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懒人和勤快人,哪种人更聪明?

ly声声慢



游戏的世界你我同在


我的同桌小c在我印象里,有点小邋遢,经常冒冒失失,读书时候懒,虽说聪明,可成绩还是闻名遐迩的差,这个糙了20多年的女汉子,今年春节回来探亲,多年不见差点儿没认出来,简直是欢乐颂中安迪的翻版,不是用钱打磨出来带有铜臭味的精致,而是怀里永远揣着春风,拥一种从容,执一份淡定,怀一腔柔情,掬一腹才华。

小c给我沏了一壶茶聊起自己风生水起的经历。她说:“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这么评价我:“像你这种懒惰的孩子,永远考不上一流大学!不信走着瞧!”恩,这位老师的脸打得结实又漂亮,我果然上的三流大学。感谢鄙视之恩,我在大学挂科16门,考试交白卷,整个人很颓很丧!有一天,辅导员找我谈话,辅导员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当下。”我感觉被电击了一般,有一种谷底向上的力量,唤醒了我的不服与傲骨。我拼命的学习,获得了省级「双优生」,成绩名列前茅,奖学金拿到手软,毕业后,拿到了大型公司offer。”我端起茶杯,轻轻的泯了一小口,听着她的讲述,怎么都觉得是电视剧里的人设。

美国《健康心理期刊》(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gy)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活动较少的人喜欢独处,善于思考,智商高;活动较多的人想打发时间,必须依靠出门活动,反而智商较低。这个颠覆三观的逆天发现在告诉我们懒人竟然更聪明,你够聪明吗?我决定以后励志当个废柴!有人说我懒的时候,我就理直气壮地告诉她,懒人更聪明,懒以致富!

马云爸爸都说“世界是由懒人创造的”。懒人并非无脑,他们一旦变勤奋起来,是要撬动地球的节奏!

那个曾经20岁傻懒的我,都犯了哪些错?

1.这不就是我的大学生活么?

从6岁入学开始,我们被父母和老师灌输,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把中考和高考视作一种信仰。从最简单的生活习惯,到考试成绩、人生规划甚至填报志愿都是父母来安排。而上了大学,是离开父母时刻监控,严厉管制的开始,就像脱掉缰绳的马,很想放纵一次,痛痛快快地去挥洒青春。

我和室友小良是高中同学,我们都自命不凡的认为彼此是高考失利,误入现在的大学。我知道上高中之前的她,很勤快,做什么事都很自觉、很主动。上了大学之后,她不但对学业不上心,对其它方面也没兴趣,每次事到临头,火烧眉毛了再想对策,整个人就是拖延症加懒癌晚期。除了迫不得已的上课,她一定都呆在寝室里,如果不是解决三急问题,可以懒到三天不下床,宅在宿舍里一边追着剧,一边吃着干脆面和薯片,喝着2L的雪碧,卧聊、刷微博、讲鬼故事、玩魔兽,打lol,学校餐厅虽说在楼下,也全靠外卖和舍友续命,每天都是吃了玩,玩累了睡,睡醒了吃……循环,再循环,一身废废的,蠢萌蠢萌的,根本不想未来是个什么鬼。

2.迷茫就是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

20岁出头是个曼妙的年龄:既有大把青春握在手中的肆意底气,又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所措,无力的20岁,看似拥有很多,其实什么都没有。

眼看就要去实习了,很恐慌,觉得自己还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尚未配得上野心。

但现在却不愿意去努力拼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直以来都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无法自律,每天担忧未来,恐慌未来。此刻的《十万嬉皮》这首歌最符合20岁当下的心情。敌视现实,虚构远方 ,东张西望,一无所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不事劳作,一无所获,纵火的青年,迫近的时间。

3.年纪轻轻就看书,还不滚去打游戏。

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一些同学信奉“读书无用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回到家后,在家闲着,毕业就失业,就会给身边上大学的人一个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反正学了也没用。适者生活,物竞天择。

