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么与迈入老年的父母相处?

东方红日


孝顺孝顺,先孝后顺,对经济条件差的父母,孝表现在给予物质上的保障,再就是顺,多陪伴多陪父母聊天,倾听他们说话。迈入老年的父母,陈年旧事总是一遍一遍的翻来覆去的说,没关系,你听着就行,让父母说说痛快痛快,心里舒畅。哄着父母高高高兴兴的身体好好的。年纪大了喜欢管闲事,你只管听着,答应着,具体怎么做还是自己说了算,不要反驳争执。

我爸爸前两天打电话来说,孩子考研不是分数挺高吗,我建议报三个地方,先试试北邮,去北京,北京比上海都强,第二个是山东大学,济南也行,第三再不济不是还有青岛海洋大学,可别再留武汉上研究生了。我答应着,好的爸,没问题,等我跟孩子说说。其实考研这事啊,孩子不让管,自己报的志愿,也不愿意不告诉我们,我俩都没参与上,不知道孩子报考的那里,我俩都没有话语权,何况老父亲了。但是不能这样跟父亲说啊,老人八十多了,劳心巴力的给外孙想了这几个好学校,为外孙的前途出谋划策,咱答应着他就很高兴,最后去哪个学校你听不听的他也不会计较,反正他觉得尽力了,老人心里高兴着呢。

所以说,年迈的父母如果爱参与爱指点,就顺着他们,都是好心好意,外人谁关心你啊,没有必要反感,他们只是提建议,该怎么做自己拿主意。孝顺孝顺,就是既要孝也要顺。


其实你明白


我現在娘家有个96岁的老父亲。夫家有个83岁的婆婆。我们两夫妻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10年前我的妈妈去世了,就剩下老父亲一人(之前爸妈两个自己生活)。我爸手脚灵活,耳聪目明,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但考虑到这么大年纪失去老伴,大家都不放心。我就劝我二哥一家跟我爸生活(我二哥脾气好,菜烧的好吃)。生活费我爸自己给(他老人家有退休金)从十年前的600块一个月到现在的2000块伙食费。我和大弟每天晚上过来陪我爸聊聊天,看看电视。白天我爸也会站在弄口跟左邻右舍说说话。今年情况特殊,我都一个多月没見到我爸了。昨天晚上打了个电话过去,我爸声音还是很宏亮,我问:'爸,怎么样?'我爸说'长长如是'。我说好,疫情过后来看您。真的,我爸我是放心的,他思维敏捷。没有通常老人的糊涂,没法出去的情况下天天在家走路丶还会高位撑呢。

我婆婆今年八十三岁。身体也很硬朗。几年前,她把自己住的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便宜(十万块钱)卖给了她的二儿子,其余儿女全在放弃继承协议上签了字。其中有一条是平常和老二一家生活。如生病了大家轮流照顾。前几年她的大儿子大女儿都生病走了。现在剩下三个儿女。我以前说过,我的婆婆是个很强势的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现在她跟我那二伯哥生活在一起也是闹的很不愉快,是自己烧饭吃的,还每月要补给二伯哥他们三百块钱的电费煤气费(婆婆也有退休金)。去年前年还跟我吃过两月。反正我现在就觉得吧,老人家不管说什么,我们听就是了。对的,接下话,不对的,就笑笑。真的不能硬干,把老人家气出病来,我们是有过的。换位思考,我们也会老。希望我们老的时候,能够记得不要做儿孙后辈讨厌的人。做一个有趣灵魂的老人家。


用户在家体验


我的母亲55岁就去世了。我没有尽孝心,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母亲去世后,父亲帮我带孩子到孩子能走,但是我们每周都回家看父亲。后来孩子读书,我们和父亲住到了一起,我中午回不来,父亲负责做午饭,我做晚饭,孩子上初三,我内退了家务我全包了。父亲不多话,对我们的生活从来不说什么,随我们怎么做,他自己的事也不要我们操心。70多岁的时候因为长期吃阿司匹林,先是牙齿大出血,后来有腿大出血,生命垂危,好在及时送湘雅医院,挽救了生命,但脚的末梢神经受到损伤,活动不方便了,从此我成了他的脚。由于父亲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又自己找到了炒股的乐趣,很好相处。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他要我干什么我都会去做。他也曾经想过找老伴,但不管什么时候都说愿意和我们住在一起。父亲活到了96岁,最后的日子,他依然生活自理,有时候会糊涂,不能炒股了,他很想出去走,我就每天推他出去。在家就选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给他看,我觉得人活到96岁不容易,希望他能享受到能够享受到的生活乐趣,我们带他去了深圳的很多公园,带他去海边玩,也带他去外面吃饭,他自己都说他过的是神仙日子。看到他的人都说他活100岁没问题,可惜他回长沙的时候,吃饭呛到,救护车送到马王堆医院,那里的医生在他神志清醒,用牙死死咬住呼吸机管,拒绝插管时,给他注射镇静剂,强行插入呼吸机管,气管中的食物被压入支气管,一根管堵死,一根堵塞一半,四个小时手术都没清理干净,导致严重肺部感染去世了。

