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最近想读书,有没有好书推荐?最好是能让自己静心、思考的书籍?

酱香牛大排


首先要明确一点,读书是快乐的。如果你想静心和思考,那么读书就对了。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静心并有涵养的人。推荐几本书给你,希望对你有收获。

1、让你思考并提升格局的书:《格局》吴军

这本书是吴俊博士《见识》《态度》《格局》中的第三部。吴军的书很实际,看完对你绝对有帮助。作为外出留学并在世界500强工作的佼佼者,吴军会告诉你一些具体的经验和做法,让你不再迷茫,能够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本书中,吴军博士为你总结了提升格局的五个纬度:位置、方向、方法步骤和节奏。任何人无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努力后你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得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惊讶的自己。

2、情绪控制的书:《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奇普·康利

每天早上照照镜子,可以呈现自己美好的仪表;时时参照《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内心静好,重启人生。

一个人的情绪很重要,好的情绪有助你工作、生活,让你一天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一个人的情绪很重要,坏的情绪让你一天到晚看起来黯淡无光,无精打采,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毫无益处。

本书的作者,一位风光无限的顶级企业家,曾堕入消极情绪的黑暗世界,数年间无法自拔,甚至到了死亡的边缘。后来,他发现了情绪方程:“遗憾=失望+责任感”,“绝望=苦难—意义”,“焦虑=不确定性×无力感”,“幸福=想要拥有的÷拥有想要的”等等。他创造情绪方程的过程,学习后会有助于我们理顺纠结,增加信心。

3、在文学中寻找宁静:《木心回忆录》木心

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册,看完后让你对世界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木心先生是一位奇才,他人生的经历、学识让他对各类文学的理解,十分透彻,丝丝入扣。比如先生在文中写道:我最喜欢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厉害的不得了,又谦虚,又傲慢,十足阳刚。对于木心先生的大作的评价只有八个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4、在古人智慧中思考: 《呻吟语》吕坤

《呻吟语》,明代吕坤所著。看了这本书,你会在古人的智慧中静心思考。全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体现了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呻吟语》中名句很多,言语平实又通俗易懂,最喜欢这段话: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作热闹人,说孟浪语,岂无一得?皆偶合也。
译文:
天地间的真滋味,只有心静的人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正的关键,只有心静的人能看的透;天地间的真情景,只有心静的人能写的出。做热闹人,说鲁莽话,难道不会作对一件或说对一句吗?但那都是偶然碰上的。清净为天下正。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品出人生百味。静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情。我们为什么静不下来?还是想法太多了。为了房子,为了车,为了欲望。适当节制,适当降低要求,我们会活得更洒脱,更从容。

《呻吟语》全书立意积极,行文睿智。虽文风朴实,但皆是肺腑之言,我们看之,听之,用之,皆有收获

内涵和自信是读书人最直观的体现。你站在那里,有了这两种气质,你自然便会静心,便会思考。静心来源于知识的积累,静心来源于我们不断的学习。相信每个读书人都是静心之人。这样的人必有温度,必有气度,必有格局。


大志读书


能让我们静心和思考的书籍很多,下面介绍三本古来中外的精华供读者参考。

第一部:中国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第二部:国外的《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书中全面地介绍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四方哲学的发展过程。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宗教之间的东西,基于此,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且一同与哲学交互作用的。《西方哲学史》是研究西方哲学史产生的重大著作,也是整个西方社会文化传统的理论结晶。

第三部:现代的《反脆弱》

《反脆弱》这本书本书是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蓝图,也是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时的终极自保守则。书中提供了诸多观点,值得去思考。例如: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每一件事情都会从波动得到利益或承受损失。脆弱是指因为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则是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因此获利。


有话郝浩说


推荐10本不错的书,涉及小说、历史、传记、管理,不推荐太多,每本都是自己从头到尾看完,且觉得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我与父辈》——阎连科

