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癌症患者能避免肺炎的感染吗?为什么?

孙医生养生课堂


新型冠状肺炎真可谓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尤其是对肿瘤患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医院是病毒的聚集地,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感染机率,各医院在疫情高发期纷纷停诊,只收危重症患者,原则就是患者能不来就不来,医院能不收就不收。对于一些慢性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可能在家通过药物就能调节血压和血糖,可肿瘤患者该怎么办?尤其那些晚期患者急需化疗控制病情的,要知道对于这部分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天都是珍贵的啊!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因为抵抗力弱,尤其是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如果合并了骨髓抑制简直就是噩梦,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力很强,肿瘤患者更要格外注意,需注意以下几点:

1.正在接受治疗患者,和主管医生联系下一步治疗方案。

2.尽量居家休息,不出门。每日通风2-3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注意肿瘤患者保暖)

3.如果需要出门,近距离的选择步行,与行人距离至少1米。距离较远,建议私家车接送,避免公共交通工具。

4.出门就要带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棉质口罩等并不适合。

5.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6.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

7.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自己无法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随着疫情的控制,各医院门诊也在逐步开诊,病房开始按计划收治病人,肿瘤患者可以联系自己的主治医生咨询治疗事宜。希望疫情早些过去,毕竟肿瘤患者病情特殊,有些治疗等不得!

我是爱科普的@肿瘤科小飞侠欢迎关注我分析更多医学常识。@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青云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健康科普大赛#


肿瘤科小飞侠


疫情下,癌症患者能只靠自身免疫避免感染吗?

在介绍提高我们自身免疫力的知识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关于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的经历,在2年前体检发现大便潜血阳性,做了CT和肠镜检查,发现结肠上面有一个隆起型的肿物,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考虑患者为早期结肠癌。我们都建议他立刻做手术,但患者拒绝治疗要求回家。2年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大便解不出来,来到了我们医院的急诊。做了急诊肠镜,肿瘤已经将肠管完全堵死了,肠管支架也不进去,而且肝脏以及腹腔出现了广泛的转移,已经是大肠癌的晚期。原来,患者希望通过锻炼、休息、补充营养,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要用免疫力来杀灭自己的癌细胞,尽管间断地出现腹痛,也没来医院看病。为了解决患者排便的问题,只能做一个肠造口手术,患者需要长期挂粪袋。

举这个案例是想提醒各位,如果得癌,不做治疗,而是希望仅靠饮食、锻炼,规律作息,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就能消灭癌细胞的机会微乎其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扮演着警察的角色,负责清除体内的垃圾(例如凋亡的细胞)、杀灭叛徒(肿瘤细胞)以及抵御外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肿瘤细胞起源于正常的细胞,我们的正常细胞在进行分裂的时候,DNA结构会被打开,完成复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环境或者体内有毒致癌物的影响,复制可能会出错,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当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发生癌变。如果我们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在发生癌变之前,免疫细胞就会发现这些癌前细胞,然后消灭他们,防止癌变。

在免疫力正常时候,免疫细胞会吞噬癌细胞,为人体打造一个安全防线,免受侵蚀。但是如果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癌细胞就会侵蚀正常细胞,也容易导致恶液质增生,从而癌细胞扩散和转移。

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癌症的几大主要手段。其中手术和放疗为局部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全身治疗。另外还有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一些微创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电化学治疗、激光治疗、微波热疗、超声热疗、冷冻治疗、射频治疗等有时也能取得治疗效果。

在就医选择治疗方式后,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失活,加上手术或者放化疗,患者整体免疫力下降,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进行无差别伤害,主要表现症状有:白细胞低、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疲劳乏力、腹痛水肿、失眠脱发等。

增强免疫力要从根源处着手,患病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细胞环境受损,想要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去"对抗"细胞,应从以饮食、心理、运动作为辅助,关注自身免疫细胞健康着手。建立一个全面的"防御系统"。

饮食方面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多摄入优质蛋白和优质脂肪补充营养。同时发霉的食物千万不要吃,其中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癌症。关于食材的选取可以遵照对应病症的推荐时令蔬菜,具体的餐单可咨询营养师。

