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第一章,青年才俊司马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这4个词,单独拿出来哪一个都不是好话。现在集中到一起,只能说东汉确实是气数已尽。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了。天下大乱,诸侯蜂起。乱世枭雄曹操,在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建安十三年(208年),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出任汉丞相,计划顺势南下,统一中国。求贤若渴的曹操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曾经拒绝过他的人。

7年前,也就是建安六年(201年)地方上向朝廷推荐青年才俊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报事务的官员),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就派人征召他任职。但是司马懿说自己有病,(辞以风痹,不能起居)居然给拒绝了。

给官都不当?曹操非常没有面子,于是派人夜间去刺探情况,司马懿果然是卧床不起,一脸病恹恹的样子,曹操这才作罢。

要说这司马懿还真是装病的高手,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凭借这一绝技躲过灾祸。

看过军师联盟的小伙伴们应该对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印象深刻。而历史上的司马懿还真就是一个像波叔一样的气质大帅哥,不止帅,而且家庭条件非常好,气人不,妥妥一个高富帅,更气人的是人家居然还人品、才学,智慧、品行俱佳。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司马懿家祖辈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在朝廷任职,在周代被赐姓司马,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封司马家为殷王,封国的都城在河内。

从此以后,司马家就定居河内,世代在汉朝为官,司马懿的高祖父做过征西将军,曾祖父做过豫章太守,祖父做过颍川太守,父亲做过京兆尹。

这样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世家子弟,却从小就聪明有大局观,博学,见识广,潜心于儒学的研究。

他小时候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经常慨然长叹,为天下的局势担忧,很有几分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时天下的大名士崔琰跟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关系很好,有次闲聊提到司马懿忍不住就打击了一下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英俊,公正刚毅,你是远远比不上的”。

都说“别人家的孩子”是年轻人的公敌,司马朗更悲惨,无缘无故遭受到了“自己家的孩子”的无情暴击。

这样一个青年才俊自然让曹操印象深刻,所以曹操决定再一次征召司马懿。司马懿还在犹豫,此时汉室江山在曹操的掌控之下,如果接受朝廷的任命,名义上是汉室朝廷命官,实际上却是为曹氏效力,这是与他一直所学的忠君爱国的儒学相悖,也与他儿时的理想,他的家国情怀,他士族的骄傲相悖。

他不想屈服。

但是曹操却没有心情跟他墨迹,作为世家子弟,又才华出众,就要出来做官,为国家做贡献,尽到你应该尽的义务。这样躲在家里,是个什么意思,想干什么。

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这次要是再不来,就把你绑过来。”

得到这个消息的司马懿傻眼了,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他曾以为自己至少可以在乱世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没想到自己啥都不干也会遭雷劈,连不干工作的自由都没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能怎么办呢,再矜持下去,可能就被曹操给办了,那就应征出仕吧。

司马懿不知道的是,他的一生之敌寒门出身的诸葛亮在一年前,也就是207年,被皇叔刘备三顾茅庐,给足面子,才出山辅佐刘备,以求复兴汉室,留下千古佳话。

可惜如日中天的曹操不是落魄皇族刘备所能相比的,司马懿虽然家室显贵,曹操却一点不给面子,司马懿就这么略显狼狈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因为学问人品俱佳,他被安排在曹丕身边,跟曹丕切磋学问。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司马懿的才学和品格打动了曹丕,并跟曹丕建了深厚的友谊。

司马懿第一个正式职务为黄门侍郎,接着又调任为仪郎。

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主要工作是皇帝和尚书令之间的公事处理的传达,能够自由出入禁中的外官,能够接触到各种朝廷机要。

议郎职位为顾问应对,并可以参预朝政,议郎和黄门侍郎品级相同,但一个是传话筒,一个可以参与朝政,算是平级提拔。

正常来说,第一份官职就是这样能接触到高官和重要信息的官职,相当于高级秘书,能够轻松获得大量的优质人脉和展现机会,这也是国内外无数领导人曾经发达的官职,无疑说明了司马家的身出名门,才能有这样的好工作。

但是现在偏偏是不正常,是非常时期。本来皇帝就说的不算,相当于个摆设。

在曹操任丞相并开府之前,公文好歹还在皇帝面前走个过场,他将要担任的职位多少还能看看公文,装装样子。

现在曹操又开了丞相府,有了自己的一整套办公系统,基本所有管用的公文全部从丞相府发出,他这个皇帝的近侍,还能传达、参预个啥,基本上属于编制内闲人,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但是司马懿并没有这么想,他依然一丝不苟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空闲时间就钻研学问。

因为这是曹操对他的家族的尊重,也是对他的考验。因为对司马家的尊重,所以给了汉室朝廷的重要职位--皇帝的近侍。

但是由于他几乎是被曹操强征来的,所以曹操对他还心存疑虑,把他放在这个闲职上,作为过渡考察。

很明显,他后来的表现让曹操很满意,通过了考察期,得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三个职位:丞相东曹属。

顾名思义,这是丞相府下的官员,这个职位的正职是“东曹掾”,副职才是”东曹属”,俸禄是200石。

黄门侍郎和议郎都是600石的高官,这第三次工作变动,却成为了200石的小官,还是副职。

但这次的变动却意味着他终于进入了真正的权利中心,并且成为了曹操的心腹。

很快,才华横溢的司马懿,就得到了自己的第四个职位:丞相府主簿。

主要工作是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这说明,司马懿已经到了最高权利机关领袖秘书这一位置上了。成为曹操的绝对心腹,这也意味着没有意外的话他的晋升之路已经是一路通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