4.没懒散的命,得了懒散的病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曾经对他的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儿子,当你认识到人生的不平等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活着无需抱怨,我们每个人起点不一样,有的人出生贵族,有的人出生寒门。很多人上了大学,家里没有断过后路,甚至毕业后家里先帮付首付买了房子,安排好工作,再给买辆车。如果有条件的话,谁不愿意懒散呢,很多时候的勤奋,大都是没选择。最惨痛的是,没懒散的命,得了懒散的病。

我们学校一位女生,她属于普通农民家庭,平时穿着很朴素,根本买不起手机,在同学面前有点小自卑。其实老师给她提供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只要勤奋一点就可以每月赚两三千,但是她不愿意去做,她有一个不值得同情的原因就是懒。要摆脱贫穷,实现逆袭,必须要甩掉穷的根,那就是懒。人间没有走两步就能到达的诗和远方。

5.被舒适环境诱惑,迷失自我

大学里没有周考、月考,在一个没有压力的大环境下,美女帅哥、美景美食诱惑多,以至于很多人不思进取。整天玩着游戏追着剧,一遍遍自责,一遍遍重蹈覆辙,大学里根本不需要拼智商,拿出高中时候10%的精神来搞学习,就是学霸。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大学四年里,我见证了同学们的激昂青云和萎靡不振。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懒惰分两种,一种是无可就药型的,这种懒人把力气看得比命重要,我只能说一声“抱歉,没有人挽救得了你的人生”。10年、20年会注定很丧。

另一种是厚积薄发型的,他们看似懒惰,并非无脑。这类懒人的真谛,懒一点就多赚一点。比如,有不少大学生宿舍掉长绳取外卖,就是因为自己懒惰,善于发现商机,推出在校生app,为大学生提供一整套的生活解決方案,打造大学生O2O生态圈。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淘到人生第一桶金。青春的意义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找到自身的成长历程和存在感。有梦想就不会觉得疲惫。

懒惰是人性中最大的劣根性。20岁是人生道路的抉择期;是充满激情梦想的年纪;愿我们都保持着一颗20岁那份拥有的冲劲,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要做就做有智慧的懒人,“拒绝无用功”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请把时间浪费在更有趣的事情上。

青春给予我们最大的馈赠是我们拥有尝试的机会和权利,我们可以奋力地奔跑,而不用担心摔倒后会很难看。有朝一日踏入社会,真正能带给我们安全感,最具有实力的,其实是大学里日积月累形成的优势。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终会拥有一个不被辜负的青春。


孙远远


我在别人眼中是个勤快人,可是我自己知道自己很懒,只是自己不敢懒,自己小时候体质差,每当临冬时节都会冻手冻脚,记得最早的一次是在过了八月十五之后九月之前,我这么说很多人都不信,没人给我钱花,这种事没有说谎的必要,11年底来到菜市场工作后,冻手冻脚的毛病居然好了,一直到现在已经很少冻手冻脚,即使得了冻疮很快就好了,不得不感谢我的这份工作!


海豚胜天


懒人嘴巴硬,勤快脾气差。这两种人,都不聪明,也就是察颜观色、融入环境的效果都差点。

聪明不聪明,看效果的。聪明转化不了好效果,假聪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俗话说“一懒百病生”。一条懒蛇,自己的物品少整理,家务活很少干,外面遇事推诿、躲避。时间久了,别人也就看出来了,任你花言巧语,也只能忽悠傻子啦。

人太懒,没人缠,更不要说深度合作、长期合作。几十年过去,生成效果就差点。人家不缺钱懒人缺钱,人家啥都有懒人家徒四壁。他也改不了,懒成了习惯,改不了。嘴巴硬得很,一堆他不干活的理由。

勤快人呢,忙前忙后,哪里会有好心情,“他们都在玩,就我在搞,还必须搞”,别人和他说话,就带气带刺,得罪人。把人得罪多啦,生成效果会半折。不过勤快人比懒人好点,勤快不愁小支付的。