《我与父辈》是一本非常暖心、引人对父子、晚辈与长辈关系深思的一本书,作者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当然,除了对那段沉重历史的回忆之外,阎连科用更多的笔墨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浓的亲情,讲述了自己在温暖的亲情之下获得的滋养,以及对这种亲情的真诚感恩。经历过的人读这长文会有一种共鸣;而没经历过的人,却有一种警醒与启迪。

《沧浪之水》——阎真

我觉得《沧浪之水》是一本很现实的书,血淋淋的真实。讲述“我”是如何被正直的父亲教育“善良”、“正直”,如何从一个高学历毕业后不愿意向金钱势力低头,如何面对内心的自卑与挣扎,如何最后蜕变成完全相悖的一个人的历程。这本书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如此真实,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对职场、交际也有很多指导意义。

《在细雨中呐喊》——余华

我喜欢余华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文字朴实中带着优美。对比于《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我更喜欢《在细雨中呼喊》,入木三分的无奈与绝望,黑色的诙谐。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每个场景都似曾相识。

《我的前半生》——溥仪

这是我近期在看的一本书,因为喜欢历史,当初看完电影《末代皇帝》后我把清朝历史学习了一遍。多年后,我心血来潮看了这本书,给我另一番新世界。首先是这本书的文学底蕴不亚于很多知名的作家,读书的时候我多次疑惑这是不是出自溥仪之手。其次,这本书对九五之尊的皇帝生活描绘的如此真实,因为出自皇帝之手,让这本书比起居注、史官更加可信,令人打开一个新世界,对中国几千年的君王生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沉睡的人鱼之家》——东野圭吾

相对于《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假面饭店》这些名气较大的作品,我更喜欢东野圭吾这部作品。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这是一部慰藉人心之作。既悲伤又温暖,这是一个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的故事。我觉得这部作品已经超越推理,开始思索人性、法律等其他现实问题。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这是一部巨著,一部漫长的复仇故事。“没有人能保护我,也没有人再能打败我。我不信教义,不信律法,我自己的标准就是我的法规。能阻止我的只有死亡,可是我不怕死。”

《文化苦旅》——余秋雨

一部《苦旅》尽显余秋雨华丽的文风。

《史蒂夫·乔布斯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这和距离我们遥远的《拿破仑传》《成吉思汗传》不同,这本书距离我们更近。无论是人物还是发生的故事。因此,这本书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吸引人。其次,这本书不单单是一部传记,还可以看作是一本使人成长的书籍。让你看到一个成功人士为何成功,除了超强的技术能力之外,还应该拥有哪些特质。《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

《穷查理宝典》首次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书中十一篇讲稿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此外,“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一章收录的是他以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犀利和幽默的评论。贯穿《穷查理宝典》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其令人敬服的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所以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并用这些来强调终身学习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处。《赢》——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

作者为通用电气第八任CEO,在任期间,GE公司的市值增长到40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这部作品也被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强力推荐。韦尔奇结合亲身管理实践及大量鲜活的案例,将其在工作与生活中“赢”的智慧倾囊相授,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诸多层面,包括商业生活的要旨、企业领导的管理智慧、普通员工的求职与晋升之道,乃至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全面而实用的管理书籍。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麻烦点个赞再走吧~


Jackpop


很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

推荐之前先啰嗦几句。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似乎每天都行色匆匆,很少能够停下来去感受,去琢磨一下真正的内心自我。在这种被钢筋水泥包围起来的环境生存,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清自己,越来越焦躁不安。因此,使得我们内心归于平静的书,应该是剖析我们内心,寻找我们自我的书籍。从这个角度,我强烈推荐两本书。


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作者是藏传佛教伟大上师索甲仁波切所著。内容分为“生,临终,死亡与重生,总结”四个部分,书籍的主旨是用佛教观点去探讨和教化人们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如何完成死亡(也就是说如何去死),以及如何帮助那些临终人更好的安然死去。

这虽然是一本探讨如何完成死亡的书籍,但我们却可以从中获得太多的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本教化我们如何更好地生的一本书籍。

