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的收入在你的幸福感中占比有多少?为什么?

念慈悲渡苍生7


这个很有感触,可能是太缺乏安全感了,我觉得收入很重要,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结婚后虽然老公一再让我辞职在家带孩子,我始终不同意,而且越发努力工作,孩子就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后来发生很多事情,让我意识到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自己最熟悉的家乡,来到老公这边的城市,给到孩子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还有全部的爱,现在没有收入,虽然老公收入不错,我还是比较节约,不像之前那么大手大脚花钱,日子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也没有了鲜花和掌声,但是一家人平静而祥和,孩子也越来越好,所以说不清楚,幸福感不一定是由收入来主导的。


linda西


首先,先回答什么是幸福?我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而且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收入够花就行。

之前,和很多学员聊过收入的话题,我也阐述我的观点,我把收入分成两大部分,即基本家庭开支需要,和个人消费需求。基本家庭需要,每个家庭都不同,也无法单靠思想转变就能改变。个人消费需求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我们的衣食住行的衣,我个人给我自己买衣服设定一个基本标准和要求,就拿衬衣来讲,我已经坚持20年的购物标准是50~80之间,只要棉麻面料,这在我看衬衣的时候,节省了许多麻烦,还节约时间,超过此标准不看不试,买到合适的就高兴,就会有小幸福感。

我以前在服装行业做过,天天看那些品牌,也记不住,而且我觉得人要是靠穿品牌服装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就有些不自信了。如果那样获得的幸福感,也是假的,甚至很短暂,试想一下,要是有人和你撞衫了,还会有幸福感吗?

当然,我不是说买名牌不好,而是说要量力而行,同时别忘了自己的精神需求,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借书,不仅没有消费,还提升了精神领域的能量,为将来迎接更大的职位和社会价值需求做好准备,到了那一天,相信幸福感那才是真正能发自内心的。



罗老师素直之心


很多人觉得“钱途”似乎与“前途”画上了等号。收入和幸福感没有必然关系。

单纯就金钱的拥有来说,一旦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便很难对幸福感产生影响。福布斯排行榜前一百的富豪,他们只比普通收入的人幸福一点点。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收入翻了不知多少倍,幸福水平却没有提升。

加薪和收入是不同的概念,题主指的应该是加薪而非收入。加薪确实可以提升幸福感,然而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即便是中了彩票,三个月之后也会回到原来的幸福基线。


杨柳青青河边草


收入确实能给我带来幸福感。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较好的收入几乎是保障我的幸福感。没有收入,感情再好的夫妻两个,恐怕也变成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了。

但是真的有钱就一定幸福么,我看也未必。幸福感总归是亲密的人带来的,有了经济保障了,夫妻不和也谈不上幸福感。经济保障了,夫妻也和睦,孩子不成器,家里也是鸡飞狗跳,幸福感也荡然无存!

所以非要占比来衡量的话,我认为能占一半吧。


快乐的二三一



用户临沧


占90%,有钱就可以活着,出家当和尚那是不负责任,上有老,下有小都指着你呢,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看病,上的了学,人不是畜牲,感恩之心必须有,自己的责任不能逃,在这个经济社会里,处处围着钱转,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我也有很多愿望,无一实现,只能钱多才能实现,现以五十,有钱了也实现不了了。身体不准许。


曹战锋


14年工作到现在,前两年领2000到3000是快乐的,现在6500,包吃住,没有任何幸福可言,没多少存款总是没有安全感,只有郁闷和压力。


阿志薯薯


收入和幸福感,如果仅仅把这两者关联起来的话,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的。

35岁之前,收入占幸福感的50%以内,这个年龄阶段,是个人事业的爬坡期,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往往更看中职场中的升迁机会,学习渠道等,关注点在发展上,在个人事业稳步前进的时候,幸福感会高于收入带来的幸福。

35岁至45岁吧,这个阶段收入和幸福感会达到平衡。收入方面会达到一定高度,社会地位,经验等都足以被认可。

45岁之后吧,家庭,子女的支出明显多起来,晋升的机会几乎没有了。如果正好有突发事件,没有其他副业增加收入的话,幸福感就会明显降低。

时代在变,趋势在变,希望每个人能拥有个人的IP品牌,脚踏实地,凭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增强幸福感。



虎娃666


用收入多少来衡量幸福感不完全准确,准确点说是心态在决定着幸福指数高与低。把钱看太重,重名利而轻名节的人即便衣食无忧也会愁云密布不心,重名节而轻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只要衣食无忧饿不着就会满足,心里坦荡荡,幸福感就十足。我是国企退休老技术职工,现退休金两千刚出头,由于咱们社会稳定,粗茶淡饭生活有保障,上午唱歌,下午打乒乓球很开心,幸福感淡不上十足,但起码也是九足八足,我开心我快乐。


用户200053892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