心理方面

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因为不良情绪会使人体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免疫力低下,导致细胞微环境恶化。影响细胞更迭、修复以及正常的电化学反应,使人体器官衰竭,并造成癌细胞扩散和转移。

运动方面

运动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分泌,清理体内的恶液质,使营养物质快速抵达。同时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正向激素多巴胺、内啡肽的分泌,使机体微循环正常,抑制肿瘤生长。推荐太极、八段锦等。



自身免疫细胞方面

正是因为癌症细胞逃避了自身的免疫打击,所以希望通过外界的力量,重新让免疫系统发挥功能,这就发展了免疫治疗,其中免疫细胞治疗通过免疫细胞回输增加患者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在对自身抵御其他疾病入侵加,引起并发症以及有利加强自身免疫系统治疗癌症等优势成为目前新的治疗选择。

在日本,关于在抗肿瘤方面具有主要效果的NK细胞的培养在确立以前,已经普及了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疗法。

通常免疫细胞疗法中所使用的是比NK细胞易于培养,在攻击癌症的能力方面却不及NK细胞的T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由于NK细胞的培养极其困难,作为第二佳选择,人们开始探索T细胞、CTL等细胞的应用。

肿瘤专家建议结合农科院新灵芝孢子油给肿瘤病人,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大量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农科院新灵芝孢子油针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都具有调节作用。在手术放、化疗期间,对体力恢复、降低放、化疗带来的呕吐、疼痛、白细胞减少、脱发、乏力、食欲不振等疗效尤为明显。


孙医生养生课堂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题目问癌症患者能不能避免肺炎的感染,这里的肺炎指的是什么肺炎?肺炎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可以是细菌性肺炎,比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以是病毒性肺炎,比如SARS;也可以是支原体肺炎,等等。而大家知道最近我国爆发的这个疫情叫新冠肺炎,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所以,癌症患者能不能避免肺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你回答,

一,癌症患者并不能避免新冠肺炎。

大家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的病毒,癌症患者同样会感染上新冠病毒。而且,有研究报道,像癌症患者这种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并且治疗效果要差一些。当然,根据目前的研究报道来看,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的病例还不是很多,所以这其中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具体情况如何只能等疫情结束后再对所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新冠肺炎患者的CT👆👆👆

二,癌症患者常见的肺炎。

1. 中央型肺癌患者常常合并有阻塞性肺不张肺炎。👇👇👇

2. 接受胸部放疗的癌症患者容易得放射性肺炎。放疗过程中由于肺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射线辐射,有的人的肺组织对这个射线比较敏感,所以就容易出现放射性肺炎。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患者。
比如,上面这个就是右侧乳腺癌术后进行放疗以后出现的反射性肺炎。这个患者呼吸功能还可以,肺部纤维化不严重。有的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严重影响肺功能,需要及时治疗。

3. 癌症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免疫力第低下常常容易得细菌性肺炎或者病毒性肺炎,特别是那些体质娇弱而又联合应用激素治疗或者在重症监护室插管治疗的。这些病人很容易发现为呼吸功能衰竭,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癌症患者并不能避免肺炎感染!


肿瘤探索者


肿瘤患者不能避免肺炎的感染,癌症患者在这个时候要更加小心新冠肺炎的感染。

炎症及感染是癌症患者的生死符,回顾癌症患者致死原因的统计分析,肿瘤进展并非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患者自身的炎症及感染,在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占据了非常大比重。据统计70%的癌症患者死于感染。因此,预防炎症与感染,是癌症患者日常病情管理最重要的部分。但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恰巧击中了癌症患者的弱点。

人体肺部血管、血液交换丰富,也是癌细胞最容易产生转移的器官之一, 新冠肺炎感染造成的肺部炎症与肺部肿瘤共同进展,很容易造成疾病爆发式进展。冠状病毒的RNA是所有病毒中最长的,结构不稳定,而越长的RNA,越容易突变,突变的意义也就是病毒很会伪装。

