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彪悍的清朝軍隊,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

繁華萬里


棉甲看似簡陋?其實不然,但清軍做成的棉甲,確實不好看,尤其是普通士兵的棉甲,實在不怎麼樣。不過換裝棉甲不是清軍開始的,而是從明軍開始的。

隨著火器時代的來臨,重甲在火槍的射擊下變得不堪一擊,於是從元代開始,對火器有著良好緩衝防護性能的棉甲,便走向歷史舞臺。

到了明代,火器在軍隊中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棉甲的防護力越來越突出,在考慮近戰防護的要求後,開始出現內襯鐵片,再加以銅釘加固的形式。

當時的滿清在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上比較落後,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生產棉甲的能力,早期的棉甲都是在明軍的手中繳獲的。

滿清入主中原後,執行清承明制的國策,在各種制度和國家政策上集成明朝,在士兵的防禦裝備上,棉甲依舊被選為主要裝備。

棉甲看似簡陋,但防護力絕對較鐵甲出色,而且穿著舒適,不限制士兵的活動範圍。這樣防護力與舒適度雙優的裝備,自然不便宜也不好製作。

明朝棉甲的製作就有相當嚴格的制甲標準,多方面集合的要求就是“下雨不吸水,利刃砍不透,火槍射不穿”,可見要求之高。

明代《金湯借箸十二籌》中,詳細記述了棉甲的製造方法:“綿甲,綿花七斤用布盛如夾襖,麤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黰不爛,鳥銃不能傷。“

清代的棉甲製作基本上延續了明代棉甲的製作,但有一些改進,不過在製作與防護要求上與明朝相差不大。

根據《皇朝禮器圖式》武備卷中的記載: "謹按乾隆二十一年,欽定驍騎棉甲綢表各如其色,藍布裹緣如胄制,中敷棉,外布白銅釘,上衣下裳護肩護腋前擋左擋全。"

不過到了乾隆時期,由於國家整體趨於和平,尤其是內部呈現太平盛世的景象;以及火槍威力愈加強大,棉甲的發展便向輕便的禮服式發展。

清初承襲明制,棉甲較明有所改進,將棉甲內部的鐵片,換成了貼身而穿的鱗甲,近戰防護性能較明棉甲有進一步提升。

但是發展到乾隆時代,為了舉辦大型慶典和閱兵式,震懾異族,棉甲的發展方向逐漸向禮服方向發展,從最開始用於閱兵的禮服,發展到全軍裝備。

也就說咱們現在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清軍八旗所穿的華麗的棉甲,是禮服,不是為了打仗用的作戰服,是撤掉了內襯鐵甲的。

不過這種改變也有戰爭武器發展因素的影響,清中期以後,火槍火炮等熱兵器迅猛發展,鎧甲也沒什麼防護作用了,不如穿的舒服一點,也就撤掉了鐵甲。

當時不僅僅是清朝如此發展,世界各國都是如此,比如著名的龍蝦兵,由於排槍戰術,甚至將衣服的顏色都改成了耀眼的紅色。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在古代戰爭中,由於都是採用冷兵器作戰,因此,各國的軍隊都會裝備大量的鎧甲。但是,金屬鎧甲的造價師相當昂貴的。因此,在古代社會,只有那些嫡系主力部隊或者軍官們才會裝備鎧甲,絕大部分官兵都沒有鎧甲。使用鎧甲會出現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冬季的保暖問題。在寒冷的冬季,穿上冰涼的鎧甲,那種感覺非常酸爽。在唐詩中就有“邊塞八月雪,都護鐵衣寒”的說法。由此可見,使用鎧甲存在保暖的問題。其實,到了唐宋時期,為了節省軍費開支,除了鎧甲以外,還出現了非常經典的紙甲。



唐朝軍隊的紙甲非常經典,史書記載:“襞紙為鎧,勁矢不能透。” 到了宋朝時期,紙甲代替鎧甲的趨勢更加明顯,這都是錢鬧的。泉州知州上奏說:“所有本寨軍器都稍足備,但水軍所需者紙甲。今本寨乃有鐵甲百副,今當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軍換易紙甲。”言外之意,鎧甲和紙甲的數量幾乎到了一比一的比例。但紙甲的防護力畢竟不如鎧甲,因此,鎧甲並沒有徹底消失。在明朝統治時期,棉甲開始逐步出現。這一方面是為了節省軍費開支,另一方面也是隨著軍事科技的變化做出的改進。



