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喝的水多排尿黄是在排湿气吗?

femessic


韩一声认为没有必要把尿液的颜色搞得这么神秘。其实尿液中的颜色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关系,跟湿气或者排毒关系并不是很大。

我们人体正常的尿液带有的颜色,主要是尿液中的人体代谢产物的颜色。如果人体内的水分越少,或者摄入的水分越少,肾脏代谢产生的尿量越少,而单位时间内代谢产物的量基本相同,所以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浓度就比较打,颜色也就越深。

当然,如果饮水过少,或者进食胡萝卜、某些茶叶等含有核黄素、胡萝卜素较为丰富的食物,或者吃了某些含有B族维生素的药物,亦或者服用某些色素含量较多的中药,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从人体排出的尿液颜色加深,这都跟湿气扯不上什么关系。

另外,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比如黄疸、肝炎等肝脏、胆囊、胆道的疾病时也有可能出现尿液的黄色加深,这时候尿液是人体疾病的一种警示,而不要误认为是排湿气。


韩一声医学博士


你好,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喝的水多,排尿多,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肾脏的功能就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人体5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分。但是,水分不能多也不能少,缺水会引起身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水多了也不行,水太多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高血压,水中毒,肺水肿,心脏功能摔机等等。

如果你喝水多,身体就会通过肾脏来调节尿量,肾脏吸收的水分减少,让水分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相反地,如果你喝水少,肾脏吸收的水分就会增加,尿量减少,防止身体缺水。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的尿量为1000至2000毫升,如果尿量小于400毫升,那就是少尿,尿量小于100毫升,称为无尿。24小时尿量大于2.5L称为多尿。

所以,喝得水多,排尿就多,这是正常。

第二个问题,小便黄

我们的小便是淡黄色的,其中的颜色,主要来自于胆红素的代谢产物,如果尿色很深,很黄,有可能是喝水少,尿液浓缩。也有可能是胆红素代谢出问题了。当然,肉眼观察只是一个大概的判断,想要知道自己的小便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可以化验一个小便,看看小便里面的胆色素是不是超标了,有没有出血等等。

尿液与湿气没有关系,实际上,西医里面就没有湿气这个概念,小便就是排尿,排出代谢废物,与你讲的湿气没有任何关系。


普外科曾医生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尿液是淡黄色或者是无色,这是因为尿液里面含有一种尿色素,它是黄色的,所以显示的尿液也是淡黄色的。



正常人体喝水多了以后自然尿量也会增加,肾脏会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或代谢物通过尿液排除体外。


排出的尿液变黄是在排出湿气吗?

先从西医来说,尿液颜色黄最可能的原因是喝水少,导致被尿色素的浓度增加,自然颜色就变深了,不过题主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第二种就是吃了胡萝卜等食物,这些食物会使尿液变为亮黄色;第三种就是某些疾病导致的,例如说黄疸以及一些肝病,也是会导致尿液颜色发黄;第四种就是有感染的存在,例如尿道感染等,同时还会有尿急、尿频、尿痛的感觉。

以上四点是常见尿液发黄的几个主要的原因,再来看看中医上对于这个看法

中医上对于小便发黄叫做“小便黄赤”,认为这是因为体内具有热邪,但是是单纯的热邪,还是湿热,仅仅从小便颜色是无法判断,只能判断体内有热,对于热的性质不能做出判断。

而关于湿的排出,一般是可以借助治疗辅助手段的,比方说温化寒湿的中药,或者拔罐调理,但并没有听说可以通过喝水排湿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很多人湿气太重回家喝水应该就好了,所以喝水多尿黄排湿是不实际的。

喝水多和尿液颜色发黄以及排湿气这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每天适当的补充水分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


张浩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喝水多,排尿多,这很正常。这是在排湿气吗?这是在排代谢物。西医没有湿气之说。我们建议多喝水,多排尿,可以把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去,有利于新陈代谢。

喝水多,多排尿

一般来说,我们是喝水多就会多排尿。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冬天早上喝多了水,一早上都可能在跑厕所。这是人体在维持一个正常的水钠平衡。喝水多了,就会把大部分的水分都要排出去,不然集聚在体内,就会水中毒。

