饶宗颐的画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繁密厚重或学石涛、八大清逸脱俗的一路,也不同于那些致力于改革创新的新文人画,而是在纵览历代名家翰墨基础上,独抒胸臆,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还是清新淡雅的花鸟画,或者是笔简意赅的人物画,饶宗颐的绘画无不带着一种浓厚的文人气象。这就是饶宗颐绘画的典型特征。

饶宗颐山水画作品欣赏

我是无心斋苦果,喜欢我文章的人请关注我。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无心斋手稿研究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号选堂,广东潮州人。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多所大学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饶公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泰斗,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一生获得荣誉无数,1962年获得有“国际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2000年获得香港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2011年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饶宗颐先生手迹△

饶宗颐,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硕果仅存、绝无仅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作为知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博,涉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包括潮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十三大门类。

他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他就是著名国学泰斗饶宗颐。

有人说:“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对于饶宗颐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特别是在那些炫目的头衔之下,似乎有种尽人皆知的意味,而盛名之下,饶宗颐对于中国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作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文字,还精通梵文、巴比伦古楔形文字等“天书”。他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诗、书、画、乐的造诣也极为高深,学贯中西。

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该书煌煌五百页,以前所未有的体量系统梳理了“正统”这一中国史学(实出自公羊学)的核心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政治史、思想史研究者的必读名著。朱维铮先生评价此书:“就寡闻所及,国内近数十年专究历史观念史的论著本就稀见,而以正统论为题进行全面系统考察的专著更未发现。我所见而又是同行公认的力作者,唯饶先生这一部。”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国外把他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国内更称呼他为“国学大师”。





魏楷气象


饶宗颐先生是一代国学巨匠,曾获多项名誉,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去年我曾特地参观了饶宗颐老先生的故居,了解了一代国学宗师一生成就。其书画只是大师成就很少一部分,更多是国学成就,大家都知道的不说,有一两样可举例,那就是书籍目录学对当代编辑书籍也起了影响,以及对潮汕文化保护及推广均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艺术是相通的当你学富五车时所产生思想不同,所作的书画自然也产生不一样韵味,这也是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空缺6年后首推饶先生当社长的缘故吧。当今伪大师满大街跑,而只有饶先生才是真正的一代大师,其书画自然也在当代书画金字塔尖上的!!











8914291520356山虎


百岁老人饶宗颐(1917~2018),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梅县,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饶先生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其书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甲骨五堂”。七十年代饶宗颐先生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

从饶宗颐先生诸多书法作品可知其根在古文字,行草书融入明末书家豪纵之韵趣。饶先生书作品类极丰,甲骨、金文、简、帛书,南帖北碑体的楷、行、草多体皆独具特色,无不显示着非凡的书学功底,饶先生书法主张“重”于“拙”。

饶宗颐先生在绘画上更是擅于山水,不拘一法,写生虽有域外山川面目,但皆为己用而更具自己面目特色,其人物画多有白描手法而开己一路。

由于饶宗颐先生笔墨书画的突出成就,人们就有:“选堂先生的书画,清狂跌宕不可一世,温文雅逸莫之与京。在当代,只有溥儒有此浓馥的书卷气。但溥画失之枯硬瘠薄,其笔法过多‘作家’气。选堂先生笔墨丰润华滋,行笔自由放任;若无绳墨,却自有法度”的极高评价。


弄墨人3476384831199


饶宗颐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男,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1](另有报道称其祖籍为广东梅县铜琶村[2][3])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4]。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5][6]。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7][8]。

1949年到香港,1952年曾于新亚书院任教。1952年至196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1968年至1973年获新加坡大学聘为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期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其后在法国、日本、中国内地、台湾及澳门周游讲学[9]。2009年1月,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0]。2011年12月,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连任。[4][11]

他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特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

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12][13]