我觉得和老人相处的好坏是双方的,我们负责按他的心意去做,老人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行为,互相体谅,大家都会开心。


爱家娭毑


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顺即是孝呢。

我的父亲九十岁啦,怕光。大白天,老父亲把家里弄的跟黑天似的。你只要开会儿灯,父亲会有节约的习惯,总是问你:“还用灯不,我要关了”。

父亲每天喜欢关窗户。夏天要把热气关在外面;冬天嫌风,要把风关在外面。

等他休息睡眠了,我就迅速把窗户打开透气。父亲有早起的习惯,等我醒来,发现窗户又全部关上的。

就这样,为了不和父亲说教,扳道理,我就这样和父亲打游击。

每天,面对孩子般的父亲,不好维拗,只能用这种方式迁就父亲。

每天饭做好了,叫煲电视粥,看台湾局势的父亲吃饭啦,听力不大好的父亲终于听见了。只见父亲,慢腾腾走到客厅中间,又反转身去,原来忘了带假牙。终于快走到餐桌前,又折回去了,原来还没吃药呢。

饭桌上,我给父亲提议,可否早点服药呀?提前半小时也叫饭前呢。

父亲回说:“医生招呼饭前吃呢,写在说明处的”。说了多次,父亲也不改。

我在心里叫苦,原来,老父亲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吃饭,就想起口服药,而且遵医嘱,一定“饭前”服药。

父亲来餐桌吃饭时,我要上班,我已快吃好,饭都有些凉了,只好再给父亲温温。

我就这样,将就孩子般的父亲[捂脸]


趣味快乐如影随行


父亲去世的早,只有母亲,我妹妹和母亲过日子,我和哥,姐,都有自己的家庭,后来妹妹也出嫁了,母亲身体好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过,我们姊妹有时间,就去看望她,后来得病住院了,就跟我居住,很多年,后来儿子结婚,有了孙女,她回到自己的房子住,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做事情干脆,很讲究家庭卫生,我们姊妹做的家务,她都看不上,现在也迈入老年了,需要照顾了,我每天六点起床,给她做好早饭,做做家务,风雨无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白天姐和妹妹,每个人,轮流照顾她,在这里不是说我们孝顺,国内有14亿人,有多少个家庭,孝顺的家庭有的是,我觉得,跟父母相处,孝敬父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应该做的,父母给我们生命,把我们扶养成人,教育我们做人,不管他们给我们创造啥条件,就是没有给你准备婚房,没有给你带孩子,都要感谢他们,给你生命,没有他们,你就来不到这个世上,人生的道路都要自己去创造,你就是做到任何地位,和平民百姓,都要好好的和父母相处,做人心态要放正,对得起良心,堂堂正正的做人。


柏辰16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工作生活节奏,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拿我个人情况来说,父母远在老家,平时只是电话或微信虚寒问暖,报喜不报忧。今年过年二老过来和我们过年,难得一起呆了百十来天,起初大家客客气气,逐渐就各种看不惯,比如偶尔熬夜晚起不吃早餐这样的事他们不可忍受,因为职业关系,我对他们炒菜不是炒菜是煮菜(绿色的菜端上来都是黄色了)。总之,难得的相聚也变得吵闹不休。最后,大家聊天谈心,回忆儿时的种种温馨场景,聊聊以前同村的小伙伴或者亲朋好友的近况等等,也是感慨万千,仿佛再次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谈了这么多,个人觉得和父母相处要多顺从,多倾听,多理解,父母辛苦大半辈子,也不图儿女有多出息,只要平安健康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儿女和父母一般不会住在一起,时常关心一下他们的健康,常回去看看,多陪陪他们,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norridon


