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我是一个喜欢力量健身的体育迷,关注中国举重多年。相比其他国家队,举重不怎么受关注,只在奥运年拿了奥运冠军之后,才有几个举重运动员有一点曝光度。这和举重运动员普遍比较朴实无华,也不会营销自己有一定关系,更多的是因为大众对举重项目的认知普遍不深,偏见和误区却不少。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在中国竞技体育中,举重是个有点特殊的存在。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项目(陈镜开),历届奥运会争金夺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31枚奥运金牌),但在所有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中,举重似乎是影响最小最不受人关注的,举重明星能让大众脱口而出的寥寥无几。事实上在80年代,吴数德也算家喻户晓的明星运动员,曾5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荣誉,获奖次数与郎平、李宁等那个时代最知名的运动员难分伯仲。而且当时要获奖都是老百姓一张一张选票寄到评选委员会,公信力和现在的评选不可同日而语。但此后举重运动员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这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提起举重,总有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兴奋剂。很多人总对举重存在误解,认为举重项目不“吃药”就不可能取得成绩,他们自然也觉得中国举重是依赖兴奋剂才取得了成绩。这个看法公平吗?从50年代陈镜开破世界纪录开始,中国举重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逐渐奠定了在世界举坛的地位。1984年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时,举重一举拿下4枚金牌,成为夺金数量最多的项目。此后历届奥运会,中国举重也延续了作为中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的地位。但不得不说,由于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国内出现部分举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在比赛中以欺骗手段取得成绩,但这种现象仍是极少数。即便与其他体能和力量类体育项目相比,中国举重运动员在使用兴奋剂被检出比例中也是较少的。去年举重运动员在全国各类兴奋剂1500多例测试中,没有一例阳性。

而和其他国家举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被检出的数量相比,中国举重的阳性率非常低。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举出现三例兴奋剂阳性被剥夺金牌,严重影响了举重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自里约周期国际举联将各国检出兴奋剂阳性数量纳入奥运资格考核体系之后,世界上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检出兴奋剂阳性10例或以上而遭到处罚,奥运参赛名额被削减。连摩尔多瓦这样的小国都在列,但中国并不在其中,可见中国举重近年反兴奋剂的力度之大,也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

举重是个纯力量项目,兴奋剂的确能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很多人天然就会把举重和兴奋剂联系在一起,但这样的想法存在误区,对中国举重也不公平。实际上中国举重运动员接受国内外兴奋剂检测的次数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而且抽检根本不分时间和场合。举个例子,很多运动员在赛前急降体重的几天,如果碰上抽检是极其痛苦的。因为要保持训练能力的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平时的体重可能超过参赛级别3到5公斤甚至更多,他们赛前需要急降这些体重,方式通常是断食断水并不断通过蒸桑拿的方式速降,身体根本没有多余水分可供排泄检测。如果赛前一晚抽检人员来了,运动员可能熬一整夜才能提供“样本”,这对第二天比赛的状态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中国举重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不是“吃”出来的,而是深厚的举重文化底蕴、健全的举国体制、先进的训练理念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举重几十年来形成了吃苦耐劳、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队风,底蕴厚重;从基层体校到地方各级体工队再到国家队,体系健全;训练理念一直紧跟世界潮流甚至是引领潮流,基础牢固。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大众对举重项目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练习举重会把人压矮、练胖,对身体造成伤害或是举重训练非常残酷,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举重运动员身材不高,是级别限制造成的。比如去年级别更改后女子最小级别45公斤级,如果选手身材太高肯定不能满足参赛标准;级别更改前男子最小级别56公斤级,队伍在选材时肯定要选择身材相对瘦小的,否则体重怎能不超标?事实上,许多举重运动员的身材非常健美,比如90年代末打破男子105公斤级世界纪录的崔文华身高近1米9,现在国家队109公斤级选手杨哲身高也达到1米87,身材非常匀称。很多大级别运动员为了满足参赛级别要求,会通过食补等方式把体重增加,并不是因为练习举重导致他们变胖。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举重训练本身相比其他体能、力量类项目,并不残酷,相反有一定乐趣。举重是一项无氧训练,需要短时间内提升训练强度,所以对人体承受力的考验比较大。练习举重对人的力量增长帮助巨大,力量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力量训练的技术和合理性都能受到举重的引领和启发。国内的许多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重视力量训练,在许多大中城市有了举重和力量健身俱乐部,会员中有很多白领。事实上力量训练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非常必要,老年人一旦失去力量的保护,身体素质和机能会迅速下降。

来自一个老力量健身爱好者——想为中国举重说几句话

举重比赛也非常有观赏性,一瞬间的力量爆发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力是极其强烈的,国内外大型举重比赛期间的收视率很高(央视转播有数据可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举重、观看举重、喜欢举重、练习举重。

如果你想健康,家里应该备一副哑铃。如果你想强壮,最好家里有一副杠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