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突厥塞尔柱人与拜占庭帝国的争夺(一)

历史上,决定突厥人第二次命运的遭遇,是同拜占庭帝国的冲动。在同拜占庭帝国的冲突中,突厥塞尔柱人的势力最大,他们的首领经常依靠其他突厥民族部落的帮助来打仗,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土库曼人。他们喜欢采用“信仰武士”的作战方式,把扩大伊斯兰教的领土侵占非穆斯林居住的土地看作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义务。他们在不断掠袭小亚细亚的过程中,发现拜占庭帝国正处于内部争权夺利,国力江河日下的历史时期。再加上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东部各族人民心怀不满,纷纷揭竿而起,特别是不久前通过武力才割让给拜占庭帝国的亚美尼亚地区,广大民众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荼,这就极大的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对突厥塞尔柱人统帅下的“信仰武士”们的防御抵抗。到了公元11世纪中叶,“信仰武士”们竟然大胆的深入到了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内部地区。1064年,他们的深入竟远至今日的开塞利。

“信仰武士”们袭击拜占庭帝国所带来的巨大收获,一方面是使突厥塞尔柱人的疆土得以不断地向西北扩张,另一方面也使得它们的首领改变的原来打算长驱直入叙利亚,再向埃及进发的计划,决定挥戈北上,攻打拜占庭帝国。1071年,突厥塞尔柱人在首领阿尔普·阿尔斯兰的率领下,在凡湖附近的小镇曼齐克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一举击败了由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戴奥吉尼斯统帅的20万大军。这次战役可以算是一次具有决定性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使得小亚细亚向突厥人敞开了大门,使得像洪水似的突厥人得以全面入侵和永久性的在小亚细亚定居了下来,从此,小亚细亚开始了他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漫长发展过程。

突厥塞尔柱人是游牧于锡尔河北岸吉尔吉斯草原上的乌古思部落联盟中的一只。大约在公元十世纪中期,他们在其首领塞尔柱的率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漂泊到了河外地区。在布哈拉定居后不久,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在参与河中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中,突厥塞尔柱人遭受到了失败,从此臣服于阿富汗人的伽色尼王朝,被称之为突厥塞尔柱人。

突厥塞尔柱人骁勇彪悍,善于骑射,为阿富汗人伽色尼王朝的对外军事扩张屡立战功,从而获得大量的封地,政治与军事实力,逐渐的强大。1037年,突厥塞尔柱人在其首领托格鲁尔的率领下反叛阿富汗人的伽色尼王朝,并在1040年,著名的丹丹纳干战争中依靠强大的骑兵打败了他们的宗主国伽色尼王朝,建立了突厥塞尔柱帝国。此后,他们靠强大的军力征服了整个伊朗,不久又攻占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迫使哈里发授予突厥塞尔柱人的首领托格鲁尔东西方之王和素丹的称号。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名存实亡,而突厥塞尔柱人则强盛崛起,他们的疆域西至小亚细亚东部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罗斯边境,东与中国接壤。

突厥塞尔柱人建立起帝国之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为突厥塞尔柱人,以及随他们而来的大批其他的突厥游牧民族,比如土库曼人等,去寻找一个良好的生存之地。这些突厥游牧民族与突厥塞尔柱人在血缘上是相同的,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是相近的,他们是突厥塞尔柱可靠的同盟者。他们今天可以和平的去放牧他们的畜群,或者去跟踪他们的谷物,明天就可能拿起刀枪用武力去支持突厥塞尔柱人进一步征服小亚细亚。

在突厥塞尔柱人的建国初期,素丹们把那些归顺的突厥游牧部落,看成是国家统治秩序的巨大危险,因此,极力的把他们迁徙浪潮引向小亚细亚。这样既保证了突厥塞尔柱人国家的统治秩序不混乱,又可以把它们作为防御拜占庭帝国的坚强屏障,更主要的是为这些突厥游牧部落解决了大量的土地和牧场。于是,在突厥塞尔柱人的率领下,大批的突厥游牧部落开始了向小亚细亚的进攻。