肿瘤患者尤其是末期癌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最易感染人群,手术、化疗、生物制剂、免疫治疗、激素类药物等,特别是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抵御各种病原体感染的防御能力显著降低,对于癌症患者在特殊时期的防护尤为重要。接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由于其免疫抑制作用和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情况下,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可能更弱,是癌症患者中更易感人群。PD-1治疗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炎等,如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是在无发热情况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存在与“新冠肺炎”极为类似之处,如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是在无发热情况下,需要进行严格鉴别诊断,患者及其家属需向就诊医院提供详细抗肿瘤药物史。癌症患者在特殊时期的防护

  • 癌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尽量减少外出,避免至密集人群处外出时除带口罩外,建议佩戴眼镜,防止病毒通过结膜传入人体。
  • 咳嗽、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或处理动物粪便后,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洗手及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 已经出现发热症状的癌症患者3天内出现发热(体温>37.3℃)的患者建议立即前往就近的当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排查,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包括肿瘤性发热、其他病原菌感染排查。

癌症患者更容易被感染

  •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称为免疫功能紊乱,抵抗疾病的能力差。
  • 无论是化疗还是放疗,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造成损伤。
  • 癌症患者往往存在各种营养不良。

三个问题加起来,使得癌症患者更容易被感染。定期复查,或者能适当延长返院时间的患者,可以尽量不到医院来。

癌症患者感染新型肺炎后,表现症状和正常人完全不同

  • 一般人感染后,表现为白细胞不高、反而低或者是正常;而癌症患者白细胞普遍偏低。
  • 新型肺炎的典型表现为发热,但癌症患者本身就有肿瘤性发热,也叫癌性发热,虽然能通过吃退烧药、多喝水等迅速降温。但在当下,这样的简单判断不能完全区分感染与未感染者。給医务人员在判断鉴别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癌症患者该怎么办?

  • 癌症患者如果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门诊。
  • 癌症患者在返院治疗中,尽量减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在家期间更加注意不要串门、聚会,更要注意避免接触疫区归来人员,更要多喝水,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保护好自己。
  •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注意加强营养,切勿熬夜,不要过度焦虑紧张。

对癌症患者家属说的话,要做到一人一陪护,最好能固定一个陪护,避免交叉感染,让我们的亲人和他人的亲人,安全的进行治疗。



肺癌患的主要病因,就是由肺部炎症演变而成。动过手术的,肺部被切了一部分,未手术的,有些是晚期,已失去了机会,面临死亡。还有就是不适宜手术,或是早期患者。无论哪一种,肺脏都已受到严重侵害,免疫力低下,极意被感染。因此,在当前疫情下,更应注重保护,一旦感染,很可能就是致命一击。


碧野56


癌症患者能避免肺炎的感染吗?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呢,这还有说吗,为什么会认为癌症患者反而能避免肺炎的感染呢,这个逻辑太奇怪了。为什么说这个逻辑太奇怪了?因为这不合正常逻辑,正常逻辑应该是,癌症患者是不是会更容易感染肺炎?这个才是要担心的,而不是反过来,得了癌症的人反而不容易感染肺炎。


癌症患者总体上免疫力可能下降,从概率上说,可能有更高的风险感染肺炎,特别是手术后短期内的病人,化疗中和化疗后短期内处在骨髓抑制阶段的病人,以及体能比较差身体较衰弱的病人,暴露在同样的环境中,有更高的风险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可能并发症更多,病情更重。


当然,这是从概率上来说的,并不是所有癌症病人一定会这样,而且事实上,癌症病人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因为病情各有不同,处在不同阶段,有的是刚诊断出癌症,有的是正在治疗中,有的是治疗全部结束后,有的是早期癌症,有的是晚期癌症,同样是晚期癌症,病情也并不都一样,这些病人并不都是一样的。


肿瘤专科医生


不能躲过,不能躲过,不能躲过,因为肺为娇脏,她很娇气,像林黛玉,不能说,不能打,贾宝玉天天供着还不知道那天闹一出呢,不能生气,不能冻着,不能受气。最后贾宝玉结婚,把林黛玉气炸了肺,结果死了,[流泪][流泪][流泪]


小九自媒体


癌症患者不但不能避免肺炎感染而且还最容易被传染型肺炎感染。因为他已经得了癌症病了身体更缺发底抗力。


火火姐L


如果有癌症的病人在感上疫情严重的地方,那病更严重,去世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