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很多人说写硬笔字不能学习毛笔的写法?

从此一人在江湖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没有认真了解过书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其代表书法的重要书写工具就是毛笔。毛笔自古就是国人重要的书写工具,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书写工具。他不但是日常书写的工具,还是把文字升华到书法层面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历史的文字书写,可见毛笔对国人的重要性。

由于书写工具的快速发展,硬笔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占据了我们日常书写的重要位置 成功取代了毛笔。随后硬笔书法也就应运而生,到了今天硬笔书法已经被大多数国人所接受,并且被很多著名书法家总结发展,形成了现在我们认知中的硬笔书法。

书法的发展自古以来都要传承古法,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毛笔自不必说 ,硬笔倒是可以简单说一下,硬笔书法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脱胎于毛笔,没有毛笔书法为基础,硬笔书法是难以维系的。硬笔书法练习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要取法于毛笔的写法。这种时候还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对书法根本就不了解呢?

硬笔书法在以后的书法发展中必将成为中坚力量,因为我们现在的日常书写都是使用硬笔。但是毛笔书法也不会被遗忘,毕竟所有的书法都是由毛笔脱胎而来。

硬笔书法的学习必须要有毛笔技法和写法来做支撑,硬笔书法来自毛笔书法,也同样一定离不开毛笔书法。


雨夜构想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从功用上说是两回事。

毛笔书法练就的是功夫,硬笔书法习练的应用。

左者,意为左手持的工具,引为应用。

右者 ,意为发号司令 ,引为领导。

毛笔书写的是功夫:

从右向左书写的是章法 ,总控全局。

突出训练对全局的掌控,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右侧写过的字即使看不到也是心中有数 ,

从左向右书写的是技法 ,抓住当下。

具体每个汉字的书写,无论是上下结构 ,还是左右结构 ,总体来说都是从左向右书写。如此清晰每个汉字的书写,正是训练对当下事物的扎实把握。强调抓住当下。

笔画粗细,大小,长短,游丝,节奏等的变化亦是对毛笔笔锋,笔肚提按顿挫的协调与控制,或灵动飞舞,或稳健扎实,或行云流水。

对书写载体的宣纸,用墨的浓淡,印信的大小阴阳 ;先前大家碑帖的临习,对汉字解读的熟悉程度,对诗词歌赋的理解填写程度 ,等等 ,这些都是硬笔无可比拟的。

硬笔书写的是功用。

硬笔的习练还是以日常应用快捷和方便,是社会的进步 ,书写美观亦是为更好的应用,但硬笔书法作品再有特色,也难以比及毛笔的艺术表现力。

所以说用毛笔的写法写硬笔字,可以借鉴,但不可完全借用,就是借来也用不了。

毛笔书写是以人体为鼎炉的内实外虚,毛笔的笔毫即是外虚肢体的载体表现,具体书写则实现了虚实转换的力透纸背。

这对硬笔本身就是缺少弹性的强硬属性来说,是无法表达虚心实腹,内实外虚,虚实转换的。



步步如初醉八仙


这句话究竟是个真伪命题我觉得还有待商榷。谁规定说硬笔书法必须采取实用性写法?又是谁规定用硬笔书法不能学古帖经典?我认为抱有此观点的人,压根还没弄懂什么是书法,更不了解什么是硬笔书法,至多也就是刚刚拿起毛笔临摹没几天的毛笔书法爱好者。

硬笔书法自有硬笔书法的艺术领域与美学范畴。既然叫硬笔书法,肯定就不会是只有实用性。硬笔与毛笔,对书法的艺术探索方向是一致的,艺术本质也是一致的,所体现的差別只在于工具特性的不同,书法艺理并无太多的差别。硬笔也可以很柔软,也可以很美很艺术。

硬笔书法要丰富内涵、拓展美学,取法于古是必然路径,几千年的书法艺术沉淀,不仅是毛笔书法发展薪续的沃壤,也是硬笔书法演驿进化的泉源。当代硬笔书法最大的软胁与弊端,就是局限在实用书写的视野格局上,当代不少硬笔名家也只是对硬笔书写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并不能为硬笔书法下定论。如今只是硬笔书法事业的初级阶段,随着受众的增多,实践的丰富,以及理论探索的深入,硬笔书法的黄金时代还远未到来。

闲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说这话的都是不懂中国书法的人。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以毛笔书写。列强入侵以后,硬笔才传入中国,但此时的硬笔主要功能还只限于誊抄文字,因为书写上的便利,因此很快得到认可并推广。

但是,若是练习硬笔书法,不学习毛笔的笔法,此论谬之谬也。

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都只是工具,要想写好,怎可能不学习毛笔的写法呢?不 学习毛笔的写法,学什么?学庞中华吗?如果庞中华的硬笔真的好的话,那么,庞中华先生的硬笔写法脱胎于何人之手?没有中国书法的底子和基础吗?

恰恰相反,要想写得一手好字,必须像练习毛笔书法那样,临帖、读帖、背帖,除非不想写好。要想写好,就得临摹优秀法帖,法帖会告诉大家,汉字的结体原则、间架结构的方法技巧,行间距的布局方法等等。

哪怕只为日常应用,也要把汉字写得舒展流畅,布局美观大方,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多带中国文字的态度问题,怎么可以不练习中国书法呢?