当大批的突厥游牧部落在突厥塞尔助人的率领下,势如破竹横扫小亚细亚的时候,拜占庭帝国正处于王朝更迭的混乱之中。1057年,马其顿王朝结束,开始了拜占庭帝国的都卡王朝统治时期。在都卡王朝统治的24年中,拜占庭帝国的政局异常动荡。在军人强大势力的左右下,都卡王朝像走马灯似的先后更换了五位皇帝。1059年,年轻有为的君士坦丁·都卡,在以大主教奥斯为首的东正教势力的支持下,登基当上的拜占庭皇帝。为了不断的削弱军人们的特权,防止军人们左右宫廷政务,君士坦丁·都卡皇帝实行系列裁剪,军队人员和庞大军费开支的改革措施。然而,来自东方的突厥塞尔助人对小亚细亚不断的掠夺性进攻,使得拜占庭帝国的周边环境越来越越恶劣,也为军人们再次显示自己的力量,干涉宫廷政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068年,拜占庭帝国的军人们密谋杀害了君士坦丁·都卡皇帝,而把他们的亲信罗马纽斯推上的皇位。

罗马纽斯登上皇位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率领由希腊人、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法兰克人、亚美尼亚人和突厥裴奇内格人组成的20万雇佣大军,在小亚细亚以东凡湖附近的小镇曼奇克特,试图与突厥塞尔柱人决战。1071年8月26日,突厥塞尔柱人素丹阿尔普·阿尔斯兰仅率1.5万人的军队前往迎战。在双方激烈的交战中,突厥塞尔柱人充分利用他们的骑兵,善于机动作战的优势,勇猛灵活的歼灭了大量拜占庭帝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再加上那些非常不可靠的外国雇佣军,临阵倒戈,使得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大败死伤无数,甚至连皇帝罗马纽斯也被俘获。然而突厥塞尔柱人的素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宽恕了罗马纽斯皇帝,条件是拜占庭帝国必须交纳150万第纳尔(1第纳尔相当于2.4克黄金)作为赎金。此外,两国之间还签订了一个50年的和平协定,要求当突厥塞尔柱人对外发动征服战争时,拜占庭帝国应及时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并无条件的释放被拜占庭帝国监禁闭押的所有穆斯林。

百般无奈的拜占庭帝国皇帝罗马纽斯被迫接受了以上苛刻的条件,然后突厥塞尔柱人派了一只庞大的舰队护送他回国,此外,素丹阿尔普·阿尔斯兰还赠送给了他一件荣誉之袍和一顶帐篷,外加1.5万第纳尔。同时,突厥塞尔柱人还是放了罗马纽斯皇帝的随从和政府官员,让他们与罗马纽斯皇帝一同回国。这次战败使得拜占庭帝国名誉扫地,也使得罗马纽斯皇帝丧失了权力和威信,不久拜占庭帝国愤怒的臣民通过阴谋废除了罗马纽斯皇帝,他与突厥塞尔柱人签订的丧权辱国协议也被终止。

曼奇克特之战,是突厥塞尔柱人与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长期争夺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从拜占庭帝国方面来看,这次战败加剧了拜占庭帝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和各派系之间的斗争。拜占庭帝国的官吏和将军们竞相将许多城镇和战略要塞奉献给了入侵的突厥塞尔柱人,以求在突厥塞尔柱人的行政部门中谋取一官半职。失去小亚细亚的拜占庭帝国像一个枯瘦的躯体变得十分空虚,因为富庶的小亚细亚再也不能为拜占庭帝国提供粮食、原料、税收、人力和兵员了,从而注定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从突厥塞尔柱人方面来看,曼奇克特之战产生了三个结果。首先打开了征服小亚细亚的大门瑞,锐气势不可挡,从根本上震撼的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基础。在曼奇克特之战以前,突厥塞尔柱人对小亚细亚采取的是打了就跑的掠夺性远征。而此后大批突厥人像蝗虫似的拥入小亚细亚,并且开始在那里定居扎根。其次,曼奇克特之战以后突厥塞尔柱人对当地居民或者进行屠杀,或者强迫他们集体皈依伊斯兰教,使得小亚细亚在人种、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裂变。从此,这一地区开始了一个漫长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最后,曼奇克特之战以后,突厥塞尔柱人以小亚细亚的西部重要城镇尼西亚为其首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罗姆素丹国。再多次打败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之后,趁机不断扩张领土,相继占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并陈兵于马尔马拉海沿岸对拜,占庭帝国在欧洲的统治直接构成了威胁。

