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原初完成的文本

以考古復原的方式完全呈現了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的唐國明

————————————————————————————————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已是《紅樓夢》所有文本中登峰造極、不可超越的最好文本,也是最貼合曹雪芹原初完成的《紅樓夢》。

————————————————————————————————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本文作者唐國明)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

以考古復原的方式完全呈現了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的唐國明

————————————————————————————

當有人以質疑的口氣追問我,說我既然是考古復原曹雪芹《紅樓夢》,其文獻資料來自何處。這個問題我已在其他文章裡說了多次,而人最關注的是我在《紅樓夢》80回後考古復原出來的曹雪芹文筆。我也說過多次,我是在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發現了曹雪芹文筆,再以考古的方式將其修復出來,復原出了與前80迴文脈貫通、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的曹文20回。再花其力氣,將以前閱讀過的前80回一些紅學專家匯校出的有代表性的文本以文學的眼光審視後,選擇了適合於文學的語句,某些回目與篇章段落處又重新以考古的方式還原曹雪芹文筆本色的方式完成了前80回考古復原式的匯校,從而做出了《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重新恢復了曹雪芹完成《紅樓夢》文本該有的原貌。

………………………………………………………………………………………………………………

當有人說我何不將其考古復原曹文的過程一一呈現出來,逐字逐句地註釋說明出來。說實在的,我曾經也想過這麼去做,但我試過,試過之後,覺得例舉一段二段告知讀者我是如何在程高本後40回考古復原曹雪芹文筆的即可,因為考古復原曹文的過程中有一個添刪補的程序,為了語句達到與曹雪芹文筆合一的最高境界,在來源於程高本後40回考古復原的文本上,還有一個漫長的增刪文學創作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考古復原式”的創作過程。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過程中,會一次又一次發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然後一次又一次的進行“考古復原式”創作,而成就出了曹雪芹文筆的《紅樓夢》。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已是《紅樓夢》所有文本中登峰造極、不可超越的最好文本,也是最貼合曹雪芹原初完成的《紅樓夢》。

………………………………………………………………………………………………………………

這樣說,也許人不服,會不斷質問,會不斷糾纏說,你又不是閱讀到了曹雪芹的手稿。曹雪芹《紅樓夢》手稿我敢說誰也閱讀不到了,要是能閱讀到,《紅樓夢》也就不會以手抄殘稿的形式東幾回西幾回的流散於人間了,我等也就不必耗費如此的光陰去為復原殘缺的《紅樓夢》,一代又一代人幾乎用盡傾國之力了。

………………………………………………………………………………………………………………

不服就不服,你不承認也好,承認也好,即使明顯顯地將從程高本後40回考古復原出的曹文擺在你面前,你讀後會不由從內心發出像筆名為柳葉青的牛炳臣先生閱後“先生原來是雪芹”的感嘆後,你還是會質疑,你還是會接受不了但這確實是貼合曹雪芹文筆的事實。你說這是我唐國明天才式模仿也好,山寨也好,但這些文筆實實在在來源於程高本後40回,這是鐵打的事實。

………………………………………………………………………………………………………………

唐國明為了接補殘缺處,引用了、也化用了、也改用了其他文獻及民間一些詩歌、歌謠、佛語悟詞、文字進行了“考古復原式”的文學創作加工這也是事實。尤其是在賈寶玉沒有接受薛寶釵,死守“木石之盟”,反叛世俗而離家出走;與甄寶玉接受了其江南甄家薛寶釵成就了“金玉良緣”,而順應了世俗的“考古復原式”地儘量不差絲毫地貼合曹公的創造上,我是做了使文本故事更自然本真貼合《紅樓夢》主題,更貼合讀者讀後自然本真的有“似夢非夢”三日繞樑揮之不去之味,使他們閱後自然發出這真是“紅樓一夢”的感嘆。即使有的讀者讀後,自然本真帶點誇張又符合實際的跟我說,說我是“曹雪芹再世”,說我是比曹雪芹更高的曹雪芹,這個我不敢當。