真正的聪明人,特会察颜观色、融入环境。不该他做的不做,该他做的当仁不让。这种人,行中庸之道,人缘好,家里家外都是一呼百应。而且,做点事如锻炼,不多做养身心,身体健康。

是不是这样子?哈哈哈。


盛世繁华2020


1..短期 从短期来说的话,懒人和勤快人一起做一个项目,懒人总是做什么想懒一下,勤快人就不一样了,做什么都很用心的,做什么都很卖力,一个项目在懒人和勤快人沟通努力下完成了,每个人都是得到相同的报酬,懒人也知道勤快人报酬多少了,还在不停的调侃勤快人, 你怎么勤快还不是和我一样的报酬了,勤快人也只是把这当做耳边风,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人。这样看来懒人比较聪明了。

2.长期 懒人和勤快人来同一家公司都5年了,2人的资历都差不多了,公司的经理岗位空缺了,2人就同时竞争这个岗位了,公司老板安排2个项目,2人同时做,看完成的成果如何,懒人之前做什么都是在偷懒,导致很多专业的技能没有学到,很多小细节也没有注意到。勤快人就不一样了,平时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自己亲自来弄,哪里有小细节问题都知道了,项目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能在很快的时间解决好,不像懒人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偷奸耍滑,最终的考核勤快人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经理,相比而言,懒人还做一个基础员工了,也是因为太懒,最终工作也掉了。这样看来勤快人应该更聪明了。

总结:天道酬勤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不想输就别懒,很多机会就是因为懒来耽误的,中国前几名的财富成功人士,那一个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往往工作到了很晚,还在努力 的坚持,最可怕的就是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中,而你还在选择安逸,不要在找结果,说自己生不逢时,这些只不过是自己懒惰的借口罢了,每天都在安慰自己,自己没有自己关系,不认识什么大领导,才没有平步青云的途径,可是你不知道的是那些优秀的人,比你付出了千百倍 的努力,付出过多少汗水,比你多工作几个小时,而你每天都早准时上下班,这就是区别啊,别人为什么会成功,不是每天靠想就可以想出来的,不经一番彻骨寒,那能梅花扑鼻香。


很2的创作者


观点

懒人更聪明。

一、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和“勤能补拙”这两个词就明显可以看出:笨的鸟才要勤快地先飞,已经很笨了,还不勤快带你补一下。类似的词语还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之类的。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道理——笨的人不勤快就没的救了。

所以由此推出:勤快人都是笨的活着严谨地说是不够聪明。再看看我们现实社会一些低级体力劳动的人是最勤快的;上学时你也会发现自己再勤快都比不上一些人。无不说明一个道理:笨的人才需要勤快,不然永远没办法变得聪明从而可以懒。

二、懒惰使人进步

人们不愿意挑水然后有了自来水;走路太累于是有了汽车;懒得出门买东西有了电子商务手机支付等等等等。人类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无不是为了让人类能够懒起来。我们的科技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人类身体功能的延伸。想要出门会友聊天,但是太远于是有了电报电话到现在的即时通讯。以下引用一段来自语文课本上的《懒惰的智慧》:

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 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结语

正是因为人类中有那么一些人想着去偷懒,所以一直绞尽脑汁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效率,然后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好好的懒上一回。除却了身体上道德懒惰还有精神上的懒惰也同样让人类进步,一些人不愿意去思索平常的琐事,懒得去想这些,所以只能思考一些更高级的脑力活动来逃避这琐事。