但是喝水多,就一定会多排尿吗?小张今天跟我一样喝一瓶水,他不用去上厕所,而我为什么跑了两次厕所?因为每个人代谢不一样。有些人喝了很多水,但是尿还是不多,那水去哪里了?水的去处除了排尿外,还可以通过汗液蒸发,人体活动代谢了。每个人代谢情况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

尿液的颜色与饮食、服用药物和其他病理因素有关,如下图👇


喝水少,尿液就浓缩。喝的少了,不可能还会排那么多出去,不然身体就会脱水了。所以只能从虑过的尿液中,再一次重吸收水分进入人体,尿液浓缩,排出去的都是代谢物,所以喝水少,尿液就会变黄。

人体的运转是很奇妙的,总得原则是,要实时监测水钠等电解质的平衡,以保证人体正常的运行。

喝水多,尿液越来越黄,建议做个尿检

从西医上讲,尿液排的是人体不需要的代谢废物,尿素氮、肌酐等。这些物质的排出有一定的范围,不能过高,过高就代表着肾脏出问题了。


尿液的深浅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尿液偏淡黄,早上起来的晨尿和不喝水时候的尿液也会偏黄。但是喝水以后,就变成淡黄,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喝水很多了,尿液还是很黄,并且有出现浓茶色,那么一定要去看医生了,要去做个尿常规看看。尿常规是最方便,最常用检查泌尿系的一个方式。

多喝水,多排尿,可以减少泌尿系的结石,也可以减少泌尿系的感染。工作在忙,也要桌前一杯水哈。


小影大夫


喝的水多,排尿黄,这不是在排湿气,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排尿黄的原因:

1、水分通过流汗等其他方式流失,而导致尿量减少,颜色发啤酒黄,这是由于尿液浓缩后颜色加深。

2、我们早上起来第一次尿,颜色就会比较深,呈深黄色,也是由于一夜睡眠,水分被肾脏重吸收,尿液被充分浓缩,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这个都是正常的现象。

3、但如果尿色黄的跟浓茶似的,而且你这几天没有吃胡萝卜、橙子这类黄色食物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或胆囊出了问题。因为肝炎的早期有个明显症状就是,小便颜色像浓茶似的。发现这种情况,患者要立马去看医生。此外,如果你的尿液是黄色混浊的脓尿,就可能是泌尿器官化脓的表现。

4、正常尿的颜色还可能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胡萝卜、服用维生素B时尿呈亮黄色。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大黄时,尿呈深黄或棕褐色。氨苯蝶啶可使尿出现淡蓝色。亚甲蓝(美蓝)可使尿呈蓝绿色。注射酚红后可使碱性尿呈粉红色。因此,如果发现尿液出现异常颜色,首先不要紧张,静心想一下最近是否服用特殊药品或食品,停用上述物品后,再观察尿色是否恢复正常。

5、尿色如果一直很黄,排除了喝水少、出汗多、食物、药物、过度劳累等因素所致,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查尿三胆,如果尿三胆阳性,需要进一步排查肝胆系统疾病。

至于排湿气,以下一些方式可以采取:

1、坚持运动

一般湿气重的人群缺乏运动,运动量太少时,会让大量的湿气在身体中堆积。多运动能加快身体细胞的运作,帮助湿气排出体外,通过游泳、跑步、打太极拳或者跳绳的方式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帮助水分的代谢,从而祛除湿气。尽量不要夜跑,因为到了晚上空气温度降低,运动完成之后毛孔扩大而且身体出汗,容易让湿气和寒气趁虚而入,从而加剧湿气。

2、饮食均衡,按时吃饭

吃饭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要因为鱼、虾、肉好吃就多吃。要做到荤素搭配,多吃素,少吃荤。不要暴饮暴食,烟酒最好不要沾,每天三顿按时吃,夜宵不要吃,辛辣刺激的少吃。保证饮食的清淡,脾胃功能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3、多喝温热水