在14、15世紀,火器的發展已經到了很高的水平。即使是防禦嚴密的鎧甲,也會被大威力的火器打穿,根本起不到多少防禦作用。既然都一樣,那就按照省錢的標準執行。 在與倭寇作戰的過程中,明朝軍隊就總結了鎧甲的不足之處:“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由此可見,明朝軍隊並不喜歡鎧甲。在明朝統治的中後期,棉甲開始大批量裝備。根據記載“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棉甲不如發生生鏽的問題,而且還能夠保暖,防護力也不算差。那麼,如果僅僅是棉花做成的衣服,依靠外部的銅釘固定,如何起到防護作用呢?其實在棉甲的最內部,還有一層金屬片,這層金屬片就是棉甲防禦力強的奧秘。 清朝在東北地區崛起以後,開始於明朝軍隊作戰。起初,清朝軍隊沒有標準的甲冑。在與明朝軍隊作戰的過程中,清朝軍隊繳獲了一些棉甲,發現了棉甲擁有很高的防護作用。清朝軍隊開始仿製並且進行改進,到了清朝入關之前,清朝的八旗軍已經基本上都裝備了棉甲。



請注意,清朝軍隊還發現了棉甲另一個好處。棉甲在水中浸泡以後,由於加上了水的阻力,防護力更強。當然,官兵的體力也會消耗巨大。在寒冷的冬季,棉甲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從後勤保障來說,減輕了軍需部門的壓力。但是到了悶熱的夏季,棉甲的情況就非常尷尬了,簡直如同蒸桑拿。根據記載,在與準噶爾部作戰的過程中,由於是夏季作戰,一些驍勇的官兵,光著膀子就上陣了。 請注意,即便是價格相對便宜的棉甲,造價也不算特別便宜。



因此,清朝軍隊僅僅裝備了八旗軍主力和戰鬥力比較強的綠營軍,大部分綠營軍都沒有棉甲。普通的綠營軍官兵只有長褂和馬甲,如同影視劇中的形象。棉甲在遠距離上或許能夠抵禦火器的打擊,但是在近距離上仍然很蒼白無力。到了清朝統治的後期,由於火器的水平不斷進步,棉甲的防護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在與西方軍隊作戰的過程中,穿著棉甲的清朝官兵,反而在行動機動性上非常不方便。進入清朝的末期,只有那些舊式軍隊繼續裝備棉甲,清朝訓練的新式陸軍部隊,已經換髮了非常現代的軍服。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古代戰爭中,除了比拼將士們的戰鬥力和體力,提供防禦力的鎧甲也相當重要,它能夠有效地保護將士們的身體不被箭矢利器所傷,由此可見鎧甲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鎧甲在古代戰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古代,兵器的管制都沒有盔甲嚴格,在很多朝代,民間私自藏儲盔甲就是重罪。而當時努爾哈赤領導的清朝軍隊如此之強悍,他們又究竟是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我們這就來為您來解答。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金屬鎧甲吧!打造一副金屬鎧甲需要“千錘百煉”,工序非常複雜,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間。而傳統金屬鎧甲對火器的防護性能很差,鐵片連接處的防禦性為幾乎零。古代的生產力非常低,一切都是人工製造,特別是鐵器金屬的冶煉技術,當時要給一位士兵打造一套鎧甲,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可見金屬鎧甲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那麼無堅不摧!那麼棉甲與金屬鎧甲相比到底有何優點呢?竟讓彪悍的清朝軍隊選擇它!

優勢一:原料易得,價格低廉

自從元朝棉花引進,而且紡織技術得以流傳之後,朱元璋執政後,採取強硬手段推廣棉花種植,並且頒佈聖旨,凡是種植棉花,就可免收賦稅。如此一來,江南的棉花產量劇增。百姓逐漸窺見棉花之益處:它的禦寒能力比之絲麻有增不減,而且物美價廉。所以到清朝時,棉花種植已是非常普遍。製作棉甲比起製作金屬鎧甲,原料更易獲取,製作過程也更為簡易,也就更讓人青睞。因此價格也是十分的便宜相對於金屬來說,簡直是天差地別啊!


