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二战时德国900万军队被苏联消灭了800万,西方这时才发起诺曼底登陆,有意义吗?

金刚大锤


先来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错误,二战时期德国的总死亡人数大约为600万人,其中被苏军打死的德军士兵总数大约为380万人,另外还有40万德军士兵死于苏联战俘营中。其余的两百万人分别是盟军打死的德国士兵,以及盟军和苏军杀死的德国平民。而德国在二战期间动员的军队超过千万,即使在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德国仍然有数百万军队。因此题主说德国一共有900万军队,已经被苏联消灭了800万,盟军才趁机发动诺曼底登陆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从二战后期的局势来看,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显然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因为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不只是要跟苏联抢夺二战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是帮助苏联给了德国最后一击。实际上在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之前,斯大林已经多次要求英美两国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以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联的压力。

苏联在二战前中期付出了数千万人伤亡的代价,虽然苏联消灭了绝大多数的德国军队,但是苏联本身也已经受到了重创。如果盟军不在1944年趁着德国占据下风的情况发动诺曼底登陆,那么苏联想要战胜德国,肯定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至少在1946年之前,苏联根本不可能结束战争。盟军在完成西线的登陆作战同时,也对德国的工业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消灭了上百万德国军队,拖住了大量的德军有生力量,这都为苏联在诺曼底登陆后快速攻向德国本土创造了条件。

从二战时期德军在东线的伤亡人数变化也能够看出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诺曼底登陆后德军在东线每月的平均伤亡人数,要明显高于诺曼底登陆前德军在东线每月的平均伤亡人数。可以说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的发生,苏联很难能够放开手脚一鼓作气将德国打垮,那么苏德战争肯定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苏联也将受到更大的损失。


军武小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而说德国900万军队被苏联消灭了800万数据显然没有任何根据,但苏联确实消灭了大部分的德军!苏联是整个二战最大贡献者,整个二战苏联拖住了80%的德军,消灭了75%的德军人员、73的德国装备,长期以来苏联军队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二战胜利的最大胜利者。然而二战后美苏对立,美国的舆论宣传手段确实了得,西方不断的降低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反复宣传美国和英国的战争贡献,到今天年轻一代普遍认为美国才是二战最大的贡献者!

苏联确实有在诺曼底登陆前解决掉德国的机会,这个转折点在1942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二战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都已百万记,德军伤亡150万,苏联伤亡200万左右,最终苏联不但顶住了整个德军南方精锐军团的进攻,而且将整个南方军团消耗殆尽,整个欧洲东部战场德军南方防线空虚,这时候只要苏联出兵罗马尼亚,然后长驱直入德国境内,可以说德国基本就完了,那时候的柏林连兵力都没有。

这时候不得不提库尔斯克保卫战战,面对整个南方防线空虚,而且苏联损失也相当的大,德军新的南方集团军元帅曼斯坦因收集残部,主动放弃很多重要据点,诱使红军不断进攻深入,战线越来越长,而德军乘机重新完成兵力集结几十万兵力准备在库尔斯克消灭支援不足的苏军,但是却被希特勒多次阻止延误进攻造成苏联3道防线完成,而且兵力上也是78万:191万的大劣势

而且在进攻时间被俘虏透露的不利条件下,曼斯坦因组织几个师左突右突,利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优势,以及空军优势,将运动战发挥到极致,苏联前期被打得节节败退,结果这时候美英联军从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为了防止意大利叛变闹剧,希特勒不得不调派曼斯坦因的装甲部队支援意大利,曼斯坦因本来就兵力不足,主力又被调走,曼斯坦因不得不组织撤退,而苏联乘机反击并最终取得库尔斯克大会战的胜利!

这一战后德军再也没有了进攻能力,开始转入被动防御,而苏联虽然主动进攻但也遭受德军顽强抵抗,整体来说苏联进攻受阻,向前推进非常缓慢,这时候德国的前线元帅变成了防御大师莫德尔,最终苏联开始催促英法联军赶快开辟第二防线,这才有了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盟军登陆部队大约300万,而整个西部防线只有几十万德军,盟军用人海战术不断的推进,而德国不得不从本来就兵力不足的东部战场调遣部队至西线,在两面夹击下,德军兵败如山倒最终败北!