突厥塞尔柱人为什么会所向披靡?横扫小亚细亚,如此迅速地摧毁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娅的统治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拜占庭帝国的内部长期军政不合,政局一直不稳。具体表现为王朝更替频繁,皇帝像走马灯似的不断变换,再加上军人势力屡屡干政,使得国内政治、经济形式更加动荡不安。尤其是君士坦丁·都卡皇帝登基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所实行限制军人势力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军事防卫力量。这样,当面对来自突厥塞尔助人的外部威胁时,拜占庭帝国缺乏统一坚定的领导核心和强大有效的事防御能力。
  2. 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腐朽统治,也是突厥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拜占庭帝国都卡王朝的历代皇帝都在小亚细亚诸省横征暴敛,此后又取消了小亚细亚地区的政治特权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小亚细亚地区的广大臣民一直都心怀不满,很少给予帝国皇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有力支持。所以当拜占庭帝国在曼奇克特战役中一败涂地时,小亚细亚地区的广大民众都纷纷揭竿而起,不断地倒戈。他们把突厥塞尔柱人当做大救星,将拜占庭帝国的溃败看成是他们摆脱束缚,争取解放的大好时机,并主动的配合突厥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进行的军事行动,积极从事推翻拜占庭帝国腐朽统治的斗争。
  3. 突厥塞尔柱人对小亚细亚采取的灵活多变的征服政策,也是他们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性原因之一。首先,突厥塞尔柱人巧妙地利用了拜占庭帝国的矛盾和内讧。如突厥塞尔柱人全力支持拜占庭帝国内部,以尼斯福大臣为首的反叛势力去篡夺皇位,并与其共同侵犯占领的小亚细亚的军事重地尼西亚和赫里索堡,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军事防务。其次,突厥塞尔柱人一进入小亚细亚,就宣布给予这一地区的农奴和奴隶们自由,并免除了他们过去所有的债务,只让他们缴纳很少量的人头税,这样一来,小亚细亚的下层民众,由于切身的利益关系,而同突厥塞尔柱人的统治结合了起来。
  4. 突厥塞尔柱人的军队多属骑兵,因而作战时灵活机动,士兵们个个彪悍勇敢,再加上突厥塞尔柱人正处于上升时期,充满了活力锐不可当。突厥塞尔柱人的社会属于加齐社会,这个社会是由一帮勇于献身的信仰武士们所组成。他们必须担负向异教徒作战的义务,所以经常越过伊斯兰国家的边境对外进行侵征,并带回丰富的掠夺品。这些掠夺品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得这个加齐社会有了经济上的生存能力,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不是建立在一种可靠的国家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每当对外侵征不成功时,这个加齐社会也就行将瓦解了。加齐们在社会和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其社会地位并不是平步就可以登上去的,权贵的产生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和领导才能,而不是靠血缘关系,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用行为和品德来证明自己,配当加齐。在小亚细亚的历史上,每当处于一个纷乱混沌的世界和在一个政权行将解体的时期,加齐们对外侵征的行动就异常的活跃。

总之,突厥塞尔柱人本身所具有的以上所有特点和优势,及其在拜占庭帝国衰微之际的充分发挥,是突厥塞尔柱人打败拜占庭帝国,侵占小亚细亚的主客观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