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国灭蝗三宝:珍珠鸡、扫蝗鸭、粉红椋鸟

最近非洲、中东、南亚爆发的沙漠蝗虫的消息甚嚣尘上,据说很多国家对蝗灾头疼不已。且不管这蝗灾危害性是不是那么大,蝗灾的消息真不真实。我们先来看看除了传统的药物手段,依靠生物技术,我们中国有哪些经验。

中国灭蝗三宝:珍珠鸡、扫蝗鸭、粉红椋鸟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与蝗灾斗争的过程中其实积累了不少的经验。除了农药灭蝗,我国在生物治蝗方面颇有建树,主要依靠三大法宝。

一、“战斗鸡”

珍珠鸡,也叫华北柴鸡或是牧鸡,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土鸡,草鸡,笨鸡。华北柴鸡是北方地区农家饲养的优质地方鸡种,适应性强,产蛋率高,肉质鲜美。

这种禽类是蝗虫的大天敌,腿细脚大,肌肉发达,战斗力十足,一只牧鸡一天就能消灭掉70只蝗虫。

中国灭蝗三宝:珍珠鸡、扫蝗鸭、粉红椋鸟

不过,“战斗鸡”在灭蝗方面,属于雇佣军部队,纪律性不太强。需要集中特训,指导员通过吹哨指挥鸡群战斗,不同的哨声代表不同的指令。

通常,蝗虫借助东风来到我国的时间是6-8月,这些战斗鸡们必须要在蝗虫到来之前,完成训练,并接受考核,考核过关后才会投入战斗。

虽然是雇佣军部队,但“战斗鸡”的有点事适应能力强,哪里有需要,它们就去哪里,堪称“牧鸡游击队”,一个战斗群5天内可以完成1000亩的作战任务,在历史上为国家减少了巨额经济损失。

套用游戏《绝地求生》中的一句话就是:蝗虫泛滥成灾,加油特种“禽”,全军出“鸡”!

如果这些鸡吃的都是野生的虫虫,比起吃饲料的“宅鸡”要健壮得多,土鸡肉、柴鸡蛋品质都高,会给农民创收做出巨大贡献。

二、“扫蝗鸭”

上面说战斗鸡也是有局限性的,只能在草种低矮的地方进行战斗,草丛高一些的地方,就要派出它们的战友鸭鸭了。

今日,浙江省紧急向巴基斯坦空运了十万只“绍兴麻鸭”,帮助巴铁度过蝗虫危机。

绍兴麻鸭,毛色与众不同,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麻点,故而得名。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有"禽中明珠"之称,它体型小、长大快、饲料省、产蛋多的特点。

中国灭蝗三宝:珍珠鸡、扫蝗鸭、粉红椋鸟

相比于“战斗鸡”,“扫蝗鸭”在作战过程中,会利用脖颈伸缩捕捉蝗虫,此外鸭子的纪律性比战斗鸡们更强一些,也让养殖人更为省心,天生属于“特种部队”。

养殖户称,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真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此前报道称,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蝗灾,十万“鸭子大军”被运送到新疆草原投入战斗,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到当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

三、粉红椋(liáng)鸟

最后就是号称“终极杀蝗魔王”、“灭蝗神鸟”的粉红椋鸟了。

粉红椋鸟,形似八哥,但背部及腹部粉红色,故称粉红椋鸟。余羽棕黑,十分可爱。

中国灭蝗三宝:珍珠鸡、扫蝗鸭、粉红椋鸟

这种鸟是迁徙性候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到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这种鸟专门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超过自身体重,是灭蝗的头号主力军、金牌杀手。

粉红椋鸟飞行时发Ki-ki-ki的叫声,也有平淡的shrr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卷舌音chik-ik-ik-ik的叫声。蝗虫听到这种声音后估计得瑟瑟发抖。


这就是中国“治蝗”三大纯天然法宝了,利用生物链和大自然的力量智力蝗灾,其实非洲和印巴国家都可以有所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