诺曼底登陆加快的欧洲战场的结束,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整个东部战场虽然苏联占据着优势,但推进非常缓慢,战线和补给线越来越长,如果英法不开辟第二战场,德军最终肯定会失败,但起码还得多打2~3年,而且最可怕的结果是德国向苏联单方面投降怎么办?到时候德军将兵力全部调转到西方战场对付英法,这个结果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哟!


狼烟火燎


首先,从英国登陆法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苏联的军事能力来说,别说二战期间,就是到了冷战时期,苏联巅峰时期的1980年左右,苏联有没有能力来一场诺曼底登陆那么大规模的登陆作战都是个问题。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及后来横扫法国,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状态,任何一个德国军人都知道两线作战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在二战的军功上,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对方,都是会推出一些十分奇特的论调,比如西方国家说没有美援,苏联就会亡国,还有希特勒从库尔斯克凋兵才是德军在库尔斯克失败的主要原因等。而苏联方面则是极力贬低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说诺曼底登陆就是盟军下山摘桃子,还有是美国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毫无军事意义,就是对平民的屠杀等等。
德军当时在法国的驻军不少,有59个师,如果是能够击败盟军的登陆,这个重兵集团肯定就会马上被装上火车拉到东线去堵上波兰那边的大窟窿,当时6月22日苏军发动了了白俄罗斯战役,打得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灰飞烟灭,德军是急急忙忙从乌克兰抽调部队堵战线中央的大窟窿,而这又给了在乌克兰的苏军机会,要是击败了盟军的登陆,德军就不至于那么捉襟见肘了。

由于苏联没了,苏联人贬低美英盟国的说法比较少见了,美英贬低苏联的说法比较常见,而且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了。

对于诺曼底登陆而言,重点是彻底打掉了德国获胜的最后一丝幻想,这个在军事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些歼敌数字什么的就不当搬运工了,当时苏联肯定还没有消灭800万德军,应该是德军和仆从国军队比较妥当,德军当时麾下还有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这种仆从国呢,和苏联打的也包括这些国家。
1944年在苏德战场上的苏军步兵中,有大量十几岁的孩子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战斗力已经是十分堪忧了。在后来一些苏军将领被调到远东准备对日作战,发现那里的苏军士兵年龄都在22-28岁之间,弄的这些将领十分兴奋,这才是士兵最好的年龄。

当时的德军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的确是有点捉襟见肘,缺兵少将,但是总体来说由于德国还有一系列的东欧小国作为屏障,所以和苏军周旋的空间还是有的,而苏军也是拼尽了全力,在战争初期的几年,苏军的损失太大,苏军在1943年1944年中已经开始面临一个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在波兰和乌克兰方向的几个方面军还好,可以有优先补充权,但是其他方面军就是凑活过日子了,在象乌克兰第1,白俄罗斯第1这种方面军,每个步兵师还能够有6000到8000人,而到了象波罗的海地区的几个方面军,每个步兵师只有2500到3500人,二战是坦克部队的巅峰时代,但是构成各国军队主体的还是步兵师,步兵师缺额巨大说明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已经十分紧张了。虽然苏军通过加强火力的办法来弥补人员的不足,但是缺人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德军方面,在应付苏军攻势的时候是习惯性的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而当时最大的集团就是驻法德军,但是这个重兵集团在1944年就要准备抗击盟军将要发起的登陆作战了,无法再抽调兵力增援东线了。
720事件希特勒大难不死,不过如果720事件成功了,德国和西方国家成功媾和,我倒是觉得按照德国人的脾气,很可能又是一个20年休战,二战结束德国人是被彻底打服了。

德军当时的设想是,在西线击退盟军的登陆,这样就是可以在西线缓一口气,如果能够配合政治上的工作,在西线可以和美英媾和,这样就可以把,在西线的重兵集团迅速调到东线,来应付苏军的攻势,这一点隆美尔,龙德施泰特都是这样考虑的,也是整个德国军官团的打算,毕竟战场上的胜利可以在谈判的时候有更多的筹码,有了抗登陆的胜利和美英谈判的时候就有的谈了,至少在德国的军官团里是这么认为的。
刺杀希特勒的主角,施陶芬贝格上校,密谋集团的目的就是要单独和西方国家媾和,好集中兵力对付苏联。