硬笔字通常以应用为主,而应用又以行楷和行书为主,因此建议临写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等大家的行书,像毛笔临摹一样,对照字帖的点画书写方法,该连的连,该断的断,该松的松,该放的放,该顾盼的顾盼……久而久之,硬笔书法也会练好。


问道黄老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用毛笔写字和用硬笔写字最大的差别,就是毛笔的笔尖是长而软的锋毫,而硬笔笔锋较硬,没有太明显的笔锋粗细变化。毛笔字区别于硬笔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书写时的发力点不同。毛笔字书写时手指的作用基本上只是固定毛笔,只有通过手腕的动作,才能把复杂的笔画如臂指使般书写出来。而硬笔字主要靠手指来控制笔。

但是,虽然有区别,但我认为写硬笔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写毛笔字的笔法,两者字体结构相同,粗细变化虽然幅度不一样,但也有较高相似度。硬笔字中适当采用毛笔字的笔法,不仅可以使字体更加灵动,也可以有更好的连贯性,书写者在练习过程中也能更好的把握字体结构,修正自己字体的不足,还能深刻领悟到汉字的真正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写出更美观大方的字。











天其书法


毛笔书法据科学考古考证已经三千多年历史了,而中国刚普及硬笔才一百年不到。可见…当初刚使用硬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毛笔笔法书写的,只是一软一硬所以有笔法上的取舍而已。比如说…“横折”…毛笔上的折笔是为了调锋铺毫行笔,那软毫固然可折。而硬笔一折则断,那么硬笔就不是折笔,而是轻提转按,或者直接转。虽然平时硬笔课上说的“折”,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折”笔。

至于学习硬笔书法该不该以毛笔字帖为范本这个问题应分开看:

首先,如果零基础的,则先以硬笔字贴练习为先。我所讲的零基础是…横和竖的线条都没有写直的,以及没能把字写在田字格正中间的。这就应该先以硬笔帖练习好,至少把线条该直的写直,把方块字先工工整整地写在方格正中。建立起汉字的基本框架意识。

其次,有了以上第一点的基础之后,那么我主张以毛笔字帖为范本,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再者,学习硬笔 以毛笔字帖为范本好处还很多:1.边学边欣赏古代碑贴,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2.提高艺术修为。


3.以便于学习硬笔时的观察和分析。其笔锋从那个位置带出,笔锋何去何从,以及下笔角度和粗细轻重的地方…均可从毛笔笔锋的牵丝中观察出来。

4.以后如果有机会或者有兴趣学习毛笔字,还

比较快上手。


所以,硬笔字以毛笔字帖为范本的学习好处非常多!但学习过程中…也许你对毛笔字不太了解,可请教老师或某些学习过的同学指点一下就最好。


许悦爱书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看法。

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好多硬笔的笔法就出自于毛笔书法笔法,将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合在一起练习,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只要时间充裕,两者同时练习没有任何冲突,相反还会相互促进。

一方面,练习毛笔字可以丰富硬笔字笔画的表现力。人们对于硬笔字的审美,往往受到传统毛笔字的影响。因此,硬笔字的笔画在起笔、行笔、转笔、收笔中包含丰富的提按顿挫,整个字就会更加耐看,就会受到人们的好评。毛笔字的笔画写得越好,硬笔字的笔画也会越来越精到。

另一方面,练习硬笔字可以完善毛笔字的结构。毛笔字和硬笔字在笔画上有粗细之分,但在结构上没什么不同。在硬笔书写时,我们可以对古人总结的结构规律进行体会与实践,然后应用到毛笔字的书写当中。

合理的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结合,两者综合起来学习,可以进步加速,这样既可以提升对笔法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对字的间架结构有更深的理解,都可以帮助大家练好字,大家加油!








指上书法


关于学习硬笔能不能借鉴毛笔书写的方法,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值得和不值得借鉴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细谈一下。有不合适的地方望大家斧正,多谢!

一、值得借鉴的地方:

1、就硬笔和毛笔而言其书写的字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汉字,是汉字则其结构和书写笔画顺序大同小异。汉字的结构不外乎就是独体字、合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穿插结构和品字形结构等。无论用毛笔还是硬笔书写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不会变的。例如写左右结构的字,无论用毛笔还是硬笔,书写时都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宽窄、长短、高低、大小之分.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互相照应,既不要互相拥挤,又不要互相分家,如果你不遵循结构规律用什么笔都是枉然。笔画顺序也是一样的道理。

2、练字如练功夫,在我看来写硬笔和写毛笔一定要气定神闲,心无旁骛,不能虎头蛇尾。毛笔字有很多神韵是我们练习硬笔的时候可以借鉴的,而神韵是要你细细揣摩以后才能体会到的,不能在练字快结束时提起笔来龙飞凤舞的写上几笔,这要会使你前面的努力大打折扣。

二、不值得借鉴的地方:

1、切记在书写练字时不能用毛笔的握笔手法去握硬笔,这样即不能练好硬笔又现的不伦类。

2、毛笔字在起笔和收笔时会刻意的做出几个复杂的动作,这是为了毛笔字在欣赏方面的美观和其毛笔本身材质所局限的。硬笔则不然,只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神韵即可!








镜庸


我个人认为不是不能用,而是不需要用。

毛笔字,线条丰富,结字与笔法都重要,光是笔法,自古以来就不停讨论,穷尽各种技巧;而钢笔字,因为线条相对单一,结构就显得更重要了。

练笔钢笔字,握笔方法掌握了,找准字帖练就行了,在我以前的头条里,也讲了一点具体的方法,希望能有用。



習兿無涯


但凡学艺,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天资,经济和追求定位,不能胡乱“试婚”。一般人只是从实用出发,想把字写好点,长点脸,不被人看轻。基于这出发点,就可选取喜欢,实用的字帖入手,不必用书法的高难度的理论捆绑手脚,很多初学者就是死在“书论"上。其实练实用硬笔字,坚持三个月就有惊喜出现,一二年后就可脱俗出现个性。如果想走成名成家的路,那就另当别论。选帖和取向就复杂很多。笔者是过来人,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