………………………………………………………………………………………………………………

我本來一生所做的夢是成為作家,也本來就是一個作家,不是以學者的方式而是以作家的方式將從程高本後40回發現的曹文“考古復原式”的創作出來,一是為了給我創作的《零鄉》這個小說增添一個內容,同時更是為了做出一個完整的曹雪芹寫作出的脂批裡提到過曹雪芹完成的百回本《紅樓夢》供自己私下閱讀、學習。畢竟《紅樓夢》是我寫作上、是我想成為作家的引線、啟蒙的書。想做一本私藏書《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供在自己的案頭,陪自己賞讀一生而已。後因其做這件事的歷程及這個文本,被社會認同出了一種我概括為“雷打不動,火燒不移,一餐飯不死,住地下室不怕”的文人精神,使其文本出現的意義在紅學上無疑是一場“鵝毛革命”。何況“紅學”存在下去的最高意義與境界就是找到散失的曹雪芹《紅樓夢》文本,我恰恰又做成了這件事。尤其是80回後的20回,不但得到雜誌上的全文發表,而且得到美國、秘魯《國際日報》這樣國際性報紙全文連載。在2016年龍書劍的投資出版下,還被中國紅學會舉辦的刊物《紅樓夢學刊》2017年列為2014至2016年的紅學書目。

………………………………………………………………………………………………………………

雖然即使此書出版後,此書又在召喚能把它廣泛地推廣到社會與讀者面前的出版公司與出版社。雖然第一次出版所印的1000冊書,守株待兔地賣出一些後,目前還剩下一些庫存,但其讀者網絡功夫厲害,從《國際日報》電子版上弄了電子文檔去,不知傳閱到了多少讀者手裡去了,我無法去搞清。不管怎樣,在當今媒體的推動下,已經每天不斷在傳閱就是好事。

………………………………………………………………………………………………………………

至於80回後的20回,你說我這樣那樣也好,你無論如何是抹殺不了我是從程高本後40回發現曹文的事實,更抹殺不了我以“考古復原曹文”的事實,以及在考古復原曹文文本的基礎上,為了抵達更貼合曹雪芹文筆一次又一次“考古復原式”創作的事實,以及文本出來後流傳到讀者手中,讀者讀後驚呼“曹公再世出邵陽”“先生原來是雪芹”的事實。程高本後40回是《紅樓夢》80回後幾百年來無可替代超越的文本,但自然貼合前80回唐國明考古復原出的《紅樓夢》80回後的曹文,遠遠超越了程高本後40回這個鐵的事實,是誰也動搖不了的。

………………………………………………………………………………………………………………

至少到目前為止,有幾個鐵一樣不可動搖的事實擺在了世人面前——

一是唐國明《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已遠遠超越程高本後40回,並緊緊貼合了曹文,是至目前唯一從內容上與文筆上與前80回貼合得最恰當,文味筆韻前後最貫通、最自然天成的文本。從而《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自然成了《紅樓夢》文本中所有版本里最好最真的版本。

二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唐國明是從程高本後40回發現曹雪芹文筆,承不承認其他什麼的,但你不得不承認唐國明在程高本後40回發現曹雪芹文筆的基礎上以“考古復原方式”恢復曹雪芹文筆的創作上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

三是從唐國明《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誕生後,如果以後誰再去續寫《紅樓夢》已經再也無半點意義。唐國明常說“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從唐國明以前到唐國明之後,唐國明可以說是一個續寫《紅樓夢》歷史的終結者。同時唐國明更是一個以“考古復原式”創作復原復活出曹文的發明創造者,更是一個無人能及的以“考古復原式”創作復原復活出曹文獨一無二的登峰造極者。

四是唐國明再次揭穿了有些聲稱權威紅學家常說“程高本後40回無一個字是曹雪芹寫的”與“高鶚續”“無名氏續”的謊言。肯定了程偉元與高鶚在其整理前改後增添過程中保留住了《紅樓夢》80回後殘筆的價值與功過。在程高本後40回中,不說其他的,其襲人的命運歸屬是毫無半點差錯的符合前80回裡寫的判詞的。還有《紅樓夢》第8回甲戌側批雲:“……‘塞玉’一段,又為‘誤竊’一回伏線……也在後40回裡寶玉自失玉後,鬧得滿府里人人都以為誰偷了去了……裡有照應的情節。第14回蒙側批雲:“寶玉見北靜王,是為後文伏線。”在後40回中有北靜王生日,寶玉去了,北靜王送其與胸前佩帶之玉一模一樣一塊玉的情節……

五是唐國明還了曹雪芹完成了並且是寫完了《紅樓夢》的清白,實證了《紅樓夢》原本不是殘稿是脂批裡提到的百回事實。

………………………………………………………………

——————————————————————

……………………………………………………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的作家。

………………………………………………………………………………

唐國明說:“讀書人的精神就是‘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最貼合曹雪芹

…………………………………………………………………………………………………………………………………………………………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