而在诺曼底登陆后,尤其是盟军站稳脚跟,德军再也无法把盟军赶下海后,德国军官团就明白战争不可能再有胜利了,结束战争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希特勒死,然后接着政府换人的机会提出停战的要求,争取能在西方停战,于是就有了720事件,这是德国军官团试图获得体面停战的最后一次努力,而且这些密谋分子也明白,自己手里的牌其实不多,他们只是希望能够比一战的结局好一点就行,尤其是他们计划着充当防止共产主义防波堤的角色,这样德国受到的惩罚还不至于太严厉。但是,720事件的失败是这个设想彻底破灭,德国最终的结果只有无条件投降一种可能。


红色手电筒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生鹏正!

题主说二战时德国900万军队被苏联消灭了800万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太扯了,就算你是苏粉你也不能这么捧苏联吧。苏联的确是牵扯住了德军的主力不假,但是同时西方盟军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你这样选择性的提问题是不对的。




二战中德军在东线战场损失多少?

德军在二战中东线通苏联作战的阵亡数字不含受伤战俘就只是从战场上阵亡的德军士兵一共有多少?

(看图说话吧,我不想解释了~额……可能有点看不清楚但是凑合着看吧这毕竟是我千辛万苦找出来的数据~)上边清清楚楚的写着德军损失不到400万,如德军加上仆从国的损失还不到500万我不知道题主那个800万是从哪来的?

怎么样一看数据是不是都非常明了了而题主说的什么800万什么900万根本就不存在还有什么后面西方什么目的什么什么有没有什么意义,总之我觉得题主提出的问题是完全没有意义。



我是鹏正!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的话

请给我点一个关注吧~


鹏正


消灭不等同死亡,战争中通行以可弥补损失和不可弥补损失为计算标准,明白了这可知苏军消灭德军800万靠不靠谱!

以德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的统计,到1944年末东线德军战死、病亡、意外等不过180万,这一数字无论什么原因是偏低的。以联邦德国政府1999年公布于世数字,1941—45年死亡380万,俘虏死亡36万,共计417万。

具体为41年不可弥补损失35万、可弥补损失100万;42年58万、250万;43年95万、200万;44年190万、300万;45年270万、150万,合计不可弥补损失630万、可弥补损失900万。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前苏军对德军造成多大损失呢?800万搓搓有余!西线战场(包括北非、大西洋、挪威、意大利)盟军到45年5月德国投降不过让德军损失300万。

但这不能否定西线战场对德军的牵制作用,43年11月希特勒发布第51号令,开始强化西线(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军防御,逐次增派兵力。西线德军人数从43年10月的137万到霸王行动前增至187万,其中包括在东线能征善战、打出威名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第2、9、11、116装甲师。

斯大林一直要求盟军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陆上压力。1944年4月18日斯大林致电罗斯福、丘吉尔“按照在德黑兰达成的一致,红军将会在同期发动一场新的攻势,以最大限度支援英美军的行动。”五一讲话中,斯大林称赞“美国和英国守住了在意大利对抗德国人的战线,牵制着相当一部分德军,给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战略原材料和武器装备,对德国军事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轰炸从而削弱了后者的军事实力。”

诺曼底登陆最直接后果是希特勒抽调党卫军第9、10装甲师增援西线,让苏军巴格拉季昂行动顺利实施,德军从此真正面对两线夹击,力不从心走上覆亡之路。


历史扒粪机


到德国投降时向西方投降的德军有500万,不管苏军消灭了多少,剩下这500万如果没有西方盟军也够苏联受一阵的,减轻了苏军东线的压力。说苏军消灭800万德军可能是指到德国投降为止吧,到1944年6月6日时德国在东线还能守得住一条相对稳定的战线,直到诺曼底登陆后半个多月,苏联才发动了巴格拉齐昂行动,全面进入反攻,到年底时才收复全部失地。攻入普鲁士后就又很困难了,这还是德军将很大兵力用于西线反攻了,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抽空了东线的预备队,否则苏军将会更困难。如果没有西线的进攻,单靠苏军在东线进攻,德国投降怕是要等到1947年以后了。德国把西线向盟军投降的500万人投入东线再打个2年总不是问题。


海中岩haha


【asiavikin独立视角】当然有意义,不然资本主义的欧洲就被彻底共产主义了,那还有西方的活路吗?