和老人相处需要一些耐心就像孩子一样对待。都说老人就是老小孩一点没错。多陪陪t们说说话、也要哄着他们一点。有时也要跟他们说说你的艰难历程不容。让她们也要多理解现在的生活比他们那个年代不一样了。我就说我妈妈吧!自从我爸过世后我妈就像孩子一样感觉自己无衣无靠没有安全感、(之前一直是两老一起住的、)整天精神状态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陪伴她说话聊天了。后来姐姐接去姐家住了半年。整天吵着要回家姐家一家大小对我妈都很好就是住不惯、无奈之下只好送回家。可她一个人又不放心(虽然哥嫂在家附近、可哥是早出晚归的、嫂子对妈不闻不问的)她说她可以自己做饭吃不会饿着肚子的。反正爸爸走后我妈整个人都不在状态。一会要这样一会那样的有点难将就她。有时候我回去陪她就跟我说要S要活之类的话还让我给她买老鼠药呀!我就说她要s很容易。我说要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问她要走哪条(平时常跟我妈开玩笑)择择怎么s是需要勇气的她就笑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的也来来回回的去姐姐家又回家折腾了七八年。最终在去年去陪我的爸爸去了🙁🙁☹️😭😭😭结局就这样人生最终还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巧丝红


多和老人沟通,多做一些老人喜欢吃的饭菜,对待老人就应该向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观察老人每天排便情况,老人最容易便秘,多给老人吃些容易排便的饭菜,千万不要烦老人,要向咱们小时候他们对咱们那样。百孝顺为先,一定要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做到了,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里了,我抱着她离开了人间,所以我一生无悔,沒有遗憾。


女士2008


好问题。首先,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那么衰老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怎么与迈入老年的父母相处,要看是从什么角度,是几代人?还是说是几世同堂都住在一起?是自己父母还是婆家父母?这些问题都要归归清楚了才好回答。那今天本人在心里只回答两种情况的怎么与迈入老年的父母相处。

第一种是,生我养我长大的生身父母,到了而立之年,结婚也有几年了嫁在本地,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远嫁,因为务工在外一年到头本就没有几天能有时间回来,而且这个年纪也是该拼搏的年纪来回奔波本就消耗钱。精力、金钱,娃也还年幼,能不能经常回来都还是一个问题呢,所以对于现在这个年纪的我过年回家,婆家娘家都是回,尤其嫁人后,几年的时间里以前都没有感觉父亲头发白了母亲脸上有那么多的皱纹,这一年里,看着父亲母亲都老了,突然觉得自己要更加坚强,自立自强。这样,才能在过年大吃大喝的“壕”日子里霸气甩出一塔钱,一家人后顾之忧的过好幸福年,人间天伦日子,在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聚少离多的日子多,肩上单子沉甸甸。麟儿一天天长大心中担心他长大的太快没有时间陪伴面对迈入老年的父母,我要给他坚强的依靠,老有所依。同时时不时回来看看父母看看自己来时的路,父母在归路就在。

第二种,作为媳妇,面对婆家迈入老年的父母。这几年相处下来,这跟另外一个家庭融入一体,过程堪比宫廷剧,堪比职场菜鸟。那会儿刚结婚,那几年,毕竟作为一个刚组建的小家庭,因为结婚早,也没有好好过日子的心,毕竟读那么多年的书,还没有走过南闯过北,多少,年少的心还想尝试其他可能,抱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俨然受到了现实的挑衅。婆家迈入老年的父母就是觉得年轻人应该挣钱、存钱、生娃,开销都是年轻人事,他们何曾想那个时候我们肩膀的稚嫩还有面对新加入的小生命的手足无措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加赘述


米子萧


小编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多想想问题

很多年迈的父母多少都怕子女,为什么这么说呢?怕子女不养她,老了虐待他,年迈的父母没有挣钱能力了,怕被嫌弃,所以在平时子女因为一些小事对父母态度恶劣,父母也不会太多反抗,因为他们期待子女能够明白他们,能够站在他们的立场替他们想想。


其二,父母的不挑剔就是放低姿态

在生活中,和父母吃饭,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随着子女吃饭,很少吃自己喜欢的。尤其是结婚后的子女更加明显。随着儿媳妇吃。他们总是好吃多吃点,不好吃少吃点的原则。其实父母也想吃好的,只是不敢说怕儿子受委屈,儿媳闹脾气。所以有时候要做些父母喜欢的。

其三,替父母分担家务

不是有句话嘛!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回家了要多替父母干些家务活,能让父母休息一下就休息一下,他们也会很欣慰的。


其四,和父母沟通要用温和的方式

有的人对父母说话大吼大叫,那是你的父母,不是猫啊!狗啊!乱叫。哪怕再生气也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和语气,一定要用温和的说话方式沟通,不要让他觉得他自己就像犯错的孩子一样。

忠告:虽然父母步入了年迈,但还是父母,请将心比心,不要不把老人当人。否则后悔的一定是你。人生很短暂,能有几个十年,所以要珍惜每一次和父母的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