落成不落沉


多数情况下,懒人更聪明,懒人才会为了偷懒去开动脑筋想出不勤快的方法。

这样说吧,勤快人付诸的是行动,懒人多是思维。

到底是行动重要,还是思维重要,要看情况。

对个人的发展来看,行动肯定更重要,你不动起来,如何提升自己能力,又如何发家致富?懒人一直躺在理想上睡大觉,是睡不出钱财来。

对企业来说,勤快的人可以做销售,可以做技术层面的,懒人就可以做行政人事以及副总,因为很多筹划都需要智慧。

勤快的人一般做得多,想得少,而懒人一般想得多,做得少。

如果把想和做,也就是做之前能深思熟虑,再行动,那么这个人就是老板。

国家亦是如此,比如刘邦,论做不如韩信和萧何,论思想不如张良。如何你让韩信和萧何去给你决胜千里,那么无疑是让千里马耕地,不如笨牛;让张良去身先士卒,指挥作战,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没有哪个更好。

聪明的懒人,和愚蠢的勤快人,哪种人更有前途?

军队中的人有四种品质,勤快,懒惰,聪明,愚蠢,每个人身上至少包含以上四种中的二种。我们让聪明又勤快的人当参谋,愚蠢又懒惰的人做士兵,聪明而懒惰者为军官,但是只有最后的一种人愚蠢又勤快的,一经发现就坚决赶紧的把他们踢出军队,太危险,太危险了!





刘艳8812155431081


人和人之间怎么会有那么清晰的界限呢?

一个人擅长书画,一个人擅长乐理,你说这俩哪个更聪明些。

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懒人和勤快人。

懒人看似聪明,偷奸耍滑往往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劳而获。

勤快人则踏实工作,一丝不苟,不为一得一失而去斤斤计较,在为人处事上看似笨拙。

可很多事啊不能看一时要看一世。

说说我们单位的两个人吧。

A就是一懒人,不光不干活,别人干活还喜欢在别人身边指指点点。

B就是一个勤快人,领导交代下的工作,不管多累都要尽心去完成。在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是抢着干苦活累活脏活。

企业准备改制要成立一个新部门,缺一个组长A是主管领导的朋友,领导极力推荐A。

A干上以后各种问题频发,上级下达的任务完不成不说,后来还发生了人身安全事故,一个同事差点歇菜,光肋骨就断了好几节。

根据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A直接被撤职,后来我们总结A镇不住局面的原因主要就是一个懒字。

以前干业务不虚心,总是偷奸耍滑,学得了一点点皮毛就沾沾自喜。等自己当上领导后,不清楚工作流程,安排胡干蛮干,最终把自己干下去了。

而且因为以前的懒叫几个副手都看不上,没有人真心实意的为他工作,导致工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


来领导提B,工作却干的非常好。

这次是不是勤快了比懒人聪明了点呢!


寒塘渡飞雪


懒人大部分比较聪明,他们深刻的领会了苯鸟先飞的道理,一旦聪明过头了,懒人会变得越来越懒,懒到连大脑都不想用。而那些勤快人似乎天生就不太聪明,只能拼命以勤补拙,由于不断的努力,逐渐有点小聪明起来了,持之以恒,小聪明慢慢地走向大聪明。周而复始,新生的大聪明又加入了懒人的队伍。到最后,世界上的懒人越来越多,最终成为懒人的世界。


无赞可点


觉得懒总是不好,一懒就什么都不想,形成了懒得动脑筋,就越来越懒,专想差来食,习惯了,哪来的聪明呢?进一步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懒人聪明的人更比懒人差劲,这叫什么逻辑?想不清楚!勤快的人脑用得多,相对来说,脑用得多,就会更聪明,怎么就成懒了,哪有这种不靠谱的逻辑思维方式,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一切科技结晶都是勤快的人,用脑多的人创造发明的,从来没听说过懒人发明什么科技,勤快人从不想差来之食,都靠自已打拼出来的幸福生活,不象懒人猛吃猛睡。

实际懒就是懒,而且越来越懒,而勤本身就是聪明,只能越来越聪明。说懒是聪明,勤人笨,这就是违反人类的思维逻辑,违反了自然发展规律,不切合实际,不赞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