生存,业障,贪念,嗔念,放下,纯净,慈悲……凡事和生命真谛有关的,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让人感到平静的原因之一,也是这本书有那么一点点晦涩,但叙述方式异常地深入浅出,能够把你内心的“善我”唤醒。

瓦尔登湖

如果说你觉得西藏生死书的宗教气息太浓,或者令你感到生涩难懂。那么这本《瓦尔登湖》则是不错的选择。

本书是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集,收录其18篇散文,是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中创作的。独居两年中,作者深入剖析自己,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而作者自己对于心路历程的剖析,也恰恰是我们当今五光十色生活中所稀缺的发展自我之旅。能够让我们入世而脱俗。

推荐这本书又一重要原因是,这本书由散文组成,可以间歇性读完,不至于使读者在平静中陷入忧郁。

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帮到你。


奔跑的老范


读书主要是要看自己的心境!

如果你只是最近在家太无聊,每天玩手机游戏太枯燥,想看看书缓解一下自己的焦虑心情,推荐你看一些文学类书籍。1,孤独旅店:收留无处安放的孤单心事,石尹写的,应该符合你此时此刻的心情。2,三体,刘慈欣写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带你畅游宇宙,放空自身心境。3,活着,余华写的,可以说每一页都是悲剧,如果觉得自己好久没有感动过了,看看这本书,找找自己热血的力量!还有明朝那些事,围城,平凡的世界等书,都能让你缓解最近的压力,放松一下心情!

如果你因为疫情在家,对自己人生进行了思考,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全新的规划,想看书提高一下自己的管理能力,或者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是自己识人用人的能力,我推荐你我自己正在看的书。1,曾国藩全集,不是家书,是全集,《曾国藩全集》堪称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一部正直、严肃地为人处世的教科书。它是"千古完人"曾国藩一生感悟的总结,是智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读者对读书论学的经验之谈,是成功者的奋斗经历,更是胸中有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2,王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3,人性的弱点,卡耐基著,也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我三十二岁,时常被网络上同龄人的优秀所感染,或者说我很嫉妒羡慕别人的优秀,但是自己只是普通的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所以我经常看这些书,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管理能力,放松自己心情!切身感受,建议你看看[祈祷][祈祷]



旅游直达号


我是@成长伴书行 让自己读起来精心和思考的书籍,我想题主可能最近心情有些烦乱,想通过阅读书籍来缓解一下,同时也希望书籍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启发自己。基于这两点,我给你推荐这些书。


让自己静心的好书

满足自己静心的书,首要的必备要点就是经典。那么《边城》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边城》自带静心属性,田园牧歌式的小说,清新脱俗阅读起来淳朴自然。阅读书中的内容,仿佛沉静在中国式的山水画中,结合书中的爱情故事,一定会让你的心情安静下来,这就是大师的写作魅力。



第二本让人静心的书《雪国》,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他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雪国重点描写感光上的美,文字具有优美的画面感,看这样的书仿佛就是在看一场电影,而画面完全由你想象。也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


这两本都可以让你安静的看完,相信你看完也会对爱情有不一样的提升。


让自己思考的书籍

人生无外乎生与死,爱与孤独,以及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这样的问题一般比较烧脑,毕竟这是围绕我们一生的话题,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这本书能启发你对人生的思考。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就已经陷入了思考。才发现其实我也有这样的困惑,每当我以为做成功一件事情之后,她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那一刻我瞬间发现一切都变了,其实并非如此,那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不妨自己去书中边读边思考吧。


我是@成长伴书行 欢迎点赞关注,喜欢读书的朋友请关注,每天分享好书思想精华。

成长伴书行


如果感觉自己才智不高,我建议读读曾国藩吧,特别是《曾国藩传》或是唐浩明的传记小说《曾国藩》。

曾国藩才智不高,但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成为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必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曾国藩很有韧劲。他考秀才连考7年才考中,一方面说明他才智不高,另一方面说明他认准的事情能够坚持到底。那些早他考上秀才的人,也许他们会嘲笑曾国藩愚笨,但他们又有谁能和曾国藩的成就相比呢?包括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写反思日记,都是他坚韧精神的体现。

