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农民不种地了,他们该怎么活?

提问小达人


我今年五十岁,有几百亩土地,还有个几十亩地的果园。说实话,如果儿子结婚后能自立了,我也不想种地了,虽然现在种地都是机器化了也不累了,但是也不想操那个心了。这几百亩地租出去,每年的租金就足够我们两口子养老了。以后农村的土地会集中在家庭农场和一些种地大户手中。我们村里现在就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人去房空了。能不种地的都进城了。剩下的要么就是岁数大的,要么就是土地多的。但凡有点能力的都把土地租出去去城里发展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1868


作为农民,深知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懒。但是如果每个农民都抱着土地不放,那就真的是不能生存。

以我本人为例,我一家六口人只有一亩八分土地。这一亩八分土地如果种水稻,按我以前种植的产量计算,双季稻最多有两千五佰斤。按每斤一元三计算,也不算成本,就算全部都是纯收入,二千五佰斤也只有三千九百元钱,平均每人的收入是六百五十元钱。这六百五十元钱放到四十年以前定是算好的生活,但是放到现在,不饿死才怪呢。

其实现在是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都不种地了,只要肯吃苦,随便做什么都能养活自己。连自己都养不活的人必定好吃懒做的人,另外就是身体不好的人。

现在的许多农民住上高楼,开上小车,都是不种地的农民。在全国各地城市里,既有农民工,更有农民老板。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自己嬴得了可观的收益。所以农民不种地,生活会更好。


年轻的农村老头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这些年也见证了农村的发展,这些年来农村发生的变化很大。很多人都在城市里买了房或者在家里盖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当然这些并不是单单靠种地那点收入而实现的。现在农村土地每个人就那么点可以说收入也没多少。拿我家来说家庭成员6口人,土地仅有6亩多地,年头好的时候玉米也就卖两万左右,再去了成本也没有多少营收。所以说现在农民并不是靠种地生存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很多人都踏上去往城市的列车出去打工,或者在城市做生意。现在出去打工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生存之道,所以说农民不种地了,可以照样生活的很好,出去打工,做点小生意!





缘于自然


如果农民不种地了他们该怎么活?

我就是一个农民,跟土地打了四五十年的交道,从吃不饱饭到吃饱饭。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们这里是穷山村,以前一个小队一年的产量,不过几千斤,因为没有化肥农药,整个小队起早摸黑却吃不饱饭,后来承包到户,我一家人最多的一年足足打了一万多斤的稻谷。

随着经济的发展,种田也不赚钱了,我们发展副业,从种植反季节蔬菜开始,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反季节蔬菜主要靠气候,而不是大棚,后来大鹏起来之后,我们这里有由于交通不便,反季节蔬菜也没办法再种

除此以外,我们就还在山上种桃子柑橘 还有枳实和茶叶,可惜,由于海拔太高,温度不够。桃子和柑橘不适应,而枳实价格很低,也都荒废了,只剩下茶叶比较适应环境,于是我们大量种植。

现在我们这里,大家主要都是种茶,种田的人比较少了,像我自己有种一点,只够自己吃。种地不管种什么都很辛苦,而且靠天吃饭不稳定,很多人赚不了钱只能去打工,打工虽然工资不一定很高,但它没有成本。

农民是很辛苦的一群人,什么适合我们,我们就种什么,如果实在是挣不到钱,就去打工,我们不怕吃苦什么工都肯干。而且我们要求也很简单,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百川老农


农民不种地了,怎么活?

在中国,其实大部分的农民只是一个身份,只是拥有农村的户口,而他们的职业,早就不是农民了;

所以准确来说,农民有职业农民、半职农民、脱产农民;

把他们做一个分类,再来看他们如果不种地了,是怎么生活的?

1-职业农民:

目前中国的职业农民,主要是50后-60后,少数70-80后的;90后有,但是我还没有看到哈;随着年龄的增大,职业农民会一步步减少,当然也有一直做到自己做不动了的。

同村的阿伯,70多了,农田20多亩,全天候的农民;一年下来365天,作息时间很稳定,感觉有350天在是劳碌的;种粮、种油菜、养猪,养牛,养鸡鸭,规模不大,但什么都有;

他是我们农村的典型的职业农民代表,全靠土地生活;如果他不种地了,其他也做不了,年纪大了,只能靠儿女,或者政府养了;

再者就是70-80后的农民,他们要是不种地,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因为社会经历丰富,这个年纪段的人能做农民,有两个特质:1-对农业的热爱;2-做过很多事情且最终扎根农业;相对来说,不种地也有其他出路;


2-半职农民

这类农民家里的田只种粮,地只种菜;粮多了的,可以拿去卖,菜就自给;养点家禽;

一年当中,除了农忙季节,平时都外出做其他事情;做一点手工、工地上做泥工、杂工、搬运工;只要年龄条件可以,他们也会去工业园找个工作;

或者有的在村镇开个小作坊,做一个小饭店、开个日杂店,农村的农活也没有放下;一到农季,还是要处理农田的事情;

这类人是活得最自由的;他们保留着农民大部分属性;他们之所以还种地,是不想让地荒废,至少可以解决口粮问题;



总的来说,种田只是吃饭的需要,其他的生活需要就会在其他的领域获得保障


3-脱产农民

在外务工人员,大部分是脱产农民;一年到头,可能就春节回家;自从离开农村的那时起,他们就不种地了;他们有外面的生活,感受农村之外的花花世界;十几年,二十几年都过来了,该怎么活,就怎么活;


新时代的农民,除了种地,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哦;加油;


农村橙子妈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农民不种地了,他们该怎么活?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活法很多,就看个人的能力和选择了。

