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来自“疫”线的故事」武智斌:隔离病区里的“白衣战士”

在河津市人民医院,有一位坚守在隔离病区的白衣使者,名叫武智斌。他在1月25日大年初一进隔离病区到2月20日轮班换岗的这段时间里,用奉献诠释担当,用行动守望健康,奏响了一曲逆风前行的“白衣战士”之歌。

武智斌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民盟盟员,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70后的他,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誓言,不断钻研进取,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2003年非典时他主动请缨到隔离病区,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自告奋勇再次请战。

「来自“疫”线的故事」武智斌:隔离病区里的“白衣战士”

其实,他并不在首批进隔离病区医生的名单之中。当得知一位同事因年幼的孩子患病需要照顾去不了时,他主动找到院领导说:“我是中层干部,又有抗击非典的经验,理应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妻子对此不理解,但看他态度坚决,只好提心吊胆等他平安归来。怕老母亲担心,他一直没告诉母亲他去了隔离病区。母亲打电话问的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工作忙走不开,不能去看望她老人家。

“发不发烧?”“还咳嗽吗?”……在隔离病区的27天里,武智斌每天查房,问病情,下医嘱,时刻关注患者身体健康指标,做好疑似病例确诊前的相关检查和治疗。每次一工作就是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湿透了衣背,口罩勒得耳根生疼,但这些对他来说都算不了啥。在不分昼夜的忙碌中,他与战友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来自“疫”线的故事」武智斌:隔离病区里的“白衣战士”

进隔离病区的患者大多情绪不稳定,免不了会发脾气或不配合治疗。每当这时,武智斌总是耐心作心理疏导,用他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家人般的关爱,化解了患者的疑虑,让他们安心配合治疗。

“武主任,刚入院的女患者昨晚睡不着觉,在病房里来回走,看上去情绪不好。”听护士说后,武智斌与这位患者面对面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谈话,给她讲新冠肺炎是什么、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知识,为她分析病情,却怎么也说服不了她。她问:“医生,你怎么能让我相信这是科学判断,而不是安慰我?”这时,他向患者走近一步,笑着说:“这就是证据。”他的这一举动,让患者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但现在想来,虽然穿着防护服,他也感觉有点怕!

「来自“疫”线的故事」武智斌:隔离病区里的“白衣战士”


还有一位12岁的男孩,进隔离病区时哭着不让妈妈走。武智斌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怕,有叔叔陪你!”和善的语气、亲昵的动作,给了孩子莫大的勇气。孩子很快就叔叔长、叔叔短地叫了起来,再也不害怕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武智斌与隔离病区的战友们负重前行、爱满病区,用行动践行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书写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彩篇章。

记者手记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人谈“疫”色变,而武智斌却主动请战,英勇无畏。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像武智斌这样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