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幻想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都知道,符合自己的才是更容易實現的,所以通常我們子在幻想美好未來的時候,會跟著制定一個我們能夠實現的計劃。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懂得,所以孩子在幻想自己某個未來實現某種成就的時候,他們會認定這個結果,孩子也會制定一個計劃,只是孩子制定的這個計劃自己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說,如果孩子不能按照計劃進行,只是自己內心覺得自己可以得到這個結果,但是並不付諸行動。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沒有看到當下,如果孩子思考問題像大人一樣能夠認清自己,就會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計劃。

做好當下,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什麼是當下原則?

所謂當下原則就是要符合自己現階段的能力,不要好高騖遠,定一些實現不了的目標,這樣會產生挫敗感。相反,如果你定的目標符合你現階段的能力,你實現小目標了會產生成就感,這中成就感也會對你定的下個目標產生很多的動力源泉。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孩子不考慮當下,過度追求自己設定的完美的未來,導致孩子精神恍惚。

這幾天老是聽麗麗說孩子自己經常會自言自語“這次考試不能得第一名怎麼辦”可是麗麗並沒有給孩子說下次考試必須考到班級第一啊,就算是第二,往後排的都無所謂啊,但是孩子自己就好像跟自己過不去一樣。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麗麗:“還有一次啊,我正在家給孩子洗衣服,孩子突然跑到我面前對我說,媽媽下次考試,我一定會得第一名的,可是隻有我知道,孩子也只是說說而已,他說完並滅有去學習,我問他,那你怎麼還不去學習呢?孩子說,我已經制定好了學習計劃啊,可是你還沒有準備要開始學習呢?你不去學習怎麼得第一名呢?”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01、不停的思考,害怕自己不能達到自己預想的結果

其實在生活中,像麗麗家孩子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只是有的孩子沒有這麼嚴重罷了。

孩子在不停的思考,為什麼不停的思考呢?因為孩子害怕自己預想的結果無法達到,但是孩子已經預想好了的,在孩子的心裡這是不能夠改變的,所以在孩子認為自己可能達不到這種結果的時候,就會不停的思考,思考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實現自己內心期望的結果,孩子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實際上並不符合自身情況的計劃,計劃制定好以後,孩子可能還會因為自己不能按照計劃進行,所以孩子既擔心不能實現夢想,又擔心自己制定的每一個計劃不能正常進行。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所以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制定了一個自己很難完成的計劃,一定要幫助孩子學會怎樣制定計劃,按照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出來的計劃,孩子會更加有信心完成,同時也會減緩孩子精神恍惚的情況。

02、焦慮自己不能走進自己預想的未來

麗麗的孩子就是典型的這種焦慮,害怕自己不能走進自己預想的未來,通常這類孩子喜歡幻想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卻沒有想自己該怎麼做好當下,來為自己幻想的未來負責。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孩子知道自己預想的未來沒有那麼容易實現,但是卻渴望得到這樣的結果,所以當孩子面對自己不能實現的預想時,孩子會焦慮該怎麼讓自己融進自己預想的結果,如果自己不能走進自己的預想,孩子就會感到焦慮。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把握當下,但是卻對未來抱有幻想呢?

01、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父母辛苦賺錢,自然也希望孩子不要辜負自己的希望,所以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會要求嚴格,有的父母孩子明明沒有很聰明,但是卻給孩子制定一些孩子很難實現的目標。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你看小王家的孩子學習多好,你多不會跟人家學學,成天光知道玩”“你下次考試要是還這樣,就別叫我媽了”

父母給孩子的壓力大,事事想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02、孩子現實生活能力差,試圖用時間來改變

有的孩子非常擅長制定計劃,當孩子暢想的未來破滅後,孩子的腦海裡立馬制定下一個計劃。

其實這是由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差,孩子希望通過時間來改變,同時也希望自己也能夠改變,只是時間問題。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該如何改變孩子內心對未來期望的錯誤看法。

01、父母教育孩子要腳踏實地

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我們腳踏實地,這樣成功才會更快的到來。

所以自己的孩子在暢想未來的時候,即使孩子出現了一些錯誤,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要腳踏實地。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02、對孩子進行及時的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父母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對孩子進行教育,也要看看孩子的優點,及時的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03、給孩子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和計劃

孩子對於自己暢想的未來,可能會做出一些很難完成的計劃,所以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制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計劃,讓孩子完成制定的一部分計劃後,能夠體會到完成計劃的成就感。

孩子精神恍惚、焦慮,可能是不懂“當下原則”,家長這樣教育孩子

只有只有當下原則,才能過好當下的生活,人們總是說:“活在當下”如果一個人總是生活在在自己預想的美好世界中,那他的現實生活就會過得一團遭,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踏實、務實的人,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活在當下,雖然我們需要給自己設定未來的目標和計劃,但是過好當下才是對未來最大的負責,才能讓自己預想的結果如期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