耳火二月


饶宗颐老先生通晓英,法,日,德等多国语言,还还精通,梵文,巴比伦古楔形文字“天书”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诗书,画,乐的造诣也极为高深,饶老先生更对中国文化更是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饶宗颐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他通达古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

在画界里饶宗颐老先生有“东方达芬奇”之称

国外把他誉为“东洲鸿儒”国内更是称呼他为“第一国学大师”。

2016在北京从有幸目睹饶宗颐老先生的作品,大气,稳重,洒脱,利索。饶宗颐老先生通古博学,作品更是,大气稳准。




沈安玲宫廷式工笔画


关于人生哲学,饶宗颐曾提出“安顿说”。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饶宗颐先生已不再没日没夜地钻研学问,他也开始进入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生活,“人,当诗意地栖居”。

饶家位于香港跑马地,在赛马日从阳台望下去,可一览骏马竞逐英姿。饶宗颐常在躺椅上看着,当休闲节目。他现在甚少出门,几乎不应酬,每天清晨四五点醒来,写字、看书、做研究,然后睡个“回笼觉”,中午就到附近一个潮汕饭馆用餐。

“我是每天坐在葫芦里。”饶宗颐笑道。他引用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

“我从14岁起,就学‘因是子静坐法’,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就寝。”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不好怎么行万里路?因为有了强壮的身体,为了研究一个问题,我可以跑到发源地去考察。1962年,我第一次跑去莫高窟,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是乐趣无穷,因为我亲自印证了我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受此启发,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研究问题要穷其源,‘源’清楚了,才能清楚‘流’的脉络。”

令人感动的是,如今已百岁高龄的饶宗颐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今年6月27日,他不远万里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饶宗颐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为第一重境界,意为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为第二重境界,“日愈西下,则其影愈大”,饶宗颐认为这是一般人不愿进入的一重境界,

因为一般人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经不起孤独寂寞,又不肯让光彩受掩盖,只是注重外面的风光,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他们看不见林隙间的“绿”。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境界,意为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这样才没有烦恼,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国学泰斗饶宗颐作品▼


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137×34.4 cm 纸本设色 1995年

渺渺湘江冷紫波,亭亭翠盖拥湘嫁。

月明风细飘香处,应有人间宝瑟謌。

137×34 cm 纸本设色 1994年

宣庙青铜白定磁,参差插遍莫论枝。

丰台有约挥鞭懒,怕见将离坠地时。

137×34 cm 纸本设色 1989年

莫过众芳多莫秽,有根终不若无根。

137×34 cm 纸本设色


大米艺术


饶宗颐先生是一代国学巨匠,曾获多项名誉,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去年我曾特地参观了饶宗颐老先生的故居,了解了一代国学宗师一生成就。其书画只是大师成就很少一部分,更多是国学成就,大家都知道不说,有一两样可举例,那就是书籍目录学对当代编辑书籍也起了影响,以及对潮汕文化保护及推广均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艺术是相通的当你学富五车时所产生思想不同,所作的书画自然也产生不一样韵味,这也是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空缺6年后首推饶先生当社长的缘故吧。当今伪大师满大街跑,而只有饶先生才是真正的一代大师。


皇发篆刻


饶宗颐先生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国际公认的一代巨匠、南派文化宗师。精通多种外语,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无论甲骨文、简帛学、敦煌学、佛学、道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乃及印度梵学、西亚史诗、艺术史、音乐、词学、书画及理论,学无不涉,涉无不精,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主张书要“重”、“拙”、“大”,克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其书作气息空灵,淳淳入古,尺幅之内疏简凝重,濡染翰墨,殊为精致。实可谓:“笔走时篇篇锦绣,墨动时字字珠玑”。


大年禧


国学大师饶宗颐

————

百岁泰斗笔耕勤 舞笔泼墨抒胸臆。

————

笔法、造型和构图乃至整体气韵,落笔之处,既得古风,又有新意。皆能在精微与广大之中获巨大的情感、精神空间,体现人生与艺术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