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生活在鋼筋森林裡的你為了一睹野生動物的風采,大老遠跑到動物園去,隔著一大圈丰容設施,期待著哪怕就是能瞅上老虎獅子一眼。


相比之下,你或許覺得我們的老祖宗原始人就幸福多了:他們所能見到的活物,除了同伴皆是“野生動物”;吃的嘛,除了素菜都是“野味”......


其實不然,這樣的生活你要是過上幾天,你也會明白吃不飽穿不暖孤苦伶仃無以為伴的日子有多麼煎熬。為了讓自己過上舒坦一點的生活(也順帶造福子孫),原始人開始了滿是艱辛的動物馴化歷程。要說這是一部血與淚凝聚成的辛酸史,可謂毫不誇張。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血與淚凝聚成的辛酸史|圖蟲創意


注:本文討論的馴化動物指人類在長期繁育活動下已發展出完善、成熟飼養技術的動物,既包括肉用動物如黃牛和雞,也包括古人出於交通、防禦等目的而馴化的馬、狗等。


Step1:讓人類和動物“親密接觸”


馴化的可能性始於古人類和動物個體的相互接觸。別看電影裡的原始人整天和野生動物廝打,現實中要給這二者創造合適的碰面機會難度可不小。一來,野生大型動物一般行蹤隱秘,會盡一切可能避免與人類的直接接觸;二來,原始人捕捉這些動物的場面通常血腥暴力,待到獵物落入人手,往往已回天乏術,根本不存在“馴化”的可能。因此目前認為能被史前人類馴化的野生動物往往分佈在距離人類部落不遠處,且古人類很可能

在某次愛心氾濫之際趁親本外出覓食偷回了嗷嗷待哺的動物幼崽,隨後在數千年的選擇中逐步完成馴化[1]。這種猜測不無道理:直到今天,亞馬遜雨林裡的一些部落仍保留著從野外抱回動物幼崽並當寵物飼養的傳統。這些“天選之子”包括但不限於豹貓、美洲山貓等。[2](當然,這種行為是早期人類文明的縮影,不應出現在現代社會,也就是說你不能野外見到個豹貓幼崽就拿回家養。)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動物完全是自己找上門的:在距今約10,000年前的地中海沿岸,人類種植並貯藏穀物的行為吸引了不少齧齒目動物,緊接著以這些鼠類為食的野貓也不請自來[3]。這些敢於接近人類村落的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 也是如今家貓的野生祖先)個體往往膽子較大,這無疑為人類進一步的接觸與馴化提供了良好基礎。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成年的大型動物一般不易接觸,但幼崽就好多了。動物馴化或許始於古人類對動物幼崽的飼養。|phys,org


Step2:讓馴養的動物延續下去


要是說得簡單點,動物馴化無非就是“人類為了動物某方面的價值而對其進行在飼養條件下的繁育”。說白了,馴化的核心在“人工繁育”:只有動物能夠在人手裡一代代延續下去,選育的效果才能逐代積累。可是人工繁育談何容易?特別是在缺乏先進技術的原始社會,要讓馴養動物完成完整的生命週期,首先要解決:如何把它們養好?養好後如何能生崽?生了崽如何能帶大?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讓馴養動物完成完整的生命週期|圖蟲創意

正是這些難題,將大批野生動物從“候選名單”裡逐個剔除。


首先,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面對人類會產生強烈的應激性,說得通俗點就是“神經質”,表現在拒絕攝食、見人就跑甚至直接被嚇死等等。這當然不是它們的錯,不過是烙印在基因裡、為了規避捕食風險的印跡罷了。雖然一些物種的應激性可以通過逐代選育慢慢削弱,但對於大部分物種而言,應激性都是阻礙馴化的一道大坎兒


其次,不少草食動物,尤其是成年雄性個體的領地意識很強,它們在圈養狀態下相互攻擊不說,還要求每個個體擁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這對於大規模的飼養管理而言顯然是不現實的。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嚇得飛起”的銀狐(Vulpes vulpes)和經過選育後親近人類的個體|參考文獻[4]


最後是交配和幼崽撫育。許多動物具有相對固定的繁殖模式,即對繁殖期間的環境條件、性別比、交配次序等均有一系列要求。這些要求在飼養狀態下往往難以實現。典型的代表是需要