喝水能帮我们人体加速代谢,可以排泄掉更多的“垃圾”,可以缓解燥热,适合肝火旺盛的人群。每天早晨醒来后喝一杯温热水来促进胃肠道蠕动,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即使天气再炎热也要控制嘴巴,不能喝冰镇饮料以及冷饮,不然会加剧对脾胃带来的损伤。

4、作息规律

在22:00左右新陈代谢速度非常的旺盛,此阶段若是处于睡眠状态,身体的水分以及湿气会跟随着呼吸以及肾脏排出体外。

5、保持心情愉悦

易怒、经常发火是肝火旺的表现,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把心态放平,多去户外走动,放松心情。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也会影响情绪波动。


持续分享健康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露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我想分两部分来回答:1、喝水多排尿黄是怎么回事?2、什么是排湿气?

关于喝水多尿黄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排尿正常的人水分的摄入量和出量是保持在平衡的状态,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大致在2000ml左右,小于400ml称为少尿,大于2500ml称为多尿,无论是多尿还是少尿,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尿量的多少与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就拿尿液发黄来说,如果患者喝水多,但尿液仍然发黄,这里面通常有3种情况;一、身体失液量多,比如患者存在消化道脱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喝水很多,但身体仍然缺水,导致尿量不足尿液发黄;二、肾脏出了问题,肾脏号称人体的下水道,身体的水分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它来排出体外,一旦肾出了问题,也会出现尿少尿液发黄的现象,比如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时,患者的肾脏滤过能力下降,导致液体在体内蓄积,身体浮肿、尿液减少;三、肝脏问题,一些肝病也会影响肾脏的滤过能力,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合并低蛋白血症、肝腹水等问题,影响肾脏排水,导致尿液发黄。

另外,中医上还有一种上火导致尿黄的现象,具体原因复杂,目前还没有详细的理论可以说明,但在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一个人最近工作繁忙,情绪上压力陡增,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尿液发黄的现象,但只要注意合理休息,并适当的调理情绪,尿黄的现象很快会缓解。

关于排湿气的问题

湿气其实是中医中的一种说法,在西医中是没有这一概念的,中医认为湿气是万病之邪,很多疾病都与湿气有关,在中医中,湿气包罗万象,既有潮湿的气候,也有肉类的食物湿气,一般情况下,湿邪重则伤阳气,同时湿气又是很容易伤人的,因为它容易渗透,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湿气缠身。

关于除湿的方法,中医主要强调生活中的调理,比如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但在传统生活中更注重食物的调节,尤其是一些除湿的食物对身体的排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薏米、姜片、赤小豆、淡竹叶等,但也有一些中医的文章说,适当的运动也会有助于排湿。

但不管怎么说,湿气既然是中医中身体的一类问题,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毕竟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有它过人之处,至于题主说的,多喝水但尿黄是不是排湿气的情况?目前在中医上还没看到这种说法,这里我的建议是,短期的尿黄其实问题不大,可能与上火有关,但如果长期存在这种尿黄的情况,同时还大量喝水,建议你最好到医院排查一下肾脏是否出了问题。

我是医心雕龙,码字不易,都看到这了,也算是缘分,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与转发哦~

医心雕龙


尿液正常情况下是淡黄色或者无色状态,


喝水多,但是排的尿液是黄色的,要考虑到你的摄入水分总量是不是能够达到身体所需:

喝水多,尿的色素所占的比例比较小,颜色淡;喝水少,尿的色素所占比例比较大,颜色就显的黄。

人体每天排出的废弃物和尿色素都是衡量的,每天保持一定的水分摄入,一般尿的颜色不会太大变动

同时,不要单次喝太多水,而是要把水分均匀的分散到全天;正常建议,一个人每天摄入最少保持1500毫升到2000毫升左右。


上面的矿泉水大多是500毫升左右,可以对照一下要喝多少水分!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会导致尿黄,比如服用的药物里面含有核黄素、有尿道方面的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胆红素代谢障碍……等这些情况也会导致尿液变黄。