優勢二:靈便輕鬆,方便行動

傳統的鎧甲不能防禦槍械的攻擊,明末清初時期的槍械都屬於散彈類的槍械,這種槍械的射程和穿透性都不大,殺傷範圍卻非常的廣,能夠打中傳統鎧甲鱗片之間的縫隙。棉甲的外層和內層都由韌性很好的棉片組成,這些棉片能夠抵擋住火槍的攻擊。早期八旗軍隊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備刀劍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鋼鐵鎧甲。早期八旗軍隊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備刀劍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鋼鐵鎧甲。這也充分證明了金屬鎧甲的不便!


優勢三:棉衣可御風寒

要知道古代士兵作戰行軍可是要走很遠的,並且戰亂頻發之地乃是在北方,緯度高,冬季極為嚴寒。入關已久的清軍已適應京城氣候,身體的禦寒能力自然不及長期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敵人。如此一來,只能依靠外力禦寒,棉甲也就成為更好的選擇。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棉甲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弱不禁風,反而還有諸多好處,棉甲的優勢遠不止上述這些,還有許多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影響戰爭局勢的益處!現在看完這篇文章,您懂了?


小鎮月明


那叫剽悍,滿遺的文化水平感人。


翰白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哪一個朝代,從來沒有為全部的武裝部隊裝備過鐵質的盔甲。


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都重視的是養兵於民,戰時披甲為戰士,和平時放下刀槍,拿起鋤頭做農夫,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這樣的。



睡虎地秦簡裡的黑夫和驚的家書現顯示,秦軍外出打仗時所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帶的,甚至秦軍士兵外出打仗時,還要從家裡要些錢來做體己。

“願母幸遣錢五、六百,布謹善者毋下二丈五尺。”

“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以為禪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其絲布貴,徒操錢來,黑夫自以布此。”


《木蘭辭》裡也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裝備都是自己配起來的。


在唐宋時期甚至還流行一種紙甲,就是用紙和布、絹等做成的鎧甲,防護功能當然不如鐵甲。而且有證據表明,一直到清代,軍中仍然流行著紙甲。



即使是封建王朝的常備軍,也很難都裝備上好的鐵甲。像正史記載中的鐵浮屠,那些全副武裝的重裝騎兵,只有是精銳中的精銳。


明代的棉甲製作已經到達了相當的登峰造極的階段。在明代李盤所著的《金湯借箸十二籌》中,詳細記述了棉甲的製造方法:“綿甲,綿花七斤用布盛如夾襖,麤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黰不爛,鳥銃不能傷。”

而且棉甲應該是在部隊中應用最廣泛的甲冑類型,和歷朝歷代一樣,只有高級將領以及近衛部隊才可以裝備造價高昂,看起來很威風的鐵甲。


熟悉清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清承明制,這不僅僅是說清王朝承襲明代的政治制度,清朝又是少數民族政權,基於統治的需要服飾規制對漢文化的繼承是最具代表性的,戎服也不例外。對比清代八旗棉甲標本形制、材質和工藝,與明代的文獻記載相符,證明清代棉甲與明代棉甲確有明顯的傳承性。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武備卷》中的記載:“謹按乾隆二十一年,欽定驍騎棉甲綢表各如其色,藍布裹緣如胄制,中敷棉,外布白銅釘,上衣下裳護肩護腋前擋左擋全。”棉甲採用上衣下裳分體式,既延續了明後期布面甲的基本形制,同時也傳承滿族精於騎射的民族習慣。


一開始,為了防護的需要,在棉甲裡還有加上鐵片做防護的,但是“鐵葉甲亦僅軍容而已,至於臨陣不甚裨益,宜通融辦理,不致苦累兵丁”,乾隆年間乾脆剔除,直接只用棉。



改造後的棉甲更具禮儀性但缺乏實戰性,這也是因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少有戰事紛爭,加之作戰方式逐漸由冷兵器轉為火器,無需再穿用沉重的鐵甲,因此禮儀規制便成為棉甲形制的主要功能。


一盤拉條子


其實答案很簡單,沒有錢。

基本來講,甲是一種非常燒錢的裝備,即使是造價相對低廉的皮甲想大規模列裝也要砸大筆的錢進去,所以往往只有有錢的大一統王朝才會較大規模地生產使用。像三國時期,雖然士兵素質較高,但帶甲率相當低的樣子。如果說防禦力,基本也就那麼回事了,一般的能防流矢,好一些的能在刀劈的情況下避免致命傷。但如果遇上打擊系重兵器或重弩,你穿啥都沒用。直接給你整個透心涼。