1944年初的时候纳粹德国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东线根本就扛不住了:南边的曼施泰因大仙在新年前基辅-日托米尔战役的冰天雪地里被俄国人揍得鼻青脸肿,到齐克赛战役打响的时候都还晕头转向呢。希特勒已经对他忍无可忍了,没见过这么不中用又固执己见的东西。中央的白俄罗斯还好吧,其实阿道夫同志要是能从水晶球里看到慈父同志给他准备了一道什么样的俄式大餐来庆祝巴巴罗萨三周年,他怕不是要连做三个月的噩梦。北边的16、18两个集团军已经在巴格拉米扬一干人发动的攻势中立足不稳,向南逐次撤退了。

这些情报美英就算不是知道得十分确切但也能根据各方面反应出的信息拼凑个八九不离十。从这个趋势看,欧洲战场已经明显呈现出一种格局:苏军想打穿德国人在哪里的防线,就一定能打穿。而且德国军队已经呈现出无法阻止苏军突击并包围消灭德军重兵集团的趋势了。照这个路数干下去,再过一年,顶多两年,苏军凭自己的力量就足以进入德国本土。而德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阻挡苏军了。在西线疗养的那点德军充其量100万,根本就不够在东线的血肉磨盘里搅合2个月的,而且还充斥着肝营、胃营之类的病号特灶,以及东线的俘虏兵,印度缠头兵……。

这种局面下,美英如果不赶紧下山摘桃,那就要把大好时机拱手相让了。等于是希特勒费了牛劲盘下欧洲,最后倒都归了俄国人!欧洲这么重要的地盘,谁能控制住欧洲谁就是未来世界的霸主,美国要是独吞不了至少也要二一添作五才好,决不能全给便宜了约大叔!何况1944年的欧洲共产党人已经在西北部的法国、东南部的南斯拉夫坚持抵抗斗争多年,已经深得人心,西方再迟疑下去,等苏军的大皮靴踩过来,一个里应外合,欧洲岂还有资本主义的容身之地?

所以,1944年这时候的美英已经是火烧屁股了,丘胖子都恨不得能插翅飞过英吉利海峡去抢地盘了。所以美英才那么上心地组织起诺曼底登陆。不然的话,奶酪就被俄国人抢走了!


asiavikin


苏联不止消灭八百万,这里面可能包括仆从国士兵。

统计上的问题。苏联都统计为德军。

被俘虏了。就是编入军队,当炮灰。

自己的人不管是失踪,被俘。都算死亡。

实际上根本没有死那么多人。

美国是抢夺胜利成果的。

他即便不参战。德国也支撑不了好久了。

德国是非正义的。苏联人成了解放者。

所到之处仆从国俘虏都加入苏联军队啦。包括占领区老百姓。

苏军越打越多。德国地盘越来越少。


大眼睛164554753


你敢说是英美法打败纳粹德国?

英美法加一起都没有干掉50万德国,而苏联干掉了德军全部的精锐500万以上!这就是事实!

美国对日作战才干掉几个日军?苏联红军一个月干沉几十万日军精锐关东军!至少也干掉20多万人!

美军呢?英军呢?

他们都还不如澳大利亚人干掉的鬼子多!

这就是战斗力的差别!


eagles华夏


虽然苏联确实是击败德军的主力,但是完全无视西方的贡献就很扯了。

且不论租借法案的影响,这个东西带来多大影响实在不好说。

单论西西里登陆,为了防御盟军可能的登陆,希特勒配置了大量兵力于西线,甚至在“堡垒”作战的前几个月调走了东线的部队而不是提供给曼施坦因进行反攻(详情见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假使希特勒听从了曼施坦因的建议,将国内的新兵和坦克等战争资源调配给了东线,可能(仅仅是凭借曼施坦因本人的预测)会导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遭受沉痛打击从而失去反攻的冲击力,德国可能借此达成东线的政治平局。

一旦东线政治平局之后,东线德军回撤,对于西方来说就不是一场登陆或是几场战役的问题了。

对了,别忘了北非一直在挨揍的英军,尽管是在挨揍,也算是拖住了隆美尔进军北非油田的步伐,何况最后也在阿拉曼打退了沙漠之狐和他的非洲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