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水量增加,看一下尿色是不是有变化~

我是运动营养师Bruce,欢迎关注私信,了解更多的运动健身和营养健康方面知识


营养师Bruce


不是。它是一种信号,预示着人体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

正常人的新鲜尿液为淡黄色,其颜色的深浅随饮水的多少而有所改变。根据题目描述,患者内热的情况比较重。

湿热的治疗,是湿或热哪个重先治哪个。从题目描述的情形看,患者一开始就搞错了治疗方向。

尿液的产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血液流进肾脏,某些成分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再进入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其中的有用物质仍被血液回收,剩下的没用物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可将周围毛细血管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至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就成了尿液。

尿液的颜色,是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有这些物质在内,尿液才会发黄甚至红。

正常来讲,喝水多,尿黄素被水稀释,尿液颜色应该更浅。如果喝水多仍没有稀释掉尿黄素,就说明尿黄素的分泌过多了。而尿黄素的分泌多少,可以受食物和药物影响。在没有其他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尿黄素增多只有两大原因,发热和脱水。

从题目的描述看,应该是不存在脱水的情况,因此原因是机体发热。

用中医来解释,膀胱经湿热者,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因而尿液色黄。还有,膀胱中的水分越少,尿液颜色越深。

那么,以上也说过了,关于湿热的治疗,要看湿重还是热重,湿重先祛湿,热重先清热,这是有分别的。

患者正是搞错了治疗的先后次序,他的热比较重,但是却提出了【排湿】的问题,应该是先行祛湿了。

另外,湿在三焦不同,其祛法不一。能导致尿液色黄的,不仅是下焦湿,中焦湿也可以。因此,还要考虑到中焦之湿、浊是否顺利下降,有没有因什么而凝滞,要避免形成痰饮,或痰饮已成的话,该如何消除。

故而,整体治疗上应先清内热,令机体清升浊降,浊降下来,再研究祛湿的问题。


纯钧LHGR


正常的健康的尿液呈淡黄色,尿的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身体缺水时尿液浓缩会变成深黄色,服用某些药物如痔特灵等尿液也会呈深黄色,进食大量胡萝卜也会引起尿液呈亮黄色。



喝的水多排尿黄是在排湿气吗?

如上所述,尿液呈黄色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和排湿气应该没多大关系。喝的水多排尿仍黄的话,基本可以排除身体缺水引起的尿黄,重点要排除某些食物和药物引起的尿黄。如果尿液呈浓茶色,那么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胆红素升高所致。



尿液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反应身体的健康情况。如果尿液呈洗肉水样,那么很可能是肉眼血尿。如果尿液呈白色,常见于脓性尿和乳糜尿。脓性尿是由尿路化脓性感染引起的,乳糜尿一般是由丝虫病引起的。因此当尿液出现异常颜色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行相关检查并明确病因。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新陈代谢离不开水。大量的含氮废物如尿素、肌酐以及有机酸如马尿酸、苯甲酸各种胺类及尿酸、尿胆原等物质通过溶解在水中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些代谢废物溶解在水中便呈现出淡黄色,如果颜色较浓,则需要考虑尿比重过高,摄入水量不足,需要及时补充水份。新生儿尿比重为1.006~1.008,成人的尿比重为1.011~1.025。尿比重越重说明其中的溶质越多,造成孩子尿比重低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的肾脏发育尚未成熟。重吸收率低。在肾脏中肾小球每天可以滤过的原尿可达180升,试想一下如果一天排出这么多的尿液的话,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水来补充呢?那岂不是每个人都成要随身携带水桶了?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出现,人体采用循环利用的手段,将原尿中99%的水份、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大部分的电解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这样的方式,每天成人仅生成终尿1.5升。

如果机体处于缺水高热的环境下,机体会分泌抗利尿激素来控制尿液的排放,增加原尿的重吸收,尿液便会变得越来越黄。当然,如果尿液呈现出浓茶样的颜色时则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祖国医学认为外感湿热之邪蕴结于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于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热疼痛,尿浊或伴腰痛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西医看来多半是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的观点也有所区别。您觉得排尿是在排湿气么?如果还有疑惑的话,也许只有中医师们来给您解答了。祝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