现在农民离开土地出去外面挣钱的很多。有的进厂打工,有的去酒店当服务员,有的去做家政服务,有的去农场打工,也有的去公司做销售,当老板,自己成立公司等等。在家不种地的农民,很多去做建筑工,做木工,做电工,做销售,做刺绣,开饭店,开酒店,成立小微企业,成立公司等等。现在互联网平台很多,也有做直播带货,直播销售,自媒体等。当然也有游手好闲等吃低保的,活法太多了。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不要喷我。😊😊😊


木兰创业记


如果农民不种地了,他们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艳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以下是我的4条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一条,土地转让费

农民不种地可以选择把土地承包出去,老板承包土地自然会给农民一笔不菲的费用。都知道,现在的农作物单价其实已经很低了,辛辛苦苦一年,风吹日晒到最后可能只收入两千块钱,这和投入的精力人力相比根本不成正比。碰上阴雨天气更是减少收成,挣的几个辛苦钱生场大病就没了。而转让出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转让费拿到手,自然也不会为生计发愁,现在米饭、馒头、面条各种主食都不贵,农民们可以买了自己做着吃。

第二条,外出打工

现如今,外出打工的不光是年轻人,也有一些中老年人赶上打工的末班车,甚至还有60多岁的老人。毕竟就城市来讲,生活水平比农村还是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外出打工有更多的机遇和财富,一个月下来可能就能抵消几年的土地收成了。

农民工外出打工,肯定不是因为爱好,实则是生活所迫。耕地没了,迫于经济压力,让更多的老年人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乡,外出奔波。加上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是一路飙升,加上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农村娶妻用钱也是一大难题,日益上涨的彩礼把农民压的抬不起头,这才不得不出去找工作。

第三条,土地租赁

和土地转让不同,有些农民对自己的耕地有了感情,即便不能耕种了也不会选择转让给别人,而放在自己手里又一点收入没有,因此可以选择把土地租赁出去,把耕地租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以此收取租金。

第四条,养殖

现在来讲农村养殖越来越多,靠养殖发家的农民也是数不胜数,从野鸡、青蛙、山羊、牛等等,都可以作为养殖的对象,只要悉心学习,摸清其中的门道,年入几十万一般都不成问题,这可比种地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当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里面的门道,农民还要学很多。





艳子的美好生活


你好,我是德州小成,就你的问题做如下回答。

农民不种地,有很多出入。其实现在就可以看出来。因为现在每家只有几亩地,多的十几亩,一般也只种植粮食作物,根本不能解决年轻一代人一年的消费保障,也就是能保障饿不死。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是一个改变整个中国格局的时代。各行各业将会重新洗牌,以前一家独大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少。

在这个光辉灿烂的时代有很多就业岗位。

1,出门打工,

现在每年都有2-3亿农民工在外地打工。中国发展基建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滞,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技工人员,以及熟练工种。像已经完工的杭州湾,三峡,珠港澳大桥,南水北调。还有将要开建的四藏铁路(,甘藏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烟台-大连海底隧道 海南新省。

现在每年出国打工的人也不少,也有几千万了。去日本,美国,非洲这都能大量消化中国人的劳动力剩余。

2,发展副业 现在政府支持农民自己创业。蔬菜大棚种植,现代化水产品养殖, 农副产品加工和工业性作业以及手工业。如粮油加工、采矿、机械制造、砖瓦等建筑材料的生产手工业,如编织、手绣等都需要很多人。这都可以做为事业去发展。

3,发展线上产业 做直播,拍小视频,还可以开淘宝店,拼多多等线上产业。卖自己家附近农产品,农副产品,特色小吃,等特产。比如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都可以做为平台去发展,去运营。大的趋势就要去接触了解。。

只要你想做就有很多机会,现在这是一个大时代,跟80,90年代一样很多人才都会迭代而起。


德州小成


随着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城市,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荒地,当问及农民为啥不愿意种地时,他们的回答是如此惊人的一致:种地又累又不赚钱,还不如打工俩月来钱快!

如果农民都不种地了,那些靠给农民销售农资的农资人该怎么办?他们的关系就像鱼儿和水一样,没有了水的滋养,鱼儿该怎么生存?

农民为啥不愿意种地?

现在正是夏忙收麦子的季节,收割完毕马上就要进入夏玉米的种植了。去年玉米价格的暴跌给农民带来的伤痛还没有抚平,今年又要开始种植玉米了,上半年很多人因为遭受了打击,已经对玉米失去了信心,打算改种大豆或其他经济作物,有的基本已经心灰意冷,直接把地包给别人种大棚或者直接弃耕了。

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有人粗略算过一笔账,种完一季玉米,扣掉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成本费,最后是连本钱都收不回来,还要倒贴钱的,试问,这样下去,谁愿意种地?

农民不种地,农资人怎么活?

自从进入2016年以来,农业电商的造势一直未减,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就像刮过一场飓风,最后留下的只有电商促销活动后,并未见增加的惨淡销量,还有农资人那颗严重受伤的玻璃心。如果农民都不种地了,农资人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就不在了,他们还怎么生存?

所以,为了保证农资人能够继续存活,必须要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给予农民种地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民种地的支持,包括金钱和农技的支持,同时要为农民营造一个良好的销售信息市场,保证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还要加强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解除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这样农资人才有存活的希望。

此外,农资人还要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为了进一步吸引广大农民朋友进店购买农资,可以把农资店进行装修改造,为农民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比如整齐有序的货品摆放,还可以引进方便管理库存、结账。


醉美中都


农民不种地能力强的可自己家办个加工厂,像我这边就有很多农民开加工汽车坐垫厂的。销售全国各地的坐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春暖花开的时候还有些农民到城市打工,或者在城市做生意。现在出去外地已经成为了农村人的生存之道,所以说农民不种地了,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出去做生意赚大钱的、开豪车的、住别墅的比比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