甲冑其實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爭工具,在冷兵器時代,甲冑的數目其實完全可以代表著這一方面勢力的強與弱。而因為其在當時的地位特殊性,歷朝歷代對甲冑的管控力度可以說是特別之高。不僅僅如此,甲冑還具有一定的特殊含義,若是有個別勢力擁有大量甲冑,那麼可以說他便具備了造反了物質條件了。由於甲冑相比之兵器更加赤裸裸地威脅到最高統治者的地位。出於這個原因,封建統治者對民間的甲仗嚴防死守也就更能理解了,多少權臣權閹在被清算時都會加上一條罪行:私藏甲仗,具體有沒有私藏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這項罪名公佈了,此人的棺材板基本上就算釘嚴實了。例如西漢周亞夫,身為開國元勳之子,自己更是平定叛亂有再造社稷之不朽功業,出將入相,就因為其子私造甲冑,生生被逼死在監獄。

唐朝律書裡更是明確寫著:私藏鎧甲三具直接絞刑,相比之下私藏機弩五具,或者私藏槍槊陌刀十杆才能達到同樣的量刑標準;到了明朝,槍矛弓弩全都可以合法持有,只剩下鎧甲和火器受管控;至於清朝,順治年間連火槍都開禁了,只有甲冑和大口徑的火炮依然屬於違禁品。


同樣甲冑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同樣種類也頗為繁多。早在秦朝年間就有石甲的存在,考古工作者在秦朝墓穴中多次發現石甲的殘骸,而因為其重量過大等不便因素,石甲很快便消失在了歷史之中,而由於金屬甲造價過於高昂,所以僅僅適用於精銳部隊佩戴,所以紙甲,布甲,皮甲等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紙甲乃唐朝所發明的。相傳在唐朝懿宗(859-873)前後,徐商製作的紙甲,有箭矢不透之功效。當時紙作為衣料來使用的,所以,用紙作鎧甲,材料充足而便利。紙甲多用於輕裝步兵,但是在宋朝攻打西夏時,守城的弓弩手也裝備了這種紙甲。元代開始,出現了以外為布料,內裡在要害裝有鐵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而我們一般說中國的棉甲其實指的是布面甲,防禦力基本上是靠內部的鐵甲的,真正的棉甲防禦力可以參照西方棉甲,足夠防禦弓箭。一般說的明清棉甲分別指布面甲和真正的棉甲,前者是鐵甲(偶爾也有皮甲),因為甲片比一般札甲大,對近戰的防禦效果更好,並且因為甲片的疊壓面積少,所以重量比札甲更輕。後者則是棉大衣,沒什麼特別的防禦力。清朝的“棉甲”,可以看到內部全是甲片。明清時期的棉甲,本質上棉衣加鐵甲,防禦是不差的。

所以說,相比之笨重並且成本非常高的金屬鎧甲,這種內部裝有金屬甲片的棉甲能夠擁有最高的性價比,能夠使大部分軍隊都有能力裝上,而到了清朝末期更是由於火器的泛濫,導致清軍大部分甚至只穿上“兵勇”的普通棉布衣。甲冑也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


巴山夜雨話歷史


可能受影視劇影響,很多人以為清朝軍隊只穿棉甲,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裝備最多的甲具有2種,分別是棉甲、鎖子甲。

觀看清朝紫光閣二十五功臣像,我們就能發現有3人穿著相同制式的鎖子甲,可以推斷清軍裝備此甲的數量不會少。另外,據《清會典》記載,清軍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鐵甲4種鎧甲形制。

當然,清軍裡棉甲的數量佔有多數,那麼相比較其他朝代,為什麼棉甲會佔主流呢?