2.有学做"圣人"的远大目标。进入翰林院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因此,他下决心不断提升自己,并确定了学做“圣人"的人生目标。他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用记日记的方式不断检验反省自己,促使自己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人生巅峰。

3.“打脱牙和血吞"的忍耐精神。初始在长沙办团练,遭到长沙官场的一致排挤。甚至在鲍起豹的纵容下遭到绿营兵的围攻,仅一墙之隔的巡抚骆秉章竟装作不知道,最终只能忍辱将队伍迁徙到衡阳。他忍辱负重,最终赢得湖南官场的认可。

4.聚集起一批为自己所用的人才。曾国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例如李鸿章、左宗棠、刘蓉、塔齐布等人。这些人有的为他出谋划策,有的引兵作战,战无不胜。当然他能聚集人才还跟他的一些手段有很大关系,比如一开始组建湘军时他用几倍于绿营兵的俸禄招引将士,他和很多人建立起朋友或师生关系等等。




麟州布衣爱读书


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

鸡汤也有腻口和不腻口的,读林清玄大概是属于后者。他的文字隽永,简单,譬如现下手中的这本《人生最美是清欢》,有一股贴近自然的感觉,稍微带点鸡汤味,但是却清淡,给你讲讲道理,然而却不强人所难。我每日睡前读几篇,心倒是跟随着清净下来。夜深人静最适合读散文,它不像小说一般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翻搅得你兴奋莫名,读完一篇,够你回味一片刻,自然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第二天再接着读,又有可能品出不一样的况味。

林清玄的这些小文,写生活,写个人境遇,人生经验,写别人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在写心境。如何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本心,在喧闹的人群中寻得一味“清欢”,有一股禅意在里面。

同时也有一股诗意。你看很多文章篇名:《温一壶月光下酒》、《岁月的灯火都睡了》、《吾心似秋月》等等莫不是带着缱绻的诗意,意境深远,文字温柔、自然,在读了越来越多的重口味的文字以后,再读这些充满诗意并且清淡的文字的时候,就像是在喝了一壶烈酒以后偶遇一口甘泉。实为难得。

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大部分人想来是难得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品一杯茶了。寻一味“清欢”就更难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清欢?

林清玄解释说是一种“清淡的欢愉”,他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这本书也特别能让人静下来,在浮躁的生活中,修一颗明珠般的心。



一朵木棉


《世界观》

这本书是关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书,是一本给初学者看的书,全书共29章,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侧重。其实呢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科学哲学,就是书中的第一部分,而另一个部分就是科学史,也就是书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世界观》这本书是层层递进的,有点费脑。作者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会首先和读者说世界观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世界观是一个完整的拼图。亚里士多德要解释这个世界,他所肩负的责任很重大。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理论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完整的拼图。为什么我们会接受这个观点却反对那个观点?这里的答案叫“融贯”。“融贯”一方面是个人的融贯,另一方面是集体主义的融贯。

《世界观》那本书里写道,很多人有时候接受一个东西并不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而是因为它可以跟我们以往的认知关联起来,形成整体。它跟我以往的认知不矛盾,所以我接受它。这就是自我的融贯。还有人接受一些观点是因为那些观点跟社会上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这就是集体的融贯。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很容易导致偏见。《世界观》一开始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是怎么构造整个人类的世界观的,论述完这件事后就开始叙述人类如何走向科学。从托勒密到哥白尼,从哥白尼到第谷,从开普勒到伽利略,然后伽利略启发牛顿,之后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量子力学,全书的内容层层递进。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深入。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有本有末


一个人如果想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阅读一本好书,那么我会推荐《岛上的书店》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此书一经出版发行,就广受读者喜爱,而作品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高居畅销书排行前列。书中道尽了书店老板的一生,但真正讲诉的,是全人类的阅读、生活和爱。书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直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中有一段话,说到了我们情感内心的想法,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会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接受,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作者深入人心,探寻出了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灵魂,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从而自省,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希望每个人最后都能遇见蜕变成蝶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