跨鹽度梯度進行繁殖的洄游魚類;而在一些更內部關係更復雜的動物種群中,社會性的存在使得交配權僅被少數個體所擁有,比如許多靈長類。這顯然不是農場主希望看到的局面。他們青睞的是像母貓一樣無論何時何地都來者不拒的“淫蟲”[3],但可惜,如母貓般的“隨性”並不十分常見。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母“大貓”:說我呢嗎?AI:沒......沒有,您們繼續|圖蟲創意


至此,事情並未結束。即便親本如願交配併產下了一堆可愛的蛋/幼崽,如何把它們帶大依舊是個難題。許多有蹄動物(如豬牛羊等)幼崽出生不久便擁有了獨立生活能力,即便不如此,盡職的母親也會在一段時期內持續哺乳以保證幼崽的發育。但並非所有物種都這麼讓人省心。有些不負責任的親本繁殖後就把帶娃拋在腦後——讓你們人類自個兒琢磨去吧。要命的是這些幼崽不僅體型小,而且對環境和食物要求奇高,可讓繁育工作者們絞盡了腦汁。甚至有些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動物,其繁殖難題至今未被徹底攻克,比如各種鰻鱺(《元太以後還能吃上鰻魚飯嗎》)。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日本鰻|opencage


Step3:讓人類獲得淨收益


說了一大通,似乎能被馴化的動物已經寥寥無幾了。這時輪到人類進行一番“反選”:說到底,先民馴化動物,最終還是為了造福自己。那些養大了沒什麼價值,或者是養殖成本比收益還大的,統統不要。


稍微想想就會發現,常見的家畜大多以植物為主食,譬如豬牛羊。這主要是因為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原始社會,飼養植食動物不需要直接消耗人類的生存資源[5],因而成本最低:這些家畜完全可以通過在牧場上自由覓食把自己餵飽,而它們所消耗的植被資源對人類來說幾乎沒有其他價值。但照這麼說來,分佈在非洲和東南亞的象似乎也是個可行的選項。但拋開它們難以駕馭的巨大體形不說,象的生命週期巨長,說它們跟史前社會的人同等長壽幾乎不算誇張。要依靠它們作為穩定的肉類來源實在不大現實[5]。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穩定的肉類來源?AI:嘿......嘿嘿(點頭哈腰.gif)|圖蟲創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社會的發展和人類價值觀的變化,一些原本不被先民認為具有馴化價值的物種,如今逐漸受到養殖產業的重視。譬如,我國分佈廣泛的多種鹿科動物無一被古人類馴化,這很可能是因為它們繁殖力低下——每胎幾乎只能產一隻幼崽[1]。然而在當代巨大中藥需求的推動下,養殖它們也變得有利可圖。當然,也多虧不少鹿類本身也具備被馴化的基本條件,於是在幾十年內,梅花鹿養殖業已經發展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要是這樣發展下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

被人工進一步選育出的馴化“家鹿”可能變得跟牛羊一樣常見


結語


我們現在用做食物的家畜,哪怕偶爾也還會引起人畜共患病(如豬流感),但相比於原始人飽受野生動物攜帶的寄生蟲、細菌、病毒多重侵擾的狀態已經好了太多。這主要歸功於人類在長期馴化及飼養實踐中對家畜生理特性的深入瞭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獸藥的合理使用。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並非為了追溯人類是如何為了提升生活質量而在動物馴化的道路上克服艱難險阻的——一方面要理解馴化確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下次也不要因為把家畜都吃膩了就打“野味”的主意另外也希望大家明白,家畜雖然品種少,但比起吃野味到底是安全多了。我們對於那些未被馴化的野生動物的認識是如此之少,使得即使是一些開始逐步試點人工養殖的衛生動物,也難免因為運輸、加工、銷售過程中各種可能的疏漏與未知,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那麼對於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呢?建議是“能免則免”,畢竟在重大安全危機爆發以前,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是否“真的安全”。


(注:本次新冠病毒可能來源於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參考《新型冠狀病毒從何而來?疫情將會如何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靖, & 董寧寧. (2018). 中國家養動物起源的再思考. 考古, 612(09), 2+116-123.

[2] Serpell, J. A. (1996). In the Company of Animals,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Turner, D. C., Bateson, P., & Bateson, P. P. G. (Eds.). (2000). 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Trut, L., Oskina, I., & Kharlamova, A. (2009). Animal evolution during domestication: the domesticated fox as a model. Bioessays, 31(3), 349-360.

[5] Famula, T. R. (2014). Domestication of animals.



為什麼老祖宗就不能多馴化點動物?你以為馴化很容易嗎?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