棉花是宋朝傳入我國,自然宋朝之前就別想有棉甲,即便是宋朝也沒有棉甲。因為受紡織技術的限制,宋朝的棉布一度比絲綢還要貴重,這再次驗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宋末元初,黃道婆的紡織技術改革,直接推動中國紡織業走向成熟。這時候,軍事上首次出現棉甲,它具有保暖、價廉、質輕的優點,還對早期的火藥彈丸具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棉甲分為2類,一類是棉鐵複合甲(清代的重量為35-40斤),它又分為暗甲、明甲,前者是用泡釘在襯裡內綴鐵皮、後者是以棉膽為底外裹鐵片或鎖甲。另一類是純棉甲(清代的重量為15-20斤),完全由模壓的棉片構成。

棉鐵複合甲因為優良的實戰性能,深受清朝官兵的喜愛,從入關立國到西北平叛,滾滾沙場到處閃耀著棉甲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建立後逐漸確定棉甲的形制,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7大部分,按八旗顏色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8色。

到了清朝中期,棉鐵複合甲不再受到歡迎,天下承平日久,誰也不想沒事多承重。這樣一來,華麗有餘、防禦不足的純棉甲就受到軍隊的追捧,最終淪為儀式性的道具。晚晴之後,隨著先進火器的大行其道,棉甲徹底走向衰落。


子屠龍


個問題簡單了,看看現代的軍服軍裝,就能明白一些了。

當戰爭的科技進步到熱兵器時期,作為冷兵器的防禦王者裝——鐵甲,無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丟掉你們腦袋中那句垃圾網絡語:我國發明瞭火藥,西方用來造槍炮,而我們自己卻用來放煙花。

我國的明朝,那是冷熱兵器轉換交替的關鍵時期,請看一下當時明軍所擁有的火器裝備:

三眼銃和四眼銃、連子銃、十連珠銃、集束火箭、神火飛鴉、萬人敵、火龍出水、佛朗機炮、火銃、紅夷大炮、十眼銃、柺子銃、迅雷銃、五雷神機、虎蹲炮、魯密銃、鳥銃、抬槍等等。

(明軍火器一角)

軍中編制:步兵營2700人,裝備鳥銃1080支,其他兵卒配備大刀長矛。

騎兵營也是2700人,鳥銃432支,快槍432支,虎尊炮60門。

(明軍)

請問這些明軍的熱兵器,穿什麼甲能擋得了?

既然擋不住子彈,滿清他們做法很光棍,直接捨棄重甲,用輕便的棉甲來代替。還能釋放機動性,增加戰鬥力。

清軍用棉甲作為防禦裝備,是有以下幾點原因的:

一:清軍的棉甲學自明軍

眾所周知,努爾哈赤師從李成梁,甚至有野史傳聞努爾哈赤是李成梁的養子。

所以努爾哈赤的領軍經驗都是在李成梁手下學的。當然了,裝備無可避免的模仿明軍鎧甲樣式。

(後金軍棉甲)

咱也不能要求一個野蠻部落的人,能製造出比明軍還先進的鎧甲吧。 再說滿清也沒那鎧甲製造技術。

二:棉甲造價便宜、製作相對簡單

棉甲相對鐵甲來說,造價成本低得多。

而且棉甲比鐵甲製造更快速。

鐵甲製造要澆注、鍛打、切割、定形、縫合、拋光等工藝,有人粗略統計,一個熟手工匠,打造一副明光鎧,大約耗時半年。

(仿宋明鎧)

因為古代沒有流水線和機床,都是純手工製造的。造甲工匠是官方養的,滿清也搶不到這些技術員。

而棉甲簡單多了。

其製作工藝如下:將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

(博物館裡的棉甲)

把多張這樣的棉片疊起來,再縫在很厚很實的棉布裡,兩層棉布之間,在要害部位襯入鐵片,如心臟、肝腎等致命部位,其他部位則沒有鐵片,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了。

三:天氣原因,東北地區棉甲更合適

因為滿清起家前所在地是東北地區(明朝叫遼東),東北地區冬天有多冷,問問東北的小夥伴就知道了。冬天舔鐵門為什麼是甜的。

我看過一個小視頻:一個東北大叔,在大冬天,在戶外,把一瓢開水潑向天空,那水還沒落下地,就變成了冰塊了。

(東北冬天)

鐵在低溫下是很容易變脆的。鐵甲在東北的冬天,誇張點說,猶如紙紮的一樣。

而棉甲就不一樣了,棉甲不僅沒有啥變化,還能保暖。

四:棉甲+鐵甲才能更好的防禦鉛彈

清軍入關前,旗丁作戰是不可能單穿棉甲的。

當然,蒙古人和漢人包衣另計。他們是採用棉甲+鐵甲+盾的樣式。

在滿文老檔裡有記載: (滿清發兵攻葉赫時 )英明汗之軍士,先以重甲外披綿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執盾而進,立於山城之下。

單純靠棉甲是不能防住鉛彈的,只能減輕一些傷害。


(滿洲鑲白旗兵)

真正能防住鉛彈的是明朝曾經出現過的特殊兵種——滾被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御之者”時,興珠回答說:“惟滾被為第一。”康熙問“滾被”為何物,興珠回答“即人家所棉被也”。 ——《廣陽雜記》(明軍討伐倭寇)又練翻被手,其用法五十名為一隊,手執水溼棉被,張其兩角,兼執單雙刀排列而前;繼以鳥槍長矛,較藤牌更為得力。——《湧幢小品》

入關後,他們覺得天下無敵手了,對漢人也實行了愚民奴化政策,所以沒必要再造價格昂貴又不實用的鐵甲了。

後來西方列強來了,滿清裝備還停留在胡馬騎射時代,戰術思維還在依照入關時的樣子,所以太平天國能迅速席捲東南地區。只是被後來新練的湘軍打敗。


(更輕便的新軍軍服)

到了近代,熱兵器完全替代冷兵器,日落西山的滿清在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下,終於捨得編練新式軍隊。

棉甲也從此走向了歷史。留下幾件樣品在博物館給人品評。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清初的八旗所裝備的甲冑,是金屬甲和棉甲的複合甲,被稱為布棉鐵甲。布棉鐵甲又分為明甲和暗甲兩種,所謂明甲,就是金屬甲冑附著在棉甲的外面,可以有札甲和鎖子甲兩種版本;而暗甲就是棉甲在外,鎖子甲或者札甲片附著在棉甲裡面。


從八旗軍建軍開始,就遵循著三丁養一甲的原則,作為正規軍,早期的八旗軍可以說是中國曆代正規軍中披甲率最高的。他們的甲冑非常堅固,防禦性極佳,可以擋住一般的刀槍和弓箭,也能擋住鳥銃和明軍多數火門槍的攻擊。

可以說在明清戰爭期間,清軍對明軍的一大優勢就是甲冑精良,而明軍因為內部腐敗和軍費不足,裝備已經退化的非常厲害了。


一直到康熙王朝,清軍的披甲率仍然很高,包括後來的綠營軍,早期也是有重甲保護的。不過從康熙後期開始,清軍的甲冑就越來越範輕化,之所以會這樣,恰恰說明火器在清軍中裝備的比例提高,以及東亞火器時代的徹底到來。

康熙二十五年,傳教士南懷仁協助康熙皇帝操練了類似於古斯塔夫方陣的九進十連環陣,其中火槍裝備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七成,每三排火槍手配備一排長槍手,並有一些刀牌手在前掩護。包括清軍的騎兵部隊,也清一色的裝備上了火繩槍。



因為一般的金屬甲已經無力抵抗來自比利時的番腸鳥槍,並且通常來講清軍很少能碰到可以擋得住九進十連環陣幾波火槍齊射攻擊的敵人,故而白刃戰的幾率大大減小,布棉鐵甲的實戰效果也就大大減退。因此再裝備鐵甲,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乾隆年間,清軍八旗部隊又裝備了大量的贊巴拉克重火槍,這種火槍的威力已經完全可以射穿各種鐵甲,因此鐵甲也就更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而且當時大清已經掃清天下,戰爭已經越來越少。再去裝備鐵甲,費力還沒用。

至於你說棉甲醜陋,在明代北方邊軍基本上清一色的棉甲,也不知道你是想單純的黑棉甲還是咋招。棉甲針對於弓箭和火槍,多少還有點防禦作用。而且從乾隆後期開始,棉甲往往也只是在八旗閱兵中才會大量出現,儼然已經成了一種儀式裝扮。


火器工坊


圖一到圖六是你所謂的棉甲,裡面是帶甲片的,很重。明清戰爭時的,防禦力很不錯,圖五圖六是明軍火銃手的。圖七到圖九,是真正的棉甲,閱兵祭祀等大典,為了好看穿的,沒什麼防禦力,這種甲的出現,一是1-6那種確實防不住火器了,打仗主要又是靠火器。二是軍隊素質下降太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